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如法炮制
更新時間:2014-02-1508:51:24904.第904章如法炮制 制服了這個指揮文明的創造者,接下來的事情就非常簡單了,跟阿利與楚天疆也沒有多大關系。 按照張小剛的安排,接下來將通過戰爭,徹底打垮這個智慧文明。 當然,不會消滅這個智慧文明,只是通過全面打擊,讓其喪失反抗能力,并且認識到投降是唯一的出路。辦法也很簡單,即通過必要的軍事打擊,讓這個智慧文明認識到與人類文明的差距。因為無處可逃,所以在發現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戰勝人類文明之后,這個智慧文明只能選擇投降。 對任何一個智慧文明來說,生存都是最重要的。 在無法戰勝強敵的時候,投降是確保生存的唯一辦法。 也許,部分個體會誓死抵抗,可是絕大部分個體會接受戰敗的事實,并且希望通過投降爭取到生存機會。 當然,也有可能出現另外一種情況。 即便這個智慧文明不肯投降,也只是給張小剛制造了一些麻煩,讓這場戰爭的持續時間更長一點。 不管戰爭以何種方式結束,最終肯定會結束。 按照張小剛的安排,在戰爭結束之后,將嚴格限制這個智慧文明的科學技術,使其難以發展壯大。 為此,需要做很多事情。 首先就得甄別出核心成員,即那些承載著凱特所掌握的科學技術的個體,并且把這些個體的全部信息保存下來。接下來是建立一套新的統治秩序,讓這顆星球恢復秩序,讓更多的個體安定下來。最后才是限制這個智慧文明的科學技術,讓其無法在將來的某一天對人類文明構成威脅。 張小剛的意思很明確,即讓這個智慧文明倒退到自然進化階段。 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是并非不可辦到。 關鍵就是,得讓這個智慧文明的個體放棄質能體生命,需要利用技術手段,用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物種的基因,克隆出一種能夠承載智慧的生命體,至少得讓核心成員的智慧能夠延續下去。 當然,整顆行星都將受到禁錮。 在做完這些事情之后,這個智慧文明所掌握的科學技術,最多只相當于在遭到入侵之前的人類文明,甚至更差一些,比如將喪失宇航能力,永遠也無法離開這顆行星,更不可能去探索與開拓其他星體。 為此,張小剛還明確提出,人類文明必須放棄這顆行星。 雖然這是整個恒星系里,環境最理想的行星,也最為適合人類定居,但是兩個文明根本不可能和平相處,至少在人類文明成為主導之前,與其他智慧文明、哪怕是低級智慧文明和平相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在人類主宰了整個銀河系的時候,能夠與其他智慧文明和平相處,但是絕對不是現在。為了避免發生沖突,也為了讓阿利順利獲得凱特掌握的科學技術,人類文明必須放過這顆行星,給予凱特創造的智慧文明一個最基本的生存空間。 當然,做好這些事情,需要足夠多的時間。 按照張小剛的估計,以地球時間為準,戰爭將持續一個月,然后是持續時間在十年以上的全面控制。重新建立起社會秩序,大概需要五十年。然后,至少得花五十年,也許一百年才能讓這個智慧文明倒退到自然進化階段。接下來,還需要幾百年,才能讓這個智慧文明忘記這場戰爭。 所幸的是,對人類文明來說,幾百年不算漫長。 至于細節上的問題,張小剛都有能力解決。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正是當初入侵者對人類文明所做的事情的翻版,即張小剛只是借鑒了入侵者用在人類文明身上的辦法。 因為有了成功的先例,所以沒有什么好擔心的。 在制服了凱特之后,阿利與楚天疆就返回了人類的第二家園。 沒過多久,張小剛也帶著軍團回來了。 戰爭的持續時間比預料的還要短,在軍團展示出了不可戰勝的強大戰斗力之后,那個智慧文明的統治者非常理智的選擇了投降,隨即解除了武裝力量。雖然抵抗沒有消失,但是已經無關痛癢了。張小剛只留下了一百名戰士,讓其負責對整個智慧文明的改造工作,以及為即將到達的殖民者提供服務。 殖民行動,在戰爭結束之前就開始了。 