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鳩占鵲巢,老而不死!
大魏京都。 卯時。 天剛剛亮起,整個大魏京都早已經熱鬧起來了。 各大書院門外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大部分是讀書人,但也有不少的百姓。 自從大魏文報的出現,打破了大魏京都一成不變的生活。 人們都期待第二期的大魏文報。 然而第二期的大魏文報還要等一天。 不過這個大魏文圣報,卻引來了整個京都百姓的好奇。 畢竟有大魏文報在先,大家自然期待第二期了。 同類型的東西,并不會引來百姓們的反感。 只是隨著有人將大魏文圣報的事情說出之后,百姓們這才開始破口大罵。 京都百姓都知道,這大魏文報乃是許清宵一手創辦而出,然而卻不曾想到,從大魏文宮嘴巴里居然變成了是許清宵抄襲大魏文宮的想法? 這也就算了,最讓百姓惡心的是,文宮大儒更是要求許清宵將大魏文報還給大魏文宮。 這還真是令人發指。 見過不要臉的,從來沒有見過如此不要臉之人。 一時之間,百姓怒罵不已,可當文宮讀書人宣傳大魏文圣報時,很多事情就變了。 不少讀書人奔走相告,告知天下人,大魏文圣報與大魏文報不同的是,大魏文圣報不僅僅有天下國事,更主要的是,大魏文宮的大儒們也會寫下自己感悟之言。 這話一說,怎么可能不吸引天下讀書人?還有百姓? 雖然支持歸支持許清宵,可問題是誰家誰戶沒有個孩子??? 大儒感悟,這東西外面買都買不到啊,自然而然為了自己的孩子,也要強忍惡心。 所以卯時剛剛一過。 各大書院已經是熱火朝天了。 讀書人也好,百姓也罷,很多人都已經開始排隊購買。 第一期也是二十文一份,并沒有直接降價。 并且大魏文圣報做好了很多準備,譬如說印刷這一塊,至少比大魏文報準備充足了很多。 有前車之鑒,自然不會犯錯。 只是當眾人買到大魏文生報時,許多人臉色不由一變。 許清宵的大魏文報,頭版頭條內容是‘六部尚書’之事。 然而大魏文宮的大魏文圣報,頭版頭條內容是‘稚童狂妄’。 光是看這一個標題,京都百姓與讀書人都愣住了。 誰不知道大魏文宮和許清宵有仇??? 而且這個稚童狂妄,擺明了就是羞辱許清宵啊。 大魏文宮把許清宵形容成稚童,這還真是騎在許清宵臉上大罵許清宵。 人們頓時就意識到了一件事情,大魏文宮這一次是擺明了要與許清宵爭到底。 這場斗爭肯定會分出勝負。 不過觀看其內容,國家大事還好說一點,許多人的目光,直接落在了‘文宮儒談’上面。 這才是大家想要看的內容。 一位大儒的心得。 而這位大儒,便是昨日在朝堂之上各種啟奏的張寧。 并且題目就叫做‘稚童狂妄’。 張寧的感悟倒也簡單,開篇就是圍繞品性。 敬重圣人,乃為讀書人之根本,如眼中無圣則枉為讀書人。 前面半篇說的頭頭是道,認認真真的談論這些感悟,讓人頗有收獲。 但后半篇就不一樣了。 后半篇,張寧舉了一個例子,曾經他去拜訪好友,而這個好友正在教書。 有兩個孩童,一個尊敬長輩,尊敬圣人,但資質一般般,是個窮苦人家的孩子。 一個則目中無人,狂妄無比,但資質極好,十分聰慧,家中富裕,穿金戴銀。 當時張寧的朋友詢問他,這兩個孩子你覺得誰未來能成為大才? 張寧直接回答,窮苦人家的孩子。 而張寧好友則十分好奇,這個窮苦人家的孩子,資質一般,別人讀書只需要讀一遍就能領悟,就好比這個富人孩子,看一遍就懂了。 為何覺得這個窮苦人家的孩子長大之后會成為大才? 緊接著,張寧便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他認為,一個讀書人,需要品行,也需要品德,尊重長輩,尊敬圣人,時時刻刻有一顆謙虛之心。 