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快要過年了……。 每年的這個時候,大家伙都盡力的不去提醒自己或是身邊的兄弟,自己是遠在邊陲服役、離自己的家人是多么的遙遠。 尤其是當兵當老了的人,更是一臉的平靜。只是按照以往的軍營生活規律、像是恪守時間準確的鐘擺一般,完成自己該做的一切。 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從寂靜中傳來的一聲嘆息、或是夢囈中的幾聲呼喚,卻也將那些老兵們的思鄉之情表露了出來。 我也是老兵了,可我也想家。雖說平時的信箋來往還算是穩定,信里面也一直說家里一切都好,可我還是想家。 星期天的時候,正好輪到我外出采購生活用品,我也就上縣城里面轉悠了一圈,但卻一點不像是往常那樣有興致滿大街晃悠。 我幾乎就像是個沒心沒肺的游魂一般,搖來晃去的走在營區中,卻不想回到宿舍中去。 空氣中猛地有了一種叫我萬分熟悉的味道。 是辣椒! 而且是地地道道的湖南辣椒的味道。 湖南的雞腸子辣椒,一個個細長的就像是小雞腸子,堅挺的就像是實心的樹干、顏色卻像是熊熊燃燒的火焰。 在大鍋中放少許的油、也不用等那油燒滾了,就趕緊的將洗凈的雞腸子辣椒倒下去,用鍋鏟迅速的翻炒,一刻都不能停下。 等那股子叫人能從肺里嗆出了血的辣椒味道從熱油鍋里面彌漫了出來,趕緊的倒進去一大碗大蒜葉兒,灑上泡好的豆豉和少許的鹽,稍微翻炒個幾下,一大碗大蒜豆豉炒辣椒就出鍋了! 盛上一大碗白花花的大米飯,一筷子夾起來一只被高溫折磨的綿軟了許多的辣椒,狠狠的一口咬下去,再使勁的咀嚼上十來下! 嘴巴里喉嚨里面立刻就是一股子火燙的感覺,火辣辣的汗水立刻就會從額頭上脊背上甚至胸膛上涌了出來,就連眼珠子都會變得有幾分血紅的顏色。扒拉上幾口大米飯,再夾起一只辣椒,那滋味真是…… 我幾乎是被那種火辣辣的味道牽引著,直朝著那股子辣椒味道飄來的方向走去。 那是一排新蓋起來的平房,墻上的白灰還沒被新疆那鋪天蓋地的黃土沾染、依舊是一片燦爛的銀白。 門窗都是軍隊中傳統的軍綠色,還散發著新鮮的油漆味道。大部分的房屋都還沒住人,門上的鎖頭也都是簇新的,在夕陽下閃爍著金屬特有的光澤。 少數的幾個窗戶中已經透出了燈光,各種各樣不同的飯菜香味紛紛從廚房那大開的窗戶中涌了出來,就像是南腔北調齊集的市場一般,叫人幾乎分不出各自的來路。 我就站在了其中的一扇敞開的大門旁,伸長了脖子聞著那扇大門中飄蕩出來的辣椒味道。 就有個收拾的干凈利落的女人看見了站在門口的我,就走過來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話問我說你找誰? 我就說我不找誰。我就是聞到了辣椒的味道了,我是湖南人我喜歡這味道。 那女人就笑了。 然后就扭頭朝著屋子里面喊你出來一下子,這里有個湖南老鄉呢。 屋子里就有個男人穿著個軍褲套著一件毛衣走了出來,手里面還抓著個大碗說誰啊誰???我們這里的幾個湖南老鄉你不是都認識的么?怎么還……。。 那男人看著我就沒說話了。 我們的軍裝袖子上有個袖標,當時的陸軍中間還沒幾個有這樣的標識的。那男人估計是一眼就看到了我的袖標,也就知道我根本就不是同一個部隊的人了。 我就笑笑說不好意思啊,就是聞到了辣椒的香味了,很久沒聞到過了。打攪你們吃飯了,我這就走。 我剛要轉身走,那男人猛地就朝著我說老鄉你要是不嫌棄,你就在我這里吃一餐好了!我這里有我堂客帶來的豆豉和雞腸子辣椒,我那手藝還過得去,大家一起吃一餐也好。 我一點都沒猶豫就走進了那扇大門,我甚至都沒跟那個含笑迎客的女人客氣一下。 我就是想吃那辣椒,而且是從心底里想吃那辣椒。 那男人就讓我坐在了桌子旁,把搭在椅子上的軍裝上衣掛在了衣架上。 那男人似乎是想要刻意的遮掩那軍裝上的軍銜,可我還是看見了,那是一幅中校的肩章。 然后那男人就叫女人端上來兩大碗熱騰騰的大米飯,再朝著我一揮筷子說吃,放肆吃。 我就夾起了一只辣椒塞到了嘴里,然后就使勁的嚼起來……。 我們都沒說話,就是使勁吃那辣椒,使勁朝著最里面劃拉大米飯。除了被辣椒辣的咝咝的吸著涼氣之外,餐桌上再也沒有了其他的聲音。 那女人也不說話,就是含笑看著我們,然后就是一碗碗的給我們盛飯,每次都是盛一大碗。 足足吃了三大碗米飯,那一盆子大蒜豆豉炒雞腸子辣椒也見了底。 我就站起來說謝謝了,我該回去銷假了,謝謝。 那男人和我一樣,也都是滿臉大汗雙眼赤紅,呼吸的時候噴出來的都是一股子火辣辣的味道。那男人就說那好,我也不留你了。什么時候想吃辣椒了就來,只要我這里有,就少不了你一碗辣椒。 我就提起了那些個日用品轉身離開,而那男人和女人也就沒送我。 走到了門口,我就隱隱約約的聽那女人笑著說你也真是好玩,一個不認識的人進來說吃辣椒,你就給人吃,你不知道這季節這點辣椒多難得弄到?也難為我幾千里地的給你背了來。 那男人就笑。說你懂個什么?這個兵就是想家了,所以才這么冒冒失失的闖進來說想吃辣椒。 當年我當兵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的啊…… 就就加快腳步朝著營房走。 我的嘴里面全都是火辣辣的味道,喉嚨里面也像是小刀子在刮似的,絲絲的生疼。 可我心里面已經不那么想家了。 就因為和我那個當了中校的、還不知道名字的老鄉吃了那一大碗辣椒,那一大碗從家鄉帶來的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