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僵局
更新時間:2014-03-0114:58:12961.第961章僵局 歐諾萬星系被徹底摧毀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只是巴克利從沒去過首星,所以他身亡的事情并沒傳開,甚至沒有多少人知道他是否活著。對于家族成員來說,需要關心的只是兩個智慧文明之間的戰爭。 當然,還有人類文明。 讓楚天疆微感驚訝的是,在消息傳開之前,德巴朗文明的代表就宣稱,是他們摧毀了歐諾萬星系。 顯然,這么做是為了證明德巴朗人的強大,讓其他智慧文明相信,德巴朗人能夠戰勝歐諾萬人。 只是,當人類文明加入這場戰爭,而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奪取了歐諾萬人控制的那些主要恒星系之后,德巴朗人坐不住了。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智慧文明代表相信,打垮歐諾萬人的不是德巴朗人,而是人類。連一些家族成員都認為,是阿利襲擊了歐諾萬星系,并且通過這種辦法干掉了巴克利。這就是,在歐諾萬星系坍塌成黑洞的時候,巴克利沒能及時逃出來。 總而言之,人類文明再次成為了備受關注的焦點。 阿利沒有返回首星,所有消息都是由伊斯卡發回來的。 雖然在戰勝阿卡迪亞人之后,人類文明的實力就得到了證明,再也沒有哪個智慧文明敢于小覷人類文明,但是一舉摧毀歐諾萬星系,打垮歐諾萬文明,并且以德巴朗人都趕不及的速度攻占歐諾萬人的主要恒星系,更加直接的證明了人類文明的強大,展示出了人類文明的戰爭實力。 更重要的是,人類文明建立了智慧文明聯盟。 對那些鄰近人類文明發源地的弱小智慧文明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誘『惑』,因為投靠人類文明,意味著安全有了保障,意味著不會遭受入侵,更意味著能夠從人類文明發動的擴張戰爭中獲得一些好處。哪怕只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也要比卷入戰爭,被強大智慧文明徹底毀滅好得多。 一時之間,上百個智慧文明的代表主動找到了伊斯卡她們,提出了入盟請求。 當然,這些智慧文明的代表都知道,加入這個由人類文明主導的智慧文明聯盟需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只是,在接觸的時候,這些代表提出了一些要求。 主要與文明在聯盟中所享受的待遇有關,而最突出的就是,大部分代表都認為,他們應該獲得跟阿卡迪亞人相同的待遇。 顯然,這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 即便是那些已經加入了聯盟的智慧文明,也認為他們的待遇不如阿卡迪亞人,是對他們最大的侮辱。 雖然阿卡迪亞文明曾經非常強大,但是他們輸掉了戰爭,敗給了人類文明,而他們卻享受了比盟友更好的待遇。如果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獲得更多的好處,那么其他智慧文明為什么還要加入聯盟呢?反正戰敗之后,都能夠幸存下來,而且得到更好的待遇,還不如與人類文明開戰。 當然,張小剛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在歐諾萬戰爭中,張小剛的命令很明確,消滅所有歐諾萬人,一個不留,以此警告那些不太安分的盟友。 說得直接一點,徹底毀滅歐諾萬文明,就是在告訴其他智慧文明,在戰爭中敗給人類文明未必能夠得到生存權,得到的很有可能是徹底毀滅,人類也絕對不會保存下每一個戰敗的智慧文明。 只是,張小剛也知道,這種強硬方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說白了,如果盟友的地位不如一個依附的智慧文明,聯盟本身的價值就會受到質疑,也就會出現問題。 最終,張小剛做出了讓步,即答應給予所有結盟的智慧文明同等的地位。 也就是說,只要這些智慧文明退化到自然進化狀態,把主要資源交給人類文明,就能參與恒星系的開發工作,并且與人類文明進行貿易。當然,這些智慧文明必須遵守由人類文明制訂的游戲規則,比如使用統一的貨幣,遵守人類文明管理當局頒布的法令,接受低于人類文明的地位。 至于那些希望加入的聯盟的智慧文明,也將得到同等對待。 