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大魏辯法,如來無相,金剛經顯,天變了
接著他也沒有發脾氣,而是換了種說法。 “路遠心遠,這意思就是,你從西洲一路跑過來,是走的累還是心更累一點,畢竟相隔兩個大洲,你花費這么大的力氣前來大魏,執念太深,哪里像佛門弟子?!?/br> “其實這就是辯法關鍵點,仙門道長已經出招,不管你說是路遠還是心遠,都是累,也就是承認自己有雜念,有執著,不是真正的佛門弟子,如之前一般,不管是我無能還是道法無能,其實都是無能,落了下乘?!?/br> “可慧覺和尚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回答,自己心中沒有雜念,只是為了弘揚佛法,佛法無執著,所以自己也沒有執著,沒有雜念,自己已是佛,所以無論多遠,一切皆在佛前腳下,也就不存在路遠還是心遠?!?/br> “這個時候,慧覺和尚認為自己不是人,而是佛,沒有執念的佛,來大魏辯法,是佛法自然,順應天理,順應自然?!?/br> “然而,仙門道長的意思很簡單,你說你是佛,沒有執念,那為什么要千里迢迢來大魏辯法?為什么要弘揚佛法,這不是雜念執著,這是什么嗎?” “而慧覺和尚回答,如若不辯法,怎能說明自己無雜念?!?/br> “而仙門道長卻問對方,佛是無形的,而你是有形的,可你口口聲聲說,你是佛,沒有執念,那站在我面前的是豬狗嗎?” “諸位聽明白了嗎?” 年輕的和尚開口,他盡可能用最簡單的方法,講述這段禪機。 只是吧,沒有說的很仔細,因為這涉及禪。 與世人難以言禪,將大概意思說出來就好,不然你壓根都不知道兩人再說什么。 這番話說完,百姓們似懂非懂了。 “我明白了,從一開始,無塵道人就認為對方來大魏弘揚佛法,并非是為了普度眾生,而是心有執念,是虛偽虛假的,而慧覺神僧認為自己是佛,來宏愿佛法,不是執念,是為了天下蒼生?!?/br> 有人開口,總結了一番。 “對?!?/br> 年輕和尚點了點頭,給予了贊賞。 一時之間,百姓們有些感慨。 真他娘的復雜,不過也是真他娘的蘊含道理啊。 這年頭,不讀點書,都不知道人家在說什么。 此時此刻,人們望著天穹上的慧覺神僧,十分好奇對方會回答什么。 而慧覺神僧稍稍沉思一番,緊接著給予了回答。 “是道長眼中的豬狗,還是心中的豬狗?” 慧覺神僧開口,這是他的回答。 你罵我是豬狗,那請問是你眼中的豬狗,還是心中的豬狗。 這又是挖坑。 如若是眼中的豬狗,就證明你修行不得,以rou眼觀人,見人是人。 如若是心中的豬狗,那是你心中有塵埃,見人非人。 此言一出。 無塵道人稍加思索,而后直言。 “非眼非心?!?/br> 但當此話一說,無塵道人就有些后悔了。 因為慧覺神僧雙手合十,緩緩開口道。 “無?!?/br> 剎那間,無塵道人長長嘆了口氣,隨后朝著慧覺神僧深深一拜。 “貧道輸了?!?/br> 他很直接,承認自己敗了。 人們詫異,尤其是仙門弟子,他們都不明白,怎么好端端直接輸了? 方才不還說的好好的嗎? 大家你來我往,怎么就輸了? 大魏京都內,只有少部分人知曉無塵道人為何會輸,大部分人則是充滿著不解。 酒樓內,眾百姓也是紛紛望著這年輕和尚,眼神當中滿是好奇。 而這年輕和尚,嘆了口氣,望著慧覺神僧道。 “慧覺和尚的辯術,的確是天竺寺數一數二?!?/br> “他詢問仙門道長,你口中的豬狗,是眼睛看到的,還是心中認定的?” “無論如何回答,都是錯誤的,眼見非真,心見非實?!?/br> “仙門道長回答非眼非心,而慧覺和尚一個無字,其意是說,既然不是眼也不是心,那就是無?!?