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季元入京,沖突矛盾,陳正儒受傷,神武大炮鑄好
武昌二年。 五月十五。 整個大魏京都,比前幾日明顯要熱鬧不少。 甚至一度超過了佛門辯法的熱度。 只因一位自稱武帝遺孤的皇子,即將要來到大魏。 京都之外,也早已經聚集了不少百姓,等待著這位皇子的到來。 而京都內,也風起云涌。 各地藩王回京,用的借口都很蹩腳,上繳財政的,回京探親的,還有想來京都游玩幾日的。。 理由千奇百怪,但世人都知道,大魏藩王這趟回京,其目的都是這位大魏皇子。 所有人都知道,這位大魏皇子來者不善,否則的話,三日前也不會這般剛烈。 無視皇權,執意入京。 皇宮內。 陳正儒依舊苦口婆心,他有些不明白,為何女帝堅持了三日,最終還是妥協,答應皇子入內。 按理說,既然做出選擇,就應該堅持到底,如今讓季元入京,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陛下?!?/br> “眼下正是多事之秋,阻絕此人入京,雖會惹來一些民間流言,可如今大魏王朝蒸蒸日上,百姓能吃飽喝足,稍稍管制一番,倒也不怕什么?!?/br> “再者,無論是突邪王朝還是初元王朝,都無法影響我大魏,有八位一品強者鎮守,大魏已經無懼任何勢力?!?/br> “用皇權壓制,固然不是最好的辦法,但也絕對不是不可以做,您允許他入京,對大魏不利啊?!?/br> “各地藩王原本已經打消念頭,現在七成藩王聚集大魏,其心可誅,不管此人是真的遺孤還是假的遺孤,對我大魏來說,都是禍害?!?/br> 陳正儒開口,他到現在還是想勸說女帝,下令阻絕季元入京。 現在季元還沒有徹底入京,一切還有轉機,只要女帝下令,那么什么都好辦了。 可龍椅上。 女帝長長吐了口氣,望著陳正儒,聲音顯得平靜。 “陳愛卿,你當真以為不讓他入京,他就入不了京嗎?” 女帝開口,一句話讓陳正儒有些愣了。 “陛下,是何意?” 陳正儒皺眉問道。 而女帝在這一刻則不由起身,望著陳正儒,神色平靜。 “陳愛卿,他既然敢來大魏,就做好了一切準備?!?/br> “你阻止與不阻止,意義又何在?” “朕是能殺他,還是能做什么?” “倘若朕當真殺了他,這弒兄二字,足以讓大魏國運崩塌?!?/br> “那個時候,天下人都要指責朕?!?/br> “也正是因為這點,他可以肆無忌憚?!?/br> “所以,攔不住他的?!?/br> 女帝緩緩開口,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只是此話一說,陳正儒卻顯得有些沉默了。 過了半響,陳正儒還是有些忍不住道。 “陛下,那您之前為何下令?” 陳正儒開口,望著女帝,顯得有些好奇。 “不下此令,又怎能知曉,到底有多少人支持他呢?” 女帝開口,一句話讓陳正儒恍然大悟了。 這三日,女帝并非是在衡量,也不是示弱,而是在引蛇出洞。 讓支持季元的勢力,統統浮現出水面。 之前雖然有所猜測,可終究不好確定,現在的的確確可以確定那些勢力在背后支持季元了。 大魏藩王,王朝陽,七星道宗,突邪王朝,初元王朝,佛門,還有民間一股勢力。 這些勢力加起來,的確可怕。 “陛下,那您到底有什么辦法?臣,實在是難以猜透?!?/br> 陳正儒開口,他望著女帝,眼神當中滿是疑惑。 眼下突然出現個什么武帝遺孤,且不說別的,敢如此浩浩蕩蕩前來,顯然是無所顧忌。 這種人的出現,對大魏來說,就是禍害,而身為大魏的實際掌權人來說。 女帝應當極其抗拒才對,讓對方入京,這就是養虎為患啊。 “朕自有打算?!?/br> “陳愛卿,有些事情不是表面看的這么簡單?!?