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矛盾
更新時間:2014-02-1801:00:01915.第915章矛盾 楚天疆沒有參加后面的戰爭行動,也沒有這個必要。查輪特文明的母星系已經被人類文明征服,而另外九個恒星系里的查輪特人并沒有建立起強大的軍事力量,也就不可能在失去母星系的情況下與人類文明對抗。對這些查輪特人來說,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投降,要么像英雄一樣戰死。 這是查輪特人的選擇,不是楚天疆的選擇。 其實,就算楚天疆是查輪特人,他也不知道該怎么選。他是戰士,他不會投降,他會光榮的戰死。問題是,并非所有查輪特人都是戰士,絕大部分查輪特人不是戰士,他們都不想死。 戰爭很殘酷,絕對沒有半點詩情畫意。 在全面控制了查輪特文明的母星系之后,張小剛留下了最初參戰的那個軍團,并且從這個軍團中抽調一部分戰士,補充了后來參戰的兩個軍團。隨后,張小剛就動用九個軍團對九個恒星系同時發起攻擊。 人類文明的戰士很強大,只是傷亡再所難免。 在攻打查輪特文明母星系的戰斗中,損失了一千余名戰士,其中大部分是在楚天疆與阿利他們之前返回的。為了麻痹查輪特人,這些戰士沒有使用九級復合星核,也就沒有明顯的優勢。 后來,張小剛讓人把所有犧牲戰士的姓名記了下來,然后用來命名殖民地的恒星、行星與衛星,讓這些戰士以另外一種方式永遠存在于三維宇宙空間里面,讓他們在冥冥之中見證人類文明的輝煌。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與查輪特文明遭受的慘重傷亡,還有不可逆轉的損失比起來,人類文明軍團的這點損失就不算什么了。 查輪特文明母星系里的戰爭結束時,十萬億查輪特人,只剩下了不到一千億。 意味著,每一百個查輪特人中,只有一個活到了戰爭結束的時候。 當然,這只是開始。 接下來,在另外九個恒星系里發生的戰爭,比查輪特文明母星系里的戰爭更加殘酷,也更加無情。 對這個在劇烈變化的環境里誕生的文明來說,“奮戰”早就成了其思想精髓。 如果沒有奮戰,也就沒有查輪特文明。 在自然進化階段,兩個不同種群之間的長期戰爭,更讓查輪特文明崇尚武力,形成了極為堅毅的文明特征。 可以說,在母星系里,最后一批查輪特人投降,本身就是個奇跡。 如果不是這批查輪特人大多是核心成員,其余的要么是未成年個體,要么就是沒有戰斗力的普通個體,加上懸在頭頂上的毀滅之刃,他們絕對不會投降,甚至有可能戰斗到最后一個個體。 問題是,這樣的情況,在其他九個恒星系里都不存在。 查輪特文明與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差不多,雖然已經開辟了殖民地,但是并沒有進行大規模殖民。說得更直接一點,查輪特文明的殖民地依然在建設當中,規模與發展程度遠遠比不上母星系。在九個殖民恒星系里,個體數量最多的還不到一萬億,而最少的一個恒星系里只有三千億。 與龐大的恒星系相比,這樣的規模顯然不算多。 雖然在九個殖民地里,都出現了固定定居點,對環境最好的行星做了開發,已經能夠適應查輪特人大規模繁衍后代了,但是絕大部分星體都在開發當中,而負責開發殖民地的顯然是年輕力壯的查輪特人。 他們是查輪特人當中的殖民者。 與人類當中的殖民者一樣,他們是整個種群里面最強壯的一批個體,也是最具有戰斗力的一批個體。 雖然并非所有殖民者都是戰士,其實戰士所占比例非常少,但是他們都能戰斗,在任何時候都能轉化為戰士。只是與真正的戰士相比,他們的實力差得很遠,對人類戰士的威脅更小。 問題是,他們愿意戰斗,更愿意在戰斗中犧牲。 在這九個恒星系里,戰爭持續了足足十年。 也許,以三維大宇宙的時間來衡量,十年根本不算漫長,但是對一場戰爭來說,十年就足夠漫長了。 在這十年里,查輪特人做了很多瘋狂的事情。 九個恒星系里,戰爭所持續的時間,最短的只有兩年。只不過,人類文明沒有能夠獲得任何好處。 這就是,這個恒星系里的查輪特人在徹底絕望之后,組織了一支敢死隊,然后動員其他的殖民者,甚至包括所有未成年個體,對人類軍團發動了一次突然襲擊,隨后敢死隊帶著開采出來的星核沖向了恒星。