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成圣之道,大魏的最后抉擇
隨著朱圣的聲音響起。 許清宵也徹底醒悟了。 圣人,是超品的存在。 用二品和一品來形容,二品在一品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而超品與一品之間,更加恐怖。 自然而然,如果朱圣當真是幕后黑手,還需要搞這么多陰謀詭計嗎? 可如果不是兩位圣人在幕后,那到底是誰? 許清宵陷入了沉思。 儒道之中,不是圣人,卻可以掌控儒道,布置如此精密的陷阱。 不是圣人也差不多了。 但具體是誰,許清宵沒有思緒。 “朱圣,會不會有人成圣,躲藏在暗中?” 許清宵問了一句非常沒用的話。 話一說出來,許清宵馬上搖了搖頭道。 “要真有新圣,更無需藏來藏去?!?/br> 許清宵自我回答。 而朱圣也知道,許清宵現在面臨著極大的壓力。 故此他緩緩開口道。 “守仁,你莫要心急,以如今的局勢來說,他們不是圣人,撐到死也不過是得到了我的尸骨罷了?!?/br> “有作用,但作用不會太大,否則的話,早就出手了?!?/br> “既然他們設計,就證明他們不敢露面,眼下其實還有一個破局之法。?!?/br> 朱圣開口,安慰許清宵。 “請圣人賜教?!?/br> 許清宵開口,詢問朱圣。 許清宵很好奇,當下還有什么破局之法。 “成圣?!?/br> 朱圣開口,一句話,讓許清宵微微一愣。 很快,許清宵有些無奈,他還以為朱圣能道出什么好辦法,沒想到是成圣。 “朱圣,倘若能成圣的話,學生還需要如此嗎?” “敢問圣人是有其他辦法嗎?” 許清宵有些無奈。 誰不知道成圣能解決辦法啊,可問題是怎樣才能成圣??? 這才是關鍵問題。 不過,朱圣既然這么提,或許有辦法,不然不會如此。 隨著許清宵提問。 朱圣點了點頭,緩緩道。 “自古以來,成圣者不過寥寥,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要知曉天命,且要立下宏愿,守仁,你如今已是亞圣,距離真正的圣人,還差一步?!?/br> “只不過,這一步是天壤之別,我無法讓你跨越一步,但我可以傳你一門圣法,幫助你跨越最后半步?!?/br> 朱圣回答道。 跨越最后半步? 許清宵忍不住好奇了,不明白這是何意? “當初我距離圣境還有半步之遙,為求圣意,向天借了數百年,以此成圣?!?/br> “不過此招有兩個大問題,如若你想用的話,必須要想明白?!?/br> 朱圣開口,告知自己成圣的方法。 向天再借百年。 竊奪天機,提前成圣。 “什么問題?” 許清宵詢問道。 “其一,若借來百年,會進入涅槃狀態,天地不會讓你直接成圣,而是給你成圣的機會,你只有十二個時辰,如若十二個時辰一到,你若能領悟圣意,便可成圣,否則的話,你必死無疑?!?/br> “其二,施展此法之前,你必須要踏上圣境,按照你現在的情況,若是施展此招,基本上必死無疑,所以你還需要提升自己?!?/br> “守仁,你想清楚了再選吧?!?/br> 朱圣出聲,如此說道。 得知這兩個條件,許清宵的的確確有些沉默了。 向天借來百年,而且還不一定能成圣,只是說給自己一次機會,一次成圣的機會。 這無疑是在賭博啊。 “朱圣,學生先學著吧,不管會不會用上,萬一真的需要,也能用上?!?/br> 許清宵回答道。 先學著再說吧。 只是此話一說,后者卻不由搖了搖頭。 “行?!?/br> “既如此,我再將這些年的心得傳授于你?!?/br> “守仁,未來便交給你了?!?/br> 朱圣說完此話,而后化作一束熾烈無比的光芒,沒入了許清宵體內。 剎那間,許清宵如同墜落在書海當中。 每一本書籍都涌入許清宵的腦海內。 朱圣將畢生的心得,全部傳授給許清宵,以此幫助許清宵早日成為圣人。 “朱圣,成圣之道,到底是什么?” 許清宵領悟著這些書籍,同時也發出疑問。 朱圣傳授給他的只是成圣之法,但那是關鍵一步,自己到現在都不知道,圣境是什么。 如何才能踏入圣境。 “守仁,圣境需要你自己去領悟,你需要走出自己的路,倘若你連圣境都觸摸不到,借五百年都不可能成圣?!?/br> 朱圣的聲音響起。 