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
整個城都睡醒了,大隊的士卒在此起彼伏的吼聲中快步跑上城池, 而確認大多數的斥候都已經回來之后,北門率先下達了收起吊橋的命令。都已經到了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冒著危險等自家斥候都回來,畢竟誰都不想北周蠻夷的騎兵咬著自家斥候沖入城中。 這樣的教訓,南朝數百年來吃過的次數可不少,這一次不想再吃。 更何況其余幾個門多數都沒有護城河環繞,斥候完全可以繞道。 城下的護城河已經不是昨天的樣子,經過守軍上下的一齊努力,曾經的一條溝壑完全變成了河的模樣,從沔水流淌過來的水以及昨天的下了一天的雨讓它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河。 這一次北周蠻夷想要越過,可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而雨水同樣也將整個城池洗刷一新,一面面赤色的南陳戰旗招展飄揚。 “怎么樣?”蕭世廉抱著頭盔快步沖上城頭,而李藎忱早就已經在那里了。沒有李藎忱下令,就算是陳智深也不敢拉起來吊橋。 李藎忱的目光一直看著天邊,只可惜放眼望去,別說北周大軍了,就是斥候和前鋒都看不見,只有一成不變的青天和曠野。 此時此刻他方才意識到在后世很常見的望遠鏡,到底有多么的可貴,如果自己有機會能夠找到材料的話,一定得做上那么幾個。 “北周的斥候和前鋒咬得很緊,”李藎忱苦笑著說道,“幾乎是一前一后被咱們發現的,也就是說北周蠻夷這一路十有八九都是急行軍漏夜前來?!?/br> 一般大軍前行,斥候都會撒出去十多里地,以搜索周圍有可能出現的敵人,而這一次北周的前鋒和斥候只是相隔幾里地的距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說就算是北周斥候真的發現了南陳大軍,也就只有給后方前鋒示警的機會,甚至有可能連多少敵人都來不及弄清。 蕭世廉頓時忍不住皺了皺眉:“這尉遲迥看來是真的要和我們拼命啊?!?/br> 尉遲迥如此做,一來是也清楚在章山郡這點兒人,能夠守住城池就已經謝天謝地了,更不要說主動出擊、在曠野中和他決戰,二來他也做好了隨時大打出手的準備。 那些奔馳而來、卷動滾滾煙塵的北周鐵騎,就算是蕭世廉他們自不量力的拉起來陣列,也會很快被騎兵直接沖破。蕭世廉雖然一向膽大,但是還不至于不知好歹到如此程度。 李藎忱咬了咬牙,此時已經能夠看到天邊滾滾的煙塵,這些北周蠻夷來的還真是快啊。 當下里冷笑一聲,李藎忱瞇了瞇眼,聲音之中滿是狠厲:“既來之,便戰之,不管他娘的是誰,只要想要打下來這章山郡,除非從咱們的尸體上踏過去!只要老子還在,就要讓他們撞得頭破血流!” 所有的將領們此時都下意識的屏住了呼吸,耳邊回蕩著李藎忱的話,渾身的熱血仿佛都已經沸騰! 既來之,便戰之! 咱們從淮北殺到荊州,就沒有怕過誰! 在前方,號角聲猶如浪潮一般響起,黑壓壓的敵人已經出現在視線之中。顯然尉遲迥并沒有打算留給北周軍隊多少停下來修整的機會,也并沒有打算給城中守軍喘息和反應的時間。 他就是要這樣,一鼓作氣的殺過來! 整個城墻上,無論是將領也好,士卒也罷,攥緊手中的兵刃,看著這些即將和他們浴血廝殺的敵人。 “擊鼓!”李藎忱冷聲說道。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已經有如提前的鼓點,在每一個人的心頭炸響! 片刻之后,整個城頭都被咚咚敲響的戰鼓聲籠罩。 陳頊并沒有在意女兒驚訝的目光,而是徑直將目光投向窗外,不知道什么時候,那一抹曾經照耀在御書房階前,也曾經灑在吳明徹身上、拖出長長影子的夕陽光已經不見了蹤影,烏云籠罩了天邊,也遮擋住了最后絢麗的彩霞。 這江南的雨,來得快,去的也快,更重要的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來。對此陳頊已經習慣了,重新扭過頭,淡淡說道:“那個老狐貍可是巴不得能夠躲著朕呢,他可要比所有臣子都看得清楚?!?/br> 樂昌秀眉微蹙:“父皇的意思是?” 陳頊看著掛在一側墻上的輿圖,上面每一筆勾勒出來的,都是大陳的江山,都是屬于他的江山:“徐陵已經看出來了,朕不過只是在平衡你大哥和二哥罷了,如果你大哥強一些,朕自然就打壓他,相對應的也是這個道理,這也是為什么前一段時間朕對你二哥多有壓制?!?/br> 頓了一下,陳頊并沒有在意樂昌微微變了的臉色:“因此想要身在這官場之中翻云覆雨,就算是不想卷入到這旋渦之中也不可能,即便是之前徐陵總是一副跟定了朕的模樣,還是不斷地被東宮和揚州那邊打主意,所以這老家伙,這一次是徹徹底底的想要躲起來啊?!?/br> 樂昌沉聲說道:“也就是說,只要在父皇這里,大哥和二哥沒有分出來勝負,孝穆公是不會主動來面見父皇的?” 陳頊微微頷首:“不過他躲起來也罷,至少現在吳明徹等人尚且可以為依憑,朕還不至于赤手空拳的去和北朝那些蠻夷搏斗?!?/br> “可是孝穆公如此······”樂昌還是難免有些擔憂,徐陵這幾日連續告病,確實有一種想要躲風頭的感覺,只是他這樣的拖延,又能夠拖延多久,難道就打算這樣一直拖下去,這樣一來恐怕先倒下的不是別人,而是徐陵自己吧。 陳頊微微擺手:“這樣舒坦的日子,他可過不長久了······” 一邊說著,陳頊一邊不等樂昌開口,徑直接著說道:“畢竟這荊州之戰······也快到決勝負的時候了?!?/br> 樂昌怔了一下,頓時明白過來。整個荊州之戰牽扯到了整個南陳朝野上下,在荊州前線作戰的這一名名將領,可不僅僅代表著他們自己,還代表著一個個勢力和他們背后的世家。 一旦荊州之戰落下帷幕,朝廷也必然會對這些有功的將領們封賞和褒獎,或者在戰敗之后,對這些將領懲罰甚至審判。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