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祭典1
辦秋日祭是為什么呢? 楊玉燕的答案是:賺錢。 她不是日本學生, 沒有思鄉之情,那對她來講,秋日祭的好處就在于她可以光明正大的賺錢了。 慈善義賣這種活動還是沒有祭典好賺啊。 楊玉燕跟基金會的同學們集思廣義, 打算多搞幾個商業項目,到時一個同學顧一個攤子, 把能賺的錢都賺來! “氣球?!睏钣裱喟堰@個項目寫在黑板上,“一塊錢吹一個氣球, 吹炸了不算, 沒吹炸就可以送他一個氣球了?!?/br> 別小看氣球,這種玩意目前可是正宗的外國貨。因為橡膠的關系, 中國根本沒有工廠能做出盜版氣球來。 楊玉燕覺得外國的月亮都比較圓, 外國的氣球吹一次一塊錢也不算貴。 現在只有百貨公司和一些外國餐廳會用氣球做裝飾, 大部分普通人都只是見過氣球,還沒有親手把玩過。 “這個攤子就放在最里面, 吸引大家一直往里走?!睏钣裱嗾f的頭頭是道,她還說要把兩邊攤位擺得近一點, 中間的道路留得窄一點, 這樣大家就會不得不放慢腳步, 慢慢游賞——也就會花更多的錢了! 下面一個同學是個老實人, 老實的說:“客人既然已經付了一塊錢來吹氣球,那最后這個氣球他吹好了拿走也是應該的吧?不能說是送給人家?!?/br> 知不知道什么叫營銷策略! 楊玉燕堅定的要求必須在攤位上寫“送”氣球, 看攤子的同學也必須說“送”氣球。 這樣,才會讓客人有占便宜的感覺! 幸好底下的同學們老實的不多,畢竟大家的家中不乏做生意的啊、當官的啊、祖上闊氣過啊, 等等,基本都能聽懂楊二小姐打的什么算盤。 楊二小姐繼續說:“還有,雖然是秋日祭, 天氣還是很熱的,我們還可以賣扇子?!?/br> 日本祭典怎么可以沒有團扇?必須要有! 時間緊,任務重,大家都要加快速度啊。 于是賣扇子這件事也很快通過了。 楊玉蟬問:“賣拆扇還是團扇還是蒲扇?” 楊玉燕問:“問問價,哪一種便宜就賣哪一種?!?/br> 剛好下面有人的家里是開布坊的,就答道:“蒲扇最便宜,只是要去鄉下收,一來一回耽誤時間。不過現在也是用扇子的時間,我看看家里庫房還有沒有?!眲e說布坊為什么賣蒲扇,那當然是便宜啊,都賣絹扇去了,那買不起絹扇的客人難道就不要了? 不能夠!客人是越多越好的,掏錢再少,那也是客人,開店的都盼著街上的人都來他的店里買東西,你買根針花一毛錢,他也能賺兩分。 “其次就是團扇,折扇的扇骨多,就要貴一點?!彼f。 楊玉燕:“那我們就做團扇?!?/br> 這位同學很想替自家招攬生意,忙說:“好啊,我這就回去跟我爹說,絹布團扇……” 楊玉燕打斷他的話:“不,我們不做絹扇,做紙扇?!?/br> 這位同學:“紙扇?” 楊玉燕理所當然:“紙扇肯定更便宜吧?” 肯定的啊,紙扇當然比絹扇便宜。 巧了,同學中也有家里開紙坊的。不過因為憲兵隊天天抓賣小報的,紙坊已經許外不敢開門了,現在只敢賣草紙和麻紙,就是擦屁股紙。 楊玉燕問:“貴坊做紙扇嗎?” 紙坊同學猶豫:“做是做,可是沒有好紙,我要回去跟我爹問問,現在開爐熬漿不太方便?!奔埛蛔黾堃劝鸭垵{煮出來,這一開爐子動靜就不會小,憲兵隊往天上望一望,看到紙坊冒煙就知道開爐了,就會跑來了。 楊玉燕問:“紙坊里現有什么紙?” 紙坊同學如是答,說:“草紙和麻紙不好做扇面?!?/br> 楊玉燕大手一揮:“無坊,反正是祭典上賣的,賣完也不指望能用多久,何況這都秋天了,也用不了幾天了,等到明年紙爛了也不必用了。就用草紙和麻紙做!” 紙坊同學:“……” 楊玉燕繼續說:“到時我們題上點詩句看起來就很像樣子了?!?/br> 紙坊同學忙道:“這不行,草紙和麻紙沒辦法寫,而且那紙不是白的,是黃的和綠的?!?/br> 楊玉燕:“無坊,帶點顏色反而別有風味,這叫古樸?!?/br> 紙坊同學:“……” 紙坊同學深深的覺得楊同學大概是隔代遺傳了祝家的jian商血脈。 紙坊同學回家問爹,再回來對楊玉燕說:“楊同學,我爹說草紙和麻紙太脆,做扇面韌性不夠?!?/br> 楊玉燕:“無坊,疊成雙層的就差不多了吧?” 紙坊同學回家再問爹,回來說:“雙層大約是可以的,我爹說,看在是同學的份上,一柄扇子算三分錢?!?/br> 楊玉燕獅子大口一張:“同學價,一分吧?!?/br> 紙坊同學:“……” 他抹把臉回去問親爹,第二天一瘸一拐的過來:“楊同學,我爹說最低兩分?!?