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戰!殲敵五萬!殺出自信!蕃國投降!
信武侯愣在原地。 說實話,不是他沒見過世面,而是許清宵下達的軍令也未免太那個啥了吧。 正常來說,兩軍交戰,可以偷襲可以耍手段,可問題是這是勢力均敵之間。 他們是大魏王侯,攜帶三十萬大軍,完全可以正面剛啊,沒必要夜襲攻城,這樣做只怕會被天下人恥罵,尤其是那幫儒臣。 其實恥罵倒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一旦沒有攻下,這才是最大的問題,你突襲就代表你沒有底氣打持久戰,那人家原本是想跟你交鋒對戰,現在不打了,就是耗你時間。 影響士氣,而且有諸多壞處。 小戰役,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大戰役,真的每一步都不能亂來,三十萬大軍啊,需要多強的調控能力?才能用兵如神?每一個命令下去,都需要層層傳達。 “侯爺,怎么說?” 左將軍林峰咽了口唾沫,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么說。 “軍令如山!” “不過現在不要說,等到戌時再說?!?/br> 信武侯也是霸氣,他凝聚真氣,直接將信封自焚。 左右將軍齊齊領命。 而后大秋山中。 該扎營的扎營,該做事的做事,十萬鐵騎并沒有任何察覺。 一直等到三個時辰后,二十萬精兵也到齊了,眾人開始扎營干活,三十萬大軍的扎營十分復雜。 還必須要挖出通水道,以及一些其他東西,譬如說排泄之類,必須要全部做好來。 行兵打仗,可不僅僅只是拿刀拿槍上去干就完事了。 后勤第一,打仗第二。 若無后勤,根本打不了持久戰。 所有的一切,都在井井有序。 一直到了戌時。 天色已晚,目前除了主要大營之外,其余的營地只搞好了三成,將士們生火,一個個充滿著期待。 大魏好不容易一戰,他們自然充滿著期待與興奮。 然而就在此時,大營當中。 數百名將領正站在當中,聽著信武侯下達命令。 “所有將領,將夜襲之事,傳達屬下,層層落實?!?/br> “朝廷有令,此番夜襲,阻攔者殺!” “不服者!殺!” “皇室一脈男丁者全殺!” “文臣武將,殺!” “手中有鐵器者,殺!” “無論老弱病殘,女子不殺,但反抗者,照殺?!?/br> “皇宮中任何異寶,城內所有值錢之物,皆可搶掠,但需匯報,不可私藏,一切金銀珠寶,朝廷下了令,權當做犒賞三軍?!?/br> “爾等知道嗎?” 信武侯開口,他一連幾個殺字,說的百將不由咽了口唾沫。 大魏號稱上國之上,又有大魏文宮,天下讀書人之正統,對外仁義道德,即便是行兵作戰,講究的還是一個常理。 說直接點,有很多地方需要顧忌,只殺當兵的,還有皇室一脈,其余百姓根本不可能殺,至于搶掠這種行為,一般來說也不會允許。 所以眾人有些擔心,怕萬一真做了這種事情,回頭被那些讀書人彈劾,那就麻煩了。 “末將領命!” 只是該回答還是要回答,這是軍令,不可質疑。 但領命過后,有人不禁皺眉,看向信武侯道。 “侯爺,這樣做的話,會不會招惹一些是非???” 有將領開口,說出了眾人心中的擔憂。 而信武侯卻神色冷漠道。 “有何是非?” “這是朝廷的命令,是許守仁,許大人的命令,他現在是監國少卿?!?/br> “這場戰役他是指揮使,我等只是聽軍令罷了?!?/br> “再者,這般行為,本侯并不覺得有何過錯,這些番邦異族,對我大魏虎視眈眈?!?/br> “我等不是沒有給他們機會,二十一日,我等被天下百姓罵了二十一日,也給了他們二十一日的時間?!?