/br> “你放心,朕不會亂來的?!?/br> 女帝開口,這一刻她的目光露出一抹寒芒。 她是大魏女帝,怎可能沒有一點手段?對于這件事情,她心中已經有了謀劃。 只是怎么做,如何做,不需要告訴別人。 聽到女帝這般回答,陳正儒沉默了。 “既然陛下已有打算,那臣就不多說了?!?/br> “臣做好自己?!?/br> “不過,無論如何,哪怕這位皇子自證清楚,陛下也絕不可與他相見,至少等待數月?!?/br> 過了一會,陳正儒朝著女帝深深一拜,既然女帝自己心里清楚,那他也就沒必要多說什么了。 將關鍵點說出后,他也便告退離開。 就如此。 時間流逝。 轉眼之間已到午時。 正午陽光極其刺目,不顯溫和。 而大魏京都外。 卻直接沸騰起來了。 “來了,來了?!?/br> “皇子來了?!?/br> “大魏皇子來了?!?/br> 隨著一道道聲音響起,這一刻整個大魏京都徹底沸騰。 百姓們并沒有歡呼,但卻顯得格外激動,畢竟能看到武帝遺孤,也是一件幸事。 遠處。 一支隊伍緩緩出現在京城之中。 前后兩座玉輦,顯得無比奢華,突邪軍兵也顯得氣勢洶洶。 突邪精銳騎乘著一頭頭異獸,這些異獸像獅子一般,但有一條鐵鞭,看起來十分兇猛。 人們投去目光,想要看一看這大魏皇子的容貌。 而玉輦內。 季元也感受到百姓們投來的目光。 他沒有出面,相反顯得十分高冷,端坐在玉輦內,無比平靜。 隊伍緩緩行來。 東城門口。 幾道身影也出現在此。 分別是丞相陳正儒,刑部尚書張靖,還有兵部尚書周嚴。 三位尚書早已經在京都內等候許久。 如今,隨著大魏皇子的到來。 當下,陳正儒率領兵部尚書和刑部尚書緩緩走了出去。 “止步?!?/br> 聲音響起。 陳正儒來到京都外,他伸出手來,手中拿著一冊圣旨,望著這行隊伍。 當下。 隊伍停駐下來。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不由看向陳正儒,包括玉輦內的季元。 他神色漠然,望著陳正儒,一語不發。 “奉陛下旨意,命季元于天陽宮內,等候驗明?!?/br> 這是陳正儒的聲音,沒有任何廢話,直接下達女帝的命令。 讓季元去天陽宮等候驗明身份。 不過這也很正常,畢竟不管如何,身份若是不驗明,你說你是大魏皇子你就是大魏皇子? 這可能嗎? 誰服? 檢驗身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無非是什么時候檢驗身份,如何檢驗罷了。 可玉輦當中。 季元的聲音,卻緩緩響起了。 “你是陳正儒吧?” 玉輦內,季元的聲音響起,他沒有直面驗明身份這個問題,而是詢問陳正儒。 “是?!?/br> 陳正儒神色平靜,給予了回答。 待陳正儒回答后,季元點了點頭,不過他眼神依舊平靜。 “本皇聽聞,這幾日你在朝中不斷彈劾本皇,要將本皇拒之大魏之外,這事是真的吧?” 季元繼續開口,詢問陳正儒。 聽到這話,眾人有些好奇,有部分人不禁皺眉,周嚴和張靖兩位尚書神色不太好看,但他們沒有說什么。 “食君俸祿,替君分憂?!?/br> 陳正儒淡然開口。 “狂妄?!?/br> 但下一刻,季元的聲音不由響起,他注視著陳正儒,即便有一層紗布遮擋,也依舊讓人體肌生寒。 這一道暴喝聲響起。 季元眼神當中充滿著冷意,他注視著陳正儒,眼中既有冷意,也有殺意。 眾人沉默,百姓們一時之間不敢說話了。 這種事情,他們不能參合,只能看看熱鬧。 “如何狂妄?” 只是陳正儒沒有被嚇到,他身為大魏丞相,什么風風雨雨他沒見過? “吾身為先帝遺孤,乃是大魏皇子,季靈的親生哥哥,體內流淌著大魏皇室之血?!?