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章 到底誰在吹牛比
“閑言廢話?驢唇不對馬嘴?”陳宇皺起眉,沉聲問道:“什么意思?” “哼!”任公子冷哼道:“你那只卵幕杯,杯底寫著:聞淮海維揚府,百歲壽星三千七百人許,余甚喜,深感君明臣賢、百姓安康。特制此杯,遙賀維揚府之盛景。你說,這些不是胡言亂語的廢話,又是什么?” “淮海維揚府,百歲壽星三千七百人許?你在做夢嗎?” “那可是明代,維揚府那時候就算是大城市,比之現代,人口也依舊少得可憐。維揚府總共才多少人?三千七百多個百歲壽星同時存活?你信嗎?” “所以說,那只卵幕杯是昊十九阿諛奉承,胡編亂造出來的!” “沒有落款,又只刻一堆前言不搭后語的胡話,能值多少錢?” “嘩!”任公子的話一說完,人群中立即響起一片不小的驚呼爭論。 對啊,這確實是個很嚴重的謬誤,嚴重影響這只卵幕杯的歷史價值。 當時人們只顧演戲,只顧贊嘆這只卵幕杯本身的精美,而忽略了它杯底文字的含義?,F在反應過來,仔細一琢磨……難不成昊十九是個吹牛大王? 別說古代,擱到現在,百歲壽星都算十分稀奇了。 現代人衣食無憂,活到一百歲都費勁,遑論古代? 古代人平均年齡三四十歲而已,農民占人口總數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農民男耕女織,靠天吃飯。隔三差五趕上水旱蝗災,半個村子餓死、半個村子逃荒的事件,不算稀奇??v使太平盛世,你皇上也管不著老天爺吧? 所以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農民能活到五十歲,已經是上輩子積德了。 就這種環境,你告訴我一個小小的維揚府,誕生三千七百個百歲壽星? 什么?城里人? 古代確實存在‘城里人’這個概念。 但生活在城里的百姓,要么是小商小販,要么是奴才丫鬟,勞動苦力。 哪怕是城里人,這幾種職業的城里人顛簸流離,低三下四,能長壽嗎? 唯一有可能的長壽的,就是王公貴胄、地主門閥、萬金商賈。 這幾類人,不缺錢,不用疲于奔命,確實有可能長壽。 可話又說回來,從古至今,不用干活就能養活自己的,終究是少數人。 維揚府所有的有錢人,加起來能否達到三千七百人還是個問題,何況同時存在三千七百個百歲壽星? 怎么想,維揚府都不可能有三千七百個百歲壽星。 越是推敲,越是覺得,昊十九在這只卵幕杯底的刻文,純屬放屁。 想到這些,人們在任公子的撐腰下,提起勇氣,紛紛提出質疑,說陳宇手里的卵幕杯價值一定會大打折扣,等任家更好的卵幕杯一出,它就不值錢了。 盡管陳宇買下它,只花了五十五塊錢,賠不到哪兒去。 可任公子煽風點火,親自下場撕比,以任家在京城古玩行的影響力,確實能把陳宇狠狠惡心一頓。癩蛤蟆不咬人,膈應人。 假如全京城都在傳,陳宇手里的卵幕杯是任家不要的垃圾,陳宇能如何? 任公子這純粹是損人不利己,自己失手虧損的卵幕杯,要設法把它毀掉。 “呵呵,跟我斗?”任公子打量著陳宇靜默不語的陳宇,心中暗爽不已。 損失區區一只卵幕杯,任家不會傷筋動骨,陳宇卻只能給任家當墊腳石。 簡直血賺! 果不其然,面對全場的質疑和嘲笑,陳宇臉色越來越差,眉頭越皺越深。 就當所有人以為,陳宇要繃不住、要惱羞成怒時,他臉上的陰霾忽然一掃而空,他笑了。 “就這?”陳宇模仿著網絡上的鍵盤俠們,陰陽怪氣道:“我還以為你能有什么高論,嚇得我趕緊豎起耳朵聽。結果聽了半天,就這點破事?” “我說任祺然,你怎么撒謊臉都不紅?” “他媽的,就你這種人品,還京城四少呢?真不是吹,論人品,我這個寧海十大杰出青年,比你們京城四少強多了!京城四少?狗屁!京城四廢吧!” 陳宇罵人素來口無遮攔,愛開地圖炮,把京城四少捆一起給罵了。 同為京城四少的樂洋就站在臺下,聽到陳宇連他也羞辱了,心緒浮沉變換不定的他,也忍不住露出苦笑。他這個偶像,還真是無法無天,不管不顧啊。 任公子差點活活氣死,咬牙切齒道:“陳宇,話說清楚,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陳宇叫道:“臺下那群演員兼廢物水平有限,不明白昊十九在這只卵幕杯底下刻的字是什么意思,難道你堂堂任公子也不懂嗎?” “揣著明白裝糊涂的狗東西,為了坑我,真是臉都不要了!” “你想聽我解釋是嗎?行,那我就給你一個合理的解釋!” 說著,陳宇粗暴地一把推開已然變顏變色的任公子,轉身朝向眾人,手持卵幕杯,將杯底的文字展示給眾人看,朗聲道:“這段話,確實在吹牛比?!?/br> “吁!”臺下頓時響起噓聲一片。 還以為你能有什么驚人的解釋呢,結果連你都承認昊十九在吹牛比了。 既然如此,你拿了任家一件垃圾,給任家當墊腳石的事,不就坐實了嗎? 然而,陳宇接下來的補充說明,令所有人沉默了。 陳宇說道:“吹牛比的,并非昊十九,而是另有其人?!?/br> “維揚府尹,是他在吹牛比?!?/br> “這就不得不提一樣東西了,那就是黃冊?!?/br> “黃冊,又稱‘賦役黃冊’,是明代官方的戶口版籍?!?/br>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為了方便從各地征稅,于是下令:全國治下的百姓,每家每戶的家里幾口人,每人多少歲,家里幾畝地,有幾頭牛都要在黃冊上造冊登記,經由縣州匯總,最后提交戶部?!?/br> “因其表面用黃紙封面,故而稱為‘黃冊’?!?/br> “為了保障數據的真實性,每本黃冊都要由里縣州相關人員核實后簽字作保,倘若有一處亂寫被核查出來,所有人員都要連帶追責?!?/br> “為了保證黃冊的數據的時效性,黃冊每十年修訂一次,更新天下人的戶籍、賦役信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