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驚天大秘!大魏文宮.......竟然.......
朝堂內。 隨著女帝旨意響起。 眾百官神色微微一變,他們都知道,女帝這是要竭盡全力扶持許清宵啊。 一般來說,科舉這種事情,都是由大魏文宮主持,同時由六部輔助。 卻不曾想到,這一次竟然讓許清宵當主考官。 不過一眼看去,今日大魏文宮沒有儒臣上朝,準確點來說,這些日子大魏文宮的儒臣都沒有上朝。 因為蓬儒還在牢獄之中。 這些儒臣以不上朝的方式,來做無聲的反抗。 而不知道為什么,這段時間朝堂上除了必要的爭吵以外,文武之間的關系又好了不少。 這讓大家莫名覺得很舒服啊。 而女帝將文宮的事情,交給許清宵來做,這又是一種無形的支持。 心學只怕當真要在大魏盛行了,而有大魏全力推廣之下,心學想不成為主流都不行啊。 “臣,領旨?!?/br> 監考武昌第一屆科舉,許清宵自然答應下來,無論是從個人影響,還是從選拔人才上面,對自己都有巨大的幫助。 更主要的是,許清宵看得出來,女帝是有意要打壓大魏文宮了。 這對自己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行了,許愛卿,下了朝以后,來朕的寢宮一趟?!?/br> “商談一些要事?!?/br> 女帝開口,讓許清宵去她寢宮一趟。 “臣領旨?!?/br> “不過陛下,這些文稿,還請陛下收好,最好是以國器鎮壓,否則.......” “臣怕會惹來一些異象?!?/br> 許清宵本來是不想提醒的,但看大家好像沒什么反應,所以還是提醒一句吧。 倒不是許清宵凡爾賽,而是這篇文稿被他以文氣鎮壓了,換句話來說,如果不鎮壓的話,光是自己寫的時候,估計異象都會沖天而起。 這篇文章,對比安國策來說,略勝一點,畢竟安國策這種東西,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施行,只要經濟條件好,底層生產能力還不錯的情況下。 而許清宵寫的一統中州策論,主要還是針對大魏王朝,圍繞的是大魏王朝,而不是突邪王朝或初元王朝。 自然算得上是絕世策論,可也不會超越安國策太多。 許清宵擔心的是異象出現,惹別人注意,畢竟如今的大魏,需要低調一會了。 此話說出。 眾人看向許清宵,有人想要開口說一句,但嘴張開了,又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像許清宵說的沒什么問題。 “來人,以玉盒盛裝,送入宗廟?!?/br> “退朝?!?/br> 女帝開口,倒也直接,轉身便離開了。 待女帝走后,百官退朝,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許清宵跟著百官一同離開,只是百官是回去,而他要準備前往女帝的寢宮。 不過話說,為什么是寢宮啊。 “守仁,待會談完之后,來找一趟老夫,老夫都等著你,你這五個計劃,必須要說清楚一些,文稿內容雖然寫的細致,但很多東西還是感覺不明不白?!?/br> “待會一定要來?!?/br> 剛走出殿內,陳正儒的聲音便響起了,他拉著許清宵,如此說道。 其余尚書紛紛點了點頭。 的確,許清宵這篇策論,寫的極其精彩,可很多細節卻沒有寫上去,應當是許清宵有意為之,只讓人感覺要做什么,但怎么做,如何做,壓根就沒有寫。 這樣也挺好的,最起碼文武百官,難保不會出一兩個有問題的人,知道大方向沒關系,細節不懂就行,不然什么底都兜出去了,大魏還要不要崛起? “好,諸公等我?!?