/br> “他們百般不珍惜,難不成當真要大魏求他們答應?” 信武侯一番話,說的眾人不由回憶起這二十一日的情勢,大魏的將領,被罵的狗血淋頭。 這股氣,他們窩在心中,天天暴躁如雷,現在一提,大家心里的確又來火了。 是啊,大魏給了他們二十一日的時間,許清宵連寫三道圣旨,要求對方主動下罪己詔,道歉。 可對方是什么態度? 壓根就不鳥大魏王朝,一個個拽的不得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主國一般。 “侯爺所言極是,是屬下想錯了?!?/br> “侯爺說的沒錯,這幫狗東西,今晚殺個痛快?!?/br> “身為附屬國,竟然屢屢侵犯我大魏,當真是該死?!?/br> “許大人當真是有血性啊,之前聽說過許大人骨子里流淌著兵家的血,我本來不信,現在一看,許大人就是天生的將首?!?/br> “大魄力者,一個書生,卻敢做出如此抉擇,許大人說不定以后能成為兵圣啊?!?/br> 眾將議論紛紛,夸贊許清宵的果斷以及才華。 “吹捧的話,等班師回朝再說?!?/br> “我這守仁兄弟可不僅僅只是手段果斷,他智謀天下第一?!?/br> “行了,立刻傳達消息下去,子時一到,直接潛行?!?/br> “對了,再派十支輕兵,測查周圍探子,發現就殺?!?/br> 聽到眾人吹捧許清宵,信武侯也是滿臉的光,不過眼下不是吹捧之時,馬上就要開打了。 “末將遵命?!?/br> 數百位將士齊齊喊道,隨后走出大營外。 此時。 夜黑風高。 大秋山脈,隨著數百道身影從大營潛行而出。 不到半個時辰,數十道身影倒在地上,被無聲襲殺。 而兵營當中。 當軍令傳達下來時,所有士兵驚愕了。 不過他們沒有聲張,而是努力地消化這個令人震撼的信息。 足足過了許久,大軍這才回過神來。 他們想要開口,卻看見百夫長噓聲禁指。 “不要聲張,記住,這一戰,是大魏第一戰,事關大魏榮耀,凡戰死者,三倍撫恤金,平享蕃國金銀珠寶?!?/br> “兄弟們,別怪老子說話難聽,你們一個個的連婆娘都沒找,說到底是什么?還不是沒錢?” “這一戰過后,有血性點,殺敵立功,沒血性的,就好好活著,等入了城,整個蕃國的金銀珠寶,想搶多少就多少?!?/br> “我估摸算下來,一人至少能分幾百兩,甚至是上千兩?!?/br> “有了這筆錢,你們還愁什么?還有這蕃國里面的姑娘有多少?異族風情,帶回去當妾也不虧啊?!?/br> “你們自己想想!” 百夫長壓著聲音如此說道。 一番話說完,數百人頓時露出無比震撼之色,比剛才聽到的話還要震撼。 “幾百兩?” “一千兩?大人,您是在騙我們吧?” “我當兵一年也就是十二兩銀子,這場戰贏了,能拿幾百兩?” 眾人驚愕了,實打實被這銀子給震撼到了。 幾百兩是什么概念?他們幾十年的俸祿啊。 有了這筆錢,他們還怕找不到婆娘? 還有百夫長說的那話,找幾個異族女子當妾,這對他們的吸引力極大。 “老子唬你們作甚?” “這是朝廷的命令,但必須要求贏,贏了,蕃國一切,犒賞三軍,你自己估摸著算一下,一個蕃國,再不濟一萬萬兩白銀有吧?” “咱們有多少人?三十萬人,按人頭分,一個人三百三十三兩白銀?!?/br> “而且這話是許大人說的,你們信不信?” 百夫長如此說道,而眾人聽到是許大人說的,一時之間一個個興奮了。 “許大人說的話,我信!” “俺也信,俺娘說許大人是個好官,從來不說假話,跟著許大人有rou吃?!?/br> “三百三十三兩啊,天啊,我都可以娶兩個婆娘了?!?/br> “哼,一群蠢材,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要,殺敵升官,娶婆娘,不可以全要嗎?” “哈哈哈哈哈,你這話說的沒毛病?!?