/br> “無既空空,既是空空,又何來執著?之前所說,都是空,你提出來的疑惑,也自然是空?!?/br> “所以仙門道長敗了,慧覺和尚贏了?!?/br> 年輕和尚如此回答道。 說的眾人徹底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這佛門禪機,當真是古怪的很啊。 但這就是辯法,提出問題,回答問題,要么你說服對方,要么對方說服你。 十分簡單。 但現在,無塵道人被說服了。 “阿彌陀佛?!?/br> 慧覺神僧雙手合十,念誦一句佛號。 隨后,他再次提問。 仙門當中,變得更加安靜。 不,應當說整個大魏都變得十分安靜。 比之前還要安靜許多。 太上仙宗的無塵道人都敗了,誰還有資格上去攖鋒? 足足半個時辰后。 終于有人回答了慧覺神僧的問題。 但可惜的是,連三句話都沒有堅持,就敗下陣來了。 整場辯法足足持續了四個時辰。 大多數都是慧覺神僧在說話,大魏京都內,說話的聲音不多。 這四個時辰來。 有一個好消息,還有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大魏比東洲要好一些,東洲兩個時辰內就全敗了,目前四個時辰,還沒有完全失敗。 至少仙門還能回答幾個問題,雖然清一色都是輸,可總比東洲好。 壞消息就是,七大仙門,已經有三個輸了,剩下四大仙門,更不用去想。 慧覺神僧的聲音停下來了。 辯法四個時辰。 也差不多到了時候,不可能一直辯法下去。 就如此。 第一天辯法結束。 大魏敗了。 如若不是無塵道人強行抬了一手,其實是慘敗。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期待著許清宵顯身。 夜晚,大魏顯得有些壓抑。 百姓們聚集在各大酒樓,談論今日辯法之事。 大部分是互相解釋今日辯法的意思。 可越說到后面,百姓們越覺得佛門的可怕,同時也憤恨在這個時候,王朝陽居然不出面。 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大圣人后代,結果佛門都欺負到家門口了,王朝陽不理不管。 還當真是好圣孫啊。 不過這種言語上的辱罵,到沒有什么,畢竟王朝陽不是大魏子民,不幫大魏也沒話說。 只是讓人覺得惡心罷了。 但更多人討論的事情,還是許清宵。 “如若許圣出面,區區佛門,算得了什么?” “就是,雖然今日失敗,但我大魏還有許圣?!?/br> “說的沒錯,大魏還沒有敗,有許圣在,一切都不成問題?!?/br> 不少人的聲音響起。 他們想到了許清宵,認為許清宵沒有出面,那么事情就還有轉機。 只是雖然大部分言論是這般,也有人潑冷水。 “許圣固然才華橫溢,可佛門辯法,倒也不是許圣擅長的東西?!?/br> “實際上,王亞圣之所以不出面,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亞圣都不敢說一定能勝,半圣自然更不行了?!?/br> 是讀書人開口。 來自天地文宮。 但對比朱圣一脈讀書人不一樣的是,后者并沒有諷刺許清宵,而是就事論事。 只是言語當中,尊崇亞圣,認為亞圣都做不到的事情,半圣怎可能做到? 這種言論出現,惹來不少謾罵。 只不過百姓們也只是罵幾句,當真上綱上線也沒必要,畢竟他說的沒錯。 亞圣都不敢辯法,半圣的確有些懸。 但不管如何。 許清宵是大魏百姓唯一的念想。 就如此。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 第二日。 