/br> 許清宵點了點頭,他本來離開皇宮后,去找這幾個尚書,畢竟大魏興國之策,需要六部齊心協力,包括銀兩分配等等問題,必須要協商好來。 留下此話后,許清宵轉身離開。 朝著女帝寢宮走去。 大約兩刻鐘后。 許清宵來到了女帝寢宮外等待。 李賢在一旁伺候著自己,臉上堆著笑容,還特意拿來了一個火爐子給許清宵取暖,雖然許清宵無懼寒意,可這份心意做的挺不錯。 “李公公,最近如何了?” 許清宵開口,詢問著李賢。 后者站在一旁,彎著腰,諂媚無比地看著許清宵笑道。 “托許侯爺的福,近來還好,過得挺不錯?!?/br> 李賢諂媚笑道,這話他倒不是說假話,本來在宮中,他平平無奇,后來司禮監成立以后,他也沒有撈到什么職位,甚至有時候還受了些罰。 可隨著許清宵地位越來越高,名望越來越大,宮里也有人知道,李賢認識許清宵,自然而然也有些地位了。 當然僅僅只是認識許清宵,也沒有特別大的優待,畢竟許清宵又沒說過,李賢是他的人,兩者也沒有經常見面。 最多就是個認識罷了,不過對于宮里人來說,認識許清宵也有些用,至少不用受什么罰,甚至還能進入大人物眼中,替他們辦事。 “現在是什么品職了?” 許清宵繼續問道,在外面等候著,也沒什么人來陪著自己,自然而然也就跟李賢有一搭沒一搭聊著了。 “回侯爺,已然是從七品的掌事太監了?!?/br> 李賢給予回答。 從七品掌事太監? 這個職位不算高,但李賢如今也才不過二十來歲的樣子,年齡上占據很大的優勢。 想了想,許清宵開口。 “李公公,你我之間到有緣分,本侯也有心相助你一番,只不過李公公要記住,任何事情都是要靠自己?!?/br> “有道是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貴人相助,是相助,而能不能上去看的是自己?!?/br> “一年內?!?/br> “無論你用什么辦法,一年內成為正五品的大總管太監,本侯會相助你的?!?/br> “但如若一年內,李公公若是沒能做到這個程度,本侯也會想盡辦法,幫你謀個正四品的內侍公公之職?!?/br> “也算是相助,但往后就毫無瓜葛了,李公公可明白?” 許清宵平靜開口。 司禮監,必須要有自己的人,但這個人不一定是李賢,許清宵需要一個有野心有能力也聰明的人,看好李賢是因為最開始就認識。 可如若李賢沒有能力沒有野心也沒有實力,那么許清宵也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李賢身上。 當然畢竟相識一場,許清宵也不會如此無情,會幫李賢謀個正四品的職位,也足夠李賢在宮中耀武揚威的了。 至少這輩子榮華富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至于其他的,也就算了。 “奴婢.......” 李賢聽完許清宵這番話,有些激動地想要朝著許清宵跪拜,但卻被許清宵直接攔住了,給了一個眼神,李賢頓時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這里畢竟是大魏皇宮,女帝就坐在寢宮內,周圍人多眼雜是小,萬一被人看到了,回過頭告知女帝那就不太好了。 最起碼對許清宵來說,這不是一件好事。 大魏宦官,對一位侯爺臣服,傳出去他許清宵不會有事,可李賢基本上可以等死了。 不忠天子的宦官,沒有活著的必要。 也就在此時。 一道人影緩緩走了出來,是趙婉兒的身影。 從殿內緩緩走出來,趙婉兒披著一件藍底錦鯉棉衣,棉衣不算厚,將趙婉兒的身段,盡顯而出。 再配上趙婉兒本就不俗的面容,的確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尤其是趙婉兒這臀部,可謂是一個字,頂。 