雖然他現在資質一般,但他尊重圣人,會逐漸領悟圣人之意,而這個富家孩子,雖然現在天資聰慧,可狂妄無比,不尊重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而且狂妄無比,目中無人,心中對圣人沒有一點敬重之意,對其他人也沒有任何敬意,如此一來的話,早晚會因為自身的傲慢,從而付出代價。 故事的最終,也就是十年之后,窮苦人家的孩子,成為了榜眼,考取功名,而這個富家孩童,卻家道中落,讀了幾年書,但卻無比傲慢,甚至還染上了賭癮,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這篇故事,是真是假,無法辯解,但不少讀書人瞬間明白,張寧這則故事到底再說什么。 他在諷刺許清宵的狂妄。 讓世人知道,許清宵如此狂妄,現在不過是一時威風,可遲早會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命運悲哀。 不過該有的感悟還是有,這不過是暗諷罷了。 就如此,兩個時辰后。 大魏文宮。 一道道人影走進文宮之中,臉上皆然帶著無法遮掩的笑容。 “喜報,喜報!四大書院,八十萬份大魏文圣報售空!售空!” “喜報,喜報!京都北街,十三所書院,十三萬大魏文圣報售空!” “喜報!喜報!” 一道道聲音在大魏文宮內響起,一時之間,引來無數大儒和儒者的目光。 動輒幾十萬份文報賣空,他們如何不驚訝? 這才不過兩個時辰啊,竟然賣了這么多? 而文宮當中,嚴磊坐在房中,聽著這不斷響起的喜報,臉上滿是笑容啊。 房內的幾位大儒也是滿臉笑容。 “老師,兩個時辰,一百五十萬份大魏文圣報已全部售空,現在還有大量讀書人和百姓都未購買,希望文宮加印,老師我等要不要繼續加???” 有儒生開口詢問,這是嚴磊門下的學生,臉上也滿是喜悅之色。 “不用了!” “一百五十萬份就足矣,我等又不是許清宵那般人,想著去賺取百姓銀兩?!?/br> “這些就足夠了?!?/br> 嚴磊緩緩開口,臉上可是有遮掩不了的笑容啊。 “是!” 后者點了點頭,緊接著離開房內。 此時,書房當中,便剩下嚴磊,張寧,還有兩位朱圣一脈的大儒了。 “恭喜嚴儒,賀喜嚴儒啊,蓬儒果然是沒有選錯人,讓您來主筆,這一日就賣出一百五十萬份?!?/br> “如若不是嚴儒不愿與許清宵這小兒一般斂財,只怕今日賣兩百萬份也不足為過?!?/br> 張寧開口,朝著嚴磊拱手笑道。 嚴磊已經被廢掉儒位,但他身份還擺在這里,他身后的人是蓬儒,大家多多少少還是會喊一聲嚴儒。 再者這些人本身就是朱圣一脈,不管嚴磊有沒有被廢掉儒位,面子上還是得過去一下。 聽到張寧恭維之言,嚴磊不由哈哈一笑。 “張儒客氣了,主要還是張儒這文章寫的好啊,昨日文章送來,嚴某是來來回回看了十遍有余,當真是精彩絕倫?!?/br> “尤其是稚童狂妄這個故事,簡直是闡明讀書人之根本,如若沒有張儒之文章,只怕今日這大魏文圣報,最多只能賣出五十萬份?!?/br> 嚴磊吹捧著后者,而張寧也滿是愉悅。 反正今日算是一個極好的開篇,一百五十萬份,完完全全超越了大魏文報第一日的售出。 這已經夠了。 “嚴儒言重了,言重了啊,不過嚴儒,方才您學生所言,老夫覺得不錯,這大魏文圣報,倒不是不可以繼續加印,眼下時辰還早,完全可以再加印部分啊?!?/br> 張儒出聲,他有些好奇,兩個時辰,就賣出了一百五十萬份,再加印五十萬份,應該還是可以賣出的,為何要在這里停下? 他很好奇。 而嚴磊卻微微一笑道:“第一期先這樣吧,后面再說,后面再說?!?/br> 嚴磊打個哈哈,并沒有解釋。 然而他的想法十分簡單,一般來說,前面幾期銷售自然最好,尤其是打出了大魏文宮這個招牌。 