/br> 眾人議論紛紛,渾然沒有一點畏懼,這是士氣提升的象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許清宵沒有什么戰前宣言,也沒有什么戰前準備,他以民怨調動士氣,從而讓這群本身就帶著怒火的將士出場。 再用銀子鋪路,一切水到渠成。 就如此,終于,三十萬大軍全部得到通知。 所有人都充滿著期待與干勁,等待著子時來臨。 隨著時間挪移。 終于,子時到了。 由信武侯帶兵,三十萬大軍,劃分三隊,分別朝著東南北三門潛行而去。 兩百里。 再怎么潛行加速,也需要接近一個時辰的時間才能趕到。 這一刻。 三十萬大軍盡可能的保持安靜。 騎兵的聲音難以遮掩,所以騎兵在后,沒有率先沖鋒。 一百五十里。 一百里。 五十里。 距離在不斷縮減,一支五百人的斥候隊伍,一直領先二十里路,負責清理一些路探。 三十里。 二十里。 還差最后二十里路。 但可惜的是,到了這里,想要隱瞞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咻!咻!咻! 砰!砰!砰! 天穹之上,一束束煙火炸開,這是蕃國的信號,有探子發現了大軍蹤跡,立刻警告蕃國內部。 潛行敗露,信武侯可沒有任何一點慌張,事實上他心里的預估是五十里就被發現。 現在距離蕃國城外,距離二十里路,已經超乎預想了。 “全軍出擊!” “殺!” 這一刻,信武侯抽出長劍,他駕馭妖獸血馬,爆發出一道驚天吼聲。 這是一位四品武者,是一位武道王者,其聲音可響徹十里內。 這一刻,三十萬大軍皆然聽到信武侯的口號。 他們不再潛行,而是紛紛抽出長刀,朝著蕃國殺去。 或許是因為心里憋屈難受,也或許是因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無論是任何原因,三十萬大軍如同打了雞血一般,朝著主城沖殺過去。 月光之下,刀劍鋒芒。 蕃國主城。 王宮中。 蕃國君主正在清點這次援助之物,整個人已經開始在做美夢了。 夢想著蕃國一朝能踏入十國行列之中。 可就在此時,一道急促無比的腳步聲跑來了。 “不!不!不好了!” “王上,不好了?!?/br> “大魏軍,殺過來了?!?/br> 一路奔跑的太監慌慌張張道,顯得無比驚慌。 “什么?” “大魏軍殺過來了?” “這不可能?!?/br> 蕃國君王站起身來,他眼中充滿著不可置信。 三十萬大軍,這才剛剛來到大秋山脈,正常來說,只怕今日還沒有完成扎營。 所有準備工作都沒有做好,怎么可能就殺過來了? 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難道他們不要準備的嗎? 難道他們就不怕戰敗嗎? 攻城之事,本身就難,不做好后勤,怎么可能打? 還有,大魏不是一直自稱仁義嗎?不是仁者之師嗎? 怎么打起我來,就沒有任何一點仁義道德了? 蕃國君王實實在在有些懵了,他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過了半刻鐘,他總算是回過神來了。 “快!” “快!” “快去傳宰相來?!?/br> “通知下去,集結蕃國所有精兵,抵御外敵?!?/br> 蕃國君王開口,他知道事不容遲,必須要快點應策。 太監聽到此話,立刻轉身離開,不過就在此時,蕃國君王再次開口道。 “先讓其他異族國的將士沖殺?!?/br> 他提醒了一句。 而太監聽到這話,直接離開了。 半刻鐘后。 蕃國丞相急急忙忙跑來,他連鞋子都沒有穿,可見他心急如焚,不僅僅是他,一些武將文臣,包括諸國來使也紛紛來到王宮之處。