但許清宵是正人君子,以前時不時看幾眼,倒也無所謂,現在成為了大儒,許清宵就看了兩眼便收回了目光。 “許大人,陛下請?!?/br> 隨著趙婉兒開口,許清宵回頭看了一眼李賢,也沒有什么意思,只是看了一眼,然后便跟隨著趙婉兒上殿了。 女帝的寢宮,覆蓋了琉璃瓦,八角塔的一個建筑屋檐,懸掛著鐘形鈴鐺,風吹來時,微微震動,但也將呼嘯之風給定住。 是不凡的東西。 臺階上,許清宵讓趙婉兒先走,他跟在身后就好。 許清宵需要思考一些事情。 等踏入殿內,一股暖意頓時襲來,女帝的寢宮之中,沒有呼嘯寒風,取而代之的是熱氣。 “陛下,許大人已經來了,奴婢告退?!?/br> 殿外,趙婉兒出聲,告知女帝許清宵來了,隨后將殿門關上,自行退下了。 呃? 這一刻,許清宵莫名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啊。 平日里不管是什么重要事件,趙婉兒都會在女帝身旁聆聽的,畢竟這種貼身侍女,跟死士沒有任何區別。 倒也沒有什么可以或者不可以聽的,反正趙婉兒又出不了宮。 可眼下竟然讓趙婉兒離開,這......沒點蹊蹺許清宵都不信啊。 再加上這里是女帝的寢宮。 難不成? 許清宵腦海之中莫名浮現一絲絲不詳的預感。 難不成女帝想要睡我? 這是許清宵的想法,雖然有些大膽,但也不是不可能啊。 自己一戰封神,而今日于朝堂之上,更是拿出一統中州策論,說實話自己已經用才華征服了整個朝堂。 六部尚書那個不夸自己是驚世大才?而女帝會不會害怕自己被策反?或者是離開大魏? 肯定擔心啊。 而為了留住自己這種精英中的精英,就必須要給好處,封爵封相對自己意義不大,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也給得起啊。 甚至更高的職位他們都可以給,只要不是皇位,封自己為異姓王,只怕他們都愿意答應。 那么想要讓自己真正臣服女帝,或者是一心一意輔佐大魏,只有一個辦法。 一個捆綁辦法。 睡服自己。 讓自己成為女帝的男人。 啊......這。 許清宵倒也不是怕,主要是沒準備好啊。 也就在此時,突兀之間,女帝的身影出現了。 她穿著一身白紗長裙,不再是龍袍這種比較莊重衣袍了。 相比較之下,女帝這身白紗長裙,少了一分莊重,卻多了一分平易近人,更主要的是,那種冰山高冷感消失了,反而給人一種純美女神的感覺。 不知為何,這樣看起來,的確舒服了很多。 感受到許清宵的目光,女帝心中莫名感覺有些怪異,不是那種不舒服,而是一種怪怪的感覺,畢竟她知曉許清宵的心意,有些怪異感也很正常。 可就在此時。 女帝的聲音緩緩響起。 “許愛卿,朕今日找你,是有兩件事情?!?/br> 女帝出聲,望著許清宵這般說道。 “請陛下直言?!?/br> 許清宵開口,看著女帝,心思倒也正經起來了。 聽這口氣,應該不是為了睡服自己。 “許愛卿,最近你覺得有什么異常嗎?” 女帝開口,這般詢問道。 此話一說,許清宵不由微微皺眉,他最近還沒發現什么異常,畢竟這一個多月了,都在研究國策,對于其他事情,并沒有放心上。 只是偶爾聽一聽異族國的消息。 但女帝開口,事情肯定有所不同。 許清宵認真思索。 過了一會后,許清宵想到了什么。 “大魏的讀書人?!?/br> 許清宵給予回答。 是啊,這段時間,感覺這幫讀書人好像消停了一會啊,準確點來說,不是消停了,而是沒有人組織性來針對自己。 這就有些古怪了。 而且十分的不合理。 按理來說,這大魏文宮不應該抓住自己的痛腳,開始瘋狂彈劾的嗎? 為什么如此安靜? 雖說蓬儒被抓入天牢內,但這并不代表大魏文宮不敢找自己麻煩。 無非就是換個人來找自己麻煩。 