在恒星系里的其他固態行星、矮行星、巨行星的衛星,以及小行星帶里一些較大的星體上建立殖民地根本不是難事。對于實現了智能化,而且融合了星核的殖民者來說,生存環境也不是很重要。殖民者持續不斷的到達,殖民地很快就會演變成文明世界,成為人類文明的定居點。 二十年之內,將有五千億人遷徙到這個恒星系里面。 對于擁有無限壽命的人類來說,二十年只是彈指一揮間。 當然,張小剛不會等到二十年之后發動第二次對外戰爭,也沒有必要等待二十年。 在第二家園里,人口數量已經超過十萬億。雖然這是一個比太陽系復雜、更比太陽系大得多的恒星系,但是人類個體對生存空間的需求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個個體都希望擁有屬于自己的土地,擁有屬于自己的家園。即便所有可供人類居住的星體都得到了開發與改造,也無法容納更多的人口。對生存空間的需求,成為了人類文明對外擴張的主要動力。開發另外幾個家園,以及阿利掌握的那些恒星系,遠遠無法滿足人類文明對生存空間的需求。對外擴張成為唯一的選擇,也是最理想的選擇。有了一次成功經驗,更多的人對拓展生存空間滿懷期望。 十萬億人口,也足夠支持下一場戰爭了。 結果就是,在回到第二家園之后,張小剛就提出,應該立即組織與策劃下一次對外擴張戰爭。 楚天疆沒有反對,阿利也沒有反對。 在征服了由凱特創造的智慧文明之后,阿利沒有收到貝卡的警告,甚至沒有收到任何與之有關的信息。 顯然,凱特的失蹤,根本沒有引起關注。 或者,根本沒有家族成員知道他失蹤了。 即便貝卡一直在暗中監視,他也不會在乎一個低級成員的死活,更沒有理由為了一個低級成員來對付阿利。 至于邁上擴張道路的人類文明,或許根本不是貝卡關注的對象。 受此影響,楚天疆與阿利都認為,應該挑選一個與人類文明相當的智慧文明,繼續試探貝卡。 張小剛原本不打算這么做,只是在與楚天疆商討之后,他接受了這個建議。 僅僅是無關痛癢的小打小鬧,顯然無法『摸』清楚貝卡的立場,也就無法保證在更大規模的文明戰爭中不會受到貝卡的限制。 只是,這意味著,需要一支更強大的軍團。 要知道,現在的人類文明,已經控制了六個恒星系,如果把阿利獲得的恒星系算上,就有上百個恒星系。與人類文明相當的智慧文明,至少需要控制十個左右的恒星系,而且對這些恒星系進行了全面開發,有足夠多的個體,也就需要在發動戰爭的時候,同時攻擊所有恒星系。 顯然,一支一萬人的軍團,不足以同時攻擊與控制數個恒星系。 按照張小剛的估計,至少要把軍團規模擴大到十萬,而且不能降低個體戰斗力,即所有戰士都得擁有九級復合星核。除此之外,還需要挑選出十名具備獨立指揮戰爭,并且打贏戰爭的軍團長。 相對而言,后者的問題不是很大。 關鍵就是,從哪里弄來足夠多的九級復合星核。 所幸的是,有阿利在,這個問題很好解決。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需要解決。 比如,需要組建十支規模各在一千億的殖民大軍,確保在軍團取勝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攻占的恒星系。還需要培養出更多的后代,讓開拓的殖民地成為定居點,迅速發展成人類文明的駐地。 最關鍵的是一項技術,即只由阿利掌握的制造空間橋梁的技術。 阿利不可能同時參與所有入侵行動,也就必須讓其他人,即十名軍團長掌握制造空間橋梁的技術。 在戰術上,也得考慮周全。 協調一致的發起進攻并不難,難的是如何應對來自大文明智慧個體,也就是創造者的反擊。 如果只是一個恒星系,那還好辦,可以讓阿利與楚天疆出面應付。 即便是兩個恒星系,問題也不是很大,阿利與楚天疆可以分頭行動。 問題是,如果同時攻擊十個恒星系,阿利與楚天疆肯定難以照顧周全,也就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 跟創造者相比,即便是最厲害的九級復合星核戰士也算不了什么。 正是如此,必須通過巧妙的戰術安排來解決這個問題。 阿利很忙碌,她得為擴充軍團準備足夠多的星核。張小剛也很忙碌,他得為下一場戰爭做準備。楚天疆也沒閑著,他主動承擔起了培訓軍團長的義務,即把他的戰斗經驗傳授給軍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