大家自然會爭先購買,而自己如若想要坐穩這個位置,前面幾期,就必須要節節高升,萬一一口氣賣太多了,接下來賣的少,豈不是丟臉?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誰希望別人好?誰不希望自己寫的感悟心得,能被天下人看到? 如若不是張寧這篇文章是諷刺許清宵的,他張寧輪得到第一個上報嗎? 而就在此時,突兀之間,一道道驚呼聲響起了。 “嚴儒,張儒,你們快出來看看,快出來看看,有吉兆,吉兆啊?!?/br> “嚴儒,張儒,外面有吉兆啊?!?/br> “吉兆來了,吉兆來了,我大魏文宮的吉兆來了?!?/br> 隨著一道道聲音響起,書房內的四位大儒瞬間有些好奇了,他們連忙起身,朝著外面走去。 很快一走出書房,兩人便不由驚訝了。 只見天穹之上。 nongnong無比的民意,化作了一朵朵祥云,其中還有才氣之云,聚集在天穹之上。 一朵,十朵,八十九朵。 一共有八十九朵,正在不斷凝聚。 “這!這!這!” “這是民意,這是才氣啊?!?/br> 有大儒開口,指著天穹吉兆,滿是驚愕。 “怎么會如此?難不成大魏文宮有人要成大儒了?” “怎么好端端會出現這樣的祥瑞?” 大魏文宮中,許多儒者好奇了,他們望著天穹,實實在在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可就在此時,蓬儒的聲音響起,傳遍了整個大魏文宮。 “大魏文圣報,得百姓認可,張寧之悟,得圣意認可,自有才氣之云,民意之云?!?/br> “待此云凝聚一百零八朵,將落入文宮之中,張寧更進一步,有望成就天地大儒?!?/br> “嚴磊可復大儒之位?!?/br> “此乃文宮之吉兆,嚴磊,張寧,爾等需感謝圣恩,銘記于心,為天下百姓,秉公而行,文報之事,需盡心盡力,死而后已?!?/br> 隨著蓬儒之聲響起。 一時之間,大魏文宮眾人皆然震驚了。 但最為開心的便是張寧與嚴磊了。 張寧怔怔地看著天穹,下一刻,他喜極而泣啊。 他已經年邁無比了,屬于半只腳踏入棺材的人,這輩子都不可能接觸到天地大儒這個境界。 可沒想到的是,自己只是發表了一篇感悟,卻得到了這樣的好處,有望成為天地大儒。 若是成為天地大儒,續命二十年不足為過,更主要的是,自己的名字,將會名垂千古啊。 這對于讀書人來說,是無上的榮耀。 他自然興奮,也極其激動,老淚縱橫,一張臉漲紅的不知道要說什么了。 至于嚴磊,他更是內心激動無比,興奮的滿臉血紅。 他被許清宵廢掉儒位,這是奇恥大辱,說實話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重回大儒之境。 所以他才會竭盡全力去報復許清宵,去惡心許清宵,哪怕自己不要臉,哪怕自己死,也要狠狠咬下許清宵身上的一塊rou下來。 可沒想到的是,今日自己竟然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重回大儒的希望。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之事啊。 大儒被廢,幾乎是不可能重回大儒之境的,可現在諷刺許清宵一番,竟然有這樣的好處。 他如何不激動?又如何不興奮? 許清宵啊許清宵! 我抄你之作。 還特意選一篇辱罵譏諷于你的文章。 卻沒想到,竟然讓我得到如此之多的好處。 圣人,是支持我等的! 你,注定就是一個狂生罷了。 面對大魏文宮,你終究不過是跳梁小丑。 嚴磊走進了書房內,他振奮無比,開始繼續挑選下一期的文章,他還是要挑選那種譏諷于辱罵許清宵的文章。 他要讓許清宵惡心,讓許清宵感受難受,讓許清宵生出無力感。 這種感覺,簡直是讓他從頭到尾都爽啊。 