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番外7)
709鋼琴(番外7)收藏4089—97.7.19w6 石屹沒考他父親石主任的研究生是有緣故的。 因為鄭強要和他在同一年、也就是1994年再度考研。石屹權衡之下, 發揚風格了。 說起來考研的事情,那鄭強的苦水啊,能淹沒了十二樓心胸外科。93年他第一次考研, 他和潘志都過線了。他的總成績還超出了潘志十幾分,而且這是在潘志的英語成績剛剛達到最低及格線(50分)的情況下。 按一般道理吧,他比潘志有優勢, 可他涼涼了。這個沒處講理的, 潘志只要過線,石主任就會優先錄取潘志。 鄭強也明白這一點。除了潘志是胸外科的副主任外, 論個人技術也甩自己兩條街。但問題是他舍不得離開省院、舍不得省院對在職研究生的優惠,他沒接受調劑。 等第二次, 就是94年的時候, 他二戰的總成績卻沒夠290分。是醫學綜合的成績太低之緣故。追究起來,其實也怪不得他。 ——潘志去省城醫學院上基礎課, 他鄭強就得到了更多的臨床機會。顧此失彼的情況下,他沒有丟了英語,卻在突然難度加大的醫學綜合上栽了跟頭。 石主任雷霆震怒, 把他狠狠地大罵了一頓。罵他, 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沒過線,還因為石屹把報自己父親的、省院在職研究生的機會讓給他了——石屹報考了醫大。 可醫大附院哪年沒有他們自己的住院醫生, 要讀心胸外科的研究生啊。虧得舒校長和陳院長舍得臉,出面幫石主任父子周旋了……最后石屹以350多的總分,接受了醫大附院內的導師調劑。石屹讀成研究生了,不用再考一次了, 而石主任卻因為不想接受調劑生, 輪空了一年。 這怪石主任著惱嗎? 雖然石屹愿意去醫大讀研。那能讓他一雪前恥——他在92年沒考上應屆的研究生。但石屹去醫大讀研究生, 就沒有讀省院的在職研究生劃算了。 先不說下臨床這兩年的手術機會要比在省院這邊少很多, 而且有他父親石磊的招牌立在那兒,醫大附院心胸外科能正常給他手術的機會就很不錯了。 其次是石屹還損失了后兩年的獎金。 省院這面的規定是,本院職工去讀在職研究生,回到原來科室下臨床,所有待遇和在職職工一樣??墒偎詈笞x的是醫大附院的統招研究生,他下臨床是在醫大附院啊。所以,他這三年的在職研究生,每個月只能從醫大領到基本生活補貼,加起來99塊錢。做他個人的生活費都勉強,更別說養孩子了。 幸好他和李嫣然結婚就跟他父母親住在一起。 石主任老兩口不僅不收他倆的任何伙食費,而且還擔負了孩子的吃穿等。但小兩口除了吃飯,還有穿衣的問題呢,還有他們自己的人情往來和日?;ㄤN呢。這個就不好意思跟父母親伸手了。 另外由于李嫣然擔任團委書記,在院辦領的是平均獎,她沒有倒班的補貼,人也因為年輕,工齡短、基本工資就低,即便加上了團委書記的崗位津貼,她也開不到多少錢,趕不上她在手術室做護士的時候。 所以,石屹和李嫣然倆人每個月都緊緊巴巴的。 所以,當李敏把自己的孕婦裙、穆彧穿過的小衣服、嬰兒車、學步車、三輪車等按著李嫣然的需要和他們孩子的月齡送上去時,小兩口是歡歡喜喜地接了。 除了穆彧的這些車只在家里用,小芳還把所有東西都收拾得干干凈凈。小兩口不覺得這些東西有什么不好,都用不著再清洗。 石主任老兩口更不覺得有什么不好的了。他家兒子和閨女的小時候,也是騎著別人送的舊三輪車長大的。