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回大魏,定國策,圣人圖謀【第四卷完】
浩然王朝。 隨著文宮騰起。 剎那間。 綻放出億萬光芒。 鎮壓天地妖魔。 這是朱圣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守仁?!?/br> “記住,老夫只能鎮壓三年?!?/br> “找到他真正藏身之處,將他誅殺?!?/br> “或者統一中洲,凝聚中洲龍鼎,成就圣人,那么一切陰謀詭計,都將對你無用。?!?/br> 這是朱圣最后的聲音。 隨著這道聲音傳入耳中后。 一切的一切,都安靜下來了。 圣威消失。 異象消失。 取而代之的便是平靜。 文宮也消失了,不知去了何處。 朱圣一脈,也徹底隕落,主要的八成讀書人,在這一日被朱圣全部清理干凈了。 這件事情,將永遠被記在史冊之中。 此時此刻。 所有人都站在原地,眾人的目光顯得有些古怪。 他們既有一些驚愕,也有一些說不出來的異樣。 原本,這一日應當是浩然王朝建國之日,卻沒想到的是,國家沒建好,文宮先沒了。 這一幕極其戲劇化。 讓所有客人沉默。 而且這一次,不是許清宵,而是朱圣。 朱圣太狠了。 門徒一脈,斬盡八成,剩下兩成,屬于那種正兒八經讀書的,也不參與任何是非,算是正經讀書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活下來了。 望著消失的朱圣。 許清宵神色卻顯得十分沉默。 對于天下大部分人來說,在他們看來,朱圣雖然殺了一批讀書人,但以身鎮壓妖魔,也算是穩住天下太平。 可對許清宵來說,一股前所未有的壓力已經襲來。 第四代圣人是幕后者。 活了五千年之久。 不過現在有幾個問題擺在許清宵面前。 他為什么能活五千年? 他到底在圖謀什么東西? 朱圣給予的唯一信息就是與仙尸有關系。 想到這里,許清宵長長吸了口氣,太多太多的謎題出現了。 眼下雖然得知幕后黑手是第四代圣人,但并沒有任何作用,不知道對方的位置在何處,無法誅殺,徹底解決禍端。 “要回去,與陛下商談?!?/br> 許清宵深吸一口氣,他知道自己不能逗留了,很多事情要回去商談。 光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難以反抗。 就如此。 許清宵望著路子英等人道。 “諸位,許某先行告退,回大魏王朝?!?/br> “如若諸位愿意,過些日子可來大魏,許某一定盛情款待?!?/br> 許清宵開口,路子英,戰龍,陳宇,王飛幾人都很不錯,子啊關鍵時刻為自己說話,光是這個,許清宵便愿意結交眾人。 “好,過兩日定去大魏京都,拜訪許兄?!?/br> “恩,到時候親自來拜訪?!?/br> “許兄放心,定來打擾?!?/br> 眾人紛紛笑道。 當下,許清宵也不啰嗦,直接離開,不過臨走時,他看了一眼佛門中人,后者一個個神色并不好看,而許清宵目光也略顯冷意。 只不過,許清宵沒有廢話,他來到城外,踏上龍舟,啟程往大魏飛去。 隨著許清宵走后。 眾人也逐漸退散 原本繁華無比的文圣城,如今不到半天的時間,卻已經變得滿目瘡痍,這就是圣人的力量。 讓人有些唏噓,也讓人有些覺得不切實際。 想想也有些令人無語。 大魏文宮的底牌,是復蘇朱圣,結果沒想到竟然成為了覆滅文宮的導火索。 這還真是應了那句話。 永遠不知道未來和意外誰先到來。 強勢如文宮,估計也想象不到,有朝一日,自己會死在朱圣手中。 這還真是可笑至極。 與此同時。 龍舟上。 許清宵靜靜坐在龍舟內。 他盤腿而坐,心神則在第一時間,沉入了天地文宮內。 天地文宮。 朝歌等人早已經看到了外面發生的事情。 實際上對于幕后黑手是第四代文圣,他們也充滿著驚愕。 “見過諸位兄長jiejie?!?/br> 許清宵朝著眾人一拜。 “守仁賢弟,莫要多禮?!?/br> 朝歌率先開口,隨后也沒有什么拐彎抹角,而是看向許清宵道。 “這件事情,感覺還是有古怪?!?/br> 朝歌直接出聲,他皺著眉頭,覺得整件事情還是有些古怪。 “兄長請說?!?/br> 許清宵有些好奇,看著朝歌。 “第四代圣人是誰,愚兄不知,也并不了解?!?/br> “只是他怎么活了五千年?難不成與我等一般,意志存于文宮當中?” 朝歌說出第一個疑惑點。 五千年。 這有多漫長? 朝歌他們是第一代大圣人的門徒,也沒有活五千年,只不過是意志被封印在文宮,并不屬于活著。 而是思想存留下來。 “應當不可能,如若是意志存于文宮當中,朱圣如何擊傷他?” “他還活著,是本體,可這樣活了五千年,實在是想象不到有什么辦法?!?/br> 破邪也跟著開口,他直接否決朝歌的猜想,畢竟剛才朱圣實打實與李圣交過手。 差一點將李圣誅殺。 所以不存在只是一道意識,而是本體,再不濟也是一道真靈之體。 “不能這么說,到了圣境,接觸的東西都不一樣?!?/br> “或許有其他法門,讓他活到了現在,只不過他付出的代價很大,打不過朱圣一道靈體,就足以證明,他失去了圣人的力量?!?/br> “無法掌控天地之力,否則的話,他哪里需要躲藏在暗中?至于這么費勁?搞這么多事情出來嗎?” 文宮中唯一的女子開口,她不認可眾人所言。 但她唯一篤定的是,李圣的實力,不會很強,不是完整的圣人,但擁有部分圣人力量。 “恩,這個倒是實話?!?/br> “不過,有時候不能完全相信任何人?!?/br> “守仁,我不是別的意思,你已經成為了半圣,下一步就是亞圣,現在的你,已經算是這天地之中最強的一批人了?!?/br> “你要有自己的判斷,很多事情,必須要自己去調查清楚,任何事情聽一半即可,自己好好思考?!?/br> 朝歌提醒了一句。 讓許清宵自己好好思考,不是什么都聽別人的。 “恩,愚弟明白,多謝賢兄指點?!?/br> 許清宵點了點頭,這一點他牢牢記住。 “不過有一點,朱圣說的一點都沒有錯?!?/br> “你的時間不多了,他的真靈之體,只能鎮壓天下三年,可三年之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就不清楚?!?/br> “儒道一脈被削的太狠,雖說這批讀書人,一個個儒不像儒,可他們終究是讀書人,體內有浩然正氣?!?/br> “這股力量可以壓制邪祟,現在被朱圣斬了八成,只怕將來會有無窮無盡的麻煩?!?/br> “只是三年的時間,你想要成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br> 朝歌神色極其嚴肅道。 他不是危言聳聽。 看起來這些讀書人感覺沒什么作用,可實際上他們體內的浩然正氣,會凝聚成無上陽力,如今儒道一脈被斬。 朱圣以真靈壓制天下妖魔,其實就是在壓制無上陰力。 不然陽力一旦銳減,陰力將會瘋狂吞噬,從而誕生無數邪祟。 邪祟這種東西,不僅僅只是妖魔,而是一種怨念,影響萬物心情,其中涉及很多因果之說。 就好比,你看到了一株靈藥,你想去拿,結果發現有妖獸守護著,你費勁千辛萬苦拿走,然而有人出現,截取你的寶物,你恨意無窮,產生報復心態,去修煉邪功,或者成為妖魔的走狗,把他全家殺光。 這種就是陰力的作用。 亦或者有人修煉,原本心態已經擺平了,打算隨緣修煉,但發現別人不知道通過什么辦法,突然突破了,這下子自己忍不了,就想盡辦法去提升修為。 同時還會猜忌對方是不是修煉異術,或者是修煉魔功,最終不斷安慰自己,走上一條不歸路。 這才是陰力增強的后果,不是說一瞬間誕生出無數妖魔。 