但不管如何,他們一定會來找自己麻煩,可現在竟然出奇的安靜,這就有些不可能。 是的。 大魏文宮。 自己殺降屠城。 大魏文宮前段時間罵聲慘烈,可現在卻出乎意料的安靜,這絕對不是大魏文宮怕了自己,也不是大魏文宮膽怯。 如果大魏文宮膽怯的話,一開始就不會跟自己斗。 “陛下,您的意思是說?朱圣一脈,還想要對付臣?” 許清宵問了一句廢話。 女帝沒有回答,而是詢問許清宵。 “蓬儒自愿入獄,你不覺得此事有蹊蹺嗎?” 她如此說道。 “的確有蹊蹺,即便當時臣手握大權,可蓬儒乃是天地大儒,如若他真的反抗,臣敢殺儒,但還真不敢殺一位天地大儒?!?/br> 許清宵點了點頭,他皺著眉頭。 的確,當初文宮鬧事,自己讓陳正儒處理,陳正儒是當朝丞相,也是文宮大儒,真磨刀霍霍砍張寧,那又如何? 殺一尊大儒,大魏扛得起。 但殺一位天地大儒,大魏頂不住,陳正儒也不敢殺。 那么蓬儒完全可以繼續僵持。 可偏偏蓬儒選擇老老實實進大牢。 當時許清宵第一反應就是,蓬儒想要繼續造勢,自己進入天牢,如若戰敗,他就可以借題發揮。 如若自己戰勝了,那也可以找自己一點麻煩。 畢竟那個時候太忙了,哪里有時間去管他啊,所以就沒有多想。 現在回過頭仔細想想,的確有貓膩啊。 “朕想了許久,蓬儒若是想要找你麻煩,如果單單只是拿殺降屠城做文章的話,沒有任何意義?!?/br> “因為此戰你贏了,只要仗打贏了,天下人就沒什么好說的,至于大魏國內,朕封侯,尊心學,也是為了削減屠城所帶來的影響?!?/br> “可蓬儒,必然還有其他手段等著你,他冒著入獄的風險,自然不會善罷甘休?!?/br> “許愛卿,這件事情,你不可不防,做好最壞的打算?!?/br> “不過你放心,朕一定會支持你?!?/br> 女帝開口,她也想不明白,蓬儒到底會用什么手段,來找許清宵麻煩。 畢竟仗都打贏了,大魏百姓無條件支持許清宵,朝中上下也是支持許清宵的。 即便是讀書人罵的再兇,可事實擺在眼前,屠十城而換來大魏鼎盛,這完全說得過去,仁不仁道是一回事,國家發展又是一回事。 “臣,多謝陛下提醒?!?/br> 許清宵神色愈發認真了,一開始還以為是要刺帝。 可沒想到的是,女帝竟然真是跟自己談正經事。 而且這個正經事,自己還不得不防一手。 蓬儒要搞自己。 而且絕對不是隨便罵幾句的那種,一定是那種足可以讓自己身敗名裂,或者死無葬身之地的手段。 但具體是什么,許清宵一時之間想不到,難不成又是異術? 這也不太可能吧? “第二件事情?!?/br> 女帝望著許清宵,緩緩開口。 “陛下請說,臣洗耳恭聽?!?/br> 許清宵態度端正。 “大魏真的需要一位圣人了?!?/br> 女帝一出聲,便有些石破天驚,讓許清宵有點懵了。 好端端聊著,突然來一句,大魏需要一位圣人? 誰不知道大魏需要一位圣人啊,只是你干嘛跟我說???陛下,你這眼神是什么意思?讓我成圣? 我許某人想成圣是沒錯,但又不是說想成圣就能成圣的啊。 許清宵的確有些懵。 沒別的意思,成圣放一邊去,先說天地大儒這個境界,想要成為天地大儒,就需要足夠的民意。 自己平亂異族國,封侯,殺降屠城,宣戰突邪,得到了極其可怕的民意,但還是不能夠成為天地大儒。 一是民意始終欠缺了一點,二是需要一個契機,一個讓自己突破這一品的契機。 民意還好,這幾年好好發展一下大魏,說不定半年左右的時間就能得到足夠多的民意,可這個突破到四品的契機,許清宵找不到。 差不多一年或兩年的時間,能成天地大儒,當然這是最好的預計。 真要保守估計,三年左右吧。 甚至五年都有可能。 自己入學到現在,一年都沒有,再過幾個月差不多就一年了。 聽女帝這口氣,是希望自己現在就成圣啊。 讀書一年,我已成圣? 