/br> “年幼之時,本皇遭遇不幸,流落民間,如今得天命所承,回歸大魏,而你要讓我meimei下旨,將本皇子阻絕于外?!?/br> “讓我meimei背負天下罵名,你身為大魏臣子,這是不忠不義之舉?!?/br> “大魏王朝,哪怕是許清宵也不敢阻止我們兄妹相見?!?/br> “你又算什么東西?” “說你狂妄,有錯嗎?” 季元開口,上來便是口誅筆伐,怒斥陳正儒不忠不義。 面對這般訓斥,張靖與周嚴有些沉默,他們皺著眉頭。 而陳正儒并無任何一絲畏懼。 依舊是面色平靜道。 “未查明情況之前,大魏無皇子?!?/br> 陳正儒沒有選擇退縮,而是硬剛到底,主張阻絕皇子在外的的確確是他,既然做了,也沒有什么不敢承認的。 “放肆?!?/br> “陳正儒?!?/br> “你莫不是以為,你是大魏丞相,就可以任意妄為嗎?” “這大魏,不管如何都是我季家的?!?/br> “本皇既然敢來京都,自然是有底氣,你這般言論,是想死嗎?” 季元開口,眼神之中滿是冷意。 “放肆?!?/br> “狂妄?!?/br> 這一刻,張靖與周嚴兩位尚書紛紛開口了,他們的確不想得罪季元,但也沒想到的是,季元會如此狂妄。 這還沒有驗明真身,就如此狂妄? 若是驗明真身后,豈不是要上天。 “閉嘴?!?/br> 這一刻,一道如雷的聲音響起。 不過并非是季元的聲音。 而是懷寧親王的聲音。 此時此刻,人群當中,懷寧親王跟隨著數百精兵,這些都是他的隨從者。 每一個都不是善茬。 而懷寧親王周圍也有幾位王爺,比較熟悉的便是鎮西王。 算起來,一共四位王爺,全部聚集此地了。 懷寧親王出現。 他杵著拐杖,眼神冰冷,望著陳正儒等人,極其威嚴。 “陳正儒,張靖,周嚴,爾等太放肆了?!?/br> 懷寧親王冷著神色。 他望著這三人,一張老臉,滿是冷意。 “大魏皇子回歸,此乃天大的喜事,陛下派你們在此迎接皇子回朝,爾等竟然這般蠻橫?!?/br> “當著百姓面,與皇子爭吵起來,這成何體統?若傳出去了,說是爾等不懂禮數,倒也還好?!?/br> “可要是傳出去,說是陛下派爾等來城口,故意羞辱親兄,豈不是落個千古罵名?” 懷寧親王的確老練,一番話直接牽扯到了女帝身上。 讓張靖與周嚴臉色一變。 饒是陳正儒,也不由神色微微一動。 “未驗明身份之前?!?/br> “大魏無皇子?!?/br> 陳正儒開口,他依舊是這般態度與口吻。 除非你能確定你是大魏皇子,否則的話,你說什么都沒用。 此話一說,懷寧親王微微皺眉。 雖然有些不悅,但陳正儒說的也沒錯。 玉輦當中。 季元反倒是顯得無比平靜,他起身但沒有走出來,而是望著懷寧親王道。 “侄兒季元,見過懷寧叔父?!?/br> 他朝著懷寧親王一拜行禮,懷寧親王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但馬上換上一副笑容。 “季元侄兒客氣了?!?/br> 聲音落下。 還不等懷寧親王繼續敘情,玉輦之中,季元一揮手,當下一滴血灑落出去,朝著大魏宮中飛去。 “陳正儒?!?/br> “你無非是想要讓本皇自證,那好,本皇今日就自證給你看?!?/br> “方才的血液,來自本皇體內,我季家有鎮國神物,名為太祖長刀,我是不是皇子,太祖長刀能證明一切?!?/br> 季元開口。 當他話說到這里的時候,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不由望向皇宮之處。 這滴血液,的確朝著皇宮中飛去。 很快來到祖祠。 緊接著。 一道血氣沖天。 祖祠中,太祖長刀發出刀鳴之聲,血氣沖天,而后太祖長刀飛出祖祠,懸浮在皇宮之上,映照出一束血光,照耀在季元身上。 如同賜福一般,也如同一種認可一般。 皇宮內。 