想要壓制住陰力,就必須要成圣。 儒道一脈極其重要,朱圣一脈死絕了八成,相當于天下儒道讀書人只有三成左右,銳減了七成。 要說不會出問題,誰會相信? “三年不可能成圣?!?/br> “強行成圣,只有弊沒有利,極其容易成為偽圣?!?/br> 老者開口,他道出一件事情。 此話一說,眾人不由紛紛看向他,眼神當中充滿著好奇。 “偽圣?” 眾人有些不清楚這是何意? 而后者皺了皺眉道:“老夫也不是特別清楚,但老夫知道的是,大圣人并非是真正的第一個圣人?!?/br> “他之前還有一尊圣人,不管是境界還是實力,都如同圣人一般,但他不是真正的圣人,而是偽圣,就是因為那人急攻心切,以最快速度成就圣人?!?/br> “搶先大圣人一步,最終形神俱滅,徹底瘋魔?!?/br> 老者開口道。 “還有這種事情?” “原來是這樣啊?!?/br> “那守仁你還是不要太急了,三年后即便是天下大亂,可也不會一下子亂起來的,總會有時間等待?!?/br> “恩恩,如若有偽圣這種說法,還是不要急,想想也是,成圣者哪里是急出來的?!?/br> 眾人紛紛點頭,也安慰了許清宵,讓許清宵莫要心急。 “愚弟明白?!?/br> 許清宵點了點頭,他不傻,自然明白拔苗助長這個道理。 “不過,如若得到中洲龍鼎,那一切就說不準了?!?/br> 突兀之間,有人開口,是那名書生模樣的男子。 “中洲龍鼎,傳聞來歷極其不凡,代表著天下氣運,如若當真能凝聚出中洲龍鼎,守仁,莫說成圣了,你甚至可以借助中洲龍鼎,超越圣人?!?/br> “成就古今往來第一圣?!?/br> 他聲音平靜,可目光無比篤定道。 “古今往來第一圣?” 許清宵有些好奇,眾人也不禁好奇。 這五人皆然大有來頭,或多或少知道一些辛秘,只是大部分記憶都被封存罷了。 如今聽到對方這樣說,眾人豈能不好奇? “恩?!?/br> “中洲龍鼎,是天下氣運凝聚之物,掌中洲龍鼎,有無量好處,成圣都是小事?!?/br> “但具體的事情,我不清楚,很有可能與長生有關?!?/br> “五大仙器,并不是傳說,中洲自古以來,都是天下勢力矚目之地,守仁,雖然說起來可能有些不切實際?!?/br> “但如若你當真能在三年內凝聚中洲龍鼎,你將成圣,而且是古今往來第一圣?!?/br> “到時候什么陰謀詭計,什么幕后黑手,統統都是浮云?!?/br> 他神色認真道。 對中洲龍鼎極其推崇。 “這龍鼎當真有這么強?” 有人好奇,畢竟按他的意思來說,掌握中洲龍鼎,就能掌控天下一般。 “恩,此物意義太大了,有很多傳說,我腦海當中有一些記憶,得到中洲龍鼎,極有可能突破一品?!?/br> “當然,這些都是傳聞,具體如何我不清楚?!?/br> 對方如此回答道。 讓眾人一陣不知該說什么。 不過仔細想想,的確有些依據。 畢竟中洲自古以來都是天下勢力關注的地方,而且中洲一直都有這種傳聞。 有一定可能性,但具體如何,就不清楚。 畢竟中洲龍鼎到現在都沒有出現過。 還沒有聽說過誰能一統中洲。 “想要獲得中洲龍鼎,第一步便是要統一中洲,只是這過程很難?!?/br> “不僅僅是一個王朝的實力,更主要的是,天下勢力都不會允許一家獨大的現象?!?/br> 朝歌開口,他做出了判斷。 許清宵點了點頭,這個他更加清楚。 如今中洲三大王朝。 大魏王朝,突邪王朝,初元王朝。 算是三分天下,雖然大魏王朝如今蒸蒸日上,要不了幾年便可成為三大王朝之首。 可問題想要統一中州還是太難了。 一旦大魏想進攻初元王朝,那么突邪王朝也必然會想盡辦法來幫助初元王朝。 除非大魏王朝和初元王朝能互相拖垮,不然的話,戰爭出現一面倒的情況,另一個王朝絕對不會坐以待斃。 唇亡齒寒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 所以,大魏王朝想要一統中洲,就必然要一口氣宣戰兩大王朝,一舉殲滅。