小說都不敢這樣寫啊。 “陛下何意?臣,聽不懂?!?/br> 許清宵只能裝糊涂了,他聽不懂女帝的意思。 而女帝似乎知道許清宵在想什么,不由開口道。 “五日后,冊封大殿,朕,會竭盡全力,幫你成就天地大儒的?!?/br> 她如此說道。 許清宵微微皺眉,倒也沒有什么驚訝,因為女帝敢這樣開口,她是大魏女帝。 可許清宵皺眉的原因很簡單,一來,自己無需拔苗助長,其實緩緩沒有關系,六品破境丹出來以后,自己完全可以突破到武道六品。 再鎮壓一番體內妖魔,拖延個一二年不難。 而這一兩年的時間,自己可以好好讀書,理解人生,從而順其自然突破到天地大儒。 太快提升,拔苗助長的話,可能對未來不好,尤其是圣境。 這也是許清宵皺眉的原因。 “陛下,為何如此之急?其實.......臣,不急?!?/br> 許清宵給予回答,如若不是必要的情況下,他想等等,順其自然。 “許愛卿!” “大魏需要一位圣人,否則的話,大魏將會面臨一次史無前例的危機?!?/br> “比北伐嚴重十倍,對朕影響極大,對你也影響極大?!?/br> 女帝開口,她目光無比堅定,望著許清宵,如此說道。 此話一說,讓許清宵愣住了。 史無前例的危機? 比北伐嚴重十倍? 這怎么可能? 比北伐嚴重十倍,那么就必須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包括北方蠻族聯軍,殺向大魏。 可即便是如此,大魏可以直接派出一品武者,雖然大魏逃不過被滅國的命運,但至少大魏可以讓這三方勢力吃個大虧。 到時候三方勢力也會自相殘殺,所以這種可能性不大。 三足鼎立的好處就是,誰強另外兩個對付誰,誰弱就會跟第二聯盟。 這就好像為什么突邪宣戰,初元王朝第一時間發來密函,愿意援助的原因了。 那么不是戰爭的話,還有什么事,如此影響大魏? 與藩王有關,更不可能了,藩王沒有機會造反,至少現在沒有。 要讓自己成圣? 是文宮! 許清宵想到了,文宮的確能給大魏王朝帶來麻煩。 只是比北伐還要惡劣十倍,這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思來想去,許清宵皺緊眉頭。 文宮即便是有一位半圣,斥責女帝哪里哪里不行,只怕都無法撼動女帝的地位,也不可能讓女帝這般。 那么文宮做什么事情,才能讓大魏女帝如此忌憚呢? 許清宵沉思。 過了良久。 終于,許清宵想到了一個可能性了。 當想到的一剎那間,許清宵眼神頓時露出驚愕之色。 他望著女帝,而女帝則顯得十分平靜。 “文宮......要脫離大魏?” 許清宵咽了口唾沫,他說出自己的猜想。 當他說出這個猜想時,許清宵的目光,一直鎖定在女帝面容上。 卻發現后者沒有一絲神色,依舊是平靜地點了點頭。 “恩?!?/br> 淡淡的回答,篤定了這件事情的事實。 而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般,在許清宵腦海當中炸響。 “這不可能?!?/br> “陛下,朱圣乃是在大魏王朝證道成圣,大魏是朱圣圣統之地,即便是他們在如何,也不敢這樣做,難道他們就不怕天下讀書人憤怒?難道他們就不怕大魏讀書人翻臉嗎?” “臣,不敢相信?!?/br> 許清宵直接否決了這個可能性。 文宮脫離。 這是多大的一件事情?的的確確被北伐還要可怕十倍。 大魏百姓的民族傲骨和傲氣,有一半來自于朱圣,走在外面,各國攀比,從吃喝拉撒這種生活基礎,再到穿用禮儀,變成金錢攀比。 但這些都是低俗的,真正精神上的東西,才能判決高下。 那就是來一句,我大魏有圣人,你們有嗎? 這話一說,人家馬上閉嘴了。 因為有一說一,還真沒有。 