女帝靜靜觀望著這一切,她早就感應到季元是她哥哥。 這種一脈相承的感覺,是錯不了的。 對于季元的身份,她無任何懷疑。 京都城口。 當血氣照耀而來,季元的神色平靜無比。 太祖長刀懸浮在天穹上,散發出恐怖的氣勢,這是大魏太祖當年的武器,后來建立大魏之后,這把太祖長刀化作了鎮國神器。 當鎮國神器都認可了季元,那季元的身份,的的確確無需驗明。 他就是大魏皇子。 不管是不是武帝遺孤,季元是大魏的皇子,體內流淌著帝血。 這是不可爭議的事情。 陳正儒眼神當中露出無奈,他之所以不希望季元入京,就是因為這個。 身為丞相,他豈能不知這種手段? 唯帝王后裔,體內可凝聚帝血,不可過三代。 換句話來說,懷寧親王體內沒有帝血,因為他父親不是皇帝。 季靈和季元兩人體內都有帝血,而季靈的后人體內也會有帝血,除非季元成為了皇帝,不然他的后代也不會有帝血。 方才就是帝血激活了太祖長刀。 而且激活太祖長刀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大魏京都內,會受到太祖長刀的庇護。 無論是誰,只要敢對女帝或者是季元下手,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會被太祖長刀感應,從而給予庇護。 這是國運庇護。 換句話來說,即便是他現在下狠心,讓人誅殺季元,也沒用了。 因為季元在京都內,死不了。 除非犯下滔天大錯,被太祖長刀感應,取消庇護,不然的話,基本上在京都內,不會遭到任何致命打擊。 如此一來的話,季元在大魏京都,只怕更要囂張跋扈。 這就是陳正儒死活不同意季元入內的原因。 他相信季元是大魏皇子,武帝遺孤,可就是因為相信,才會竭盡全力阻止。 “我等參見皇子殿下?!?/br> 也就此時,懷寧親王身后的隨從,在第一時間朝著季元深深一拜。 他們跪拜在地上,虔誠無比。 幾乎是一瞬間,百姓們也不由跪在地上,朝著季元拜去。 如今季元算是自證身份成功,的的確確是大魏皇子,自然要頂禮朝拜。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朝拜季元。 玉輦當中,一種難以言說的快感襲來,讓季元內心無比愉悅。 這就是權力的滋味。 自己僅僅只是皇子,便可如此,如若自己成為了大魏皇帝那會如何? 想到這里,季元內心便不由一陣激動和興奮。 也就在此時,懷寧親王的聲音響起了。 “陳正儒?!?/br> “你現在還有什么好說的?” 懷寧親王發難,注視著陳正儒,神色冰冷道。 面對懷寧親王的發難,陳正儒嘆了口氣。 望著季元道。 “既然皇子殿下已經自證身份,老夫無話可說?!?/br> 陳正儒開口,他沒什么好說的了。 可當陳正儒這話說完,季元的聲音不由響起。 “一句輕飄飄的無話可說,就想揭過此事?” “你不敬本皇子,該當何罪?” 季元開口,如今自證了身份,他也沒什么好顧慮的了,直接質問陳正儒,該當何罪? “皇子殿下,這有些不妥吧,殿下之前并沒有自證身份,陳尚書身為大魏丞相,有些提防,并無過錯?!?/br> “而且陳尚書也沒有不敬殿下,言語上并無羞辱,行為舉止更無僭越,哪里是不敬啊?!?/br> “無非是陳尚書有些公事公辦罷了,若是陳尚書那句話說的不對,惹惱了殿下,老夫替陳尚書向殿下賠個不是?!?/br> 關鍵時刻,張靖站出來了,他朝著季元深深一拜。 算作是賠罪。 只可惜,這位皇子殿下擺明了就要鬧。 明眼人都知道,他想要立威。 “本皇需要你道歉嗎?” “你又是誰?” 季元神色冰冷,他不自稱本殿下,而是自稱本皇,其意就有問題,只是現在糾結這個沒有作用。 “這.......” 張靖還想開口,卻被陳正儒攔下來了。 