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動用一品。 可問題是人家也有一品啊,你拿什么跟別人斗? 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也是中洲數萬年來,都無解的難題,古往今來,中洲不知誕生多少王朝,互相制衡。 沒有人能夠一統山河。 不過看似無解的問題,其實也不是真的無解。 絕對的武力再加上各種權謀,就有機會實現統一。 絕對的武力很簡單。 大魏必須要有五位以上的一品。 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有兩位,可這天下絕對不止兩位一品武者,真當大魏宣戰之時。 天下勢力豈能不出手幫助突邪和初元? 五位以上的一品強者,便可阻擋這些存在。 但想要誕生五位一品,實在是癡心妄想。 尤其是在這三年內。 這根本不可能。 只不過許清宵有另外的辦法。 五位一品,做不到。 但大炮這種東西,可以代替。 再不動用一品的情況下,大炮可以解決一切。 射程之內皆真理。 最起碼可以看到希望。 當下,許清宵收回了心神,與眾人再閑談幾句后,便離開了天地文宮之中。 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龍舟極力加速。 三個時辰后。 許清宵回歸大魏王朝。 沒有任何猶豫,許清宵直奔皇宮。 “參見王爺?!?/br> “參見王爺?!?/br> 從王府走出,許清宵一路朝著皇宮走去。 一路上的侍衛紛紛朝拜許清宵,浩然王朝發生的事情,他們自然也知曉了。 對許清宵更加敬佩崇拜。 就如此,許清宵來到皇宮外,他無需稟報,可直接入宮。 “王爺,陛下正在大殿與百官商議,陛下讓奴才跟您說,如若您到了,速速入殿?!?/br> 宮內有太監直接走來,告知許清宵這些事情。 “好?!?/br> 許清宵點了點頭,隨后直奔大殿當中。 此時。 大殿內。 女帝端坐在龍椅上。 百官聚集,正在商議事情。 浩然王朝就此覆滅,這對大魏來說是一件好事,也算是惡狠狠地出了口氣。 但儒道一脈被滅,又成了一個難題。 讀書人的作用,他們比誰都知道,不僅僅可以增強國運,更主要的便是鎮壓天地邪祟。 如今儒道一脈被殺了這么多,只留下一點根基,必會釀出大禍。 好在的是,朱圣鎮壓天下三年,給世人爭取了三年的時間。 如今天下各大勢力都在謀算三年之后的事情。 大魏王朝不可能不布局好來。 畢竟對于一個王朝來說,三年的時間,真的不多。 也就在此時,一道聲音響起。 “啟稟陛下,平亂王參見?!?/br> 隨著聲音響起,大殿內百官紛紛將目光看向殿外。 “快請平亂王入殿?!?/br> 女帝開口,她眉頭一直皺著,等聽到許清宵來了以后,女帝不由舒展了眉頭。 實際上,對整個大魏朝廷來說。 許清宵仿佛有魔力一般。 任何事情,只要聽到許清宵來了,就莫名感覺事情沒那么難了。 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許清宵這一年來所作所為,每一件事情都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都是不可能逆轉的局面,卻都被許清宵逆轉了。 尤其是這次浩然王朝,所有人都為許清宵擔憂,認為浩然王朝定有底牌。 卻沒想到,朱圣都被浩然王朝復蘇,許清宵還能反敗為勝。 怎不讓人安心? “臣,許清宵,拜見陛下?!?/br> 走進大殿內。 許清宵朝著女帝一拜。 “愛卿免禮?!?/br> 望著走來的許清宵,女帝眼神當中露出一抹喜色,只是很快又藏了進去。 