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賣爆了!賣爆了!賣爆了!
丑時五刻。 大魏京都。 天還未亮起來。 許多百姓便早早地起床了。 睜開眸子,對于住在京都的百姓來說,大部分時間都是很閑散的。 大魏京都不僅僅是大魏政治中心,更主要的還是旅游地區,家家戶戶都會做點小生意,或者是說去茶樓酒館做事。 畢竟光是京都的茶樓酒館,就有幾萬家,旺季的時候,人滿為患,淡季的時候,也沒多少。 換句話來說的意思,大魏京都的百姓,還算是脫貧了,至少九成百姓脫貧,最起碼不用為每日的生計而憂愁。 而且識字率也挺不錯,能來大魏京都的,基本上都是有點能力,不管是什么,文盲在大魏京都可混不下來。 算上小孩婦人等等,六成左右的百姓,都識字。 這就是大魏京都,這點牌面還是有的。 人一旦吃飽沒事干,就會做什么? 無疑就是勾欄聽曲。 勾欄聽曲最多也就是三分鐘,三分鐘結束后呢? 結束后就只能湊在一起大家沒事扯淡啊,你說說誰家的事情,我說說誰家的事,再討論一下天文地理,回過頭再說一下大魏政治。 什么,突邪王朝這次改革會對大魏造成怎樣的影響。 什么,大魏八商下一步將會如何自救。 什么,許清宵成圣會依靠什么。 基本上就是聊這種天,而且一個說的比一個夸張,一個又比一個說的合理,大家你來我往,可謂是不亦樂乎。 而就在此時。 二道街的孫南睜開了眼睛,迷迷糊糊起床,伸了個懶腰,簡單的洗漱一番后。 孫南朝著外面走去了。 他是個典型的京都人,每天早上起來,一碗豆汁配上幾個糖果子,然后就竄著胡同,或者是去酒樓聽點故事。 一般來說如果有自己知道的事情,就說上幾句,要是不知道,那就臨時瞎編啊,反正又沒人在乎是真是假,大家都是扯淡侃大山。 半真半假半理論,這樣效果最好。 來到街上,天才剛剛亮,孫南隨便找了個鋪子,叫了一碗豆汁,同時也在思索,今天該吹什么牛皮。 然而,還不等孫南一屁股坐熱,突兀之間,一道道人影從掠過自己面前,朝著北街沖了過去。 “老張!” “老李!” “你們干什么???” 孫南有些好奇,不僅僅是他有些好奇,甚至周圍一些百姓也有些好奇了。 然而老張和老李根本就沒有理會孫南,反而跑的更快。 “大清早的,這不是吃飽沒事干嗎?” 孫南沒有理會,等待著豆汁出現。 只是過了一會,一道身影氣喘吁吁出現在他面前道。 “孫南,你怎么還坐在這里???趕緊去看熱鬧啊?!?/br> 對方出現,是孫南的朋友,說話上氣不接下氣。 可這話一說,鋪子當中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紛紛豎起耳朵。 熱鬧?哪里有熱鬧? 孫南也不由激動起來了。 “怎么回事???” 孫南拉著對方坐下來慢慢說。 “不坐,不坐,不坐?!?/br> “我怕還要趕緊過去買一份什么什么報什么的,前兩天六部尚書不是打起來了嗎?” “咱們都不是在猜東猜西嗎?有人把詳細內容給寫出來了,寫成了一份什么文報?!?/br> “現在各大書店都買空了,我從一道街特意跑來二道街,就是為了買份看看,我還以為你已經買了,沒想到你還在這里吃早飯?!?/br> 后者三言兩語把事情說個大概,隨后起身就要離開。 但此話一說,孫南懵了啊。 “六部尚書大打出手的事,有人敢寫上去?” 孫南真懵了。 要知道平日里百姓們吹吹牛皮,都不敢亂吹,畢竟涉及到的都是朝中大臣,你說兩句可以,但不能擺明面上來說,萬一被人知道了。 人家六部尚書找你麻煩,你豈不是倒霉了? 畢竟這里是京城,有時候還真能看到六部尚書。 