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
必須要速戰速決了。 李藎忱知道以大漢現在的財政,實際上很難擔負大軍這么長時間的征戰,畢竟算起來從春耕之后漢軍大規模北上到現在入冬,這一場戰爭已經持續了馬上一年的時間,而在這之前的每一年,戰火都從未停息。 兩三個月的休養生息,是不足以支撐這種長年的征戰?,F在李藎忱慶幸的也只有這幾年沒有出現什么天災人禍,讓各地的收成還算不錯,否則沒有糧食,就算李藎忱雄心萬丈,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好在今年關中的秋收基本上都落入了李藎忱的手中,否則李藎忱連北上的底氣都沒有。 “戶部咬咬牙,支撐過這個冬天?!崩钏|忱看向陳叔慎。 小舅子頂著很明顯的黑眼圈,不用想也知道秋收之后他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陳叔慎鄭重一拱手:“多謝陛下體恤,臣在其位、謀其政,當為陛下及萬民殫精竭慮?!?/br> 陳叔慎雖然還只是一個侍郎,但是在駱牙快要卸任的情況下,他依靠自己隨駕北上的功勞,升任戶部尚書也在情理之中,因此現在他不敢掉以輕心,陳家作為前朝皇室,能夠入新朝為官就已經是陛下胸懷寬闊了,自己更不能辜負陛下對自己的信任。 “如果沒有別的事宜,那就退朝吧?!崩钏|忱輕輕呼了一口氣。 至少還是解決了現在最緊要的北方戰事的問題,雖然北方戰事到現在還沒有結束,但是至少也看到了希望不是? 等群臣告退之后,李藎忱攤開一本奏章,是云夢流域今年冬捕的收獲,根據收獲來看,今年整個大江流域的魚獲應該還不錯。 “陛下,喝點雞湯休息一下吧?!贝藭r身邊響起來柔柔的聲音。 李藎忱微微側頭,倒是有些驚訝。 跪在身邊的不是別人,而是前幾天見過的元樂尚。 “你不是跟在賢妃身邊么?” “今天賢妃娘娘去看淑妃了,奴并無事情,再加上楊家姊姊久在陛下身邊,也需要休息,所以賢妃就讓奴家過來伺候陛下?!痹獦飞形⑽⒐?,低聲說道。 李藎忱點了點頭,元樂尚畢竟也是女官,讓她跟在李藎忱身邊,正好也可以讓楊麗華休息休息。 畢竟每天跟著李藎忱團團轉,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朕有那么可怕么,你總是低著頭干什么?”李藎忱忍不住打趣道,“雖然朕已經被街坊巷間傳得千奇百怪,甚至說朕吃人的都有,但難不成你也相信?” “奴家不敢!”元樂尚急忙抬頭說道,目光楚楚,頗有幾分被冤枉之后想要爭辯卻又不敢的樣子,愈發惹人憐惜。 李藎忱不由得調笑道:“那就看朕?!?/br> “奴曉得了?!?/br> 而李藎忱緊接著說道:“跟在朕身邊,可比不跟在賢妃身邊輕松。你要是不怕勞累的話就回去休息,朕可不會怪你?!?/br> “陛下?”元樂尚有些詫異的看向李藎忱,不知道李藎忱何出此言,“奴家絕無怕苦怕累之意,若有不當之處,還請陛下恕罪?!?/br> “這女官啊,可不僅僅是白天要伺候,晚上也要跟在朕身邊,你一個云英未嫁的女兒家,不怕別人說閑話么?”李藎忱剛剛跟一群大老爺們奏對完,正是無聊的時候,一時興趣來了,也想調笑調笑這個明顯有些膽怯的小姑娘,因此故作嚴肅,頗有幾分衛道者的架勢。 話說回來,畢竟這還是一個沒有出閣的小丫頭,膽怯一些也正常。 相比之下,李藎忱自己倒有一些罪惡感了,感覺自己這個嚇唬人家小姑娘,倒像是一個看著小綿羊垂涎欲滴的大灰狼。 元樂尚俏臉憋得通紅,良久之后,方才鼓起勇氣說道:“臣妾入宮之后,無論為奴仆還是為女官,都已經是陛下的人了,云英未嫁已然無從談起?!?/br> 李藎忱怔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元家的女兒,果然灑脫!” 元樂尚這才意識到李藎忱是在跟自己開玩笑,驚魂甫定。 而李藎忱神情一轉,似乎并沒有想要否認元樂尚剛才所說的話的意思,直接轉變話題:“你阿爹可是有話想要和朕說?” “陛下如何知道?”元樂尚詫異的問道,旋即意識到自己這樣說豈不是把目的暴露得太徹底了,一邊暗罵自己實在是太笨了,一邊驚慌失措之下又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 李藎忱都是沒有注意到她驚慌的神情,不由得一攤手:“元家,曾經的天子貴胄,后來也是皇親國戚,當然不會甘心屈從于現在草芥之中,而且如果元家一蹶不振,這么多年積欠下來的仇債,肯定也會紛紛不斷找上門來,因此只要還有一點兒機會,你爹爹必然要把握住,所以有所請求也在情理之中?!?/br> 元樂尚輕咬貝齒:“陛下明察?!?/br> “那就讓他三個時辰后入宮吧,朕見見他,”李藎忱微笑著說道,“至于你么······” 李藎忱的話音頓住了,讓元樂尚一時間又有些緊張。 陛下想說什么? “以后這種事還是不要摻和進去為妙,朕的女人,可不是朝堂斗爭的工具?!崩钏|忱淡淡說道。 元樂尚驚訝的看向李藎忱,俏臉愈發泛起紅潤。 心中也不知道是感動還是羞澀,一時五味雜陳,難以言表。 “臣妾謝陛下?!痹獦飞薪K究還是鼓起勇氣行禮。 而李藎忱伸了一個懶腰,微笑著說道:“今天奏章不少,告訴后宮,今天朕就不回去休息了?!?/br> 元樂尚急忙應諾一聲,旋即意識到什么,試探性的看向李藎忱。 李藎忱沖著她眨了眨眼。 女孩再也忍不住了,狼狽逃竄。 ————————————- 鄴城,大漢通事館。 如果說整個大漢朝堂之上最危險的職位,恐怕就是這位于敵營心臟之上的鄴城通事館了。 而主持通事館的正是有大漢風骨之稱的許善心。 因為正是許善心每日著大漢衣冠出入,才讓北方淪落胡塵這么多年的漢人們,第一次隱隱約約意識到自己的血脈歸屬,意識到那個曾經強大的王朝已經在南方復興。 似乎是為了印證這個美稱,許善心又比當初離開南方的時候瘦了不少,讓他整個人站在那里就像是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