不過這一幕,被眾大臣也紛紛看在眼里。 尤其是六部尚書,還有安國公等人,一個個心中莫名一笑。 這是好事。 “王爺?!?/br> “你來的正好,如今我等正在商議三年后的事情?!?/br> “你正好為陛下出出主意?!?/br> 陳正儒第一時間開口,將這次朝會的目的告知許清宵。 如今朱圣鎮壓天下妖魔三年,封住了陰力增長,但對天下人來說,大家只有三年的時間。 如若這三年做好了,未來即便是遇到什么麻煩,大魏也能安然度過,大不了辛苦個十年二十年,等新一代的讀書人恢復之后,一切又恢復原樣。 聽到陳正儒這般開口,許清宵點了點頭,隨后看著女帝道。 “啟奏陛下?!?/br> “臣火速趕來,也是為了此事?!?/br> “正好諸位國公大臣都在,那臣也就直接說吧?!?/br> “大魏要定下國策了?!?/br> 許清宵開口。 他在龍舟當中思索了數個時辰。 篤定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大魏要定國策。 此話一說,百官有些驚訝,至于女帝反倒是顯得十分平靜,望著許清宵道。 “愛卿直說?!?/br> 隨著女帝開口。 許清宵也就不遮遮掩掩什么。 “陛下,如今浩然王朝已經覆滅,文宮一脈也被朱圣斬殺干凈,天底下的讀書人,只剩下了三成左右?!?/br> “三年后,天地大變,妖魔橫出,也會出現諸多禍端?!?/br> “這件事看起來是一場危機,但臣認為,這件事情,對大魏來說,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br> 許清宵神色篤定無比道。 一瞬間,百官嘩然,眾臣有些不理解許清宵這番話的意思。 在他們眼中看來,發生了這么多事情,尤其是儒道一脈被殺的這么干凈。 許清宵竟然還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這有些古怪。 思維太跳躍了,一下子他們接受不了。 感受到百官的疑惑。 許清宵也不藏藏掖掖,而是望著女帝繼續開口。 “三年后,天下勢必動亂,無論是中洲還是其他洲地,都會受天地影響?!?/br> “這是一場大危機,但如若在這三年內,大魏王朝能夠完成蛻變,恢復鼎盛狀態,甚至超過鼎盛狀態,極有可能不受影響?!?/br> “反倒是突邪王朝,初元王朝,甚至是其他各大洲地,可能會在這場大難之中,傷筋動骨?!?/br> “此消彼長之下,大魏王朝不需要付出什么代價,就能超越天下一切勢力?!?/br> “到了那個時候,突邪王朝也好,初元王朝也罷,只要大魏愿意,可吞并一切?!?/br> 許清宵語氣平靜道。 可這番話說出后,引起滿朝嘩然。 “這怎么可能?” “一統中洲嗎?” “嘶,平亂王當真是敢想?!?/br> 眾人驚愕,實在沒有想到,許清宵的目標,竟然是想要借助這次天地大亂。 一舉吞并初元王朝與突邪王朝。 莫說百官了。 即便是女帝,再聽完許清宵這個計劃后,也不由露出震撼之色。 這次朝會,大家主要討論的問題是,如何迎接三年后的天地之亂。 可沒想到,許清宵想的是,如何借助這次機會,一舉吞并初元與突邪王朝? 莫名之間,眾人忽然明白許清宵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內,封王成圣了。 “愛卿,繼續說?!?/br> 不過,女帝還是讓許清宵繼續說下去。 “大魏王朝,歷經北伐之亂,國家動蕩,缺銀缺人?!?/br> “但距離北伐已經過去了數十年,百姓根基也已經恢復部分,無非是糧食問題?!?/br> “現如今,大魏有足夠的屯糧,再加上各種種子出現,足夠大魏百姓吃飽喝足?!?/br> “雖然時機并沒有真正成熟,可大魏卻已經有征戰中洲的資本?!?