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陛下還是不聰明亞,找我辦這事,一天就行!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彥龍,你真不是個東西!蠱惑陛下實行此物,你難道不知道大魏如今國庫空虛嗎?” 走出皇宮,一臉陰沉的顧言便指著李彥龍大罵。 “李大人啊,你發明的此物,好是很好,可現在大魏根本沒錢打造,你說一郡之地,也能承受,動輒就是五十郡,這哪里是大魏能承受的???” “是啊,是啊,李大人,你平日看起來也不是那種做事魯莽之人啊,你快點去找陛下,好好與陛下說,可別瞎折騰了?!?/br> “李大人,沒事就別亂搞些東西出來,你能完全保證此物能讓大魏糧產翻倍?” 不少官員也齊齊開口,跟著顧言大罵李彥龍,武官們也有些憤怒,這如今陛下剛剛提到北伐,好不容易大家有個盼頭了,結果你又整這一出? 你這不是在這里惡心人嗎? “我,不是,你們,哎呀!” 李彥龍也郁悶了,怎么好端端的罵自己??? 這又不是自己搞出來的,是許清宵啊,許萬古啊,你們好端端罵我作甚? 李彥龍想要解釋清楚這玩意不是自己搗鼓出來的,但陛下已經說了,暫時不允許自己說出去,一開始自己還很好奇,如此利國之物,為什么不說是許清宵做的? 現在他明白了,女帝這就是想要讓自己先背黑鍋啊,等東西順利出來了,再告訴大家這是許清宵的。 難受,想哭啊。 “李大人,以后沒事當真不要胡思亂想,害人害己!” 兵部尚書罵了一句,直接走人。 “李大人,周大人說的沒錯,搞出個這種東西來,水車?利國神器?有沒有問題還不知道,天下糧產翻倍?開什么玩笑?!?/br> 刑部尚書張靖也罵了一句,隨后離開。 “害人害己!影響大魏,你當真是罪人!” 戶部尚書顧言罵的最兇,說完就走了。 至于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則只是搖了搖頭,沒有罵李彥龍,就是有一種不應該現在拿出來的感覺。 武官們直接一點,一些難聽的話彼此起伏,罵的李彥龍攥著拳頭走了。 好氣! 非常氣! 但氣又能怎樣?還不是許清宵惹出來的事。 不行,我要去找許清宵一趟,這鍋我才不背。 當下,李彥龍也離開了,去守仁學堂去找許清宵。 只是到了守仁學堂后,卻發現許清宵不在學堂當中,而是去了大魏藏經閣,也沒辦法了,只能讓人傳信一句,若是許清宵回來了,立刻通知。 很快,朝堂當中水車工程之事,也瞬間傳開了。 一時之間,眾說紛紛。 百姓們得知,這水車工程可以增加糧產,自然是十分高興,但聽說要將國庫所有銀兩拿出去建造水車,大家莫名覺得有問題了。 尤其是有人再故意煽動謠言,說這水車其實并沒有那么好,之所以南域府都收成會多,完全是因為南豫府都土質極好,再加上一部分的運氣成分,導致收成變好。 甚至很快又變成了,南域府都壓根就沒有這種事情,是南豫府府君為了彰顯自己的功績,故意報多了四成,而工部尚書李彥龍好大喜功,向陛下匯報。 沒想到陛下竟然真的相信了,于是乎想要大力發展水車工程。 但讓工部尚書李彥龍沒有想到的是,陛下太想要發展農業,以致于愿意將國庫所有銀兩投入其中,文武百官都不答應,而女帝一意孤行。 這個版本還算好的,沒過幾個時辰,謠言又變了,而且變得極其可怕。 說是工部尚書李彥龍與南豫府府君勾結,想要蒙騙陛下,因為有個南豫府百姓來到了京都,告知大家,南豫府都的確有幾座水車,但造價并不是特別貴,幾百兩銀子就行。 有效果,但大不大不確定,畢竟他又不種田,但感覺有作用,只是作用沒那么大,而李彥龍為了貪墨銀兩,直接將建造水車的價格增長百倍。 