只是這樣一來,原本就很突出的問題,現在變得更尖銳了。 這就是,除了要為一百萬億阿卡迪亞人創造生存環境之外,還得為聯盟里的數十個智慧文明的數萬億個體,還有準備加入聯盟的一百多個智慧文明的數十萬億個體考慮,為他們提供生存與發展空間。 來自歐諾萬人的一千多個恒星系,顯得無比重要。 沒有這些恒星系,聯盟就沒有足夠的生存空間來滿足所有智慧文明的生存需求,也就無法繼續維持下去。 問題是,人類文明不是唯一的強大存在。 在爭奪這些恒星系的時候,人類文明不可避免的要跟德巴朗人相遇,并且跟德巴朗人發生戰爭。 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而且局勢極為慘烈。 在一個叫“卡塔”的恒星系里,人類軍團遇到了德巴朗人的軍團,而且立即就爆發了戰爭。因為準備不夠充分,準確的說沒有預料到德巴朗人會這么快就到來,最先到達的五個軍團幾乎全軍覆沒。在分兩次增派了二十個軍團之后,戰局才得到扭轉,并且最終擊敗了入侵的德巴朗人。 為了這個恒星系,人類文明損失了近十萬名戰士。 雖然德巴朗人的損失更慘重,至少有一百萬名戰士陣亡,但是德巴朗人的軍事力量比人類文明多得多。 更重要的是,在戰爭結束的時候,卡塔星系已經沒有多少開發價值了。 卡塔星系不是唯一在人類與德巴朗人的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的恒星系,還有數十個恒星系發生了類似的情況。 如果不能徹底打敗德巴朗人,人類文明在歐諾萬戰爭中獲得的利益將大幅度縮水。 要想徹底擊敗德巴朗人,就得攻擊德巴朗人的本土恒星系! 只是,這個問題并沒有那么簡單。 在之前與歐諾萬人的戰爭中,德巴朗人的母星系就被摧毀了,數十萬億德巴朗人在突然襲擊中身亡。德巴朗人吸取了這個教訓,不再把某個恒星系當成大本營,而是均衡的分布在幾乎所有恒星系里面,最多只是把一些規模較大、資源較為豐富的恒星系當成主要基地,然后向外擴張。 大約一千萬億德巴朗人,控制著近一千個恒星系。 在這一千個恒星系里,有大約一百五十個恒星系的規模較大,居住的德巴朗人超過了二十萬億。 其他的恒星系里,德巴朗人的數量都在十萬億左右。 也就是說,摧毀任何一個恒星系,都不會對德巴朗人構成嚴重威脅,哪怕是摧毀一百五十個主要恒星系,也不可能徹底消滅德巴朗人。要想戰勝德巴朗人,唯一的辦法就是攻占所有恒星系。 對人類文明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人類文明的擴軍速度,至少需要一百年,才能組建足夠多的軍團去攻占所有由德巴朗人控制的恒星系。前提是,在這一百年里,人類文明的軍事力量沒有遭受太大損失,即現在的軍團依然存在。 顯然,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說了,如果與德巴朗人的戰爭持續一百年,就算人類文明到時候組建了足夠多的軍團也未必能夠打贏戰爭。德巴朗人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也會擴充軍事力量。此外,持續的戰爭會破壞很多恒星系,因此就算到一百年之后,人類文明有了足夠的實力戰勝德巴朗人,收獲也不會大到哪里去。對于聯盟內部的迫切需要來說,也不可能等到一百年后,再給那些想要擴大生存空間的盟友提供足夠的條件。如果不能迅速擴張,要不了十年,聯盟就會土崩瓦解。 問題是,如何迅速戰爭德巴朗人? 別說其他人,連張小剛都有點束手無策。 他已經盡最的的努力擴充軍團規模,很多戰士根本沒有來得及進行培訓,就被編入了剛剛組建的軍團,或者被派去補充那些在戰斗中損失了大量戰士的軍團,而人類的軍事力量卻沒有得到實質『性』增強。 這不是張小剛想要的吞并戰爭,而是一場幾乎沒有盡頭的消耗戰。 對交戰雙方來說,這樣的消耗戰持續下去,都意味著徹底毀滅,誰也不可能成為這場戰爭的真正勝利者。 問題是,如果現在就放棄,那就意味著立即毀滅。 顯然,對任何一個智慧文明來說,即便知道在幾十年、或者幾百年后將毀滅,也不會因此而接受立即毀滅的結局。從更加自私的角度來講,在知道必然毀滅的情況下,大部分智慧文明都會選擇與敵人同歸于盡。也許這是很無奈的選擇,但是沒有哪個智慧文明會高尚到犧牲自己來成全敵人的地步。 只是,也沒有哪個智慧文明會接受注定要在戰爭中毀滅的結局。 張小剛更加不會接受這樣的結局,他想要得到的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