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也沒有料到,大魏竟然這個時候來犯。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王上,速速整頓三軍,抵御外敵,此番大魏是抱著必死之心,夜襲我蕃國?!?/br> “此等行為,不為仁道,若能堅守住,此戰蕃國已勝一半?!?/br> “否則,若堅守不住,蕃國就要完了?!?/br> 蕃國宰相開口,他一句話點明核心。 對方夜襲,實在是不為仁道,借此機會,完全可以從言論上抨擊大魏,贏得諸國更強的支持。 可若是堅守不住,說再多也沒用,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利瓦,孤現在將兵符交于你,調整大軍,出城御敵?!?/br> 蕃國國君實實在在有些慌了,他第一時間交出兵符,讓宰相去布兵。 實際上不是他慌了,是所有人都沒想到,大魏會突然來這么一手。 當真是絕啊。 轟! 就在這一刻,一道轟鳴聲響起。 是投石器。 帶著火石,落入了主城內。 這一刻,王宮之外,尖叫聲,逃難聲,哭喊聲,驚慌聲彼此起伏。 戰爭來臨,百姓們即便是再有勇氣,也無法面對這三十萬的殺戮機器。 轟轟轟! 越來越多的火石墜落蕃國主城。 大魏軍隊已經開始攻城了。 “殺?。。。?!” “殺?。。。?!” 城外,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響起,震散了云霄,傳至皇宮處。 “速去!” 蕃國國君大吼一聲,讓宰相速去應對啊。 而此時。 蕃國主城之外。 三十萬大軍,從東南北三個方向進攻,投石器將一枚枚火石丟入城中,引得戰火連天。 沖天的喊殺聲,震耳欲聾,烏云都被震散了,一輪明月浮現,仿佛是見證者一般。 “破城門!” 信武侯的聲音響起。 他手握一柄赤色大刀,周圍真氣擴散,一刀斬去,百米的刀氣一個照面,斬殺數百名蕃國精兵。 他如同無敵者一般,一路橫殺。 不僅僅是他,數十位五品的武者,也化作一股不可睥睨的力量,朝著蕃國軍中殺去。 這是駐守主城的軍隊,城門如今禁閉,城墻上,一支支冷箭射出,這些冷箭注入了真氣,再加上用特殊鐵石打造,可以輕而易舉穿透武者的身體。 箭如雨。 一個照面,數以百計的大荒軍當場斃命。 戰爭的可怕就在這里。 死與不死,根本不是你能抉擇的。 數百名將士,抬著攻城器一路殺來。 寒箭如雨。 伴隨著一支支染上火油的箭射出,一時之間,許多火人出現,慘叫大吼,躺在地上想要滅火,但基本上被火油箭射中,難逃一死。 “兄弟,我幫你?!?/br> 大荒軍中有人大吼,直接將渾身是火的友軍斬殺,免得對方受苦。 三十萬大軍,熱血沸騰,他們幾乎不要命的沖殺。 他們畏懼死亡。 但他們知道,軍令如山,勝過生死。 “爬梯!爬梯!爬梯!” “快爬梯上去!” 最終,再付出極為慘烈的代價下,云梯來到城門之下,無數大荒軍瘋了一樣往上爬著。 然而一塊塊石頭落下,當場將人砸死。 火油倒下,伴隨著一支支箭,又是極為慘烈的一幕。 嘶吼聲,喊叫聲,痛哭聲,謾罵聲,怒吼聲,交織在了一起。 這! 便是戰爭。 轟! 轟! 轟! 下一刻,三支巨大的冷箭射出,速度極快,朝著信武侯射殺而來。 這是巨型弩箭,箭頭由極其珍貴的玄鐵打造,可以射傷四品武者。 好在的是,信武侯時刻提防,他手中赤色大刀橫劈斬下,頓時火星四濺,巨大的沖擊力,讓他倒退數百步。 而就在此時,蕃國主城內,一名四品武者登場,這是一位王者。 