星核在恒星內部轉化,導致這顆與太陽差不多,還可以持續燃燒數十億年的恒星發生爆炸,摧毀了整個恒星系。所幸的是,這顆恒星的質量太小,而且爆炸的時候損失了很多物質,所以在爆炸之后并沒有坍塌成為黑洞,只是拋灑出的恒星物質摧毀了鄰近的所有行星,只有幾顆巨行星幸免于難,其中質量相當于木星四十倍、最大的那顆巨行星依靠其強大的引力場,捕獲了足夠多的恒星物質,還將在未來的幾萬年內捕獲更多的恒星物質。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這顆巨行星在獲得了足夠的質量之后,能夠自然演變成一顆稍微小一點的恒星。只不過那肯定是非常遙遠的事情了,在此之前,這個恒星系已經喪失了所有價值。 在這場戰爭中,參戰的一萬名人類戰士,犧牲了近兩千人。 如果不是那顆巨行星,還會犧牲更多的戰士。 后來,類似的事情發生了三次,其中一次,恒星在爆炸坍塌之后形成黑洞,吞噬了整個恒星系。所幸的是,有了之前的教訓,人類戰士已經提高警惕,做了相關的防范準備,沒有出現嚴重傷亡。在那個黑洞形成之前,攻打該恒星系的軍團就及時撤離,只有不到一千名戰士陣亡。 只是,這三個恒星系都徹底報廢了。 此外,在四個恒星系里,查輪特人也打算如法炮制,只是沒能及時采取行動,結果是這四個恒星系里的大部分可以供人類定居的星體都遭到了毀滅『性』破壞,而在這四個恒星系里的近兩萬億查輪特人全部喪生。 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只有兩個恒星系得已保全,能夠開辟成殖民地。 在這兩個恒星系里,幸存下來的查輪特人總共還不到五百億,而且與母星系一樣,主要是未成年個體。 雖然張小剛接受了這個結果,但是與巨大的代價相比,收獲算不上豐碩。 在這場戰爭中,有一萬四千余名人類戰士陣亡,而最終得到的只有三個恒星系,還得把條件最好的一顆行星留給殘存的查輪特人,甚至得花很大的力氣,讓這些查輪特人倒退到自然進化階段。 這個結果,在人類社會里引發了一場爭議,而且是針對殖民行動的爭議。 這就是,有沒有必要保留殖民星系里的土著文明? 爭議的產生,還有張小剛采取的應對辦法,讓楚天疆相信,這是張小剛在借所有人的嘴向他施加壓力。 保留土著文明,不是為了人類,而是為了阿利。 雖然從理論上講,這能讓阿利獲得更多的科學技術,能讓她變得更強大,而她的強大也就是人類文明的強大,但是在現實中,人類文明并沒有因此獲得足夠多的好處,反而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用張小剛的話來說,如果不是為了保存查輪特文明的核心成員,結果不會如此糟糕。 當然,張小剛這么做,不是他不知道人類文明與阿利的關系,而是他覺得,阿利應該拿出一些好處來。 通過凱特與貝利加,阿利已經獲得了好處,為什么不與人類文明分享? 當然,楚天疆還知道,羅晉勇肯定站在幕后支持張小剛,因為對阿利掌握的科學技術感興趣的是他。 被夾在中間,楚天疆很為難。 雖然楚天疆早就預料到,遲早有一天,張小剛會把阿利當成對手,而且在他的控制與引導下,整個人類文明都會把阿利當成潛在的敵人。原因很簡單,對人類文明來說,阿利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如果阿利是上帝,那么人類文明會得到祝福。如果阿利是魔鬼,人類文明就會自食其果。即便站在個人的角度來看,誰也不希望這個世界上存在一個所有人都無法應付的神。但是楚天疆更加清楚,不管阿利是上帝還是魔鬼,她現在發揮的作用,對人類文明有著不可否認的價值。即便某一天,人類文明會與阿利分道揚鑣,甚至是徹底反目,那也不是現在。 為此,在十年前,在回到第二家園之后,楚天疆就讓克拉拉陪著阿利返回首星,他卻留了下來。 當時,楚天疆告訴阿利,需要她去首星搜集情報,而且其他人都辦不到。 只是,楚天疆的真實意圖更加簡單,必須讓阿利與張小剛分開,不見面,也就不會有太多的矛盾。 楚天疆留了下來,因為只有他能夠應付張小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