可沒想到,有人竟然把這事寫上去了?還兜售販賣? 這不是找死嗎? “鬼知道,先買一份再說,也不貴就二十文錢,我先過去了,你繼續吃?!?/br> 后者也不知道什么情況啊,反正他早起了半個時辰,就聽人家這樣說,想要去買一份大魏文報,結果發現早就被預定完了。 所以才會從一道街跑來二道街,買一份看看。 雖然完全可以等別人買完自己看一看。 可問題是,誰不想成為酒樓的風云人物?一個人坐在哪里,指點江山?談古論今? 誰想坐在哪里聽別人指點江山? 二十文錢,連一件好一點的衣服都買不起,但卻可以給自己買來面子,買來自己夢寐以求的面子。 想到這里,他走了,火急火燎。 “等等我!” 這一刻,孫南直接丟了三枚銅錢在桌上,直接跟著前者走了。 而攤鋪其他人一看這架勢,紛紛把錢丟在桌上,直接跑了,連飯都不吃。 沒別的。 大魏京都實在是太無聊了,對他們這個階層來說,的確很無聊。 有點閑錢,但不夠天天勾欄聽曲。 只能喝喝酒聽聽八卦聊聊天,其實生活還是挺無趣的。 現在總算是有點波瀾了,眾人怎么耐得??? 一瞬間,眾人紛紛起身,朝著書店走去。 二道街。 有三家書店。 然而今日剛剛過了卯時。 排成長龍一般的隊伍,出現在書店門口。 書店小二也著實嚇了一跳。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發售圣人新書一般。 一份份大魏文報被售出,忙得不可開交。 “掌柜的,你快來看看吧?!?/br> 小二忙的暈頭轉向,實在是忍不住喊了一聲掌柜來幫幫忙啊。 然而書店掌柜壓根就沒有小二,而是全身心地將目光落在這文報上,他已經被這內容給深深吸引到了。 尤其是頭版頭條上的內容。 【六部尚書大打出手,竟然是為了國庫之銀】 說實話,看到這行字時,書店掌柜第一反應就是震撼,緊接著便是害怕,害怕書店被抄了,可回頭一想都已經賣掉了,也就不擔心什么了。 至于追溯根查,也跟他沒有任何關系,自己只是一個賣東西的,要查應該是查源頭。 而后便是好奇,無法言說的好奇。 六部尚書,為了國庫之銀大打出手?是想要貪污嗎?還是想要做什么? 寫這份文稿的人,到底是什么人???竟然這么大膽?不怕六部尚書找他麻煩嗎? 可當他一點一點看完時,掌柜的不由自主松了口氣。 文稿的內容,并不是自己猜想那般,六部尚書貪污國庫,反而是為國為民,為百姓謀福,只是大家的角度不一樣罷了。 “當真是文臣君子啊?!?/br> “精忠報國,當真是精忠報國啊?!?/br> 掌柜的不由感慨一聲,只是莫名他又覺得,好像哪里不對勁啊。 總感覺有點失望。 只是下一刻,書店掌柜的目光,又落在了另外一條文稿上。 【昨日丑時三刻,疑似發現四道街某戶人家,出現鬼祟身影從墻內爬出】 隨著這個標題,書店掌柜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來了。 也就在他剛剛看完幾則文稿時,小二的聲音在耳邊響起了。 “掌柜!” “掌柜的!賣光了!文報賣光了?!?/br> 小二滿頭大汗,來到掌柜面前如此說道。 “什么什么賣光了?” 書店掌柜有些好奇了,他有點不理解什么意思。 “文報啊,大魏文報賣光了,現在都等著加貨啊?!?/br> 小二實在是沒話說了,不過也沒辦法,誰讓自己是個打工的呢。 “八百份文報,就賣光了?這卯時才過三刻啊?!?/br> 掌柜的咽了口唾沫,八百份文報,按照現在的售價,也就是說盈利一萬六千枚銅錢,自己一份凈利潤是兩枚銅錢。 也就是說,三刻鐘自己賺了一千六百枚銅錢? 