他從城上而落,真氣擴散周圍十丈,當場將幾十名大荒軍斬殺,渾身上下彌漫褐紅色的真氣。 信武侯目光冷冽。 下一刻,他身影一動,速度極快,赤色大刀斬殺過去,兇猛霸氣。 后者持彎刀,以一種詭異狀態,朝著信武侯斬去。 兩位四品武者,爆發大戰,余波動輒橫掃數百人。 此番是突襲,也是攻城,無法組建兵陣,所以這一戰,是真正的信念之戰,也是大魏尊嚴一戰。 震耳欲聾的喊殺聲不絕。 三十萬大軍根本沒有關注這場王者之斗。 他們眼下只有兩個字。 攻城! 攻城! 還是他娘的攻城。 咚! 咚! 咚! 攻城器撞門之聲,震耳欲聾,高達十五丈的大門,轟轟作響。 每一道聲音,都讓城內百姓恐慌不已。 足足半個時辰。 整整半個時辰。 前前后后半個時辰。 終于,在付出不知多少人性命的情況下,有人爬上城墻之上了。 “殺!” 這名大魏士兵握緊長刀,他雙眼血紅,因為他最好的戰友,方才被火活活燒死了。 噗噗噗! 戰刀匹敵,一口氣劈殺三人,但迎面而來的便是數十柄長槍貫穿身體,當場氣絕。 可他爭取了五息時間。 這五息,又讓三名大魏士兵沖了上來。 鮮血流淌一地,三名大魏士兵幾乎不要命一般沖殺,哪怕渾身是傷,強大的信念以及恐怖的意志力,讓他們眼中沒有任何畏懼。 城墻上,蕃國士兵哪里見過這樣的人,他們雖然是異族,善斗,可面對這種不要命的士兵來說,氣勢上他們就已經輸了一半。 此時。 越來越多的大魏士兵沖上來了,見人就殺。 但同樣的,最先沖殺上來的士兵,幾乎沒有一個能活下來,敵眾我寡,幾乎沒有奇跡可言。 戰爭面前,或許有僥幸,但大型戰爭,死傷絕不可能出現極低,三十萬大軍對敵,至少也要死幾萬人,甚至這種攻城戰最為可怕。 前面就是拿命堆的。 不拿命堆,你根本就到不了城門下。 轟! 又是半個時辰。 終于,東門被破,浩浩蕩蕩的大魏軍隊開始真正的沖殺了。 不過蕃國城內,其他諸國援助的將領也在第一時間指揮。 真正的交鋒,開始了。 鐵騎沖殺,一具具尸體倒在城內,戰火蔓延,整個蕃國火光沖天,街道上,到處都是尸體,屋檐殘缺,有老者被壓在房下,無法動彈,慘叫不已,卻無人關心。 有孩童大聲哭泣,失去了父母,諸國的馬隊橫沖直撞,剩下的不過是一具幼童尸體罷了。 戰爭來臨。 沒有人會顧忌那么多了。 唯獨死戰。 任何的犧牲,都是無辜且必然的。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 大魏三十萬大軍,勢如竹破一般沖進蕃國主城,他們殺到渾身是血。 一股無敵的信念,讓他們每個人都如同戰神一般。 有的士兵,哪怕被戰刀砍去手臂,卻依舊頑強作戰,直至身亡。 有的士兵,渾身是火,也死死抱住一個蕃國士兵,同歸于盡。 鐵騎碰撞,更為激烈。 左將軍林峰,背部插滿了箭,可依舊握著長刀,奮力沖殺。 右將軍張武,身上有十幾道傷痕,卻依舊再戰。 “全軍聽令!” “此戰,關乎大魏之國威!” “此戰,關乎大魏之國運!” “此戰,關乎我等之尊嚴!” “若此戰敗,我等三十萬大軍,將會被天下人恥笑,將永生永世洗刷不了這屈辱?!?/br> “殺!” “命可丟,血可流,國威不可辱,大魏不可辱?!?/br> 張武的聲音響起,他如虎哮,揮刀而前,向死而生。 “殺!” “兄弟們,把這群狗東西,全部殺光?!?/br> “殺?。。。?!” “我等,雖死猶榮!” “殺!” 震耳欲聾之聲再次響起,喊殺聲,驚天地,泣鬼神。 恐怖的殺意,沖天。 大魏將領徹底瘋了,鐵騎沖殺,無懼一切,拿命拼的啊。 諸國鐵騎看到這一幕,一個個不由咽了咽口唾沫,在他們眼中看來,這群人就是一群瘋子。 他們來此,是做持久戰的準備,而不是見面就拼刀子啊。 