牟取銀兩,實乃誅國之策,好在百官們慧眼如炬,早就看穿一切,在朝堂之上直接痛斥李彥龍,所以李彥龍現在也不好受。 還有什么國庫剛剛有了銀兩,工部沒有得到多少撥款,李彥龍心生計謀,與南豫府府君合謀,騙取國庫銀兩,女帝也被蒙騙其中的謠言也出現了。 這種謠言一出,半真半假,一瞬間得到了大魏京都所有百姓的支持。 這一刻,不知道多少百姓開始大罵李彥龍,說他好好一個工部尚書,不去研究真正有利于百姓的東西,反而想著如何賺錢撈錢。 國庫剛有錢就迫不及待想要瓜分,當真不為人子。 甚至已經有人在李彥龍院外大罵,還有人丟雞蛋菜葉,若不是刑部第一時間派人過來,只怕會鬧出大事。 可以說僅僅只是幾個時辰的時間,大魏京都的百姓上上下下都在大罵水車之事,這后面要是沒有人再煽動,那就有鬼了。 此時。 安國公府內。 兵部尚書周嚴,信武侯,廣平侯,射陽侯等侯爺齊齊聚集在此,齊國公和盧國公也來了。 大魏武官一脈的半壁江山都來了安國公府。 見人到齊,信武侯第一個開口。 “國公,你說陛下今日所說的水車,我等到底該如何抉擇?我看陛下的樣子,好像很認真啊?!?/br> 信武侯第一個開口,說出自己的顧慮。 “水車之事,的確利國,至少老夫看起來是這般,這個李彥龍,平日看起來木呆無比,可沒想到真搞出件好東西了?!?/br> “不過此物,我等絕對不能讓其大批生產,否則的話,北伐之事,必是空談?!?/br> 安國公開口,他直接說出自己的心意,水車是個好東西,他知道,但北伐更加重要,在他心中,沒有什么比北伐更重要。 “恩,國公言之有理,這水車我也看了一番,的確不錯,可若是大批生產,國庫再度空虛,別說北伐了,就算是小戰也打不起,我支持國公之言?!?/br> 兵部尚書周嚴直接表態。 “我等也支持國公之言?!?/br> 其余侯爺也紛紛點頭,他們自然希望北伐快點開始,最好是明天,畢竟為國雪恥就在眼前啊。 然而齊國公之聲卻緩緩響起。 “老夫覺得陛下這次極其認真,北伐之事,可能本身就是一個幌子罷了?!?/br> 齊國公開口,一句話讓眾人皺眉。 “國公何意?” 兵部尚書周嚴問道。 “還有何意?你們不會真當陛下想要北伐吧?若真想要北伐,就那點銀子,夠我們打嗎?” “這水車一旦顯世,我等知道,天下百姓也知道,大魏京都內,可不只有大魏百姓啊,敵國的探子還少嗎?他們得知此物,只怕會第一時間傳信回去?!?/br> “大魏沒銀兩,突邪王朝不缺吧?初元王朝也不缺吧?再加上海上天國,還有那些異族小國,他們就算做不到全國制造,也能做到一部分實行?!?/br> “水車之物,老夫看得出來,的確有作用,這個李彥龍這一次當真是立了功,只是他太急了,急著現在拿出來,當真愚蠢?!?/br> 齊國公說出自己的想法,認為女帝不可能北伐,無非是欺騙大家罷了。 “可若是陛下如此,難道就不怕寒了我等的心?” 盧國公皺眉,實際上他也猜到了,只是他還是希望女帝想要北伐,雖然概率很小,但總比沒有希望要好。 “怕!” “可女帝更怕一旦北伐,大魏就沒了?!?/br> 齊國公之聲,讓眾人沉默。 但很快,他繼續開口。 “不過,這也只是老夫的猜測,是否真是如此,老夫也不敢保證?!?/br> “陛下的心意,誰能猜到?” 齊國公如此說道,這話眾人也明白,畢竟也是,誰又能保證不會北伐呢? “北伐不北伐,暫時放一放,眼下水車工程,可以允許陛下試點一郡,但直接推廣五十郡,決然不行?!?/br> 安國公開口,這是他的態度。 允許女帝建造這種利國之器,這是好東西,再者朝堂上他也看得出女帝的想法,可真要花光所有銀兩來造這個東西。 