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
至少這樣比直接拿血往人身上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亂輸來得好,歷史上當人們第一次意識到輸血可以救人的時候,可有不少受血的人因為血型不符合而死掉。 尤其是現在朱崖水晶已經能夠實現人工打磨,李藎忱已經讓工部開始配合孫思邈的要求研制顯微鏡之類的,想必在這之后,對于血型的分類將會更加細致。 至于現在,開腸破肚這樣的手術,對于一個重病號來說,就算是真的治好了病恐怕也得被折騰的奄奄一息,所以輸血是必然的。 當眾臣工都在旁邊議論紛紛的時候,李藎忱當先扯過來一個椅子坐下,同時讓李平去找來了一大批椅子,自己則坐在那里閉目養神。他的意思當然很簡單,諸位,怎么議論也沒啥用,不如先等著,等會看到結果就知道如何了。 實際上李藎忱自己的心中又何嘗不是咚咚打鼓。 若是這一次手術不成功的話,那么對于大漢的醫學發展將會是沉重的打擊,而李藎忱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還有耐心等待著孫思邈處理掉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致命問題,畢竟當今天下的局勢,看上去對大漢非常有利,但是如果大漢遲遲不動的話,優勢就不見得還會繼續掌握在大漢手里啊。 李藎忱看上去很淡然,臣工們自然就不能表現的太緊張,否則豈不是在陛下面前丟了面子。 李藎忱一屁股坐下,大家也就不和陛下客氣了。 時間就這么一點點過去,甚至李藎忱還讓李平端來了茶水和點心,雖然天氣不熱,但是大家等著也好無聊不是么。 只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這次手術對大漢的作用,這是大漢北伐的底氣,說什么都不能出差錯,所以這些官員們又有誰有心情吃喝? “出來了!”門一下子被打開,而官員們呼啦啦都站了起來。 李藎忱慢悠悠的放下茶杯,一名太醫已經快步走過來,鄭重拱手:“啟稟陛下,手術順利,患者仍在沉睡,但是氣息穩定,如時間無差,當在兩個時辰后蘇醒?!?/br> 李藎忱長長出了一口氣。 而旁邊的官員們自然是都露出不枉此行的神情。 孫思邈此時也走了出來,他的額頭上都是汗水,摘下來用來遮護的口罩——這口罩實際上就是用麻布裁剪的,不過以這個時代的醫療防護,已經算不錯的東西了。 看得出來,外面等的人緊張,孫思邈自己也很緊張。 若是出了什么差錯,那他將會承擔巨大的壓力。 “卿家之功,功莫大焉!”李藎忱哈哈大笑著不等孫思邈躬身下去,就伸手托起他的手臂,拉著他向大漢的官員們說道,“今日孫大家所行不過是一小步,但是對于我煌煌大漢來說,卻是不可忘記的一大步!” 官員們也沒有想到李藎忱竟然會給予孫思邈這么高的評價,在短暫的驚詫之后,都紛紛笑著拱手向孫大家祝賀。 不說別的,如果自己和家人以后真的遇到了什么吃藥難以治療的病,那么孫大家可就是救命稻草啊。 所以陛下真的要這么說,也沒什么錯。 以后得罪了誰,可不能得罪這拿著手術刀的孫大家??! ——————————- 手術到底只是整個療程之中的一部分。 七天之后,經過了手術之后昏迷和發炎的患者終于轉危為安,進入用中藥調理階段,茶飯飲食都已經恢復正常,這才意味著人類歷史上進行的第一場有嚴格消毒、輸血、麻醉等等流程——畢竟古人也并不是沒有進行過外科手術,比如截肢什么的都算,只不過這些流程基本欠奉,能不能活下來全靠運氣。 收到孫思邈手術順利報告的李藎忱,自然是松了一口氣。 但是陳宣華和太醫院的太醫們,卻不能松一口氣了。 從四面八方聞訊趕來的百姓,已經把皇家藥房堵的水泄不通,一來有求醫的聽說孫大家有再造之能,所以就算是再高的價錢,大家也想試一試,更何況孫大家一臺手術的價錢可真的不算高——有皇家內府在背后支撐,每臺手術一百文錢的價格根本就是象征性的;二來自然也有很多湊熱鬧的或者迷信的,非得要來拜一拜、看一看這位活菩薩的風采。 不過自然也有一些老學究們,嘟囔著什么“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之類的,只不過亂世三百年,大家都經歷過生死波折,人們的思想也沒有那么封閉,這樣每天“之乎者也”的老學究倒也不算多,而且他們也就是只敢在家里嘟囔幾句,真的讓他們跑到藥房外面去說,那當然是萬萬不敢的。 好在孫思邈之前早就有所準備,在手術的可行性都尚且不能確定的時候,就已經手把手的教授太醫院的太醫們如何進行手術。孫思邈雖然是一個外來客,但是他在醫學上的造詣以及經驗,那是整個太醫院現在都已經信服了的,更何況太醫們也都知道,如果自己不能掌握手術技巧的話,那就等于以后在太醫院里要低人一等了,所以大家學習的都還算努力。 正是因為大多數的太醫已經能夠進行簡單的手術處理,所以才能在人潮涌動進入藥房尋求醫療的時候,能夠幫助孫思邈處理一些比較簡單的手術。 畢竟如果孫思邈什么都親自上陣的話,那恐怕從天亮到天黑都下不來手術臺。 即使是這樣,他每天需要進行的手術也在七八臺之間,以這個時代完全是剛剛起步的醫療條件來說,這簡直就是不敢想象的。 為此,這樣進行了五天之后,李藎忱親自下圣旨要求孫思邈休息兩天,否則不準再上手術臺。 真把這家伙累壞了,李藎忱能心疼死了。 同時李藎忱也吩咐,孫思邈作為目前的國寶級人物,除非是別人真的難以處理的疑難雜癥,否則最多在旁邊看著,絕對不能親自動手。從為整個社會造福的角度來說,李藎忱寧肯讓幾個病號真的因為孫思邈沒有親自動手做手術而死亡,也不想讓這個神醫出什么意外。 另外朝廷出重金辟地擴建原本的皇家藥房,向南購置屋舍五十間,全部劃入皇家藥房的范圍內,并且將這個在建康府規模已經僅次于皇宮的龐大設施命名為“皇家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