好家伙,平日書店的業務,也就是租借和買賣書籍,買賣的不多,一般都是租借,五文錢一天,每天的收入也就是兩百來文錢差不多了。 現在三刻鐘,一千六百枚銅錢?相當于之前八天的營業收入啊。 “我立刻去進貨,你讓他們等等!” 掌柜的直接起身,他是想要繼續看報紙,可問題是賺錢更重要啊。 一瞬間,掌柜的直接跑了,去文報館進貨。 而看著掌柜走了,外面排隊的京都百姓急了。 “怎么跑了呢?” “徐掌柜,你去哪里???” “還有沒有文報???沒有我去別的地方買?!?/br> 吵鬧聲響起,大家都再排隊,眼看著掌柜走了,一時之間引來各種謾罵。 “諸位,不要急,不要急,掌柜去進貨了,馬上,馬上?!?/br> “買過文報的,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看啊,一起看啊?!?/br> 眼看著眾人發怒了,小二連忙開口,讓大家可以一起看文報,何必急于一時? 可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幾個已經買到文報的百姓,直接拿起文報就跑了。 “李兄,你跑什么???” “張兄,借我看看啊,六部尚書到底是為什么打起來了?” “哎哎哎,孫兄,你跑個毛???一起看都不愿意?你可真小氣!” 但凡買到文報的人,第一時間就是想要開溜,找個地方自己慢慢看。 倒不是不愿意共享,而是自己買的東西,大家一起看,豈不是血虧?再者,誰不想趕緊看完,趕緊去茶樓酒館夸夸其談? 哦,讓給別人看?把裝嗶的機會給別人?想得美。 二十文錢不算什么。 可裝嗶的機會,是二十文錢能買到的嗎? 答案是不能。 所以但凡買到文報的人,基本上都跑了,趕緊去看,然后趕緊去吹牛扯淡。 至于有幾個人,倒是愿意大家一起分享。 “諸位,我這份文報,大家一起看吧?!?/br> 有人微微一笑,面色溫和,剎那間數百個人直接沖了過來。 “給我看看!” “我先看看?!?/br> “大家不要搶,讓我先看?!?/br> “給我一個面子?!?/br> “給你嗎面子?!?/br> “你這人怎么說話如此粗魯?” “我粗你嗎?!?/br> “好家伙,閣下是嘴臭怪轉世嗎?” 人群涌動,數百個人搶奪一份文報,雖然大魏文報質量不差,但也架不住這么多人搶啊。 一瞬間文報四分五裂,但眾人還是沒有任何一點難受,反而撿起碎片,能看一點是一點啊。 六部尚書為何大打出手? 深夜母豬為何慘叫連連? 寡婦家的衣服為何時常丟失。 我問你,誰頂得住這種新聞???日子這么無聊,好不容易有點新的東西了,如何不引起哄搶? 一時之間,整個大魏京都徹底熱鬧起來了。 各大書店外人滿為患,甚至有十幾個店鋪,已經發生了哄搶行為了。 排隊?我排你妹,二十文丟過去,直接搶走,其他人一看,也紛紛丟錢搶報了。 “不要搶了,不要搶走了?!?/br> “老夫去進貨,老夫去進貨?!?/br> “哎哎哎,那是老夫的廁紙,不是文報啊?!?/br> “我丟,年輕人,你連老夫都不放過?” 卯時這才剛剛過去,整個京都熱火朝天,一時之間,更是引來無數人關注。 安國公府。 世子急急忙忙沖了進來,拿著一份文報,大聲喊道。 “父親,父親,守仁兄弟又搞出新東西了,外面都搶瘋了?!?/br> 安國世子極其激動,拿著一份有些皺的大魏文報無比激動道。 他早上醒來,本來是打算去拜訪好友的,可發現附近的書店,人滿為患,所以湊過去看看。 發現出了個新東西叫做大魏文報,而且上面寫了關于前些日子六部尚書大打出手的事情。 一時之間,他也好奇了。 畢竟這種事情,他聽聞過,有這件事情,只是到底是為什么打起來他不知道,問過安國公,可安國公就說了一句沒什么大事。 