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
追隨著于璽的旗幟,漢軍騎兵從原來直直插向北周步卒大陣的長蛇陣一下子變成更適合騎兵突進的三角錐陣,而他的目標也變成了北周騎兵的左翼! 兩千對兩千,沒有兵力差距。 更重要的是,北周騎兵也沒有想到目標那么明確的敵人竟然會突然轉換方向。 西北祁連山下的高頭大馬,具有比草原馬更高的提速能力。雖然調轉馬頭,但是漢軍騎兵的速度只是頓了一下,很快又重新拔了起來,他們向前突擊的速度越來越快,有如利劍,直插入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的北周騎兵左翼之中。 騎兵對沖,這是騎兵交戰的時候最常見也最樸實無華的戰術,而一般都是雙方對沖之后,再拉開距離重新沖擊,或者直接就纏斗在一起??墒怯诃t帶著漢軍騎兵直接突破之后,卻沒有要停住腳步的意思,竟然直接向北兜了一個圈子,撒丫子就跑。 這一下輪到元諧和北周騎兵們詫異了。 這什么來路? 而當看到漢軍步卒也開始后退的時候,元諧才明白,敵人這是真的打算跑,急忙跺著腳大喊:“傳令,全軍追擊!” 顯然并沒有什么大軍埋伏,敵人不過是在行緩兵之計。 中計了! 北周騎兵開始向前突進,不過漢軍步卒早就已經先一步撤退,而漢軍騎兵也已經沖到了谷口的位置。 在山谷地形的束縛下,南北呼嘯的風也無從施展手腳,氣流流動,甚至風都要被變成東西向的,而漢軍騎兵就沿著山谷緩緩向前走,每個人都搭上了弩,就等著北周騎兵追上來。 看到這架勢,北周騎兵也不敢貿然前進了,因為他們也不敢確信自己看不見的山坡后面會不會還有漢軍弓弩手埋伏。 “傳令,小心前進?!笨吹竭@一幕,元諧也只能無奈下令。 此時他也只能束手束腳的向前進,不是因為他多害怕于璽,而是現在他根本沒有辦法承受太大的損失,甚至都沒有辦法承受一場慘勝,因為那將意味著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繼續南下。 顯然敵人也是預料到了這一點,所以總是這樣虛虛實實的,根本不跟北周軍隊正面交戰,可是元諧也只能捏著鼻子認慫。 誰讓楊堅現在手中就只有這么多兵馬了呢。 而此時,漢軍騎兵也已經順利出了山谷,自家的步卒早就急行軍前往下一道防線了。 于璽施施然勒住戰馬。 “將軍,他們沒有追上來?!睌嗪蟮某夂蚯皝砘貓?。 于璽笑道:“元諧果然還是不敢冒險啊,這樣就好說了,咱們就好好的調戲調戲他?!?/br> 其余漢軍將領們對視一眼,也都哈哈大笑。 明明自己這邊人少那么多,卻可以牽著元諧的鼻子走,估計元諧也很郁悶吧? ——————————————- 銀州(今榆林),入夜時分。 這座邊塞小城因為之前楊堅的北伐而再一次變得熱鬧,并且經過整修也勉強算得上一處要塞,隨著大戰再一次降臨到這座城鎮,自然就顯得安靜了很多。 漢軍的兵鋒已經越過朔方,逼近銀州,現在楊堅手中掌握的地盤也就只剩下銀州、五原和河套了,而真正能夠起到攔截漢軍作用的,也就只有銀州,過了銀州可就是草原。 銀州,或許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吸引這么多的目光,甚至站在了時代的風口浪尖上。 當元諧還在和漢軍圍繞靈武展開戰斗的時候,決定楊堅小勢力命運的銀州之戰,就在這夜色即將來臨的時候拉開了帷幕。 朔方之戰的結果傳來之后,楊堅的反應還算比較快,并沒有驚慌失措。銀州城中的大批錢糧都已經提前向北轉移,而楊堅親自率領大軍出城列陣。 他的意圖也非常明顯,相比于朔方和延州,銀州也不算大,困守孤城的話,結果不見得就會比梁睿和陰壽好到哪里去,而且楊堅就在這里,這一次漢軍自然也就不會采用傳統的圍三缺一,若是真的攻城,必然會全力以赴,直接把整個城池合圍了,畢竟若是能夠抓住楊堅,北方的一系列戰事也就宣告結束。 而楊堅當然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干脆就把防守的重點放在城外南側的小山丘上,根本就沒打算守城。若是能擋住漢軍最好,若是擋不住,楊堅第一選擇是直接向五原撤退,而不是再回銀州。 作為一個暫時的落腳點,銀州很合格,但是作為一個長期抵抗的要塞城鎮,銀州不合格。 楊堅寧肯把希望寄托在且戰且走上,也不會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能夠守住銀州城上。他并沒有信心認為自己甚至能比老將梁睿在防守之道上更為出色。 而且這兩天銀州城中可疑人員的蹤影不斷出現,更是讓楊堅有理由相信,漢軍那個神秘的白袍組織肯定已經做好了在城中策應的準備,只不過時機還未成熟。而城中官員們,心向著哪邊楊堅也無從得知,畢竟現在他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大家開始觀望風向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sao亂,楊堅在用兵馬轉運糧草的同時,并沒有在城中搜捕,并且他也不再寄希望于城中將官百姓能夠萬眾一心協助他守城,恐怕已經有不少人在等著取他的項上首級,再來一次白門樓事變了。 楊堅很擅長算計人心,所以他并不打算被自己人算計。 因此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楊堅都只有在城外列陣這一種選擇。 楊堅的這個舉動讓韓擒虎有些詫異,不過又何嘗不是正中下懷? 火槍兵們在之前的攻城戰中束手束腳,現在終于可以大展身手了。 而夜色,正適合用絢麗的煙火來渲染。 “騎兵兩側散開,準備包抄,”韓擒虎冷靜下令,擊潰楊堅不算什么,漢軍將領之中并不是沒有人做到,但是若是能夠活捉楊堅,那將是不折不扣的大功一件,“火槍手列陣,弓弩手壓陣,準備進攻!” “諾!” 韓擒虎部依舊是裴子烈北上大軍的主力,不過和之前進攻朔方時候的孤軍奮戰不同,此時裴子烈和曹忠也帶著漢軍主力趕到,就在韓擒虎部后方不到半里處列陣,斜向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