實在是有些承受不住,不管北伐不北伐,大魏肯定要留一筆銀兩開支,而這一筆銀兩,其中一部分就一定是給他們兵部的,給他們軍隊的。 不是貪財不貪財,而是兵部吃錢太厲害了。 這是不爭的事實。 他哪里不知道這是好東西???可你把所有銀兩全部投入這里面,這也不行啊,一來是冒險,二來是國庫一旦空虛,大家做任何事情都會受到限制。 說來說去,還不就是沒銀兩鬧得,如果有銀兩,這種事情,滿朝文武都贊同都支持。 所以他們也無奈啊,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先保障自己。 當然如果有一個人站出來,能保證此物就一定可以使得糧產翻倍,并且能說服大家,那就沒事了,可有這個人嗎? 誰有這么大的面子? 顯然是沒有的。 “恩,國公之言,倒是可以,不過,還是要看,不能盲目,關鍵時刻,不能得罪陛下?!?/br> 齊國公也出聲,同意安國公所言,可是也不能完全得罪女帝,否則的話,會很麻煩。 “恩?!?/br> 眾人齊齊點了點頭,意識達成一致。 與此同時。 大魏京都,一間密室內。 懷寧王的聲音也隨之響起。 “水車工程,決不可讓女帝實行,此物有大用,能讓大魏糧產增加,不出三年,大魏至少可以解決七成溫飽問題,如果當真如此,百姓一心,我等就更難謀事了?!?/br> “傳我王令,通知各地藩王,一定要制止?!?/br> 懷寧王臉色陰沉道。 無論遇到任何事情,他都不會如此,可當這個水車工程出現在自己面前時,他瞬間便明白這個東西的作用有多大了。 他農耕過,知曉農耕最大的問題就是水源,李彥龍揚言可以糧產翻倍,他不信。 畢竟這里面有很多問題,絕對沒有那么容易,但增長個五成,六成,七成應該沒有什么問題,大魏國力增長,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件壞事。 他寧可沒有兵符,也絕對不能讓大魏蒸蒸日上,這樣的話,所有計劃全部都泡湯了。 “王爺,這水車工程,當真能讓大魏增強國力嗎?” 有人好奇,覺得區區一個水車,有必要如此嗎? “能!而且是一定能!” “而且本王察覺得出,她一定想要推廣水車工程,只是她太心急了,非要拿出此事來提,若是再晚一些日子,或者暗度陳倉,越過戶部來做,或許當真就成了?!?/br> “可惜的是啊,她急了,下了一招昏棋,要不了多長時間,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皆然會知曉這個水車,只怕他們也會第一時間制造此物?!?/br> “不過問題不大,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估計也不敢輕易嘗試,也只是試一試?!?/br> “讓人散播謠言,就說這水車完全沒有任何作用,純粹只是南豫府府君與工部尚書李彥龍私下勾結罷了,無論如何,一定要讓百姓們抗拒?!?/br> “如今朝堂當中,戶部尚書顧言堅決反對,其他大臣也并不希望國庫空虛,尤其是武官一脈,更是不希望國庫的銀兩拿去制造水車?!?/br> “讓他們去折騰,無論這昏君態度是否堅決,向她施壓,光是滿朝文武這一關,她就難以脫身,更何況百姓民心,她也不得不顧及?!?/br> “就算她真的一意孤行,也要得罪許多人,而且至少也要半年之后才能真正推廣出去?!?/br> “還有,讓那些異族時刻準備,若是這昏君當真不顧一切,讓他們活躍起來,決不能讓她順心如意?!?/br> 懷寧王下達一個又一個命令,而其余三人皆然皺眉,畢竟其他都好,但最后一條就有些麻煩了。 “懷寧王,要動用異族這顆棋子嗎?就為了這件事情?” 