他也不好繼續過多詢問了,畢竟朝政上的事情,少知道一點也為好。 可沒想到的是,有人竟然直接寫了出來?這還真是大膽啊,把六部尚書的隱私寫出來,這不是找死嗎?不怕六部尚書報復嗎? 雖然這些日子百姓們都再討論六部尚書的事情。 可問題是,百姓們也就是瞎扯幾句,六部尚書也沒必要跟百姓斤斤計較。 可你放在明面上就不行了,這肯定要出事啊。 所以,安國世子打算在這個被查封之前,先買一份看看再說。 可發現買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排了一刻鐘的隊,發現已經沒了。 得,換一家看看,結果換了一家,發現早就賣光了,再換一家,還是賣光了。 最終無奈之下,安國世子,花費了十兩銀子,從一個人買到一份不知道轉手多少份的文報了。 看完內容后,安國世子第一反應就是震驚,他身為國公世子,也不是傻子。 他瞬間意識到這份文報有多恐怖了。 大魏百姓的生活,極其枯燥乏味,自從許清宵來了以后,京都百姓特別開心,不僅僅是因為許清宵為國為民。 更主要的是,許清宵打破了京都百姓一成不變的生活。 他哪里不知道百姓們的生活有多枯燥,有錢人去桃花庵這種地方,吃吃喝喝,好不快活,甚至說不管是哪里的有錢人,都過的十分滋潤。 而有點錢但又不多的人,他們每天奔波,為的就是成為有錢人,看似很光鮮,可實際上付出的代價很大。 但京都當中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這些百姓們,收入夠溫飽,也沒有很大的追求,就是想要安心過日子。 所以這種人在大魏京都,開個小店,或者是搞點小生意,生活很平凡枯燥。 但這份大魏文報的出現,可以改變他們一成不變的生活了。 他第一反應就是利潤,京都百姓有多少?這一份文報二十文錢,但也只有一張紙,成本能要多少? 算起來最起碼能賺個三成左右吧?想想看,如果大魏百姓人手一份,一年下來得賺多少銀子??? 這還僅僅只是大魏京都,如果是其他地方呢?好家伙,守仁兄弟當真是搖錢樹啊。 安國公府。 今日,安國公沒有上朝,而是在家休息休息。 想要多睡一會,養足一下精神。 可突然聽到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呼喊,安國公頓時腦闊疼。 本來他對自己這個兒子感覺也還行,畢竟好不到哪里去,但也不差啊。 可后來隨著許清宵的出現,他逐漸發現自己兒子是個廢物。 不僅僅是他,其他國公包括一些上了年紀的列侯也是這么想的。 這人啊,不怕差勁,就怕對比,跟許清宵一比,自己這個兒子純粹就是個廢物啊。 好在的是,自己孫子每周都會去守仁學堂上課,雖然這段時間,許清宵一直忙,但等真正過了一年半載,許清宵也會安定下來了。 到時候自己的孫子,或許真能成為大儒啊,一想到這里,安國公不由感覺舒服了。 只是當自己兒子出現在自己面前時,這種舒服頓時沒了。 “干什么?咋咋呼呼的!” “就你這個樣子,以后怎么繼承為父的爵位?” “一點世子的樣子都沒有?!?/br> 安國公上來就是一頓噴,但后者沒有一點難受,而是將大魏文報拿了出來道。 “父親,你先看?!?/br> 他如此說道。 而安國公不由皺眉,接過此報,開始認真閱讀。 他閱讀速度很快,并且也沒有全部看完,只看一些國家大事和京都之事。 看完之后,安國公直接將大魏文報放在一旁,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這是誰搞出來的?” “此物雖然沒有抨擊任何一位大臣,可卻參與了朝政之事,雖然不多,但有不少,而且每一件事情都說的極對?!?