他看著張靖,給予了一個眼神,讓對方不要說下去。 隨后陳正儒望著季元,深深一拜。 “請殿下恕罪,老夫惶恐有人假冒皇子,引得朝堂不安,所以才急于讓殿下自證身份?!?/br> “如今殿下已自證,老夫也無話可說,方才言語有些冒犯,還請殿下恕罪?!?/br> 陳正儒開口,朝著季元深深一拜。 只是這一拜后,季元承受下來了,但并不打算就此罷休。 “既已知罪,還不跪下磕頭?” 季元開口,坐在玉輦中,神色漠然道。 他要讓陳正儒磕頭認錯。 可陳正儒是誰?大魏丞相,吏部尚書,先不說做錯沒做錯,當真做錯了,一代丞相也不可能下跪。 除非陳正儒說錯話或者是做了錯事,惹惱了女帝,下個跪倒也正常。 給一個皇子下跪? 換句話來說,給一位王爺下跪? 陳正儒做不到,也不可能會做。 這不是罰,而是羞辱。 極其直接的羞辱。 眾人沉默,百姓們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各方勢力聚集目光而來。 他們知道,季元這么風風火火趕往京都,肯定不是認祖歸宗那么簡單。 只是沒想到,季元如此霸道,直接要讓陳正儒下跪認錯。 “殿下,是否有些言重了?” 陳正儒開口,他沒有選擇沉默,而是直視季元,神色顯得平靜道。 “言重?” “哪里言重?” “你在朝堂之上,彈劾本皇之時,你有考慮過言重嗎?” “朝堂上的事情,本皇可以原諒你,可今日本皇歸來,認祖歸宗,未曾想到被你百般阻擾?!?/br> “陳正儒,是你先不敬本皇在先,現在嘴張一二,就變成了本皇的不是?!?/br> “不愧是大魏丞相?!?/br> “當真是牙尖嘴利啊?!?/br> “可無論你說的再多,也掩飾不了你今日來城外的目的?!?/br> “陳正儒,你敢說你今日來城外,不是想針對本皇?” 季元開口,望著陳正儒,聲厲目怒。 他的的確確是在立威,也的的確確是在報復,他厭惡這個陳正儒。 原因很簡單,朝堂之上,陳正儒極力反對自己入京。 所有人都不說話,就他陳正儒要出風頭? 既然喜歡出風頭,那就讓你好好出出風頭。 這就是季元的想法。 兩人本來就有仇,所以不存在過不過分,言不言重。 再者自己走的是霸道之路,不是不會陰謀詭計,而是不需要這種陰謀詭計。 打不過才用手段。 打得過為何要用詭計? 這就是霸道。 直接碾壓,何須廢話? 面對季元的怒斥,陳正儒有些沉默了。 是的,他沉默了。 因為季元說的一點沒錯,自己出現在這里,的的確確是想針對季元,與其說是針對,倒不如是說,壓制季元。 可沒想到的是,季元行的是霸道之路,肆無忌憚,有點像許清宵,抓住機會,直接痛擊。 看似魯莽,可卻滴水不漏。 因為自己的確帶著其他心思而來,自己也的確得罪了對方,而且對方是皇子,得到了太祖長刀庇護,而且身份極其特殊。 在這個節骨眼上,就算他再怎么鬧,女帝都難以出手,一旦女帝出手,在天下人眼中就顯得有些打壓了。 畢竟季元剛剛回來,流落民間,若是剛回來就找季元麻煩,天下人會如何看待? 在大魏還好說,稍微可以控制一下,可大魏之外,人家就等著惡心你。 這種東西,看似無所謂,只是一些流言蜚語罷了,可影響極其惡劣,涉及到了國運。 尤其是大魏是王朝,王朝是有國運庇護的,這種東西影響很大。 若得不到他人尊重,又算什么王朝? “陳尚書,若你跪下向本皇道歉,這件事情到此為止,本皇不像你,心胸狹隘?!?/br> 玉輦內。 季元的聲音響起。 他如此說道,彰顯霸道。 一時之間,所有目光落在了陳正儒身上。 張靖與周嚴臉色難看,尤其是周嚴,更是攥緊拳頭,他是兵部尚書,有血性,恨不得直接派兵鎮壓這個季元。 可這種念頭,想想就好,當真派兵鎮壓季元,惹來的麻煩更大。 但讓陳正儒下跪,這更不可能。 “快去請平亂王?!?/br> 這一刻,張靖壓低聲音,他在隨從耳邊低語,讓隨從過去請許清宵來。 只是張靖的想法,一眼被懷寧親王察覺到了。 “先將此事處理完了,再去喊人?!?/br> 懷寧親王的聲音響起,當下數十道身影,攔住了刑部官差。 很顯然,懷寧親王已經徹底站隊了,他就是要幫季元。 一時之間,各種壓力襲來。 陳正儒面無表情。 也就在此時。 女帝的聲音響起了。 從宮中響起。 “傳,季元入宮?!?/br> 是女帝的聲音。 在關鍵時刻,她還是選擇出面了。 幫陳正儒化解這個危機。 實際上,她不應當出面的,她不能這么快見季元,一旦見到季元,就必須要安置好季元。 換句話來說,季元來了,已經自證身份,那么女帝就不能不理不管。 不過只要不見面,那么一切好說。 若是見了面,那就不一樣了。 見了面,就必須要給權,季元是皇帝的哥哥,是武帝的遺孤,無論怎么說,都是大魏皇子,封王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什么時候封,什么時候給權,都可以慢慢商議。 現在為了陳正儒,女帝選擇宣他入宮,也算是息事寧人。 這一刻。 玉輦當中,季元露出了笑容。 “入宮?!?/br> 女帝妥協了,他計謀得逞,自然而然也就不在乎一個陳正儒了。 討厭陳正儒歸討厭陳正儒,可在權力面前,陳正儒又算的了什么? 他這般咄咄逼人,就是要逼迫季靈出面。 如今季靈出面了,自己可以與她相見,那么一切都不算什么。 陳正儒? 往后的日子還長,不急于一時。 只是,就在這一刻。 陳正儒的聲音再次響起。 “不可?!?/br> “按照禮部規矩,王不可隨意見圣,需在天陽宮內,休頓數月,方可見圣?!?/br> 陳正儒出聲。 搬出大魏律例,這是禮部的規矩,也是大魏祖制,祖宗定下來的規矩。 各地王爺皇子,倘若要面見皇帝,必須要先申報,如若有要急的事情,來到皇宮后,也必須得靜候,除非是皇帝立刻要你來見面,不然至少要等數個月。 畢竟王爺想回來就回來,那大魏豈不是亂了? “給本皇閉嘴?!?/br> “給了你臺階,你還敢阻擾,你當真以為本皇不會動你?” 玉輦中,季元怒斥。 陳正儒徹底惹火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找自己麻煩?想死嗎? “陳正儒,你不過是大魏的臣子,陛下都開口了,你還敢阻攔?” “兄妹見面,這是人之常情,你這是要害陛下于不仁不義之境?你居心何意?” “來人,將陳正儒給本王拿下,押至天牢?!?/br> 懷寧親王大吼,也跟著斥責陳正儒。 “陳儒,莫要如此啊?!?/br> “陳儒?!?/br> 張靖和周嚴也不由勸說陳正儒,沒必要這樣,再這樣下去的話,的確會惹來麻煩。 可陳正儒沒有在乎兩人的勸說。 并不是他死腦筋,而是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大魏,他不想被季元給破壞。 今日若是見面,季元必然會與女帝發生爭執,到時候季元也會得到自己相應的好處。 一旦在大魏掌權了,這對大魏來說,就是一場無妄之災。 先不說國運什么。 陳正儒的想法很簡單,能拖一個月是一個月,大魏安穩一個月,至少面對未來變局更有一分勝算。 這就是陳正儒不同意季元入京的原因。 “果然?!?/br> “看來民間傳聞還真沒有錯,爾等權臣,把持朝堂,為非作歹?!?/br> “皇帝的旨意都不聽,爾等欺負我就算了,欺負到我meimei頭上,當真是罪不可赦?!?/br> 季元前面兩句話還比較平靜。 說到最后一句時。 剎那間,武道三品的力量直接彌漫而出,陳正儒整個人當場橫飛出去。 