不過,這天上的彩云還在慢慢凝聚,按照這個速度,需要等到明日過完,才能凝聚出一百零八朵祥云。 至于大魏文宮之中,其余的大儒與儒生,看到這一幕后,心中莫名有許多想法。 羨慕,不悅,振奮,等等皆有。 有人羨慕嚴磊成為主筆,也有人羨慕張寧第一個發表文章。 有人不悅,認為嚴磊不配,張寧之所以能被選上去,是因為他諷刺許清宵,這樣也能得到如此之多的好處,他們的確不悅,也十分不服氣。 而更多的大儒和儒生,是振奮,是激動。 因為他們看到了大魏文圣報的潛力了,也明白大魏文圣報能給他們帶來什么了。 而與此同時。 大魏京都。 守仁學堂。 陳星河的聲音不斷響起。 “無恥!無恥!無恥!” “狗賊!狗賊!狗賊!” “這嚴磊與張寧,當真是狗賊??!” 陳星河的罵聲極其響亮,他性子比較清傲,一般就算是有些惱怒,也不會這般。 可今日他實實在在忍不住了。 大魏文圣報出世,他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特意買了一份。 可買來一看,整個人就有些暴跳如雷了。 國事這一塊就不說了,可這個文宮儒談,完完全全就是在羞辱許清宵,在諷刺許清宵啊。 什么稚童狂妄,這不就是在罵許清宵嗎? 故此他第一時間找到了許清宵,將這件事情告知。 然而書房當中。 當許清宵看到這篇文章時,并沒有任何一點生氣,反而顯得無比平靜。 原因無他,抄別人的東西,非要說是別人抄自己的,光是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幫人已經下作到什么程度了。 都到了這一步,還有什么好說的?人家不攻擊自己還表揚自己? 而且用這么隱晦的東西來抨擊自己,已經算是很給面子了,碰到個硬剛的,直接在上面罵,許清宵都不奇怪。 并且,許清宵也覺得這里面藏著其他事情,大魏文宮讓嚴磊來處理這件事情,肯定是有其他目的和計劃。 只是自己暫時不知道罷了,甚至陳正儒也不知道。 既然明白人家是有目的的,那么不管他們做什么,許清宵都不在乎,放平心態就好。 “師弟,你這也不生氣?” 陳星河有些傻眼了,他本以為許清宵會雷霆大怒,卻不曾想到,許清宵看完之后,繼續寫字。 “師兄,他們鬧就讓他們鬧吧,罵兩句就罵兩句?!?/br> “我們又不是沒得罵?大不了明天罵回去就行了?!?/br> 許清宵將筆放下,隨后又拿起這個大魏文圣報仔細看了一遍。 不得不說,大儒還是大儒啊。 行文精煉,字字珠璣,而且最絕了的是,用這種方式來諷刺自己。 用寓言故事,警告世人,各種修辭之下,仿佛是告訴天下人,讀書需要有敬畏之心,要尊敬長輩,要尊重圣人。 有了這個立意之后,基本上可以說是無解。 畢竟誰家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尊重自己?誰家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孝順? 也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狂妄自大。 最絕了的手段是,這些大儒懂得拉攏民心,特意用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孩子進行對比。 這天底下肯定是窮人比富人要多。 哪怕是大魏京都,窮人都是九成九,當然這個窮指的不是財富多少,而是對比其他人的財富。 這一招,張寧玩的相當好。 至于是否真假。 用腳指頭想想都知道啊,張寧是誰?十年前他也是大儒啊,他的朋友是什么?會是普通人嗎? 不說是個大儒,正儒沒問題吧?一個正儒的學生,能窮苦到哪里去? 也就在此時。 張如會的聲音響起了。 “不好了,不好了?!?/br> “賢弟,賢弟?!?/br> 張如會一路小跑,來到許清宵面前連聲開口,他手中也拿著一份大魏文圣報。 “怎么了?” 許清宵語氣平靜,下意識也以為張如會跟自己師兄一般。 可接下來,張如會所言,卻讓許清宵與陳星河臉色一變。 “賢弟,不好了,這大魏文圣報賣出一百五十萬份,引來民意祥云和才氣祥云?!?/br> “正聚在大魏文宮之上,有消息傳出,待祥云徹底凝聚完,嚴磊有望恢復大儒之位,而那個張寧,聽說有望踏入天地大儒之境啊?!?/br> 張如會臉色不太好看地說道。 此話一說,陳星河臉色一變,他滿臉的震驚。 而許清宵臉色一變,卻是好奇。 “民意祥云?才氣祥云?” 許清宵的確好奇了,才氣他不在乎,可民意他在乎啊。 “是啊,賢弟,你出來看看,看看東邊?!?/br> 張如會拉著許清宵走出房門,指著東邊。 果然,大魏京都的東邊,祥云凝聚,還真是民意之云。 “原來文報還有這般作用啊?!?/br> 望著東邊的祥云,許清宵不由喃喃自語一聲。 實際上,許清宵也想過寫一些寓言故事在里面,只是眼下不太適合,可沒想到大魏文宮誤打誤撞之下,竟然凝聚了民意。 這對自己來說,是一件好事啊。 他現在缺的就是民意。 “賢弟,這該怎么辦???如若嚴磊再次恢復大儒之位,還有那個張寧若是成為了天地大儒,對你來說,只怕不是一件好事啊?!?/br> 張如會這般說道。 此話一說。 許清宵沉默了。 張如會說的一點都沒錯,嚴磊已經是鐵了心要找自己麻煩。 如果只是罵兩句,許清宵壓根就不在乎。 自己又不是沒罵過嚴磊。 可如若嚴磊罵自己,居然還能獲得民意和才氣? 那許清宵就不服了。 “既廢過他一次儒位,就能廢他兩次?!?/br> 許清宵淡淡開口。 此話一說,他轉身回到房中,提筆。 本來許清宵是打算讓張如會隨便找個人寫點東西,惡心回去。 可現在不了。 他要親自反擊,而且不是反擊那么簡單,他要再廢嚴磊儒位,斷絕嚴磊重回大儒的念想。 徹徹底底斷絕。 隨著許清宵走進書房,張如會和陳星河在外面沒有進去,他們怕打擾許清宵。 而此時此刻。 大魏京都內,文宮的事情,早已經傳遍整個京都上下了,如此大的動靜,想不關注都不行。 吏部。 陳正儒望著大魏文宮的異象,不由皺眉。 “這樣一來,嚴磊主筆,其余大儒想要獲得民意,就必須爭先恐后諷刺許清宵?!?/br> “看似獲得民意,可長久以來,崩壞儒心,早晚會出事的?!?/br> “蓬儒啊蓬儒,你到底在想什么,你到底又在打什么主意!” 陳正儒喃喃自語,他看到了未來的情景,更主要的是,他還是很好奇,蓬儒到底打著什么主意? 大魏文宮到底又想要做什么。 他身為大魏丞相,其實從他成為丞相的那一刻開始,已經被驅逐核心了,因為他是大魏的官員。 而大魏文宮又是大魏文宮,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 刑部。 張靖與顧言二人望著文宮的祥云,不禁眉頭緊鎖。 而他們桌上赫然放著大魏文圣報。 “譏諷守仁,竟然得到民意?文宮的手段,當真是了不起啊,用這種方式,既諷刺了許守仁,又粉飾的如此美好,當真是文人落筆,生死由說?!?/br> 顧言如此開口,說實話心中也有些不爽。 “顧大人,今日過后,只怕接下來所有大儒之文章,都是針對守仁的,守仁也苦啊,入京之后,就沒有消停過,唉?!?/br> 張靖也出聲,他也看得出來,大魏文宮接下來的情勢會是如何。 “這件事情,守仁應該會有辦法,不然的話,他會來找我們的,我們老了,讓守仁自己來吧,不經風雨,又怎會成長?” 顧言沒有多言了,他一開始想要幫許清宵,可想了想自己又能幫許清宵什么呢? 參大魏文宮一本?有用嗎?說句大不敬的話,大魏文宮把陛下放在眼里嗎? 工部。 