第228章 指揮權
更新時間:2014-03-2120:08:421042.第1042章指揮權 貝亞帶著十萬名人類超級戰士到來,極大的鼓舞了阿庫拉人的信心與斗志。 雖然阿庫拉人與亞莫拉人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直到這個時候,雙方才真正開始拼命。隨著雙方投入的兵力越來越多,交戰區域急劇擴大,超級戰士在戰爭中的價值體現了出來。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場由超級戰士主導的戰爭。 事實上,這也是銀河系中心區域最為常見的戰爭方式。 在任何一個戰場上,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都是超級戰士,而普通戰士的主要價值在于戰斗結束之后。 如果敵人沒有超級戰士,那么一支由一百名超級戰士組成的小型軍隊就能輕而易舉的攻占一個恒星系,哪怕是一個規模很大的恒星系,并且能夠在敵人采取行動之前,阻止敵人的自我毀滅。 跟超級戰士對戰,普通戰士根本沒有勝算。 結果就是,每場戰斗的結果往往由雙方投入的超級戰士數量決定。 顯然,跟亞莫拉人相比,阿庫拉人的超級戰士就太少了。 因為超級戰士的戰斗力來自星核源泉,所以任何一個智慧文明的超級戰士,在戰斗力上的差距都不是很大。 結果就是,數量決定一切。 二十萬對五十萬,阿庫拉人沒有半點勝算。 要知道,戰火已經燒到了上千個恒星系里,阿庫拉人還處于被動防御境地,只能在每個恒星系里部署不到兩百名超級戰士。亞莫拉人不但擁有更多的超級戰士,還掌握著進攻的主動權。也就是說,亞莫拉人可以把超級戰士集中起來攻打某些恒星系,趕在阿庫拉人的援兵到達之前戰勝守衛恒星系的阿庫拉超級戰士。如果亞莫拉超級戰士奪得了星核源泉,還能用來武裝更多的超級戰士。對阿庫拉人來說,即便立即派兵增援,也未必能夠從亞莫拉人手里奪回恒星系。 當然,阿庫拉人沒有放棄,貝楊也沒有放棄。 針對這種全新的戰爭方式,貝楊迅速對阿庫拉人的軍事部署做出了調整,主動放棄了一些恒星系。準確的說不是放棄,而是把部署在這些比較偏遠、價值不是很大的恒星系里的超級戰士撤了回來,然后用這些阿庫拉超級戰士組建了新的預備隊,專門負責支援那些遭到攻擊的恒星系。 這個調整,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多次戰斗中,阿庫拉人的“超級戰士救火隊”發揮了關鍵作用,甚至在好幾次戰斗中挫敗了進攻的亞莫拉軍團。 可惜的是,阿庫拉人依然敗多勝少。 更要命的是,每次戰敗都會有一些阿庫拉超級戰士陣亡。因為星核源泉無法毀滅,而是落到了敵人手里,所以阿庫拉人每失敗一次,都意味著會在下一場戰斗中,遇到更多的亞莫拉超級戰士。 在貝亞帶著人類的超級戰士軍團到達時,阿庫拉超級戰士已經剩下不到十五萬了。 貝楊盡了很大的努力,卻無法扭轉戰局。 關鍵就是,他得全力支持與配合阿庫拉人戰斗,沒有多余的時間去搜集四維宇宙空間碎片,也就無法獲得更多的星核源泉。為了避免單獨遭遇德利亞,貝楊一直沒有冒險直接參與戰斗。 按照貝楊的意思,十萬名人類超級戰士將全部編入預備隊。 只是,在指揮權的問題上,貝楊并不打算做出讓步。這就是,他認為,這仍然是阿庫拉人與亞莫拉人的戰爭,人類只是以阿庫拉人的盟友身份參戰,所以得由他來指揮這十萬名人類超級戰士。 貝亞沒有答應,她也不可能答應。 在出發前,張小剛就專門提到,人類有幫助阿庫拉人的義務,但是不能聽從阿庫拉人的指揮。即便人類參戰,也是一支單獨的力量,最多只是協助阿庫拉人戰斗,而指揮權必須握在自己人手上。 當然,這個自己人就是貝亞。 至少,在這個時候,張小剛把貝亞當成了自己人。 貝亞非常清楚,如果她把指揮權交給了貝楊,張小剛肯定不會答應,然后就會親自來到阿庫拉星系指揮人類軍團。張小剛肯定不會向貝楊妥協,而貝楊也不會妥協,甚至不會把張小剛放在眼里。要是讓他們兩個見面、發生爭執,恐怕要不了多久,張小剛就會率領人類軍團撤回埃拉姆星系。 阿庫拉人無法單獨打贏這場戰爭,人類同樣辦不到。 為了避免聯盟關系破滅,貝亞向貝楊提出了一個建議,即把阿庫拉超級戰士與人類超級戰士混到一起,組建多支預備隊。當然,貝楊是總司令,掌握指揮權,只是得由貝亞來行使指揮權。