自大魏出圣人后,大魏國運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增強,百姓民意也得到了史無前例的穩固。 圣人,就是一種精神象征,圣人在世的時候,皇帝都遮掩不了圣人的光輝,甚至圣人與皇帝見面,還必須要由皇帝先行禮,當然只是簡單的拜禮,也不是真正的行大禮。 圣人死后,大魏的國運并沒有下降,反倒是有所提升,畢竟圣人雖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遠留在了大魏。 這個精神,就是大魏文宮,朱圣一脈的傳承。 有了大魏文宮,其實意味著,圣人還在大魏,大魏依舊是圣人正統。 可如若大魏文宮脫離的話,那么天下人可就不認你大魏是圣人正統了。 就好像現在就有諸多異族認為,他們才是真正的圣人正統,甚至還說當年朱圣周游列國,是在他們國家成圣的。 天下人沒有經歷過,所以不敢完全篤定和否認,但大魏文宮可以證明一切。 要是大魏文宮真沒了,許清宵可以保證,大魏國運直接少三成,并且一百年內,無論大魏怎么發展,除非出了一個新圣,不然的話,大魏國運還會持續少三成。 即便是經濟發達起來了,最多加一成,也就是五成左右了。 精神上的自豪,與生活攀比完全是兩個概念。 許清宵的否認與不可置信,在女帝眼中沒有任何一絲其他表情,有的只是平靜。 可這種平靜,讓許清宵沉默了。 因為女帝如此平靜,就意味著這件事情是真的,甚至都不需要有任何一點懷疑。 “陛下可知,大魏文宮什么時候會脫離?” 許清宵問道,他眼中的驚愕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疑惑。 “近期!” “要不了多久?!?/br> “甚至明日都有可能?!?/br> “最遲,半年內?!?/br> 女帝給予這個回答,一個很殘酷的回答,大魏文宮隨時可能會脫離,最好的結果,是半年之內。 “沒有辦法阻止嗎?” 許清宵問道。 “沒有?!?/br> “大魏文宮脫離,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大魏國策問題,自景泰帝登基時,大魏文宮仗著扶持景泰帝為由,執掌國家大事,調動民意?!?/br> “朱圣一脈,更是要求大魏獨尊朱圣,惹來景泰帝不悅,最終景泰帝有意無意打壓大魏文宮,后來太爺爺景元帝繼位,依舊是打壓大魏文宮?!?/br> “但打壓的并沒有太過于激烈,一直到我爺爺景盛帝執掌皇權時,決心將大魏文宮剝離大魏朝中,打算建立文武制度,而并非文武儒三脈?!?/br> “可計劃還未實行,北蠻鐵騎氣勢洶洶殺來,父皇武帝臨終前告知我,北蠻入侵大魏,一定有朱圣一脈的影子?!?/br> “甚至不僅僅只是朱圣一脈這么簡單,文宮的人,看似是天下最無私之人,可也是天下最聰明的人,他們眼中只有圣人,已經產生執念與心魔?!?/br> “只是北伐失利,朕繼位之后,難以與大魏文宮周旋,只能暫時任憑他們胡作非為?!?/br> 女帝緩緩解釋,說出一樁辛秘,許清宵認真聆聽,不敢錯過一個細節。 “許愛卿,你有沒有察覺到,朱圣一脈對于天下文壇來說,始終有一種唯我獨尊的氣勢?!?/br> “任何學派都遭到過朱圣一脈的打擊,任何有志青年,如若不是朱圣一脈的學生,那么他才能再好,可能也只是個小小主事?!?/br> “陳正儒,雖然不是朱圣一脈的人,但他為國家立言成儒,再加上也一直在大魏文宮靜修,所以才登上了吏部尚書之位?!?/br> “至于禮部尚書王新志,如若不是你,王新志依舊是朱圣一脈之人?!?/br> “其余四位尚書,都是先帝用盡最后手段扶持而上,可付出的代價就是,儒臣在朝中說話的權力更大了?!?