/br> “這種東西絕對不能出現,讓百姓議政,這是不好的事情?!?/br> 安國公有些皺眉,他第一反應就是覺得這個大魏文報有問題。 尤其是一開頭,看到這個六部尚書竟是為國庫之銀大打出手,下意識有些心驚rou跳。 不過好在里面的內容,并沒有任何問題,反而是夸贊了六部尚書,可這并不代表就能搞。 國之大事,怎可能拿出來讓百姓議論?而且還大肆發表,這絕對是不行的。 “父親,這是守仁兄弟搞出來的,孩兒調查清楚了,這頭條好像就是守仁兄親筆所寫?!?/br> 安國世子如此說道。 “什么?守仁侄兒折騰出來的?” 安國公一聽這話,不由愣了愣,隨后又仔細看了一遍。 過了一會,安國公不由點頭了。 “好!” “好!” “好??!” “守仁侄兒當真是聰慧啊,竟然折騰出這種東西,有了此物,可以凝聚民意,讓百姓更加知道大魏的處境,也讓百姓知道我大魏朝堂每一位官員的高風亮節?!?/br> “不錯,不錯,守仁不愧是大魏新圣,老夫就說,誰還能想出這種好主意,原來是守仁侄兒啊,那沒事了,那沒事了?!?/br> 安國公笑容極盛,不是裝出來的,因為在自己兒子面前,他不需要偽裝。 可世子有點懵了。 爹,你剛才好像不是這樣說的??? “父親,那這個東西,咱們到底是制止還是不制止呢?” 世子問道。 可此話一說,安國公不由瞪了一眼過去,忍不住罵道。 “守仁是咱們武官的人,他不管做什么,我等都要竭盡全力支持,如果換做是任何人搞出此物,老夫都會啟奏制止?!?/br> “可要是守仁搞出來的,那就沒事了?!?/br> 安國公一本正經道。 “孩兒明白了?!?/br> 后者若有所思,懂一點但不是很懂。 “對了,怎么這張文報這么皺巴巴的?” 安國公好奇問道,這張文報的確皺巴巴,看起來很劣質一樣。 “父親,您是不知道,現在大魏京都搶瘋了,現在市面上根本買不到了,有人加價買,孩兒加了十兩銀子才買到的?!?/br> 他如此說道,告知安國公大魏文報已經賣瘋了。 “十兩銀子?” 安國公有些咂舌,不過想了想也大概明白,畢竟新鮮物剛出來,都會遭到哄搶,主要是看后期。 “安兒,你去外面繼續看看情況,查一查大魏文報,賣出多少了?!?/br> 安國公忽然開口。 不過說到這里,又開口道:“再把其他國公列侯全部喊來,就說為父有要事?!?/br> 安國公如此說道。 “好!” 世子沒多說,轉身離開。 待他離開后,安國公又拿起大魏文報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最終不由嘆了口氣道。 “這守仁侄兒真不懂事,都不提一提老夫,唉!回頭一定要跟他好好說一說了,別跟這群文官走這么近?!?/br> 他喃喃自語了一聲。 而整個大魏京都,最熱鬧的不僅僅是書店。 大魏文報館現在也徹底熱鬧起來了。 也不知道是誰發現所有的大魏文報,都是從大魏文報館發出來的。 一時之間,不少人直接來文報館買文報了。 四五百家書店的掌柜坐馬車來,坐轎子來,近一點的直接走來,全部都是過來進貨的。 大魏文報真的賣爆了! 徹徹底底賣爆了。 前前后后準備了十五萬份,第一批拿了九萬份,沒想到才過兩刻鐘,結果都跑來進貨。 所以后面的六萬份直接拿出去了。 沒想到的是,又有一群人來了,紛紛要進貨。 貨賣光了啊。 不管大魏文報館怎么去解釋,怎么去說,人家不聽啊,非要買。 “我店都快被砸了,你們今天要是不給我文報,老夫死給你們看?!?