依舊是佛門率先提問辯法。 但慧覺神僧沒有開口,而是讓八百辯經僧來。 而今日,也依舊是仙門給予回答。 只不過,仙門并沒有想象中那般,被打擊的不敢說話。 這一日的辯法,仙門倒也是有來有回, 甚至有幾次說的還不錯,引來滿堂喝彩。 但可惜的是,到頭來仙門還是敗了。 好消息是,今日五問五答。 仙門差一點贏了。 第三日。 有了昨日比較好的效果,仙門這一次選擇主動進攻。 但沒想到的是,一切仿佛在佛門的預料之中。 佛門沒有任何緊張,也沒有感到任何棘手,反倒也發起強烈進攻,以致于這一日,仙門輸的很慘。 十問十答,全部都輸了,輸到仙門弟子有些懷疑人生。 不管如何去辯法,總能被對方找出破綻。 這很氣。 被打的沒脾氣了。 終于,到了第四日。 仙門弟子心中被壓了一塊石頭,一個個情緒都有些不太好。 而這一日,本以為又是一場爭辯,只是沒想到,仙門在這一日,選擇主動認輸。 是的。 仙門認輸了。 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但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畢竟一連三天,仙門一場都沒有勝過,投降與不投降,無非是多掙扎一下和少掙扎一下。 仙門本就不擅長辯法,堅持了三日,也已經算是不錯了。 但有一件事情,被有心人察覺到了。 七大仙門基本上先后都出面了,可唯獨七星道宗,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這讓人有些好奇。 不過想到佛門的強勢,七星道宗不參與,或許也是給仙門留下最后一點顏面。 隨著仙門認輸。 剎那間,天地之間,滾滾氣運加持在了佛像當中。 那天穹之上的金色佛像,也愈發凝實。 只要再將儒道辯贏,佛門這次辯法,就徹底贏了。 剩下無非就是去一趟南洲和北洲,走個過場罷了。 這一刻。 慧覺神僧露出了笑容。 在他看來,佛門已經徹底贏了,這次辯法,也徹底贏了。 望著京都內。 慧覺神僧不由看向王府的位置。 其實,他倒是希望許清宵出面,也好讓許清宵知道知道,什么叫做佛法高深。 “阿彌陀佛?!?/br> “辯法無勝負之說,道長言重?!?/br> “明日,貧僧以法辯儒?!?/br> 慧覺神僧開口,他客氣一聲,有些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感覺,同時也告知世人。 明日辯法儒道。 此言一出,京都百姓,天下勢力都有些沉默。 眼下,儒道是最后的希望了。 可這個希望不大。 若是王朝陽出面,與許清宵共同配合,說不定還真有希望。 然而王朝陽已經明確告知,不參與辯法,擺明了就是要讓大魏吃癟。 故此,對于儒道,世人不太報以希望,只希望許清宵不要輸的太慘,最好能贏個兩三場。 不過這幾日許清宵愣是沒出現一下,這倒是讓眾人好奇了。 而就在此時。 平亂王府中。 許清宵長長吐出一口氣。 一連數日,他都在煉制一品神武大炮。 壓根就沒時間去關注佛門之爭。 眼下,經過數日的苦煉,也總算是得到了回報。 院中。 一口金燦燦的神武大炮出現在他面前。 這口神武大炮,渾身上下由極品靈金打造而成,堅不可摧。 都別說轟一炮了,就算是拿這個神武大炮當做武器都極其可怕。 可承受一品的法力加持。 許清宵嘗試掄動,剎那間風雷之聲響起,虛空震顫。 極品靈金就是極品靈金啊。 即便神武大炮后期當真沒用了,給武者當法器也行,最起碼威力無窮。 望著這尊神武大炮。 許清宵眼神當中都是喜色。 而眼下,需要等待的就是陣玉了。 