為了說服貝楊,貝亞提到了一件非常關鍵的事情,即貝楊沒有足夠多的星核源泉來武裝更多的阿庫拉超級戰士,而阿利已經獲得了足夠多的星核源泉,要不了多久就能武裝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類超級戰士。等到這些人類超級戰士到來,恐怕貝楊就不得不交出指揮權了。 當然,貝亞沒有忘記提醒貝楊,在每一個恒星系里都有很多四維宇宙空間碎片。 貝楊不是笨蛋,當然明白貝亞的意思。 如果他想主導這場戰爭,需要的就是實力,至少需要足夠多的星核源泉來武裝足夠多的阿庫拉超級戰士。要是貝亞說的是真的,等到阿利帶著上百萬人類超級戰士到來,人類就成了這場戰爭的主力,阿庫拉人都得靠邊站。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唯一的辦法就是去搜集更多的四維宇宙空間碎片,增強阿庫拉人的軍事力量。只要有足夠多的阿庫拉超級戰士,阿庫拉人就是這場戰爭的主導力量,而人類則只能充當配角,為阿庫拉人提供支持,協助阿庫拉人作戰。 此外,還有一件事情,即便貝亞不說,貝楊也能想到。 這就是,當初貝楊與阿利達成的協議。 在吞并了四個強大智慧文明之后,人類控制的恒星系已經接近八萬個。如果把周邊那些弱小智慧文明算上,人類控制的恒星系有望達到十萬個,而阿庫拉人控制的恒星系只有三萬個,就算擊敗了亞莫拉人,攻占了亞莫拉人的所有恒星系,阿庫拉人控制的恒星系也只有八萬個。 顯然,等到這場戰爭結束,阿庫拉人就將成為人類的附屬文明。 對阿庫拉人來說,要想保持獨立『性』,甚至是超越人類文明,唯一的機會就是盡快擊敗亞莫拉人,然后對付周邊的弱小智慧文明,趕在人類文明采取行動之前,把控制的恒星系數量增加到九萬個。 為此,增強阿庫拉人的軍事力量就至關重要了。 貝楊采納了貝亞的意見,把阿庫拉人與人類超級戰士的指揮權交給了貝亞,讓貝亞留在阿庫拉星系幫助阿庫拉人戰斗,主要就是為超級戰士開啟空間橋梁,把由超級戰士組成的軍團派往遭到攻擊的恒星系。 隨后,貝楊就離開了阿庫拉星系。 當然,在出發前,貝楊與貝亞已經商量好。只要找到了德利亞,他就立即返回,與貝亞一同去幫助阿利對付德利亞。 貝楊并不笨,知道關鍵是除掉德利亞。 只要德利亞活著,這場戰爭就不會輕易結束。雙方都有創造者,都掌握著足夠多的星核源泉。僅僅讓雙方智慧文明的超級戰士來決定勝負,這場戰爭恐怕會持續很久,說不定會一直打下去。 只有擊敗德利亞,甚至是干掉德利亞,戰爭才會結束。 要不然,阿利早就帶著人類軍團來到阿庫拉星系,在這里武裝人類超級戰士,然后幫助阿庫拉人打敗亞莫拉人。 當然,貝楊也知道,他們未必是德利亞的對手。 只是在這個問題上,貝楊覺得沒什么好擔心的。 辦法是阿利想出來的,而且由阿利首先去對付德利亞,他與貝亞只是前去支援。如果無法戰勝德利亞,那么阿利肯定得首先完蛋。沒有了阿利,僅靠貝楊與貝亞,也絕對不是德利亞的對手。 再說了,阿利摧毀了亞莫拉星系,未必打不過德利亞。 既然阿利有信心戰勝德利亞,那么貝楊與貝亞趕過去,只是獲取勝利果實,或者說讓勝利來得更快一些。 貝楊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搜集四維宇宙空間碎片。 以他的能力,這不會是太難的事情,需要的只是時間。 只是,貝楊并不知道,貝亞在獲得了指揮權之后,并沒有采用他的戰術,而是采用了由張小剛提出來的戰術。 這就是,不與亞莫拉人爭奪恒星系,而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說得直接一點,貝亞沒有把超級戰士軍團派去救急,反到把原先分散在主要恒星系里的阿庫拉超級戰士全部召了回來,把二十五萬名超級戰士組成了二十五支軍團,再編組成五支集團。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用這五支集團去襲擊亞莫拉人的后方。 只要德利亞不是太笨,就不會無視這五支集團,更不會置后方于不顧。 ps:本書最新章節首發(比 奇/中/文-網)更多好書盡在{比/奇-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