狠狠地摔在數十米外的地上。 身骨斷裂,吐出一大口鮮血。 “陳儒?!?/br> “陳尚書?!?/br> 這一刻,張靖與周嚴立刻走去,尤其是周嚴,直接將自己的武道之力,灌入陳儒體內,穩住他的氣血。 只是陳儒遭到重創,身上的骨頭斷裂了不少,五臟六腑都受到了極其可怕的震傷。 這很可怕,可能會死,傷到了根基。 季元太霸道了。 比許清宵還要霸道,直接將陳正儒擊傷。 而且是致命一擊。 懷寧親王等人也不由皺眉,他們知道季元想要立威。 但沒想到,季元竟然如此霸道,真不把自己當外人啊。 不過這樣也好。 懷寧親王是特別喜歡季元所作所為。 總比之前那幫人要好,一個個唯唯諾諾,膽小如鼠。 這個就很好,直接上手,如許清宵一般霸道,不過許清宵是王道。 鎮壓王道的唯一方法,就是霸道。 想要玩陰謀詭計?不存在的。 “放肆?!?/br> 皇宮內。 女帝的聲音響起。 剎那間國運天威彌漫,季靈美目含煞,她也沒有想到,季元竟然敢對陳正儒動手。 不過第一時間,季靈凝聚國運之力,加持在陳正儒體內,保證陳正儒不會死去。 否則的話,會惹出大事。 “meimei,朝中有jian臣,禍亂朝綱,不聽圣旨,哥哥這是在幫你?!?/br> “他們見你好欺負,可現在不一樣了,哥哥回來了,會保護你的?!?/br> 季元沒有任何畏懼,這種國運天威,對他造不成任何一點影響。 而他也沒有任何畏懼,一番話說的慷慨激昂,把陳正儒定義為jian臣賊子,禍亂朝政。 但真正讓不少人皺眉的是,季元沒有稱呼季靈為陛下,而是稱呼meimei。 雖然親近,但這僭越了規矩,只是沒人敢提。 皇宮內。 女帝內心充滿著厭惡,尤其是對方一口一口meimei。 她對這個從未見過面的兄長,沒有任何一絲感情,兩人從未見過。 怎可能會有兄妹之間的親情? “是否jian臣,終究是由朕來定奪?!?/br> “去天陽宮待著,不要再惹是生非?!?/br> “等處理完一些國事后,朕再來與你相見?!?/br> 季靈開口,聲音略顯冰冷。 皇宮外。 季元卻眼中露出冷意,但他沒有跟女帝叫板,而是緩緩出聲道。 “meimei莫要生氣,哥哥只是有些莽撞,看不得別人欺負自家人?!?/br> “不過天陽宮,我就不去了,meimei一番好意,我心領,我在京中,與叔伯見一見,熟絡感情?!?/br> 季元有些囂張。 他依舊是一口一口哥哥meimei喊著,同時拒絕去天陽宮,而是要去各藩王家中坐一坐。 這番話的意思是什么,就有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陛下,季元回歸,認祖歸宗,是一件喜事,莫要為一些外人,惹起不必要的紛爭,這些日子,就讓季元在本王家中住吧?!?/br> 懷寧親王開口,主動要求季元到他家住。 面對懷寧親王的提議。 女帝稍稍沉默,而后出聲道。 “這些日子,不要在發生什么事,大魏京都不喜歡喧嘩?!?/br> “懷寧王,季元從鄉野之地歸來,不懂諸多規矩,京城內的規矩,這幾日你好好教一教,也免得丟了皇家威儀?!?/br> 季靈開口,她沒有揪著這件事情不放。 眼下沒必要繼續鬧,百姓們都看著。 所以諷刺完這句話后,季靈再也不語了。 而所有人都明白,女帝這番話是在說什么。 羞辱季元來自鄉野,雖然是皇子,可他是落了塵的皇子,卑劣無比,不懂規矩,沒有一點皇室風范。 這意思,有點腦子的人都聽得明白,何況季元? 玉輦中。 季元反倒是面色平靜,但他內心卻充滿著冷意。 只是,大魏終究是季靈當家,她終究是皇帝,所以有些事情,自己只能忍氣吞聲。 不過看著遠處已經昏死的陳正儒。 他心中莫名暢快了許多。 “去懷寧王府?!?/br> 季元開口,當下隊伍朝著懷寧王府走去。 