只要林陣前輩的陣玉送來,自己就可以嘗試組裝,有很大可能性,打造出一品神武大炮。 若真是如此,許清宵莫名巴不得再發生一次異族國造反的事情。 這樣就可以試一試一品神武大炮的威力。 不過這種事情,想想就好,許清宵也不傻。 當真發生異族國造反之事。 也不可能用神武大炮啊,這種東西,是超級殺手锏,不到關鍵時刻,絕對不能用。 用了,天下皆知,那到時候可不是一件小事。 誰都害怕這種東西,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會允許大魏生產這種東西嗎? 只怕那個時候,想盡一切辦法,甚至會不惜提前宣戰,要求大魏王朝拿出制造方法。 不然的話,早死晚死都一樣,不如乘你還沒有真正強大時,提前進攻。 明白這個道理。 許清宵將神武大炮藏入浩然文鐘內。 這件事情,除了自己與女帝之外,他不會允許第二個人知道的。 “王爺?!?/br> “陳大人來了?!?/br> 此時,隨著楊虎的聲音響起。 許清宵立刻起身,走出院外。 當下,陳正儒的身影出現。 朝著自己快速走來。 “守仁?!?/br> “明日辯法,你可有準備?” 陳正儒快步走來,看著許清宵如此問道。 “沒什么準備的?!?/br> “大魏不是還有個亞圣嗎?讓他先上?!?/br> 許清宵開口,有些平靜。 “他要是愿意上,那還不錯,可人家壓根就不覺得自己是大魏子民,已經拒絕辯法了?!?/br> 提到王朝陽,陳正儒就有些憤怒,他脾氣一向很好,可現在也忍不住謾罵幾句。 “他拒絕了?” 許清宵微微皺眉。 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恩,直接拒絕了,眼下儒道一脈,就只能看你了?!?/br> 陳正儒點了點頭。 “仙門贏了幾場?” 對于王朝陽的拒絕,許清宵有些驚訝。 這不太合理。 雖然王朝陽厭惡自己,也不喜歡大魏,可他畢竟是在大魏傳道受業,若是在這個時候出面,也算是刷一波好感度。 按理說誰都不會拒絕。 可王朝陽拒絕了。 到了這個程度,絕對不可能因為簡單的厭惡,而放棄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傻子才會這般。 所以是有人讓王朝陽拒絕佛門辯法。 但不管如何,許清宵心里也清楚,王朝陽終究不是大魏的人, 不出面也沒什么好說的。 “仙門贏了幾場?” 許清宵詢問道。 “一場未勝?!?/br> 陳正儒開口,語氣有些低沉。 “一場都沒勝?” 這一刻,許清宵有些咂舌。 他知道佛門辯法厲害,可沒想到的是,竟然這般厲害。 讓仙門如此慘敗。 “一場未勝?!?/br> 雖然不想承認,但陳正儒還是點了點頭,給予回答。 此話一說,許清宵深吸了口氣。 一時之間,他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只是,過了一會后,許清宵望著陳正儒道。 “陳儒,這四日的辯法,你說給我聽?!?/br> 許清宵也不啰嗦,既然仙門一場未勝,那自己不管是輸是贏,必須要好好應對了。 “好?!?/br> 陳正儒不廢話,將這四日來的問答辯法,全部說給許清宵聽。 待聽完之后。 許清宵不由沉默。 是禪機。 佛門與仙門辯法的內容,是禪機。 以本相應無相之說。 不能說非常高深,但也不俗了。 而且對方估計沒有真正用心。 否則的話,也不至于如此。 但是吧。 聽完之后,并沒有許清宵想象中那般厲害。 “守仁,你有信心嗎?” 看著許清宵略微沉思的表情。 陳正儒不由好奇問道。 望著許清宵。 “應當有些?!?