那時候還沒有學步車呢。為了孩子能夠在家里用學步車練習走路,石主任把從金州拉過來的沙發、茶幾等都扔了。 他家的客廳啊,現在跟李敏家是一樣的格局。估計要等孩子走利索了,才會再買沙發的了。 * 李敏和嚴虹他們兩口子撂下筷子了,小艷終于把潘嘉哄起來。小朋友不情不愿地、一邊走一邊揉眼睛。人被小艷拉進洗手間,沒睡夠的潘嘉就開始找借口發泄自己的不滿,嫌棄小艷洗臉的力氣太大,弄疼他了。 小艷借著潘嘉的抱怨,細聲細氣地哄:“jiejie手重,你自己洗臉好不好?” 潘嘉再次中計了,他自己去搬了小板凳、踩在小板凳上洗臉。 接著洗手間里傳來每天小艷例行的提醒:“潘嘉,你站穩當了,別摔啦?!?/br> 李敏對每天都能聽到的這些見怪不怪,自己把穆彧抱到洗手間洗漱,是因為每天的時間趕得緊。想讓穆彧多睡幾分鐘,就必須讓他盡快完成起床后的必須程序。 至于潘嘉,那是嚴虹的事兒。 而潘志和嚴虹一直都不在意潘嘉怎么才能起床,反正有小艷照顧他、送他去幼兒園,只要能趕上幼兒園八點吃早飯就好。 早飯后,李敏回家拿了書包,仨人一起去醫院上班。 出了單元口,潘志就對李敏說:“師妹,我們主任最近要做心臟移植的手術,你感不感興趣???” 潘志用帶著點兒蠱惑意味的語氣來征詢李敏的意見,令走在他倆中間的嚴虹,忍不住看了自己丈夫一眼。 李敏立即就被潘志的話勾起了興趣。她激動地問:“真的?什么時候做?” “看供體和受體的hla配對情況?!迸酥镜纳駪B挺自得的,他矜持地說:“估計今天下午就能得到實驗室配對結果?!?/br> “已經找到合適的供體了?”李敏很詫異,驚訝令她停下了腳步?!笆鞘裁慈颂峁┑男呐K?心功能基本評定情況如何?” “待決的殺/人犯。不然你以為什么人能提供心臟啊。一人就一顆心的?!迸酥咀匀欢坏鼗卮??!奥犝f心功能比我還好。幾個警察追出去好幾里地才抓住他。內科這面出了好幾個患者的血樣,端看哪個配型最合適。剩下的就是等執行時間了。我估計我們主任今天會找你談這事?!?/br> 嚴虹挽李敏的手臂,“一邊走一邊說了?!?/br> 李敏順著嚴虹的力量往前走。 三人一致不考慮供體是不是同意捐獻心臟的問題。用腳指頭想,也會知道這不會獲得犯人的同意。至于其家屬嘛,一百個里面有一個同意的,都破天荒了。 嚴格來說,在法律上、在醫學倫理上,這么取器官是絕對不可以的??梢粋€惘顧他人生命的殺/人犯、一個已經被處予死刑的罪犯,用自己的器官“恕罪”,還有什么不應該的嗎?廢物利用罷了。 李敏扭臉越過嚴虹問潘志:“是石主任讓你告訴我的?” “沒有。他昨天下午在icu提了一句,說晚上要先找兒外的柳主任商量,然后再去找你。今早我和石屹一起跑步,他說柳主任、向主任還有王主任,昨晚在他家商議取器官的細節,坐到挺晚的。我估計石主任昨晚沒來得及跟你說這事兒?!?/br> “都誰去取心臟?” 潘志見李敏問,就回答的比較細:“要去幾組,五到七個大夫吧?!?/br> “怎么去這么多人?”李敏吃驚 “眼科楊主任要了角膜,她肯定會去的。她得算一個?!?/br> “嗯?!?/br> “取心臟這組最少要兩個人,我聽我們主任的意思是他和柳主任去做;泌尿外科取腎臟也要去兩個人;至于向主任和王主任,我不知道他們怎么聽說有供體的。石屹說他們要做一例異體的斷掌再植。應該是從前臂的下段接?!?/br> “這么多人一起上手??!那個眼科和骨科的不算。心腎兩組,能排得開位置嗎?”