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氣運之寶的流傳
和氏璧的大名,那可太響了,但凡華夏人,就沒有不知道和沒聽說過的。 卞和獻上和氏璧后,楚王十分愛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四百年,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楚相國昭陽。 昭陽率賓客游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后,和氏璧丟失。 就仿佛它從來沒有在世間出現過一樣,和氏璧不翼而飛,無影無蹤。 又過了五十年,趙國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鑒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遂據為己有。 秦昭王獲悉此事后,致信趙王說,愿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玉璧。 價值連城,連十五座城,說的就是和氏璧,它是天下共傳之寶。 趙王懾于秦國威力,派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機智過人的藺相如不辱使命,設計取回玉璧,送回趙國。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完璧歸趙’的故事。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將和氏璧制成了傳國玉璽。 從此,和氏璧消失。那件遠在絕世重寶,鎮國之寶,和鎮族之寶之上的絕寶,華夏的氣運之寶,傳國玉璽,誕生于人世。 和氏璧,就是傳國玉璽! “小狐貍!”老狐貍聲嘶力竭地吼道,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顧了,他一把推倒攙扶的蘇晴,狀若瘋魔地撲向陳宇。 老狐貍凄厲地請求道:“求求你了,小狐貍,快,快給我看看!” “這是咱們華夏,失傳了太久太久的氣運之寶,氣運之寶??!” 所謂鎮國之寶,能坐鎮一國,滋養一國氣運。 比鎮國之寶更厲害的鎮族之寶,能扭轉一個民族,一個種族的氣運。 而氣運之寶,它本身,就是氣運! 由和氏璧打造的傳國玉璽,就是華夏的氣運,華夏龍運的象征! 陳宇掏出的這塊和氏璧,只有拇指肚大小,絲毫沒有玉璽的形狀。 它當然不是傳國玉璽。 一切,要從貫穿了整個華夏歷史的傳國玉璽,它的歷代流傳所講起。 秦破趙,得和氏璧。后統一天下,嬴政稱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傳國玉璽,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由玉工孫壽刻其上。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是‘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 得之則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板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據傳,秦王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 八年后,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傳國玉璽復歸秦。 秦子嬰元年,沛公劉邦駐軍灞上,子嬰跪捧玉璽獻于咸陽道左,秦亡。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劉嬰年幼,璽藏于長樂宮太后處。 王莽遣其堂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罵之,并擲璽于地,破其一角。 后來,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 及王莽兵敗被殺,傳國玉璽又來到漢光武帝劉秀手中。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何進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 漢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 某天早上,士兵見城南甄宮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氣,遂使人入井,見投井自盡之宮女頸上系一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 孫堅如獲至寶,將其藏了起來。后盛極一時的袁術,搶到了傳國玉璽。 袁術死,傳國玉璽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cao得到,但總算重回漢室。 曹丕滅漢,建立曹魏,握傳國玉璽在手。 司馬炎滅曹魏,開啟晉朝,傳國玉璽又歸了晉。 八王之亂,兩晉亂世,傳國玉璽輾轉數人之手。但最終,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氏囊中。 南朝時,傳國玉璽歷經宋齊梁陳四代更迭。 隋一統華夏,將傳國璽收入隋宮。 大業十四年,隋煬帝楊廣被殺于江都,隋亡。蕭后攜隋煬帝皇孫,楊政道及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貞觀四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傳國璽歸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亂,群雄四起,朱溫滅唐,奪傳國玉璽。 十六年后,李存勖滅朱溫,傳國璽再經輾轉。 清泰四年,后唐末帝李從珂自焚于玄武樓,傳國玉璽就此失蹤。 再往后,宋元明清,皆不見傳國玉璽。他們自己造璽,其意義和價值,卻始終不如那和氏璧打造,流傳千年正統寶璽。 宋哲宗時,有農夫發現傳國玉璽,最終斷定是贗品。 朱元璋滅元,大軍屢次殺入漠北,就是了為了尋找傳國玉璽,終無所獲。 明清兩代,時有傳國玉璽現身之鼓噪,然皆附會仿造之贗品。如明孝宗時,曾有人進獻所謂傳國玉璽,孝宗認定其為贗品而未采用。 皇太極滅了蒙古,得‘傳國玉璽’。然而乾隆時,欽定其為贗品。 再后來,開修黃河獲得一塊玉璽進獻乾隆皇帝,乾隆考證為贗品。 民國成立,清廷退位,末代皇帝溥儀被驅逐出宮。至此,封建王朝瓦解,無論清廷收藏的‘傳國玉璽’是真是假,都無從考證了。 皇朝至此完,華夏來到了新世紀。歷經兩千余年風風雨雨,撲朔迷離的氣運之寶,傳國玉璽數隱數現,最終湮沒于歷史的漫漫長河之中。 從春秋時期卞和發現和氏璧,到溥儀出逃弄丟那不知是真是假的傳國玉璽,這件神秘莫測的氣運之寶,幾乎貫穿了整個華夏封建王朝的歷史。 它是獨一無二的,代表著華夏的氣運,象征著炎黃華夏族的龍運。 它是至高無上的! 老狐貍瑟瑟發抖從陳宇手中接過那塊連他都分辨不出來的玉料,施展畢生所學,仔細研究了半晌。最終,老狐貍帶著震顫的哭腔問道:“小狐貍?!?/br> “這塊玉料,它是……” “沒錯?!标愑铧c了點頭,字字鏗鏘道:“王莽篡漢時,漢孝元太后怒摔傳國玉璽,從傳國玉璽上掉落的一塊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