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些人有三十萬大軍,整整三十萬大軍啊。 如果蕃國有三十萬旗鼓相當的大軍,他們也不怕,可蕃國的兵力不過二十萬,而且跟大魏的士兵比,簡直是不堪一擊。 這些諸國異族的精銳也怕了。 但最讓他們氣憤的是,蕃國主力到現在還不出場,反倒是他們的人,死傷慘重,這讓他們如何服氣啊。 “我去他娘的蕃國狗雜種,兄弟們,撤!” 終于,有人察覺不對勁了,蕃國慫了,根本不派主力,只怕現在已經打算議和投降了,消耗諸國的兵力,來看看大魏軍的實力。 現在大魏軍勢如竹破,真打下去,即便是蕃國主力上了,估計也是戰敗的結局,無非是說能多殺點大魏軍罷了。 而這樣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有人打算跑路,撤軍,至少能保留一點實力,就保留一點實力。 “莫讓他們跑了,殺?!?/br> “他們怕了,他們怕了,兄弟們,殺?!?/br> “殺?!?/br> 幾乎是一瞬間,當有人膽怯跑路時,會帶來極其可怕的連環反應,尤其這還是各路異族國集結的將領。 又不是自己國家,本身就沒有什么歸屬感,再加上蕃國的所作所為,讓他們生厭,自然而然越來越多的人跑了。 而大魏軍可不心慈手軟,對方軍心一潰散,大魏軍便亮起戰刀,一個又一個人頭落地,跑的越快,殺的越兇。 蕃國王宮內。 一支精銳鐵騎沖了進來。 只見一名中年男子,渾身沐血,帶著滔天怒氣走進大殿內,望著蕃國君王怒吼道。 “蕃王!你到底在做什么?為何蕃國主力軍,遲遲不上?我八千鐵騎,誓死拼殺,戰到只剩一千人,卻還未見到蕃國主力?!?/br> “蕃王,你莫不成想投了?” 他怒吼咆哮,氣的肝疼。 八千鐵騎,按理說最起碼能殺敵一萬,可沒想到的是,蕃國主力遲遲不現,以致于沒有步兵的沖鋒,他們騎兵難以在城內這種環境展開手腳。 被斬七千,還剩下一千,這如何不讓他吐血。 一騎勝過十兵啊。 “大膽!你算什么東西?竟然對王上這般咆哮?” 蕃國宰相大吼一聲,指著對方斥責。 “告訴我!蕃國到底是什么意思?” 然而中年男子無懼宰相,而是死死地看著蕃國國君。 后者沒有惱怒,而是看向對方道。 “此番大魏突襲,殺的我等措手不及?!?/br> “我等已經輸了,蕃國也輸了?!?/br> “孤的意思很簡單,愿意與大魏議和?!?/br> 蕃國君王開口,一番話說的后者氣極反笑。 “哈哈哈哈哈!議和?” “蕃國屠了大魏至少三萬人,你現在說議和?大魏會答應嗎?蕃王,你可真是癡人說夢啊?!?/br> 他大聲笑道,覺得這個蕃國君王是不是傻子??? 可后者并不在乎,而是看向對方道。 “人,不是孤殺的,是爾等殺的?!?/br> “孤會下罪己詔,也會議和,大不了將爾等給孤的東西,統統獻給大魏罷了?!?/br> “這一戰,從頭到尾都是你們害的,說援兵援兵,才多少?前前后后加起來連二十萬都沒有?” “大魏軍,十萬鐵騎,二十萬精銳,你怎么打?” “總而言之,孤,愿議和!已經派人去商談了?!?/br> 蕃國君王可謂是將無恥寫在臉上,打不過了,立刻收手,直接議和,反正自己又沒虧損多少人。 當然議和只是他自己說的,實際上是派人過去投降。 這是他們商談了一個時辰的結果。 異族國送了這么多好東西,大不了自己全部給大魏,只要大軍還在,遲早有翻盤的機會。 要是兵全死光了,那蕃國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無恥!無恥!無恥!” “你會因為自己的愚蠢,葬送自己的?!?/br> 他怒吼,下一刻轉身想要離開。 “放肆?!?/br> “辱罵孤王,就想這么走嗎?來人,抓拿賊子?!?