/br> “眼下三年,對大魏來說,極其重要,如若走對每一步棋,這三年勝過三十年?!?/br> “朝廷不惜一切代價,重仕,重農,重工,重商,三年內大魏百姓將吃飽喝足,實實在在感受到國家蛻變,那時大魏百姓將樹立自信?!?/br> “即便是天下大亂,又能如何?大魏君臣民一心,任何動亂都阻擋不住大魏前進的步伐?!?/br> “臣之意見?!?/br> “三年發展,三年鎮亂,三年休養,第十年舉兵征伐天下?!?/br> 許清宵聲音平靜,但他的話語,卻震耳欲聾。 這就是許清宵的計劃。 以現在大魏糧食足夠的情況下,就應當竭盡全力去發展,不要想著未來不未來,發展就好。 各地人才選拔,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農業方面也要竭盡全力去發展,所有良田不得荒廢,荒田全部重新用上,這是國家的根基,只要糧食夠,大魏就亂不到哪里去。 工部更需要發展,這三年來,許清宵重心便是落在工部上,一定要搞出戰爭殺器。 否則的話,靠常規作戰,想要一統中州就是癡心妄想。 對于大魏王朝來說,仕農是當務之急,但對許清宵來說,工部才是當務之急。 大魏必須要統一中洲。 不管統一之后,大魏會不會凝聚出中洲龍鼎,但身懷大魏一半的國運,自然是有莫大的好處。 統一中州。 是許清宵現在的目標。 成圣,有些虛無縹緲,至少三年內成圣,許清宵辦不到。 不過成圣難以辦到,但武道方面許清宵倒是有些信心,只要得到八寶佛蓮,許清宵借助異術,一口氣突破到二品。 再然后借助丹神古經的力量,突破一品。 三年內可以完成。 只不過,所付出的代價,估計不小罷了。 “敢問王爺,三年發展,要發展到什么程度?” “還有三年鎮亂又是何意?” 有人開口,詢問許清宵。 雖然口號聽起來很不錯,可百官又不是愣頭青,國家發展,哪里是喊兩句口號就能做到的? “三年內,大魏再不愁糧食,百姓豐衣足食,只要愿意干活,就能吃飽喝足?!?/br> 許清宵給予回答,這就是三年發展的目標。 最起碼要做到百姓豐衣足食,才算是成功。 所以需要大魏重農。 把重農放在第二位,因為人才選拔永遠是第一位,沒有好的人才去引導,埋頭種田肯定是不行的。 “三年鎮亂,則是鎮壓內部動亂,至于是什么,想來諸位應該明白?!?/br> 許清宵語氣平靜,但這意思很明確。 實際上就是鎮壓即將到來的天地大亂,以及解決藩王之亂。 完成內部穩定,當然這里面可能也會包括仙門以及其他勢力。 畢竟仙門入駐大魏,以目前來說,仙門弟子倒也不錯,老老實實給大魏干活,可誰知道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 先靜等三年,等大魏徹底發展起來后,再慢慢解決內部問題。 其實這個鎮亂三年,也是為了繼續發展。 三年的發展,是讓百姓吃飽喝足。 鎮亂三年,是讓大魏富裕起來,百姓吃飽喝足了,那國家也要開始富裕。 最后三年休養,則是做一切的計劃。 調兵譴將,布局戰爭,各式各樣的事情,必須要做好極其詳細的計劃,甚至包括派人策反,以及測量敵國情況。 這些必須要做,甚至現在就要派人潛入敵國,借助三年休養的時間,定下戰略。 然后第十年,征戰天下。 這就是許清宵的計劃。 也是許清宵為大魏定下的國策。 這一刻。 百官沉默,即便是六部尚書都顯得沉默。 他們倒不是不相信許清宵,而是國策之說,意義太大,需要從長計議。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一點。 許清宵只是說出一個概念,怎么施行,如何處理,這些東西許清宵都沒有說出來。 憑借一己之力,就定下國策,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女帝都做不到。 