/br> 楊玉燕想了想,說:“這樣,團扇扇骨不擰雙股,就只用一股就行,扇面也不要全蒙上,只蒙一半,這樣是不是又可以降一點了?” 紙坊同學:“……” 他真誠的說:“楊同學,你很適合做生意?!?/br> 楊玉燕:“那這價錢能不能再降點?” 最后,楊玉燕以一分錢兩柄扇子的價格訂了一千柄扇子。 訂完扇子,她再問這位同學:“你家做燈籠嗎?” 紙坊同學:“……” 她又以一分錢一頂燈籠的價格訂了一千頂燈籠。 然后再問這位同學:“我都買這么多東西了,不再便宜點?” 紙坊同學:“……” 最后,實付八百頂燈籠,余下二百燈籠是贈送的。 很快,扇子和燈籠都送來了,所有的同學(壯?。┒急粭钣裱嗬瓉斫o扇子和燈籠題字。 這時,楊玉燕又想到要做一些稍微有點面子的贈品,不能全都是這種便宜貨,看到紙坊同學正抱著一個燈籠小心翼翼的題詩,她上前溫柔道:“同學?!?/br> 紙坊同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放下燈籠和筆就跑了。 楊玉燕:“……” 秋日祭這天很快就到了。 楊玉燕為表鄭重,特意給唐校長等人送了請柬,還給蘇先生也送了一張,到時基金會還要做一個簡短的演講。 她還訂制了一百根鋼筆加墨水的套裝,全都印了慈善基金會的名字,到時送給這些貴客。 可惜紙坊同學跑太快,不然她還打算再附送一本小冊子的。 祭典在黃昏時開始,日本的同學們是最積極的,連晚飯吃的都不香了。一到時間,他們都換上最干凈的衣服,來到祭典現場。 楊玉燕選了一個空地,周圍沒房子沒樹沒莊稼,地面還算平整,圈了起來,讓人用小攤子一個接一個的挨著擺。日本同學來的時候,大部分的攤子都已經擺好了。 第一個攤子就是賣扇子的。 看攤子的同學手上臉上都還有墨水,看到日本同學過來也很熱情:“歡迎歡迎,都來看看吧!一柄白扇子兩毛錢,題過詩的五毛錢!” 由于人手不足,扇子太多,加上時間太緊,大家只來得及寫了一百多柄扇子,因為楊同學要求燈籠要全都題上字畫上畫,這個是要掛起來賣的,白燈籠就成辦喪事的了。 楊玉蟬也被拉來寫題字,忙的火起,問她:“那白扇子就可以了?” 楊玉燕:“沒寫字的扇子可以讓客人題字,寫一柄五毛錢?!?/br> 楊玉蟬:“……” 全家的心眼都長她一個人身上了! 日本同學有好奇的過來看扇子,見到有筆墨,問:“筆墨是干什么的?” 他們在此地留學半年,中國話說的雖然還很別扭,但夾著日語和英語,勉強可以跟中國同學對話了。 看攤的同學不像楊同學那么大膽,但楊同學辛辛苦苦cao辦祭典,想了那么多主意,他怎么能辜負她的心血呢? 這個同學為了良心低下了頭,聲音也小,說:“客人可以給扇面題字,題一個五毛錢?!?/br> 加白扇子的錢就是七毛了。 日本同學中也不是人人都有閑錢,大部分會到中國來還是看在日本政府的花言巧語和補助上,所以只有一兩人愿意掏錢自己題詩,剩下的都只買了白扇子扇風。 看攤的同學看那只蒙了半面紙的團扇,良心又痛了一下,這扇子都缺了一半,風不都漏出去了? 挨著扇子攤,就是賣日本糯米團子的攤了。這個是楊玉燕憑著對漫畫的印象復制的,用糯米粉太貴,她指使同學們做的是紅薯團子和土豆團子,一根簽子上串三個,一串一毛錢。 日本同學看到這個便紛紛解囊,一人手里舉著一串走了, 往前還有套圈、賣拉面的、賣糖人的、賣冰糖葫蘆的、賣炒面的,等等。 楊玉燕比較心機,把賣喝的像汽水、茶、酸梅湯等全都放在后面,放前面怕客人買了水喝飽肚子就不吃東西了,前面甜的咸的吃一大堆,到渴了就有賣飲料的了,從最便宜的茶,到貴的汽水、冰糕都有。 還有賣舊書的、賣舊衣的,也有手帕、鞋墊等手工制品,香囊香包荷包也都有。 楊玉燕還把石靜宜也給拉來了,說為了上帝,她特意安排了一個攤子,讓石靜宜可以在這里宣傳上帝的福音,發發免費的十字架什么的。 畢竟,這是一個打著安慰日本同學的理由舉辦的秋日祭,可是跟日本太親密的也不好,只好把上帝拉出來了,信上帝的英美法等國家四舍五入也等于來了。沒有正經的神父,只好先借一借石靜宜這個正牌修女的名了。 石靜宜就帶著施巧兒來了,兩人都穿著修女服,從上到下包得一身黑,端正嚴肅的一看就很嚇人。 不過石靜宜也很缺錢,她上學時什么都學過,就畫了一些圣母和圣子的畫過來打算賣掉,楊玉燕親耳聽到石靜宜對來買畫的人說“這就是外國的送子圖” 你看,這就叫入鄉隨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