/br> “你們就行行好吧,再印一點吧,快點??!” “幾百號人都再等著我,快點弄啊?!?/br> “你們這不是坑人嗎?才這一點?夠誰看?讓隔壁異族看到了,還說我們買不起?!?/br> 各大書店的掌柜們紛紛開口,吵鬧的很兇,就是要進貨。 而大魏文報館內。 張如會傻眼了。 “十五萬份文報,半個時辰賣光了?” 文館之上,張如會實實在在懵了。 他沒想到,十五萬份大魏文報,竟然這么快就賣光了? 實話實說,他不是不信許清宵,而是覺得這種東西有市場,但不可能說十五萬份半個時辰賣光吧? 他之前覺得一天內賣光已經是一件好事了。 可現在,結果出乎意料啊。 “快??!” “快去讓人去印,繼續加印,有多少印多少!” 最終張如會直接下達命令,讓所有印刷作坊立刻加急印刷。 一刻鐘后。 京都內七百八十五家印刷作坊開始瘋狂加印了。 所有工人硬生生被逼起來干活,如果不是額外加錢,他們還真不會繼續干活。 就如此。 一個時辰后。 文館當中。 一輛輛馬車拖著加印好的大魏文報出來,因為時間太急促了,以至于紙張質量要比之前的差一點。 這沒辦法啊,太趕了。 十萬份大魏文報出現,書店掌柜們一口氣哄搶,剎那間十萬份大魏文報空空如也。 而想要買報的京都百姓,則一個個跟著掌柜走了,邊走邊掏錢。 大魏文報館中。 也已經亂成一團了,所有人火急火燎的處理事情。 不斷的來往張如會辦事處。 “掌柜的,賣沒了,賣沒了!” “掌柜的,又賣光了啊,再加印一點吧?!?/br> “掌柜的,城西那邊又來了數百個書店掌柜,再不加印他們可就要鬧了?!?/br> “掌柜的,城北也來人了,咱們還有貨嗎?” 一道道聲音響起,張如會實在是有些頭疼啊。 “加??!加??!” “讓人快去加印??!” 此時此刻,張如會已經沒什么好說的了,讓印刷作坊印起來。 今天是大魏文報第一天發行,絕對不能出任何一點差錯。 所以哪怕真加印浪費了,也總比惹來民怨要好。 就如此,整個大魏文報館,今天一整天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進貨出貨。 甚至到最后,有一些書店掌柜,特意跑去印刷作坊,畢竟大魏文報館全是人,都再等新的文報出現。 而大魏京都,也徹底因為這一份份看似不起眼的文報沸騰了。 各大茶樓,各大酒樓,所有人都是在討論文報上的內容。 有人夸夸其談,分析六部尚書的事情,分析大魏的問題。 有人拿著文報,討論里面的一些趣聞。 還有人更直接了,壓根就不識字啊,拿著文報找了個讀書人,大家一起看,看完以后,各自分頭,你吹你的,我吹我的,互不相干。 這一日,大魏熱鬧起來了,徹徹底底熱鬧起來了。 而一直到辰時。 終于,大魏文報館安靜下來了。 而張如會卻聽著手下人各種匯報。 小半天的時間。 大魏文報,售出九十五萬份! 收入一萬九千兩銀子,凈利潤四千七百五十兩白銀。 這還是因為沒有備好貨,不然的話,絕對不止這一點,再翻個三五倍都沒問題。 畢竟很多人實在是等不了了,老老實實去酒樓聽別人說,聽完以后肯定不會買了。 如果真的翻個三五倍,一天凈利潤兩萬多兩銀子,這還只是一個京都,如果是整個大魏呢? 一天十萬兩白銀都不在話下啊。 月入三百萬兩,年收入三千六百萬兩白銀,這還不包括其他收入。 還有文報的影響能力。 恐怖!恐怖! 當真是恐怖如斯?。。。?! 張如會愣在原地。 而眼下,隨著大魏文報不斷擴散。 整個大魏都知道六部尚書為何大打出手了,百姓們都夸贊六部尚書是好官。 