/br> 許清宵開口,他也不敢保證說有,畢竟以目前來說,佛門要是這個樣子的話,他有很大的信心。 可如若佛門留了一手,那就不好說了。 聽到這個答復,陳正儒也不好說什么。 只能起身嘆口氣道。 “守仁,不管如何,反正老夫是支持你的?!?/br> “你先好好潛心想想,倘若當真輸了,也無所謂,莫要給自己什么負擔?!?/br> “對方本身就是看我儒道衰敗,才敢出來辯法?!?/br> “大不了等你成圣后,再來打臉?!?/br> 陳正儒開口,如此說道。 “恩,陳儒,最近大魏如何了?” 許清宵點了點頭,同時詢問陳儒大魏最近情況。 “一切蒸蒸日上,糧產越來越多,百姓的確開始過上好日子了?!?/br> “而且各地都在為你修建功德碑,水車之利,天下百姓已經知曉了?!?/br> 提到大魏最近的情況,陳正儒便不由笑呵呵,顯得十分開心。 “好?!?/br> 得知大魏近況后,許清宵點了點頭,也顯得十分滿意。 當下。 陳正儒離開院中。 而許清宵則開始思索佛經。 院中。 許清宵腦海當中第一浮現的不是佛門第一心經,而是金剛經。 是的。 金剛經乃是大乘佛法之無上經書。 而且還是以問答方式進行。 恰好可以用上辯法。 只不過有一個,許清宵十分好奇。 道德經,引來天地異象。 金剛經會不會也引來天地異象? 恩,這就是許清宵好奇的地方。 而且,倘若金剛經真能引來異象,那心經呢? 也就是波若波羅密多心經。 這可是大乘佛法之經典啊。 可開啟大乘佛法。 這篇經文要是拿出來,又會如何? “倘若當真辯法辯不過,就拿經文砸?!?/br> “我就不信了,還砸不過這幫禿驢?!?/br> 許清宵心中喃喃自語道。 隨后他也沒有多想,開始回憶金剛經,同時也在細細體悟金剛經的內容。 總不可能照著經文直接搬吧? 如此。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 翌日。 隨著太陽緩緩升起。 灑落在慧覺神僧等人身上。 這一刻,慧覺神僧睜開了眸子,停止了誦經聲,沐浴金陽,面上帶著慈悲之相。 “阿彌陀佛?!?/br> “貧僧慧覺,今日愿以儒道一脈,辯法論經,敢問可有儒者應答辯法?” 慧覺神僧開口。 他的聲音,如黃呂大鐘一般。 京都內,所有人都被驚醒。 百姓們皺眉,沒有想到,慧覺神僧竟如此迫不及待。 天才剛亮,他便要辯法論經,吃相有些難看了。 只是。 京都沒,沒有任何聲音給予回應。 不管是許清宵的,還是其他儒者,毫無聲音。 慧覺神僧保持平靜,他很樂意看到這一幕。 無人回應,在他們的預料之中。 一刻鐘后。 慧覺神僧再次開口。 “敢問,可有應答辯法者?” 他出聲,繼續問道。 只是依舊沒有回應。 又是一刻鐘后。 他又一次開口。 第三次詢問。 聲音洪亮,雖然不刺耳,但卻讓人心煩意亂。 大清早的,鬼叫鬼叫,擾人清夢。 可是氣歸氣,眾人還是不好說什么,畢竟人家是過來辯法的。 就是有些不舒服罷了。 “敢問,儒者有應答辯法者?” 慧覺神僧的聲音再一次響起。 這般的聲音,莫名讓人感覺是在挑釁。 儒道衰敗,王朝陽又直言拒絕參加辯法,眼下大魏京都唯一能出面的,不就是許清宵嗎? 他一直叫喊著,其實不就是在說,許清宵你敢不敢出來辯法。 這極其令人惡心。 可反過來想想,都喊了三四遍了,許清宵還不敢出面,這是不是意味著,許清宵心里沒底? 人們不禁這般想到,心情更加沉重了一些。 大魏皇宮。 女帝坐在龍椅上,美目中有慍怒,畢竟佛門這般叫囂,讓她有些不悅,倒不是吵鬧。 而是這般的言語,不就是在譏諷許清宵? “天地文宮,當真不參與辯法?” 季靈開口,緩緩詢問道。 “回陛下,不參與?!?