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書
祝顏舒走在樓梯上的時候聽到了一個曲子, 是個男人在唱俄羅斯的民歌《三套車》。 她在少女時期還在自己家的鋼琴上彈過這首曲子的幾個小節,不過自從結婚以后, 她就很少彈了。 現在聽起來, 仿佛是她的少女時代在向她招手。 走近自己家門了,歌聲也隨之消失, 但取而代之的卻是年輕人的說話聲, 他們熱情的議論著什么。 祝顏舒有一瞬間的恍惚。 她知道這是楊玉燕和楊玉蟬在跟施無為學習討論時的聲音, 沒有學校與老師的監督, 他們的學習就充斥著大量的無意義的討論。他們會為一個問題爭執上好幾天, 甚至會是幾個月, 他們在一起時討論, 離開后還會寫日記寫信。 這也是祝顏舒的青春。 她也曾有這么無憂無慮的幸福時光。 每天清晨起來, 她的腦子就會浮現起最近讀過的書、看過的歌劇,她會在家里招呼新朋友、老朋友們一起玩,大家熱熱鬧鬧的, 做什么都在一起。 那時她有無數的新主意, 無數的新想法。她曾想像過自己會成為政府里的一個重機的女官員,也曾以為她會成為一個新式的諷刺作家,開辦一家報社, 或成為一個甄選優秀稿件的女編輯。 她還曾想像過自己成為女明星, 一個電影演員,她還曾在鏡子將練習表情,如何哭得好看。 等等。 青春時光就像肥皂泡。 消失的無影無蹤。 回憶起來,她清楚記得自己的一個個夢想是怎么消失的。也記得自己是怎么選擇將這些夢想都放棄的。 她不去努力實現它們時, 它們就放棄了。 當父母去世,她的夢想就變了。她更想守護好自己的小家,讓自己的孩子能安安穩穩的生活。 再美好的夢想,也比不上親人。 她早就發覺丈夫不可靠也不可信。她愛錯了人,嫁錯了人,但她很早就發現了。比楊虛鶴在五樓的書房里跟女學生關起門來學習更早。 她不是從那時起才對愛情失望的。 更早。 遠在父母去世之前。 假如她愿意對著外人承認,那是在楊玉蟬降生以后。 生完第一個孩子,她就知道楊虛鶴不是一個靠得住的男人了。 在所有人都為楊玉蟬誕生高興的時候,楊虛鶴的第一個反應卻是:“爸爸這么高興的話,會不會為我們買一輛車?” 祝顏舒當時臉上還帶著笑,心里卻突然從一場迷夢中清醒了過來。她連表情都沒變,繼續笑著問他:“車?可我不會開啊?!?/br> 楊虛鶴笑著說:“你不會開不要緊,可以給我開啊?!?/br> 祝顏舒:“你也不會呀?!?/br> 楊虛鶴:“有車我就可以學了啊。你想想,有一輛汽車開,多威風啊?!?/br> 祝顏舒當時真想敲開他的腦袋看一看,他是真的這么傻,還是傻到沒發現自己的話不對。 家里所有的人,包括下人,包括來看望她的朋友,所有人,都在為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誕生而開心。 朋友不會現在叫她去打牌,只會夸楊玉蟬長得漂亮,夸她生了一個孩子還沒有胖起來,臉仍是這么小。 哪怕是來找祝老爺子想讓他掏錢捐款的那些機構和人,也不會在此時登門說錢的事,他們都知道現在過來只送禮,恭賀祝家添丁進口。 那些外人都知道現在該說什么話,不該說什么話。 可她的丈夫,竟然在看到女兒誕生后想要的是讓女兒的外公高興之下掏一大筆錢買一輛汽車。 你是傻子嗎? 就算你想騙人,連掩飾都不會嗎? 祝顏舒反省,是她的錯。是她用那許多禮物,用她對楊虛鶴熱烈的愛情表達,讓這個男人失去了理智,讓他以為祝家的錢是可以任他取用的,只要他開口,她是絕不會吝嗇的,畢竟以前他不開口,她就為他花了不少錢了。 可是,并不是這樣啊。 她花錢是替自己買開心的,不是為他花錢啊。 第二個女兒,楊玉燕的誕生則是祝老爺子的要求,他對她講,多生一個孩子。 他說:“你知道為什么皇帝一個繼承人不夠,要多生幾個嗎?” 因為一個繼承人不保險。他可能會遭遇意外,可能會不孝順,可能會與祝顏舒合不來。孩子也有自己的脾氣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跟父母合得來的。 所以,一個不夠。 對祝顏舒來講,尤其不夠。 在她已經明白丈夫靠不住之后,她就必須替自己再找一個新的人生搭檔。男人靠不住時,女人還可以靠孩子。 祝老爺子語重心長:“這是女人的優勢,你要發揮這個優勢?!蹦赣H與孩子的聯系天生就比父親更緊密。 于是,祝顏舒又生了楊玉燕。 兩個已經足夠了。 之后她就只為兩個女兒而活。 她養育她們,教導她們。距離以前的自己越來越遠,距離夢想越來越遠。 現在,她推開門就能看到自己以前的時光了。 門打開了,客廳里的聲音瞬間就傳了出來。 楊玉燕:“我覺得還是太長了。十九章回就可以了?!?/br> 在她發現照她列出的大綱,《安娜新譯》可能變成長篇巨制之后,她就打定主意要投機取巧了。 本來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翻譯小文而已??! 