都需要從長計議。 不過許清宵也沒打算讓百官答應,他只是將這個主意說出罷了。 而就在此時, 這一刻。 女帝看得出來許清宵的意思。 “許愛卿,此事需從長計議,還請愛卿寫一篇策論?!?/br> 女帝出聲,如此說道。 “臣,領旨?!?/br> 許清宵點了點頭。 隨后女帝繼續開口。 “既如此,那就退朝吧,許愛卿,朕在養心殿等你,有事商議?!?/br> 說完此話,女帝起身。 宣布退朝,不過讓許清宵去養心殿等她。 有些事情,唯獨他們二人可以商談,只要女帝同意了,那么事情就好辦的多。 當下眾人退朝。 許清宵也跟著眾臣離開,不過陳正儒的聲音立刻響起。 “王爺,如若過幾日沒什么事,來吏部一趟?!?/br> “老夫準備了上等茶葉,找您聊聊?!?/br> 陳正儒開口,在官場上,他自然稱呼許清宵為王爺。 “好?!?/br> 許清宵點了點頭,他也有事找陳正儒聊一聊。 很快,許清宵朝著養心殿走去。 大約兩刻鐘后。 養心殿外。 趙婉兒的身影從里面走出。 “王爺,陛下請您入內?!?/br> 趙婉兒開口,朝著許清宵如此說道。 “恩?!?/br> 許清宵對趙婉兒溫和一笑,緊接著走進了養心殿內。 只是還沒開口,季靈的聲音便響起了。 “守仁,莫要多禮?!?/br> “朕今日找你,是有幾件事與你商談的?!?/br> “先說第一件事?!?/br> “你今日在朝堂之上說的事情,可否具體一些?” 女帝開口,看著許清宵如此問道。 許清宵上來便是要定國策,這讓女帝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不然按照許清宵這般嚴謹之人,不會如此貿然的。 “陛下?!?/br> “臣今日提出國策之論,并非是偶然想起?!?/br> “眼下大魏沒有多余的時間可以浪費了,幕后黑手臣已經知曉是誰?!?/br> 許清宵開口,告知女帝,幕后黑手這件事情。 此話一說,女帝頓時顯得有些好奇。 “是誰?” “第四代圣人?!?/br> 許清宵開口,不過是傳音,只告知女帝一人。 剎那間,女帝神色一變。 “這不可能?!?/br> 她的反應很激烈,如同許清宵之前一般。 不是她沉不住氣。 而是不會想到,幕后黑手是第四代圣人,這就好像是再說,幕后黑手是大魏太祖一樣。 第四代圣人,生于五千年前。 如果他是幕后黑手的話,那他豈不是活了五千年? 女帝站起身來,她看向許清宵,可后者顯得無比平靜,這讓她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什么了。 “他活了五千年,布局太多了,大魏王朝可能也被他滲透?!?/br> “朝中臣子還好說,他還不敢如此明目張膽將手伸到朝廷內,當然也不完全保證朝內就沒有他的人?!?/br> “但臣更覺得,各地藩王絕對有他的人?!?/br> “所以,臣今日在朝堂上所提的事情,主要還是針對各地藩王?!?/br> “之前陛下說過,您登基背后,有藩王的支持?!?/br> “臣日思夜想,都想不明白,藩王為何支持陛下登基?!?/br> “現在臣或許明白了一些?!?/br> 許清宵開口,如此說道。 “愛卿直說?!?/br> 女帝對這一點也充滿著好奇,她想了很久,也想不明白,如今不由看向許清宵,眼神充滿好奇。 “藩王支持陛下登基,想來就是因為陛下是女子之身?!?/br> “只要陛下登基,必然會惹來各種流言蜚語,在他們看來,想要奪取陛下的帝位,不會是一件難事,尤其是大魏王朝當時也遇到諸多危機?!?/br> “讓陛下登基,也存在讓陛下背負萬民罵聲,但真正的目的,是國運?!?/br> 許清宵緩緩說道。 “國運?” 一瞬間,女帝有些好奇了。 “恩?!?