/br> 蕃國君王大吼一聲,下一刻,王宮內涌出大量精兵,一支支箭羽射出,將外面數千鐵騎全部射殺一遍。 “狗雜種!” “你當真是狗雜種啊?!?/br> 后者怒吼,他實在沒有想到蕃國君王竟然會無恥到這個地步。 這還是人嗎? 這還是人嗎? “將他生擒,待會交給大魏將軍?!?/br> 蕃國君王淡淡開口,同時反過身來,長長吐出一口氣,心中不斷祈禱,自己能逃過此劫。 而就在此時。 主城內。 投降之聲響起,借助一種器物,傳遍整座主城。 城外。 蕃國的四品武者再聽到投降之聲時,頓時停手,不想與信武侯再戰了,因為再打下去,只怕輸面很大。 只是信武侯哪里管這么多,刀氣匹練,直接斬在對方身上,瞬間淌血,露出白骨。 “蕃國已經投降,我愿投降?!?/br> 他及時開口,雖然心中有怒,可還是不想繼續激化下去,本身就打不過,再加上蕃國投降,這讓他怎么敢繼續打下去? “廢物?!?/br> 信武侯收手了。 他知道王者之間的戰斗,想要真正分出高低,一天一夜都難。 眼下不是激斗之時,而是處理大事。 在信武侯的注視下,后者走進蕃國主城,此人的目光也充滿著疑惑與憤怒。 蕃國。 投的太快了。 感覺完全可以拖延一天的時間,而這一天內,諸國肯定會派兵增援,此消彼長之下,堅持一個月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有概率能將大魏軍擊退。 他們是夜襲而來,屬于突襲,沒有做好一切后勤,只要擊退城外,他們就算敗了。 只是蕃國君王怕了。 以投降的方式,想要止住這場大戰。 下一刻。 信武侯走進主城中。 蕃國國君已經從王宮走來,朝著信武侯快速走來。 “尤木蕃,見過信武侯大人?!?/br> “信武侯大人,這件事情,可不是孤做的,是異族國逼孤做的,信武侯,孤已經下令封鎖主城,派兵全力緝拿異族國叛賊?!?/br> “還望信武侯明鑒,孤對大魏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絕無背叛之意啊?!?/br> 蕃國國君完全沒有臉皮了,他親自前來投降,見到信武侯后,更是畢恭畢敬,將所有的鍋,全甩給其他異族國了。 “哼?!?/br> 信武侯冷哼一聲,他顯然不相信蕃國國君之言,只是對方已經投降,他也沒有必要繼續再戰了。 再打,只是徒增傷亡,打到對方投降,也是一種勝利。 唯一沒想到的是,蕃國投的太快了。 “尤木蕃,令你將士,放下刀兵,由大魏軍封禁xue道,否則,談什么投降?” 信武侯開口。 投降可以。 放下刀兵,再封鎖xue道,囚禁牢中,這才是真正的投降,不然待會突然又翻臉,誰架得住這種手段? “這.......這!信武侯大人,放下刀兵沒問題,封禁xue道就......就有些不太好吧?” 蕃國國君有些尷尬道。 “大荒軍何在!” 聽到蕃國國君之言,信武侯大吼一聲。 “我等在?!?/br> 幾十萬大荒軍齊齊回答,響徹在城內每一個角落。 這就是信武侯的回答。 不封禁xue道。 那就殺。 “禁!禁!禁!” “信武侯大人,莫要置氣,莫要置氣?!?/br> 蕃國國君立刻點頭。 他已經投降了。 也就沒有必要繼續鬧事,人家說啥就是啥。 不服不行啊,要真不服,就死戰到底唄。 可問題是,死戰到底,對蕃國來說更虧啊,十多萬蕃軍若是戰死,就算大魏真輸了,他這個當皇帝的又有什么好處? 說不定還會被異族國給架空吞并。 與其如此,不如主動投降,大魏肯定會接受自己的投降,大不了就挨頓罵,實在不行就去大魏請罪。 又不是沒給皇帝下過跪。 這是他的想法。 “張武聽令,領兵一萬人,封禁蕃國將領所有xue道,八品之上,用鎮氣針,扣押大牢內,重兵把守?!?