李彥龍正在培養工匠,水車工程已經徹底落實了,大部分的地方開始運行。 哪里有時間去管這種事情。 禮部。 王新志眉頭緊鎖,沉默不語,而他面前,站著一個人。 是華星云。 王新志很糾結,一直保持沉默。 華星云也沒有說什么,只是靜靜等待著。 過了良久,王新志緩緩吐出一口氣道。 “告訴蓬儒,老夫年事已高,也快退了,不想惹是非?!?/br> 此話一說,華星云微微一拜,緊接著離開了。 一語不發。 待華星云走后,王新志五指攥拳,虎口發白,顯得異常憤怒,而他的目光,也落在了東邊的祥云之上。 兵部。 “他奶奶的,這幫狗東西,這般辱罵守仁,卻還能獲得民意?” “守仁啊守仁,你要是不好好反擊,從今往后,老夫看不起你?!?/br> 尚書房內,兵部尚書周嚴的罵聲不斷響起。 他是兵家的人,脾氣火爆正常,口無遮攔也正常啊。 兵部尚書啊,位極人臣,罵幾句又能如何?別說在房間里罵了,就算是真罵了一位大儒,又能如何? 自己還怕一群讀書人嗎? 至于各大國公府,列侯府上,也是罵聲一片。 不為別的啊,大魏文圣報這般惡心許清宵,更是拿出稚童狂妄這種東西來諷刺許清宵。 沒想到居然還凝聚了民意? 這如何不讓他們憤怒? 實實在在有些惡心。 但他們罵歸罵。 大魏文宮上的祥云,則不斷再凝聚。 一朵又一朵。 現在已經凝聚了九十朵,就差最后九朵。 差不多明天這個時候,基本上就能凝聚完畢,那個時候,嚴磊或許真有可能恢復儒位。 許清宵所作的一切,也算是白廢了。 大魏皇宮中。 養心殿內。 女帝端坐龍椅,她神色顯得有些冷意。 面前則坐著一人,是李廣孝。 不過女帝面露冷意,并非是因為大魏文圣報,而是另外一件事情。 李廣孝面前,堆積如小山一般的奏折出現。 這些奏折有一部分是各地發來的,還有一部分,則是司禮監收集而來的密報。 不得不說的是,各地發來的密報,大部分都含糊不清,然而司禮監收集而來的密報,縝密無比。 這一刻,她感受到了這把殺伐之劍的威力,只是司禮監收集來的消息,并不是一件好事。 李廣孝將這些奏折快速看完,最終臉色也變得有些不好看了。 待李廣孝看完后,女帝出聲。 “自壽誕大典結束之后,諸多異族番邦,與北方蠻族來往密切,甚至司禮監付出上百條人命,換來重要情報?!?/br> “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借助西北藩王之力,運輸海量糧草銀兩?!?/br> “老師,此事,你如何看?” 女帝出聲,她神色冷漠,這般說道。 此話一說。 李廣孝沉默了。 但過了一會,李廣孝不由開口。 “陛下的意思是說,蠻夷又要入侵我大魏嗎?” 他如此開口,如此問道。 “有這個可能!” 女帝直接回答,沒有任何猶豫。 當下,李廣孝搖了搖頭道。 “這幾乎不可能?!?/br> “先帝七次北伐,雖最終沒有勝利,可也將蠻夷重創,如今大魏衰敗無比,可蠻夷之輩,也衰敗無比?!?/br> “他們沒有肥沃的土地,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恢復,若敢再犯我大魏,并非是明智之選?!?/br> “這群蠻族,雖然沒有我大魏子民聰慧,但也不蠢,真要來犯,蠻族之王,也不會答應!” “而且老臣得知,數年前,蠻族之王,舊傷復發,只怕撐不了多久,其子虎視眈眈,蠻族國師也覬覦國位?!?/br> “若犯大魏,對他們而言,也極其不利!” “陛下,此等情報,只怕有誤?!?/br> 李廣孝出聲。 他解釋的很清楚。 不是不相信女帝,而是不相信這個情報。 大魏與北蠻有生死大仇,互相都想要弄死互相,七次北伐,大魏國庫打空了,可問題是,蠻夷也打空了啊。 總不可能七次北伐就是跑過去露個臉吧? 所以李廣孝并不認為,北方蠻夷敢入侵大魏。 “不!” “朕并不覺得情報有誤,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如此援助糧食,這就是行兵前兆?!?/br> “再者各地藩王也的確蠢蠢欲動,再者文宮最近行為舉止也十分可疑?!?/br> “這些事情加在一起,朕,寢食難安!” 女帝直接否認了李廣孝的猜想。 如若,只是這樣的情報,她的確也不會覺得北方蠻夷敢再入侵大魏。 現在大家都是在相互恢復傷勢,誰先恢復好了,誰先出手,這個完全沒問題。 可問題是,現在大家都沒有恢復傷勢,甚至說這才剛剛止血,你就要打? 目的是什么? 打完之后,你還剩下什么?你不是想要大魏土地嗎? 你打完之后,你覺得你能吃下大魏?初元王朝與突邪王朝能允許嗎? 肯定不會允許的啊。 但大魏文宮有異動,藩王也異動,周圍異族小國有異動,北方蠻夷有異動,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也有異動。 大家都動起來了,那么就沒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他們到底在密謀什么罷了。 “那陛下的意思是?” 李廣孝繼續問道。 “明面上按兵不動,暗中讓兵部準備,隨時做好迎戰準備?!?/br> 女帝極為霸氣道。 “可.......” “行兵之事,無論如何,都逃不過世人法眼,陛下若這樣做的話,只怕又要引來北伐之爭?!?/br> “先不說武將會如何看待這件事情,隨便來個人造謠一番,都會使得大魏民心慌慌?!?/br> “大魏如今好不容易走向繁盛之路,可如若突然打仗,對眼下來說,是大大不利啊?!?/br> 李廣孝認真分析道。 他沒有勸說女帝,而是分析事情,至于到底如何,由女帝自己來抉擇。 只是這一刻,女帝沉默了。 因為李廣孝說的一點都沒錯。 別看武將天天嚷嚷著打仗。 真打起來了,第一關過不來的不是她,而是天下百姓。 百姓真的怕了。 真的害怕了。 再打,只怕民心將徹底潰散啊。 最終,她沉默不語,坐在龍椅上,一語不發。 過了許久,女帝出聲了。 “先這樣吧,朕再派人繼續勘察一番情勢?!?/br> “如若真戰,大魏不得不戰,也不可不戰?!?/br> 女帝同意了李廣孝之言。 但她也表態了。 若是北方蠻夷真敢入侵,她身為大魏女帝,絕不退縮。 “吾皇萬歲?!?/br> 李廣孝松了口氣,他同意女帝之言,敵人打過來了,絕不可能退縮。 但現在不調遣大魏精兵,是為了穩住民心。 “對了,陛下,今日的大魏文圣報,陛下您看了嗎?” 李廣孝問道。 “看了?!?/br> “文宮行為,極為古怪,朕已經派人暗中調查了?!?/br> 女帝回答道。 聽到這話,李廣孝也沒有多說什么了,直接告退。 而與此同時。 大魏京都中。 夜幕降臨。 各大酒樓都在談論大魏文圣報之事。 百姓們都顯得十分氣憤。 覺得大魏文宮已經厚顏無恥到這個程度,你儒談就儒談,說一些感悟,大家反而會支持。 結果你這個儒談,居然是諷刺許清宵! 當真是可惡至極。 不過明白的百姓太少了,大部分的百姓,當時并沒有看明白對方的意思,畢竟全文圍繞的是‘品行’。 對孩童來說,是一件好事。 所以第一時間教導自己的孩子,可教導完畢之后,又逐漸發現有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回過頭才發現,這不是就是在羞辱許清宵嗎? 百姓們如何不怒? 可怒又能怎樣?已經教了自己孩子這些道理,就會產生民意,產生的民意,又不能收回去。 畢竟也教給孩子了,除非你跟孩子說明情況,或許民意會收回。 但問題是,這些事情,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知道。 