/br> “中洲最宏偉的力量,便是國運,倘若李圣當真是幕后,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圍繞長生?!?/br> “而長生之法是什么,臣不知道,但絕對不是尋常之物,但具體是什么東西,很難猜想,臣用最簡單的方法去猜想?!?/br> “超品?!?/br> “李圣想要晉級超品,這樣或許就能打破壽命桎梏?!?/br> “而六大體系,從來沒有人抵達過超品這個境界,甚至說有沒有這個境界,都不好說?!?/br> “但這么多年來,都沒有人成就超品,就意味著超品這個境界,不是人力可成,需要天地之力?!?/br> “國運,便是所有天地之力當中,最為雄厚的天地之力?!?/br> “那么臣推斷出,李圣盯上了大魏國運,也正是因為如此,李圣的計劃,應該是讓陛下登基,再然后,讓大魏亂成一團,百姓怨念將會加持在陛下身上?!?/br> “等到時機成熟,各地藩王便會揭竿而起,最終有人順勢造反成功,借助李圣的力量,成為大魏新帝?!?/br> 許清宵說到這里的時候,他深吸了一口氣,而后繼續開口。 “到了那個時候,李圣會利用自己的勢力,給大魏援助各種糧食,使得國家太平,百姓有食,國運之鼎將會徹底穩固?!?/br> “如此,再竊取大魏國運,用來突破亦或者做其他事情?!?/br> 說完此話。 許清宵沉默不語。 這是他的猜測。 之所以能想到這一點,完全是因為朝歌他們說了一句話。 中洲龍鼎可以讓自己成為古今往來第一圣人。 而中洲龍鼎是什么?是國運極致的蛻變。 李圣圖謀什么東西?很有可能就是此物,他需要中洲龍鼎,晉級超品。 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許清宵自己猜想。 具體是如何。 許清宵并不清楚。 但這個猜測,可能性很大。 此時此刻。 女帝沉默了。 她重新坐在龍椅上,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么。 過了片刻。 女帝望著許清宵。 “愛卿的意思是?” 女帝問了關鍵性問題。 “整頓大魏?!?/br> “不惜一切代價?!?/br> “只有一個聲音?!?/br> 許清宵語氣冰冷道。 大魏需要集權了。 肅清大魏一切黨羽,集中皇權,這樣才能有效防止李圣的勢力滲透進來。 對方既然是沖著國運來的。 那么大魏就必須要整頓干凈,也必須要有所提防。 不然的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變相給別人打工。 此時。 女帝也徹底明白,許清宵今日為何要這樣了。 她閉上眼睛。 開始思索這些事情。 足足半個時辰。 終于,女帝做出了決定。 “愛卿,這幾日勞煩你擬定國策?!?/br> 這是女帝的回答。 她想了半個時辰,最終下定了決心。 許清宵說的一點都沒錯。 對方極有可能在圖謀大魏國運。 如果當真是這樣,這對大魏來說,是一件天大的麻煩。 絕對不能坐以待斃。 用許清宵的話來說。 大魏要全面加速發展了。 “臣,遵旨?!?/br> 許清宵給予回答。 而與此同時。 天竺寺內。 大乘寶殿。 四位神僧但靜坐在寶殿當中。 一名老僧,則坐在他們面前,神色平靜。 整個大殿十分壓抑與安靜。 沒有一個人說話。 一直過了許久。 終于,一道聲音響起。 打破寧靜。 “阿彌陀佛?!?/br> “敢問方丈?!?/br> “今日浩然王朝,半圣身上的業火,從何而來?” 聲音響起。 讓大殿變得更加安靜。 -- -- 感謝化無大佬打賞的兩個盟主。 祝大佬抽中化無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