/br> 趙婉兒開口,如此回答道。 此話一說,季靈眼神中露出一抹冷意。 天地文宮這般做,有沒有其他意思,女帝不知道,但一定想要惡心許清宵。 想要將許清宵從神壇上拉下來,讓大魏百姓認清一個道理。 許清宵不是無所不能。 雖然這是實話,世人其實都懂,可許清宵卻能做到讓百姓莫名信任。 這就是許清宵不同之處。 如若許清宵失敗。 百姓就會發現,許清宵不是神,不是什么都能做到,有可能會影響國運。 “有誰.......” 也就在此時,慧覺神僧剛準備繼續開口時。 突兀之間。 一道聲音響起了。 來自平亂王府。 “當真是吵鬧無比?!?/br> “卯時還未到,就在城外一直吵吵鬧鬧?!?/br> “爾等佛門就是這般德行?” 伴隨著許清宵的聲音響起,一時之間,整個大魏京都熱鬧起來了。 百姓們攥緊拳頭,等待了這么長時間,就是為了等許清宵出聲。 如今他一開口,不知為何,心中所有的疑惑,所有的擔憂,就莫名消失了。 “許圣來了,許圣來了?!?/br> “許大人總算出面了?!?/br> “這些禿驢,的確聒噪?!?/br> “許大人,不要客氣,好好教訓教訓這幫禿驢?!?/br> 京都內,一道道聲音響起。 民意如海。 而許清宵的身影,也逐漸浮空,出現在王府之上。 他與慧覺神僧遙遙相望。 許清宵的確有些反感佛門,先不說佛門之前想要強行渡化自己,就說今日,大清早吵個不停。 自己原本還在頓悟思索,硬生生被這般聲音給吵醒了。 慧覺神僧方才的詢問聲,是加持了佛門神通,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讓人從深度思考中醒來。 “阿彌陀佛?!?/br> “貧僧慧覺,見過許施主?!?/br> 慧覺神僧開口,他不喜不怒,滿臉慈悲。 誦念佛號。 許清宵神色平靜,望著對方,緩緩開口道。 “出題吧?!?/br> 許清宵語氣平靜,讓對方出題。 不要啰嗦了。 然而慧覺神僧搖了搖頭,望著許清宵道。 “許施主,還是你先出題吧?!?/br> 他拒絕先出題,而是讓許清宵出題。 當然這不是禮讓,而是一種自信,也是一種禪。 讓許清宵先出題,其意就是為了打壓許清宵的銳氣。 只是這種小手段,許清宵已經不在乎什么了。 既然對方讓自己先出題,那許清宵出個簡單點的。 “佛法講究,心,佛,眾生,三者為空?!?/br> “所謂無圣無凡,無施無受,無善無惡,一切即空?!?/br> “對不對?” 許清宵開口,他沒有詢問禪理,也沒有儒道,而是論佛道。 此話一說,世人好奇,大魏京都的百姓也滿是驚訝。 許清宵以佛法為題,這不是白送一道題給別人嗎? 尤其是這個問題,更是看不出任何一點蹊蹺和禪意。 酒樓內。 不少百姓已經趕來,這里出了一位年輕的和尚,懂得佛法,這四日來,都是這位年輕和尚為大家解釋,以致于百姓們聚集此地。 聽其解釋。 也免得不明不白,聽也聽不出什么個之所以然。 “小師父,許圣是何意???” 有人出聲,詢問這名年輕和尚。 “阿彌陀佛?!?/br> “許圣之言,是佛門皆空之說,心既空,佛既空,眾生皆空,佛經有曰,萬物皆空,此乃非相,望世人不可執著,否則會墮入魔道?!?/br> “并沒有什么禪意,只是佛法典故罷了?!?/br> 年輕和尚給予回答。 他也有些好奇,不明白許清宵為何詢問個這個。 慧覺神僧聽聞之后,微微皺眉,倒不是這個問題難,而是這個問題太過于簡單了。 他仔細想了想,雖然他并不覺得許清宵懂什么佛法。 可還是不敢掉以輕心。 眼下輸贏就在這一刻了。 若是贏了許清宵,佛法東渡成功。 可若是輸了,那就功虧一簣。 只是想來想去,慧覺神僧還是想不出什么,只能給予正?;卮?。 “是也?!?/br> 但此話一說。 剎那間,許清宵猛地出手。 一巴掌狠狠扇在慧覺神僧臉上。 這一刻。 整個大魏京都所有人都愣住了。 沒有人會想到,許清宵居然會當眾給慧覺神僧一巴掌。 哪怕慧覺神僧也沒有想到。 這太突然了。 而且莫名其妙。 他是佛門二品,理論上阻擋的了許清宵,只是他沒有想到許清宵會貿然出手。 讓他沒有任何防備。 所以結結實實挨了一巴掌。 人們愣住。 天地文宮中,王朝陽也有些咂舌。 他不明白許清宵這是做什么? 難不成說不過,就要動手? “許施主?!?/br> “你這是作甚?” 慧覺神僧有些怒意,他站在佛蓮上,望著許清宵,眼神當中是怒,但他忍住了。 挨一巴掌不算什么。 可他要一個解釋。 如若許清宵給不了解釋,這辯法,許清宵也輸了。 而且輸的極其難看。 隨著慧覺神僧怒聲響起,許清宵的聲音也緩緩響起。 “你既然同意一切皆空,那何來痛苦?” 許清宵開口。 看著對方,如此說道。 此言一說。 慧覺神僧頓時不由一愣。 包括京都百姓也不由一愣。 “哈哈哈哈哈?!?/br> “妙哉,妙哉?!?/br> “許圣當真有智慧相,哈哈哈哈?!?/br> “好一個一切皆空,何來痛苦?!?/br> 酒樓中,那年輕和尚最先回過神來,他剎那間明白許清宵是什么意思了。 許清宵上來就是問慧覺神僧,一切皆空對不對? 這問題的確沒什么,畢竟這是佛門經文中記載的。 倘若說不是,那么就違背經文,違背佛陀。 倘若說是,那迎來的便是當頭棒喝。 這招當真是無解啊。 慧心哈哈大笑,看到自己師兄吃癟,他似乎很開心。 沒錯。 此人便是天竺寺四大神僧之一,也是最年輕的神僧之一。 慧心神僧。 “阿彌陀佛?!?/br> 這一刻。 慧覺神僧雙手合十。 他神色平靜,可常人都看得出來,他難以平靜。 剛見面就挨了一個大嘴巴子,換誰誰能保持心靜。 尤其是,許清宵以佛法辯論,贏了自己。 這還當真是讓他既是難受,又感到憋屈。 的確是小瞧了許清宵。 想到這里,慧覺神僧不由深吸一口氣,望著許清宵,提出了他的問題。 “敢問施主,儒教可公?” 慧覺神僧沒有闡述佛經,而是以儒教為題。 “自然公平?!?/br> 許清宵淡然回答道。 下一刻,慧覺神僧繼續開口道。 “那請問,儒道之中,殺人為何罪?” 慧覺神僧開口,緩緩說道。 只是此話一說,所有人不禁皺眉。 因為他們瞬間便明白,慧覺神僧要說什么了。 “殺生為大罪?!?/br> 許清宵淡然開口,給予回答。 “那殺生之罪,如何處置?” 慧覺神僧繼續問道。 “天地不容,法理滅之?!?/br> 許清宵完全明白對方是想要說什么,但他無懼,已經猜到了,所以有所準備。 此話一說。 慧覺神僧心中不由一喜,但面上依舊慈悲,望著許清宵道。 “那許施主屠戮陳國千百萬百姓,法理為何不滅?” “貧僧是否認為,儒教因權而變,劃分三六九等,一等為賤民,可隨意殺之,九等為權貴,可踐踏生命,無視天理?” 說到這里,慧覺神僧望著許清宵,神色平淡無比。 話說到這個份上,明顯就是在找事了。 而這一次,無需慧心解釋,百姓們也聽得明白,慧覺神僧在表達什么意思了。 你許清宵既然說儒道至公,殺人為死罪,那你許清宵殺了這么多人,為何不死? 難不成是因為你許清宵乃是大魏王爺?是高高在上的九等人,就不在律法之中? 如若是這般,那王朝律法,豈不是只針對百姓? 面對這樣咄咄逼人的詢問。 一時之間,許多人都為許清宵擔憂起來了。 因為這個問題,十分刁鉆古怪。 有些詭辯的意思。 許清宵為何屠殺陳國百姓?是因為陳國百姓不降。 可問題是,如若你這般解釋的話,慧覺神僧又要說,不降就殺,不違天理,天下人不服,是否要殺盡天下人? 