李敏很懷疑地問。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輪不到我去啊?!迸酥緦嵲拰嵳f。然后他問李敏:“師妹想不想上心臟移植這臺手術?” 李敏點點頭,非常熱烈地回應潘志:“自然想上了。那是心臟移植??!還有,那個斷掌的異體移植……” 李敏同樣不想錯過。 她對自己在血管吻合方面的技術很自信。但愿做完心臟的血管吻合后,還能有機會參與到異體斷掌再植手術中。不過也就是想想罷了,向主任和王主任肯定會盡早開臺的,甚至可能比心臟移植這面開臺還早。 這幾年過去,省院的老主任里,以梁主任和柳主任打頭,倆人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以rou眼可見的速度衰老下去。幸虧謝遜能撐得起來普外科;幸虧小兒心外科的手術量非常少。柳主任在自己和石主任父子倆的配合下,令柳主任已經打開局面的小兒心外科手術沒有停頓下來。 但小兒心外科后繼乏人之事兒,令陳文強每年招畢業生的時候,都下大力氣去考察兒科系的男生??上屡c愿違。兒科系的男生本來就少,適合做外科的更是鳳毛麟角。 這樣就導致這幾年分到省院外科的新人,在晉升主治醫生前,必須要去兒外科輪轉半年。 去年發展到新分來的本科畢業生,讓柳主任先看成績、先挑人。 今年啊,李敏都猜她老師會不會把所有的新人都弄兒科去輪轉半年。 撇開兒科的青黃不接,再說石主任。 怎么說呢,李敏覺得男人一旦過了五十五歲,在手術臺上的敏捷和耐力,還是能察覺出日漸西山的變化。石主任他怎么也不如六年前剛來省院時那么迅猛了。 至于骨科王主任,他老得比柳主任、梁主任還快。要強的向主任,他的脊背也像石主任一樣開始駝了。唔,唯有自己的老師陳院長,現在胸脯和肚子一樣腆腆的、白白胖胖的,看起來不怎么顯老。 李敏拒絕評論自己老師在手術臺上的表現。 提起兒外科的柳主任,李敏就想起富云香。她忍不住要說太遺憾了。富云香是真的不適合外科,這不是柳主任、梁主任和她本人想不想的問題。她是挺努力的。但她沒能繼承到她父親在外科方面的出色基因。 不過她現在兒內科也干得很不錯。 思及富云香,李敏就問潘志:“潘師兄,上次兒科那個先心病的孩子,石主任有沒有說柳主任確定什么時候做造影???” “我記得預約在下周做造影。是石屹幫著柳主任管那個患兒呢。你是想看造影嗎?” “是啊,看動態造影有立體感,比只看片子要好很多。要是有空,我還是想去看看。其實我覺得那孩子才真的應該做心臟移植。不然還得做二期、甚至三期手術的?!?/br> 潘志好脾氣地笑笑說:“小兒先心病我沒有接觸過,倒不好說該選擇怎樣的術式。不過我今天會記得跟石屹說一聲,讓他把預約好的造影時間告訴你?!?/br> “那謝謝潘師兄啦?!?/br> 仨人在夏日開始灼熱的晨光里,步伐堅定地向醫院走去。他們的前面沒有人。隔了好遠的后面,才有個別的、從單身宿舍樓里出來的年輕人。 ※※※※※※※※※※※※※※※※※※※※ 中國的器官移植,在很多年前,總量領先世界。 原因是大家都知道的,有足夠的供體。 但隨著器官取得的方式被攻擊,死刑采用注射執行了,而民眾捐獻器官器官的意識照西方有很大的差距 其結果是器官移植這項醫療項目,被遏制住發展了 艸 廢物不能再利用,想想都覺得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