現在他們給她排出的章回足足有八十九回!這要翻到什么時候??! 楊玉燕大刀闊斧的開始砍了。 開頭初見不要了,直接跳到安娜在火車站遇上渥倫斯基開始。 耶,省掉了四五章! 蘇純鈞故意逗她:“那渥倫斯基的表姐怎么辦?不是需要她出場揭示這悲劇的命運嗎?” 楊玉燕爽快道:“安娜私奔以后,表姐去勸渥倫斯基,到時讓她揭示就行了,這就是第二章了?!?/br> 剩下的章節也被她七砍八砍,好像在砍掉作業一樣,看著需要翻譯的章節漸漸減少,楊玉燕心花怒放。 祝顏舒和于英達進來,這些年輕人都沒有發現。 張媽過來小聲問他們要不要茶:“給你們放到陽臺去吧?” 兩人就到陽臺,春風和暖,還能聞到不知從哪里飄過來的花香。 于英達很想趁機說一點能拉近他和祝顏舒關系的話,可祝顏舒一直在含著微笑悄悄“偷聽”楊玉燕和其他人逗嘴,于英達善于查顏觀色,發現以后,他想了想,笑著說:“二小姐文思敏捷,辯才濤濤?!?/br> 祝顏舒笑道:“她都是在胡攪蠻纏,那些人不是她的未婚夫,就是她大姐,都不肯跟她認真,都在讓著她呢?!?/br> 于英達笑著說:“我聽不懂,只覺得二小姐最厲害?!?/br> 祝顏舒就為他解釋:“他們在說一本外國的書,跟咱們自己的西廂有些像?!彼唵谓榻B了一下《安娜》中的幾個主要人物。 于英達聽了就感嘆:“唉,自古以來,女子都是最艱難的,行差踏錯之后,往往都是無盡深淵?!?/br> 他自己就是身在泥地里的人物,多年來見多了失足女子。能在街上掛牌,能在勸業所找工作的都已經是失足女中的成功者了,那不成功的早就死了,尸骨都化灰了。 祝顏舒以前也翻譯過《安娜》,此時聽著不免躍躍欲試。 她對于英達說:“我們也過去?!?/br> 于英達最會湊趣,當即便笑著答應。 兩人走過去,楊玉燕和楊玉蟬就先起來問好,口稱于先生。 于英達在別處八面玲瓏,在這里卻更愿意做一個普通尋常的人,他靜靜的站在一旁,含笑看著他們。 祝顏舒對楊玉燕說:“我在那邊都聽到了,我以前也譯過幾章,忍不住過來跟你聊聊?!?/br> 楊玉燕就像所有以為父母生來就是三十歲的孩子一樣,震驚道:“你也譯過《安娜》?” 祝顏舒點點頭:“怎么沒譯過?我也學過俄語啊?!?/br> 她拿起桌上的書,翻開就念了一段。 楊玉燕忙說:“好啊好啊,我知道你會俄語,那你看吧。喏,這是我先譯出來的?!?/br> 她把桌上的稿子遞過去。 祝顏舒早就想看了,之前是一直忍著不想給孩子添亂。她拿起來一讀就笑了:“哦,你這個譯得白話更多?!?/br> 楊玉燕好奇的問:“你當時譯的是什么樣的?” 祝顏舒笑著說:“我當時譯的是仿紅樓西廂的口吻?!?/br> 別說楊玉燕,連蘇純鈞都驚訝:“紅樓?西廂?” 祝顏舒笑道:“有什么辦法?我那時還不流行太白話的東西,我又想把它譯成一部好書,特意仿的古書行文。再說紅樓已經夠白話了?!?/br> 祝顏舒參與進來,就像是給楊玉燕上了一圈緊箍咒,她不敢再胡鬧耍賴,效率一下子高起來。 而祝顏舒當年是跟俄國女仆學的俄語,對俄語的精深和了解遠勝在座的所有人。當楊玉燕拿不準翻譯的句子該怎么措詞時,她都能馬上找到最精確也最能體現原意的說法。 幾人一直邊聊邊譯,直到張媽過來喊他們吃晚飯。 祝顏舒抬頭才發現于英達不見了,慌道:“怪我怪我,把客人忘了?!?/br> 張媽忙說:“于先生是有事先走了,還留了張條子,我看他沒生氣?!?/br> 祝顏舒見條子上寫的是“有急事需回,還望勿怪,他日必登門致歉?!本拖嘈庞谟⑦_是真沒生氣,他還打算再來呢。 便將這條子丟下了。 這邊,于英達開著汽車回到了家。他在城西租了個院子住,請了老媽子和丫頭,家里裝飾得堂皇富麗,有各式西式家具,鋼琴唱片機都擺在顯眼處。 他的汽車一鳴笛停下,老媽子和丫頭就趕緊跑出來迎接。 老媽子笑嘻嘻的恭維他:“先生回來了?哎喲,先生什么時候請祝小姐一同回來做客啊,我沏的咖啡可好了?!?/br> 于英達笑一笑,搖搖頭,嘆了口氣說:“以后不要再提祝小姐了,我配不上人家。算了吧?!?/br> 老媽子看他神色不對,連忙住嘴。 于英達走進他漂亮的家里,看那當擺設用的鋼琴和唱片機,還有沙發、茶幾、書柜。 這些家具都是他租來的,就是擺給客人看的。他不會彈鋼琴,也從來不讀書。 還有老媽子,丫頭,汽車,等等。 這都是門面,都是假的。 連他這個人都是假的。 他在廖太太那種有錢太太面前游刃有余,就覺得對祝女士也能如法炮制。 祝女士愛打牌,愛交游,他都可以奉陪。 可祝女士愛讀書。 于英達站在書柜前,打開,拿出一本書,翻開,除了那個“一”字,他其余的字都看不懂。 這本還是中國書。 他放回去,換了一本外國書,這回就只有頁眉上的數字能看懂了。 他自嘲的笑了笑,放下書回臥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