并且文報上的每一條內容,都被大家津津樂道,放在以前,大家聊天其實說來說去就是這點事,而且大部分人都是聽別人說,因為你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啊。 可現在不一樣了,看過文報都有發言權,所以你說完之后,輪到我說,我說完之后,輪到他說。 大魏各大酒樓的生意,也在這一日火爆了。 一些小鋪子也是人滿為患。 甚至六部當中,大家也開始討論這些事情,有人買到了文報,引來上上下下官員觀看。 一開始大家不敢討論,有些嚴謹,畢竟這份文報談論的事情,大部分是國家大事。 誰敢亂說話???尤其是六部官員,更是慎言的很。 但很快消息傳過來了。 這是許清宵折騰出來的。 一時之間,六部上下徹徹底底沸騰了。 “是許大人搞出來的?” “那怪不得了,我就說誰敢這么放肆,原來是許大人啊,沒事了,沒事了?!?/br> “諸位,這文報是許大人弄出來的,我們可以放心聊了,放心說了?!?/br> “原來是許大人啊,那沒事了?!?/br> 整個六部大家都很難受,知道了事,卻不敢談論,現在知道這大魏文報是許清宵折騰出來的,一時之間,所有人開始議論起來了。 一時之間,本來很苦悶的六部工作,隨著大家有了共同話題,一時之間顯得十分熱鬧。 而就在此時。 朝會結束。 今日的朝會有很多事情,主要是大魏發展這一塊,所以耽誤了很久。 大魏皇宮外。 六部尚書緩緩走了出來,紛紛舒展了一下腰肢,打算往自己部門走去。 可沒想到,幾個部門手下快速走來,將大魏文報遞交給六部尚書。 而其他武官也紛紛收到了大魏文報,他們手下人不少,發生了這種事情,自然第一時間匯報。 六位尚書接過文報,第一眼就是皺眉,而后有些怒意。 但看完內容后,六位尚書稍稍緩和了一些,但眼神之中依舊充滿著異樣。 “這是什么東西?誰弄來的?” “朝堂大事,怎可能寫出?” 刑部尚書第一時間開口,文報看完了,內容的確很吸引人,但問題是這些東西不應該公開。 哪怕是夸贊他們,也不能這樣,鬼知道你今天夸贊,明天是不是污蔑? “回大人,此物名為大魏文報,是許守仁許大人做出來的?!?/br> 后者開口,告知張靖此物是誰折騰出來的。 話音一落。 頓時之間,眾人愣了。 許清宵折騰出來的? “哈哈哈哈哈!” “原來是守仁做出來的,好,好,好,那沒事了?!?/br> “守仁說的大計,原來是這個啊,好,非常好?!?/br> “恩,用這種方式,告知天下百姓,我等的高風亮節,守仁不愧是守仁啊?!?/br> “不錯,不錯?!?/br> 得知是許清宵搞出來的,六部尚書們紛紛一愣,隨后便是哈哈大笑,言語當中充滿著贊賞。 他們根本就不提防許清宵,相反在一瞬間,他們便明白許清宵這是想要做什么了。 六位尚書彼此對視了一眼。 緊接著,相互點了點頭,結伴而行,看來是要商談此事了。 而大魏文宮的大儒們,再看完這份文報后,也是一剎那間知道這份文報的價值了。 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而是這份文報是一把利劍,一把可以想殺誰就能殺誰的利劍。 他們身為大儒,更加知道此物的價值,所以第一時間便朝著文宮走去。 而陳心大儒卻不由皺眉,望著幾個離去的大儒,不由嘆了口氣。 他知道,大魏又要再起風波了。 此時。 大魏皇宮中。 養心殿內。 女帝靜靜地看著手中的大魏文報,而她面前的人,則是李廣孝。 “陛下,這份大魏文報,將會是一把利劍,一把可以斬天下人的利劍!” 此時,李廣孝的聲音響起。 他顯得異常激動。 今日,他早早起床,去市場買菜,卻看到許多百姓讀書人,都聚集在書店當中,一開始并不在意,可路過第二個書店時,發現也是如此。 