/br> “朕清楚,相信許愛卿也清楚,大魏想要真正走向繁榮昌盛,必須要剔除朱圣一脈?!?/br> “常儒,不可參政?!?/br> “可朕的意思,他們都猜到了,也明白了,所以他們要離開大魏了,至于是否去其他王朝,還是說建立屬于自己的讀書人國度,朕還不清楚?!?/br> “唯一知道的是,他們要離開大魏,近期之事?!?/br> 女帝開口,最后一句話十分堅定。 而常儒的意思,就是尋常大儒,像許清宵,陳正儒,王新志這種有才能的大儒,可以任職,可大魏朝堂當中,只有三道聲音。 文臣,武官,皇帝。 其余不允許有第四道聲音了。 “半年之內?!?/br> “陛下的意思是說,想要讓許某半年內,踏入圣境?” 許清宵皺著眉頭,看向女帝道。 “是的?!?/br> “半年之內?!?/br> “如若許愛卿半年之內,成為大魏新圣,那么便完全可以抵消文宮脫離的麻煩?!?/br> “否則的話,大魏國運一旦下降,想要重回,怕是難于上青天?!?/br> 女帝點了點頭。 國運想要下降很容易,可想要提升卻無比難,尤其是大魏王朝這種國家,已經是王朝了,任何一點提升,都是不得了的事情。 “陛下?!?/br> “臣.......恐怕是做不到?!?/br> 許清宵搖了搖頭。 他做不到。 肯定做不到。 半年內成為圣人? 拿什么成圣?自己還不知道成圣的要求是什么啊。 甚至說句不太好聽的話,自己也才不過是個大儒。 連天地大儒都不是,就想著成圣,這已經不是好高騖遠了,這是想一步登天啊。 按照許清宵自己的想法,怎么著也要十年或者是二十年的時間吧? 甚至這個還是有些美好,保守估計自己五十歲之前成圣,這還差不多。 “朕明白?!?/br> “半年之內成圣,這是不可能的事情?!?/br> “但.......一切皆有希望?!?/br> “許愛卿,你是一個能創造奇跡的人,朕,并不是將希望寄托在你身上,而是期盼有一天會在出奇跡?!?/br> “如若有,大魏當真正昌盛!” “如若沒有,也是大魏命中劫難,是朕的劫難?!?/br> “但許愛卿放心,即便是文宮脫離,朕也會竭盡全力幫你?!?/br> “這段時間,無論有什么需要朕幫忙的,許愛卿開口即可?!?/br> 女帝也明白,半年內讓許清宵成圣,這顯然是強人所難。 但她只是將事情告知許清宵,同時等待一次奇跡,雖然這個奇跡,幾乎不可能存在,但有總比沒有好。 聽到女帝這番話。 許清宵不由長長地嘆了口氣。 還以為接下來沒什么大麻煩了,最多就是發展發展大魏。 可沒想到的是。 真正的危機,早就藏在了大魏。 只是一直沒有爆出來罷了。 大魏文宮脫離? 此事要是傳開了,整個天下都要嘩然。 而大魏文宮的措舉,也必然受到大魏百姓的怒斥。 這是要將大魏陷入一個絕境之中啊。 讓好不容易看到未來希望的大魏百姓,再一次陷入絕望,再一次喪失自信。 這比北蠻入侵還要嚴重十倍。 大魏文宮,當真會這樣做嗎? 他們不是自稱儒者嗎? 理念不合,針對自己,許清宵無話可說。 可若是將文宮帶走,徹底脫離,絕對不僅僅只是這么簡單,還有更加惡劣的后果。 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極其極其的恐怖。 甚至說句不夸張之言。 自己做的這么多努力,可能統統白費。 其影響之大,難以言說。 “陛下,不如.......殺儒!” “所有后果,臣,愿意承擔?!?/br> 下一刻。 許清宵目光冰冷,他提出一個想法。 既然解決不了這件事情,那為何不直接殺儒? 大儒敢說脫離,就殺大儒。 天地大儒敢說脫離,就殺天地大儒。 如若有活著的半圣敢說脫離,那就殺活著的半圣。 只是此話一說,女帝立刻搖了搖頭。 “不可?!?/br> “儒不可殺?!?/br> “當真殺儒,大魏將會受到詛咒,圣人的詛咒,這是真的?!?/br> “而且儒者越多,不管是不是在大魏,都可以壓制這天地的一些妖魔?!?/br> “有很多很多事情,守仁你還不知道,朕不是不愿告訴你,而是無法告訴你?!?/br> “一位大儒可以殺,但多了絕對不行,尤其到了天地大儒這個程度,殺了他,天地會有所感應,輕則家破人亡,重則給自己國家帶來天災人禍?!?/br> “此事發生過,無需質疑真假?!?/br> 女帝直接拒絕了。 如若靠殺能解決此事,不要說她了,武帝可能就已經將這幫儒生全部殺了個遍。 殺儒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極其慘痛的代價。 而且殺完儒后,大魏文宮更要脫離,到時候還不會有任何爭議的脫離。 那大魏賠了夫人又折兵。 聽到女帝這般說。 許清宵再一次沉默。 不能殺。 那么唯一的辦法就是,半年內成圣。 只是,這不可能。 大魏文宮脫離,影響的不僅僅是大魏,也不僅僅是女帝,包括自己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國運下降,每一個國家百姓都會受到牽連。 地位越高,受到的牽連越大。 實力越強,無論是儒道還是武道,受到的牽連也會越大。 不然為何叫做國運? “愛卿,莫要亂想了,此事還有一點時間,五日后,冊封侯爵之時,你可以向朕提任何要求?!?/br> “朕都會滿足你的,并且,朕也會竭盡全力,幫助你成天地大儒,朕不強迫你,若你不愿意,無需強行突破?!?/br> “也免得毀了根基?!?/br> 女帝出聲。 該說的她也說了,如何選擇,她尊重許清宵。 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成圣太難了。 想讓許清宵半年之內就成圣。 許清宵答應了,她反而不信。 之所以說這么多,就是讓許清宵知道,別蒙在鼓里,回過頭發生了一大堆事情,什么都不知道,沒有任何一點心理準備。 “臣,知曉了?!?/br> 許清宵點了點頭,不過也沒有說什么了。 “行了,許愛卿,時辰不早了,你先回去吧?!?/br> 女帝開口,讓許清宵回去休息。 “恩?!?/br>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許清宵朝拜,隨后轉身離開大殿。 但末了,許清宵沒有跨過大殿之門,而是轉過身來,看著女帝道。 “陛下,有任何需求,都可以來找您嗎?” 許清宵冷不丁的開口。 讓女帝有絲絲驚訝,不過她的聲音沒有半點遲鈍。 “恩?!?/br> 淡淡的回答,代表著一切。 “多謝陛下了?!?/br> 回應一句后,許清宵走出大殿。 此時,已經是午時。 十二月份的午時,太陽高照,但依舊透著寒意。 許清宵走出宮后,便朝著吏部走去。 但他去顯得心事重重。 蓬儒到底想要做什么? 大魏文宮何時脫離? 自己.......下一步該怎么做! 半年成圣。 這.......的確比登天還要難啊。 而且。 不見地是半年。 可能是......三個月。 甚至是。 下個月就有可能,要脫離大魏了。 如若當真如此。 朱圣一脈,是當真的狠啊。 許清宵的目光,逐漸冷冽下來了。 如若當真如此。 許清宵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是自毀根基,也要強行成圣。 滅殺這群畜生賊子。 這比異族國還要賤毒十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