只不過百姓是越想越氣了。 他們一向崇敬許清宵,但沒想到的是,居然花錢買了一份罵許清宵的文報。 這如何不讓他們感到憋屈。 酒樓中,罵聲一片。 “還稚童狂妄,許大人一心為民,這些儒臣,各種使絆就算了,非要說許大人修煉異術,結果許大人都被圣人認可,可沒想到這個張寧,竟然還罵許大人狂妄!當真無恥??!” “狂妄?許大人年紀輕輕,二十歲,大魏戶部侍郎,大理寺寺卿,還是伯爵,再者還是大魏新圣,憑什么不可以狂妄?再說了,許大人哪里狂妄?若不是為了百姓,許大人完全不會被這般針對?!?/br> “大魏文宮這群儒生,當真是可恨啊?!?/br> 百姓們罵聲極其難聽。 只是一切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民意凝聚,說不定嚴磊就真的要恢復大儒之位了。 而這時百姓的罵聲。 讀書人當中也有不少感覺不適的。 你出個文報就出個文報,也沒說你什么,你非要說許清宵抄襲你們的,也就算了,可沒想到第一期文報,竟然是這般,夾雜著一些暗諷,純粹就是惡心人啊。 當然,也有一些讀書人并不是這么想的,反倒是說,是眾人想太多了,非要自己代入進去。 兩邊的爭議很大,不可避免的爭吵起來了。 不過,眾人都知道,許清宵的性格,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 所有人都期待著許清宵會如何反擊。 這場爭吵持續了許久。 一直到子時,百姓們也相互回去了。 讀書人們也暫時熄火了,沒有繼續謾罵下去。 但所有人都知道,今日許清宵的大魏文報要出來了,都莫名期待。 而在大魏文宮中,嚴磊與張寧夜里挑燈。 兩人現在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嚴磊與張寧分別在挑選文章。 但凡沒有諷刺許清宵的,一律不要。 諷刺許清宵不到位的,也一律不要。 如此反復。 一直到丑時,兩人這才挑選了一篇頗為滿意的文章。 同時兩人看向外面天穹。 已經有一百零三朵祥云。 估計最多再過幾個時辰后,就大功告成了。 一直等到丑時三刻。 “許清宵啊許清宵!老夫倒要看看,你怎么與老夫斗?!?/br> 京都家家戶戶的燈火忽然亮起來了 許多百姓早早地便醒來,直接去書店排隊,準備購買文報。 然而當他們醒來時,卻發現書店之外,早已經人山人海了。 “老張,好家伙,說回去休息,結果你一宿沒睡來排隊?” “老李,你這家伙,居然這么早就起來了?你是不是沒睡???” 百姓們瞬間喊起來了,喧鬧無比。 可一直等到了卯時。 終于,大魏文報開售。 “我要一份!” “我也要一份?!?/br> “我來一份?!?/br> 一時之間,百姓再一次開始哄搶。 或許是因為買了大魏文圣報的原因,許多百姓心里很不舒服,覺得虧欠了許清宵什么。 所以熬著夜不睡也來購買。 不僅僅是百姓,許多讀書人,包括一些權貴也差人過來買了。 而當眾人拿到第二期的大魏文報時。 眾人臉色變了。 第二期大魏文報,其標題極其刺眼。 【鳩占鵲巢,老而不死】 隨著這八個字出現,眾人愣住了。 前面四個字他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可這最后四個字。 卻讓眾人實實在在明白這是何意啊。 老而不死。 這不是再罵......蓬儒嗎? 許清宵。 當真是.......夠兇啊。 而與此同時。 大魏文宮之上。 已經凝聚了一百零六朵祥云。 就差最后兩朵。 只是,隨著大魏文報的出現,凝聚速度莫名變得極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