/br> 信武侯開口,讓張武帶人封禁血xue道。 “末將聽令?!?/br> 張武渾身是血,但卻沒有任何推辭。 “林峰聽令,領兵五萬,清點城內糧倉,兵庫,等重地?!?/br> “末將聽令?!?/br> 林峰開口。 而信武侯繼續下達一道道命令。 巡邏稽查,封鎖城門,發現異動,格殺勿論。 清點傷亡,尋找傷員,及時救治,不可耽誤。 下達完所有命令后,信武侯掃了一眼蕃國君王,隨后帶領兩萬大軍,朝著蕃國王宮走去。 其余大荒軍,開始巡邏稽查,亦或者休養生息,尋找幸存者。 這一仗,還沒有結束。 誰都不敢保證,待會會不會又打起來。 所以眾人保持警惕心,直至信武侯徹底掌控全局。 不然,沒有人敢輕舉妄動。 蕃國王宮。 信武侯直接入內,而后當著蕃國君王面,直接坐上王椅,姿態囂張,橫行霸道。 蕃國國君敢怒不敢言,甚至抬起頭來,滿是笑容。 而蕃國文武百官,皆然立在王椅之下,雖心中不悅,但卻不敢言語一句。 “信武侯,此事完完全全是異族國唆使孤王去做的?!?/br> “請您明鑒啊,一定要向朝廷解釋清楚?!?/br> “若信武侯能幫孤王這個忙,孤王定不會虧待信武侯您的?!?/br> 蕃國國君顯得有些諂媚。 下一刻,一件件珍寶出現在他眼中,被太監們端了上來。 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可信武侯只是掃了一眼,眼中沒有任何興致。 察覺到信武侯眼中的平靜,蕃國國君也沒有多說,又拍了拍手,頓時之間幾十個異族美色出現,穿著透紗,幾乎一眼就能看穿一切。 “信武侯,這些都是孤王養的絕色,一個個都是處子之身,您若不嫌棄,完全可以去行宮快活快活?!?/br> 蕃國國君諂笑道。 可信武侯依舊沒有任何變化,只是簡簡單單地說了一句不了,便閉目養神。 一時之間,大殿安靜了許多。 大約半個時辰后。 終于,有聲音響起。 “報!侯爺!此番攻城,我軍傷亡五萬人,兩萬七千余人重傷,三千余人垂死,兩萬人戰死?!?/br>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 蕃國王宮上下一片死寂。 而信武侯卻沒有大發雷霆,而是取出紙筆,書寫情報。 “千里加急!” “護送入京!” “請許大人定奪!” 信武侯開口。 戰爭死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眼下局勢還沒有徹底穩定。 接不接受降。 還不一定。 一切由許清宵定奪。 若許清宵愿意接受,那便接受。 若許清宵不愿接受,那他也不會受降。 不過正常來說,應當是接受投降的,有利于接下來的戰局。 只是到底如何,還是得讓許清宵來。 卯時五刻。 大魏宮廷,文華殿內。 安國公的聲音忽然響起。 他看著許清宵,不可置信道。 “守仁,你要突襲蕃國?” 安國公想了幾個時辰,他始終想不明白,許清宵什么時候將糧草運輸過去了。 思來想去,最終他猜到了許清宵的目的。 所以才忍不住這般開口。 而隨著這道聲音響起,滿朝文武不由皆然神色一變。 “守仁,你太冒險了啊?!?/br> 看到許清宵平靜的神色,安國公忍不住搖頭嘆息。 可就在此時。 一道急促無比的聲音響起。 “捷報!” “捷報!” “大捷報!信武侯殲敵五萬!蕃國投降!” 隨著聲音響起。 殿內,一片死寂。 尤其是安國公,更是愣在原地。 他剛說許清宵冒險了。 可沒想到就傳來了捷報。 蕃國投了? 這打臉為何來的這么快??? 可聽到蕃國投降。 許清宵不禁皺了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