讓許清宵沉默不語。 他明白朱圣所言,理解這番話,故此深吸一口氣,開始潛心閱讀這些書籍。 這些不僅僅是朱圣的心得,還有很多是朱圣所看過的書。 許清宵靜下心來,他拋開一切,開始認真閱讀。 反正山谷內的兇獸,都已經安排好了,丹神古經煉丹,兇獸挖礦以及凝陣,這些事情已經交代好了。 就如此。 轉眼之間,又是七日過去了。 這十天,大魏邊境極其動蕩,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蠢蠢欲動,給人一種隨時就要宣戰的感覺。 這種壓迫感,讓大魏上下都莫名難受,甚至有人恨不得早點開戰,也免得受這樣的壓迫。 只不過,初元王朝與突邪王朝集結大軍后,沒有第一時間宣戰,原因也很簡單。 給大魏足夠的時間,撤離邊境百姓。 王朝戰爭,最容易激烈化的就是屠殺百姓,一但兩大王朝直接突襲,自然會牽扯到無辜百姓。 如果是真要打,那殺了就殺了,反正不是自己王朝的人。 可問題是,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壓根就不想跟大魏撕破臉。 他們還是想要神武大炮。 可給三品神武大炮,兩大王朝不接受,現在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壓迫大魏王朝。 然而,就在第七日。 隨著一陣陣的沖殺聲響起,大魏邊境,三十萬突邪大軍殺來。 而在大魏南面邊境,初元王朝也在同一時刻,殺出三十萬大軍。 這些是先鋒軍。 兩大王朝還沒有宣戰,只不過他們開始真正的施壓了。 大戰一觸即發。 邊境的情報,第一時間送往大魏京都。 大魏兵部。 一則則消息迅速傳來。 “報?!?/br> “突邪王朝入侵我大魏邊境,三十萬大軍,悍不畏死,僅不過一個時辰,便快要攻下邊境筑城?!?/br> “報?!?/br> “初元王朝入侵我大魏邊境,半個時辰,邊境首城被破?!?/br> 兩道聲音分別傳來,讓整個兵部頓時鴉雀無聲。 他們知道,初元王朝與突邪王朝必然會向大魏宣戰。 今天突然襲擊,并沒有讓他們感到驚愕,真正讓他們感到驚愕的是,一個時辰,北面遭到重創,南面更是直接淪陷一座首城。 這不可能。 “這怎么可能?初元大軍即便再強,南面邊境,也有重兵把守,而且還是守城之戰,怎可能一個時辰內,被初元大軍擊潰?難不成他們動用了天雷大炮?” “查,徹查?!?/br> 兵部尚書張靖的聲音響起。 他感到不可思議,認為初元王朝不可能在一個時辰內,攻破首城。 很快,一刻鐘后,新的情報傳來。 “報,尚書大人,根據前線情報,初元王朝三十萬大軍,陣亡十萬,攻下首城,并沒有使用天雷大炮?!?/br> 隨著新的情報傳來。 剎那間,兵部沸騰。 “瘋了嗎?十萬大軍換一座首城?” “首戰固然重要,可拿十萬將領的命來換取,這根本就沒有任何好處啊?!?/br> “一座首城而已,大魏即便是丟失了,也不會有多大影響,以后還可以收復,十萬將士死了,那就真死了,他們瘋了嗎?” “不,他們沒有瘋,這十萬人,是表態,如若再激烈下去,那就真的是全面戰爭了?!?/br> 張靖更是沉默不語。 他總算知道,為什么一個時辰內,首城就被攻破了。 拿十萬條命,來換取一座城。 初元王朝派來的先鋒軍,必然是精銳中的精銳,正常攻城戰,死傷過萬就要撤兵。 但初元王朝付出十萬將士的生命,就是在告訴大魏,他們已經沒有任何耐心了。 準備七天,是不想殺百姓,免得矛盾激烈化。 但拿出十萬將士的生命,就是在警告,讓大魏知道,兩大王朝到底是什么態度。 “大人,要不把神武大炮拿過去,轟他娘的一炮?” 有人提議,將神武大炮拿過去。 可這個提議,瞬間被張靖否決了。 “不可?!?/br> 張靖搖了搖頭,大魏的確有神武大炮,可如果拿出神武大炮進攻對面,那將徹底將矛盾激烈化。 神武大炮固然強,可滅掉百萬大軍。 可問題是,兩大王朝知道大魏有神武大炮了,會傻乎乎站在你面前,讓你轟死嗎? 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通過各種手段,入侵大魏。 而且不僅僅是初元王朝以及突邪王朝,只怕到那個時候,不知道多少勢力會涌入進來,參與這場爭斗。 “先不要輕舉妄動,等老夫去一趟宮內?!?/br> 思來想去,張靖沒有任何辦法。 他只能選擇回皇宮,找陛下商談。 兩刻鐘后。 張靖帶著緊急軍報,直接來到大魏皇宮內。 而此時,百官也已經知道這個消息了。 八千里加急軍報,這可是頭等頭的大事啊,他們怎可能不知? 養心殿內。 六部尚書全部來齊,國公王侯一個都沒缺。 所有人都好奇,女帝到底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陛下?!?/br> “兩朝已經入侵,此戰若戰,就必須要盡快應對,如若不戰,也莫要拖延,否則將牽連無數百姓?!?/br> “請陛下速速抉擇?!?/br> 張靖的聲音響起。 龍椅上。 季靈看著手中的軍機情報,她也陷入了糾結猶豫之中。 許清宵說過,不可戰。 但如若不戰,就必須要將神武大炮交出去。 這是大魏的根基,大魏未來統一天下的根基。 若真送出去了,對大魏來說,極其不利。 可兩大王朝已經打進來了,甚至不惜犧牲十萬大軍,來換取首戰之勝。 對于初元王朝來說,他們很虧,十萬精銳換一座城,而且還是一座邊防守城。 戰爭意義上,絕對比不過十萬精銳的命重要。 她明白,這是初元王朝的態度。 也是突邪王朝的態度。 更是天下勢力的態度。 “休戰!” “十日?!?/br> “再給朕十日?!?/br> “十日之后,是戰是和,朕一定會給出明確答復?!?/br> “告訴他們,十日之后,大魏會給一個交代?!?/br> 最終,女帝開口,她還是想要拖延時間,拖延至許清宵歸來。 三個月一個月是不可能了。 十天。 兩大王朝的耐心,也只有十天,季靈拿捏的很準。 此話一說,滿朝文武都沒有說話。 他們也無法來抉擇這件事情。 很快,內閣開始擬旨,由禮部審查,以最快速度通過,昭告天下,禮部也立刻派出使臣,將消息傳至兩大王朝。 一切都以最快的速度。 所以不到兩個時辰,初元王朝與突邪王朝便得到了這個消息。 一時之間,兩大王朝皆然開始商議。 初元王朝與突邪王朝不一樣。 突邪王朝要求三日內給予答復,之前拖延的時間太長了。 而初元王朝倒并不在乎三日還是十日。 只要別太長,十日與三日區別都不大,他們擁有天雷大炮,知道大魏拖延時間,沒有任何意義。 只是心中舍不得罷了。 換位考慮下,他們也不會答應。 可突邪王朝一定要將時間縮短至三日,初元王朝也沒有辦法。 將意思傳遞回大魏后。 女帝也給予最直接的回答。 十日就十日。 否則現在就宣戰。 這是大魏的底氣,不是怕他們,而是不想惹來天下亂戰。 大魏強而有力的回答,讓突邪王朝有些憤怒,關鍵時刻,初元王朝出來調和。 在初元王朝的調和下。 突邪王朝雖然還是不滿,可最終還是答應。 翌日,兩大王朝希望以和為貴,共同維和中洲,所以主動退兵,將首城歸還大魏。 這個舉止,就是告訴大魏,他們也不想戰爭,只要交出神武大炮,一切好說。 當然潛意識也是在告訴大魏,既然敢還給你,我還能拿下來。 面對兩大王朝的自信與囂張。 大魏顯得沉默。 若不是許清宵交代,不可戰,大魏早就宣戰了。 不過,隨著時間一點一點過去。 大魏上下也出現一些矛盾。 舉國上下對女帝的做法感到不滿。 大魏兵強馬壯,人家都欺負到家門口了,大魏還不宣戰,對于有血性的百姓來說,這是恥辱。 國內出現許多議論之聲。 即便刑部與兵部壓制,也無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不過朝堂當中,朝臣們知道女帝為何這樣選擇。 說來說去,其實就是等許清宵出現。 只是。 第七日。 許清宵未曾出現。 第八日。 第九日。 還是沒有任何一點動靜。 初元王朝與突邪王朝已經做好一切準備了。 第十日。 終于,到了這一日。 許清宵還沒有出現。 而兩大王朝早已經在子時就迫不及待派人來詢問了。 但最終的時間,被拖延至早朝決議。 這是季靈最后的等待。 可直到早朝。 兩朝親王早早地便來到殿內等候。 朝臣們沉默不語,到了時間,依舊是不見許清宵的身影。 惹來諸多嘆息。 下一刻。 女帝出現,她沒有繼續拖延時間了。 這十日的時間,她也做出了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