所以他不由好奇湊了過去,得知大魏文報之事后,花費二十兩銀子買來一份這樣的文報。 當文報得手,李廣孝僅僅只是一瞬間,便得知這份大魏文報有多恐怖了。 這是一把利劍,一把可以斬天下任何人的利劍,有此報在手,任你皇親國戚,任你無盡財富,任你天下聞名。 皆抵不過這書筆一撇。 這才是真正的一支筆,可抵十萬大軍啊。 所以他第一時間來到皇宮,找到陛下,將這件事情告知陛下。 “斬天下人的劍嗎?” 女帝將大魏文報放置一旁,她面容平靜道。 “陛下,老臣做事說話一向謹慎,從來不敢說十足把握,可今日,老臣可以明確告訴陛下?!?/br> “這一份文報,是天下最鋒利的劍,這一柄劍,上斬皇親國戚,下斬天下群雄?!?/br> “一劍可抵百萬師?!?/br> “許守仁,當為天下第一才?!?/br> 李廣孝說話之時,聲音顫顫巍巍,因為他太激動了,他看明白了這份文報的重要性。 “那你希望讓朕怎么做?” 女帝出聲,不禁這般問道。 實際上,當她看到這份大魏文報時,她也明白此物的作用性了。 可,李廣孝要自己怎么做? “陛下!老臣建議,與許守仁好好商談,此物必須要由大魏朝廷掌握,哪怕大魏朝廷不占任何一點利潤都行,銀子都可以給許清宵,但這個大魏文報,一定要在陛下手中?!?/br> “雖然,老臣明白,許守仁可能不會答應,但老臣為的是大魏江山!老臣相信許守仁忠心報國,可這世上沒有什么一定是絕對的?!?/br> 李廣孝跪在地上道。 他很器重許清宵,也贊嘆許清宵之才,可身為大魏的臣子,他還是會選擇大魏。 因為幫助大魏,就是在幫助天下蒼生。 “不了!” 只是下一刻,女帝緩緩搖了搖頭道。 “許愛卿與朕有隔閡,他當日獻計,鑄君王之劍,鑄殺伐之劍,朕就覺得有些地方不妥?!?/br> “可今日看到這份文報時,朕已經明白,他許守仁鑄造的不是兩把劍,而是三把劍?!?/br> “只是這最后一把劍,是許守仁為自己準備的,如若朕占為己有,只怕許愛卿當真會與朕產生巨大隔閡?!?/br> “守仁乃是大魏新圣,朕已經虧欠過他一些,不可能再逼他做些什么?!?/br> “而且朕所作所為,是為了天下百姓!” “他許守仁所作所為,也是為了天下百姓?!?/br> “朕與他心意一致,所以這三把劍無論是在誰手中都是一樣?!?/br> 女帝開口,她慢條斯理,一番話也說的極其認真。 她不希望與許清宵再發生任何隔閡。 這一把劍,許清宵為自己鑄造,這已經表明許清宵有所防備,對以前的事情,還是有些顧忌。 如此一來的話,自己還要去搶奪許清宵的第三把劍。 那就是明著逼走許清宵了。 這沒有必要。 損失更大,最主要的是,她并不在乎許清宵擁有權勢。 因為,她,大魏女帝,心念大魏蒼生! 然而,他,大魏新圣,心念的也是蒼生! 兩者的意圖是一樣,所以無需要擔心太多太多。 “陛下!” “唉!” “老臣明白了!” 李廣孝本還想勸說一番,可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因為他也知道,若女帝真的占據,無論用任何理由,對許清宵來說,都是一件極其不好的事情。 如今女帝這般選擇,他也沒有什么好說的了。 “老師,你知道朕如今最擔心的是什么嗎?” 女帝開口,如此說道。 “陛下請說?!?/br> 李廣孝有些好奇了。 “大魏文宮!朱圣一脈?!?/br> 女帝緩緩出聲。 一瞬間,李廣孝沉默了。 --- --- 眾籌打賞,滿10000起點幣,加群找七月返一半現金!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