百姓們也就這般怔怔望著。 陳正儒也被送去療傷。 這場鬧劇就此結束。 只不過不到半個時辰后,整件事情已經瞬間傳遍大魏京都每一個角落了。 季元自證,陳正儒重傷,女帝訓斥。 每一件事情都是大事。 京都各地,每一處地方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尤其是陳正儒被重創的事情。 所有人都意識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許清宵會怎么處理這件事情? 陳正儒與許清宵的關系極好。 甚至即便是成為了半圣,許清宵也會尊稱陳正儒為儒師。 眼下季元重創陳正儒,所有人都期待,這件事情許清宵會怎么做。 要知道,許清宵也不是個善茬。 一時之間,京都顯得無比熱鬧。 有人認為,許清宵會大怒,極有可能去找陛下告狀。 也有人認為,許清宵會找季元理論。 可更多人認為,許清宵不會出面,因為方才發生的事情,倘若許清宵在京都的話,應當能察覺到。 他一直沒有出面,就是因為不想得罪季元。 這個理論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支持。 倒不是說瞧不起許清宵,也不是眾人貶低許清宵。 而是得用事實說話。 季元是誰?已經自證成功的武帝遺孤,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不是他遺落民間,他就是大魏的皇帝。 如今回來,認祖歸宗,這是一件好事。 至于是不是回來爭奪皇位的,百姓們不知道,大家也不確定。 而女帝肯定是不喜歡這個季元,但為了做給天下人看,她必須要對季元容忍。 只要季元不是造反,也不是犯下滔天大罪,就必須要讓著。 不然,這名聲可就不太好聽了。 如此一來,季元在大魏,其實就是二皇帝,只要季元不造反,想做什么他就可以做什么。 皇帝都不敢招惹,許清宵又怎能去招惹? 而且招惹季元沒有好處。 這個可不像什么懷平郡王,也不像什么番邦國君,這是實打實武帝遺孤,體內流淌著帝血。 許清宵殺不得他。 甚至許清宵可以殺了王朝陽,都不能殺季元。 他受大魏國運保護,殺了季元,國運必然受損。 就是因為如此,許清宵不能出面。 他出面沒有任何意義。 最多就是罵幾句。 可要是罵錯了,或者是被季元抓住把柄,也夠許清宵喝一壺的。 綜合以上種種原因,百姓們認為,許清宵不會出面了。 的確。 一直到了晚上,平亂王府依舊沒有動靜,更加坐實了這些。 只是。 就在深夜。 平亂王府中。 隨著一道沉悶聲響起,一架金光璀璨的神武大炮。 出世了。 一品神武大炮。 出世了。 密室之中。 許清宵滿頭大汗,他顯得有些心神交瘁。 為了融合二十座陣法。 許清宵幾乎耗費所有心神,終于打造出這架一品神武大炮了。 理論上,應該是無限接近一品的神武大炮。 因為陣玉和材質問題,這架神武大炮,只能轟擊二十次。 超過二十次,將會報廢。 陣玉承受不住二十座一品陣法的聚靈。 極品靈金也撐不住這樣的損耗。 但不管如何,有了這架神武大炮,就相當于一品武者出手二十次了。 “中洲龍鼎,一定要孕育而出?!?/br> 望著這架神武大炮,許清宵不由喃喃自語道。 很快。 許清宵將神武大炮藏入浩然文鐘內。 隨后起身離開密室。 他打算好好休息。 只是剛走出密室,便看到楊虎在外等候。 “王爺?!?/br> “出事了?!?/br> “陳儒被重傷,差點死了?!?/br> 看到許清宵從密室中走出來,房外的楊虎,不由立刻開口。 而原本有些疲倦的許清宵。 剎那間,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