要是許清宵真回答一句是,那就徹底名聲敗壞。 沒有人會喜歡一個嗜殺之人,這是暴虐行為,不可取。 但如若不這般解釋的話,你又無法解釋清楚,為何你不受罰的原因。 可就在此時。 許清宵的聲音響起了,幾乎沒有什么思考。 “殺生為護生?!?/br> “斬業非斬人?!?/br> 當聲音響起。 慧覺神僧不由眼中露出驚訝之色,八百辯經僧也不禁震撼。 酒樓當中。 慧心的聲音更是第一時間響起。 “好?!?/br> “好一句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br> “此言,大善?!?/br> “是禪?!?/br> “是禪?!?/br> 慧心激動無比,他攥緊拳頭,身為佛門弟子,他對辯術也十分精通。 自然當許清宵完美回答這個問題后,他忍不住激動起來。 許清宵屠殺陳國百姓。 歸根結底是因為,要保護大魏百姓。 不殺,帶來的殺孽更多。 所以殺生是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不殺他們,往后造就的殺孽會更多,斬的是業力,而不是人。 業力,便是因果惡報。 這個回答,太過于完美了。 完美到,慧覺神僧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說話。 他本以為,這個問題能讓許清宵破綻百出,因為不管許清宵怎么解釋。 他都可以不斷尋找漏洞與破綻。 卻沒想到的是,許清宵竟然說出一句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這還當真是。 完美回答。 咽了口唾沫。 慧覺神僧莫名之間生起一些恐懼。 他感覺,眼前的許清宵,絕對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簡單。 過了良久。 慧覺神僧再次朝著許清宵一拜,口誦阿彌陀佛。 其意便是,他輸了。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京都內一片喝彩。 仙門弟子更是一個個喊起來了,原本低沉的情緒,頓時一掃而空。 可就在此時。 許清宵沒有在乎慧覺神僧的認輸,而是直接詢問第二題。 “何為佛門至高法?” 許清宵開口,詢問對方。 這是他的第二問。 慧覺神僧不假思索道。 “無上正覺?!?/br> 這個問題無需多想。 “何為無上正覺?” 許清宵問道。 “佛門一品之上,為無上正覺,開啟智慧竅,領悟智慧法,明白一切理?!?/br> 慧覺神僧給予回答。 “可見如來真身否?” 許清宵直接問道。 “可見?!?/br> 慧覺神僧直接回答,也沒有任何思索。 “如何見?” “無上正覺,往極樂世界,可見如來佛真身?!?/br> 慧覺神僧緩緩出聲。 “如來無相?!?/br> “有相者,怎是如來?” 許清宵直接開口,聲音冷冽。 聲音響起。 慧覺神僧又是一愣。 這.......。 一時之間,他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你怎知,如來無相?” 突兀之間,慧覺神僧開口,他抓住許清宵的漏洞。 可下一刻。 一段經文響起。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br> 這是金剛經。 只是當經文響起,剎那間,天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