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斗醫看清人品
在華夏,凡是自然規律解釋不了的,都不歸牛頓管,一律算在他弟弟牛比頭上。并且除了這個簡單粗暴的詞匯,眾人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陳宇了。 眼看陳宇積分遙遙領先,寶仁堂眾人是截然相反的一種心情,急得大把大把掉頭發。照這樣下去,他們師父遲早會輸。 不是敗在了醫術上,而是輸在了治病的速度上! 然而就在寶仁堂焦頭爛額,濟世堂眾人感覺勝利在望的時刻,陳宇又發表了一番驚人的言論?!安门?,我要求廢除積分制?!?/br> “速度不算評判標準,一切以醫術高下為準?!?/br> 也就是說,誰先誤診漏診,誰就失敗。 “嘶!”全場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驚訝于陳宇為啥要主動將大好的局勢拱手相讓。若不是濟世堂眾人心知肚明,甚至懷疑陳宇是寶仁堂的jian細! 王瀚臉色不好看,不快道:“小陳,別志得意滿,你還沒贏!” 陳宇笑道:“可我也沒輸啊,憑速度取勝,太無聊了?!?/br> “那你特么……咳咳,還治得那么快?”王瀚忍不住爆出粗口,吐槽道。 陳宇攤手道:“治病救人,又是免費的,多治幾個,沒什么不妥?!?/br> 醫者仁心,一瞬間,陳宇在眾人心中的形象高大豐滿起來。 “靠!”王瀚氣急敗壞地暗罵一句,無奈答應道:“好吧,規則又改了,廢除積分制,看誰先失誤!小陳積分領先,有這個權力?!?/br> “李寶仁,你沒意見吧?” 李寶仁自然不會有意見,眼看積分大幅落后,他著急得想要加快速度,幾次動作變形,險些釀成事故。 聽到陳宇如是說,他不解的同時,反倒長長松了口氣。 陳宇不肯放過機會,極力諷刺道:“長輩又讓了晚輩一次,李寶仁,現在你什么輩分,自己算吧!” “閉嘴瞧你的病,輸了就不嘚瑟了!”李寶仁面皮發燙,咬牙叫道。 兩人的斗醫繼續進行,濟世堂無條件義診的消息傳播很快。以至于一開始全是附近的常見病患者,到后面,疑難雜癥開始出現。 不過對兩人的醫術來說,問題完全不大。不需要計較速度,李寶仁放松不少,重新恢復自信,一般的疑難雜癥在他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而陳宇更為夸張,不管啥病,是不是疑難雜癥,不是開藥就是扎針,問都不問。導致復診的醫生手忙腳亂,還得重新過問病人病情。 搞得好像一個病人前來,接受兩次診斷似的。 由于陳宇效率驚人,排在李寶仁那邊的幾名病人,忍不住悄悄更換了隊伍。這對李寶仁來說,又是活生生的打臉。 時間飛逝,兩個醫生,一老一少,一個穩健,一個飛快,但直到天黑,誰也沒有出現任何紕漏。當然,陳宇瞧的病人數量,是李寶仁兩倍有余。 “天黑了?!蓖蹂谅暤溃骸拔倚疾』紙竺麜簳r結束,至于完剩下的病人,今天的斗醫告一段落,明天繼續?!?/br> 在場人皆是一陣嘆息,看樣子,那種刺刀見血,精彩紛呈的醫術比拼看不見了。反而由于兩人的精準度太高,這場斗醫,很有可能是一場鏖戰。 可世事無常,造化弄人,最后一個病人,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那是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小伙子,癡癡傻傻,發育不良,嘴里叼著棒棒糖,走路一蹦一跳的,除了長相,心性更像一個四五歲的兒童。 “智力缺陷?”這是在場幾乎所有醫生,瞬間得出的結論。 智力缺陷的青年人當然不能自己過來,而是由白發蒼蒼的母親帶領。 母親滿頭白發,報名登記卻才四十五歲。也就是說,多年來,她為自己的孩子cao碎了心,導致過早的衰老。 更令人矚目的,是癡傻年輕人眼睛上帶著厚厚的眼罩,隔絕了一切視線,什么都看不著。 這是最后一個病人,并且智力缺陷不是容易治療的病癥。 于是裁判王瀚臨時更改注意,讓陳宇和李寶仁通過這名年輕人一決勝負??凑l的方法,能讓這個年輕人恢復正常。 李寶仁仔細觀察年輕人的幼稚行為,在腦海中不斷思索有關智力缺陷的各種治療方案。而陳宇,卻瞇著眼,意味深長地盯著年輕人的眼罩。 通過慧眼,他看出來了,這名年輕人的病癥,遠遠不是智力缺陷那么簡單。換句話說,年輕人的病,不僅僅是智力缺陷。 “女士,請問有什么能幫到你的嗎?”李寶仁問道:“貴公子,從幾歲起就變成這幅模樣了,之前你有帶他有過什么治療經歷嗎?” 白發母親抹著眼淚,打著哭腔答道:“從兩三歲起,他就這樣?!?/br> “我帶他輾轉各地,去過不少醫院。中醫西醫,各種民間偏方,甚至連驅邪的和尚道士都請了,完全沒有任何作用!” “實在沒辦法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我只好放棄治療,帶他回家生活。今天,聽說濟世堂免費義診,我不死心,又帶他過來了?!?/br> 母愛的偉大,令人動容。多年堅守,不離不棄。 這讓陳宇想起了對他視如己出的周mama,小時候生病,也是周mama背著他去醫院看病。而現在,蘇醒過來的周mama也多了不少的白發。 陳宇二話不說,直接扔出一張銀行卡,安慰道:“這里面是二十萬,和比賽無關,和做戲博好感無關,也不管今天能不能治愈你兒子?!?/br> “為母愛,為了你的多年堅守,這是你應得的?!?/br> “這……我不能要!”白發母親楞了一下,趕緊推脫。 但陳宇義正言辭的一再堅持,她便千恩萬謝的收下。 收下銀行卡的一刻,全場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誰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出陳宇不是在做戲,而是真情實感的流露。 通過這場斗醫的種種,人們算是看清了陳宇的人品。 要么說,坊間有傳言,陳宇和宋家與許家,三分寧海天下。光是這份高尚的人格,他就值得! “哼!”被當成參照物的李寶仁很不自在,不合時宜道:“治病就治病,扯什么無關的東西?身為醫生,病人就在眼前,當然要先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