說話的人是鎮西王,他莫名覺得懷寧王有些小題大做了,不就是一個水車嗎?有這么夸張嗎?連異族這個棋子都動? 這未免有些.......太看得起工部尚書李彥龍了吧? “你們不懂,不要有任何輕慢之心,按照本王的去做吧,一定錯不了?!?/br> 懷寧王有些慍怒,這種東西他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可他知道,此物絕對不能任其發展,不然的話,他們就真的麻煩了,到時候想造反都造反不了。 但這幫人卻起了傲慢之心,這讓他十分慍怒。 “懷寧王,并非是我等不相信你,只是此事還是要好好議論,異族這顆棋子,可不能隨便用,當真用了,對我等來說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br> 有人出聲,不是不贊成懷寧王,只是沒必要因為這件事情,去動用異族啊,這不是小題大做,這完全就是殺雞用牛刀。 聽到此言,懷寧王深吸了一口氣,他真不知道該怎么解釋了。 可想了想,如今滿朝文武都不答應,武官一脈更是從心底抗拒,再加上戶部尚書顧言都說出辭官來威脅女帝。 還有百姓民心調動,想來的確可以拖延一陣子。 當下,懷寧王點了點頭,也就不再多說什么了。 他起身離開,一個人從密道中離開,而待懷寧王走后,其余三人卻小聲交流。 “王爺還是太重視那昏君了,按我說的,就應該步步緊逼,他一直迂回,害的我等搖擺不定,當真是麻煩?!?/br> 有人略顯抱怨,還是那句話,任何地方只要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紛爭,哪怕是他們也會有矛盾有沖突。 “水車工程,的確有利于大魏,但沒有懷寧王說的這般恐怖,異族這顆棋子,不到關鍵時刻,絕對不能用?!?/br> “恩,的確如此,再者現在戶部尚書顧言如此強烈拒絕,除非昏君一意孤行,可若真是如此,那也挺好,至少給了我等機會?!?/br> 三人你一言我一句,并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準確點來說,不是不放在心上,而是不需要如此認真,目前該做的已經做了,再去針對完全是浪費棋子。 而密道當中,懷寧王走出,回到了自己的王府之內。 他臉色陰沉,來到書房,開始寫信。 水車工程,他知道,對大魏意義極大,絕對不能任其生產,可惜的是,天下之大,最不缺的就是愚蠢之人,以及傲慢之人。 看不清局勢的人,死的最快。 不過這樣也好,他們越是傲慢,越是愚蠢,對自己就越有利。 現在是朋友,可早晚有一天也會變成敵人。 他的態度很堅決,水車工程絕對不能實行,如今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大魏上上下下都不同意,這一點讓他可以緩一口氣。 若是大魏上下都同意的話,他無論如何都要動用異族這枚棋子,制造麻煩。 就如此,到了翌日。 京都百姓們的呼吁抵制之聲更多了,所以文武百官都準備好了奏折和說辭。 就打算今日上朝再好好勸一勸陛下。 可或許是因為昨日朝堂當中的氣氛,今日女帝沒有上朝,百官在殿外站了一個時辰后才被告知,然后齊齊離開。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女帝的態度,是真的怒了。 故此不少人再次攻擊李彥龍。 大罵李彥龍沒事找事,氣的李彥龍在宮外來來回回走了一刻鐘,最終李彥龍咬牙,讓宮外的人匯報。 自己要去面圣。 不過很快,回復也來了,不見。 這下子李彥龍更氣了,鍋自己背了,罵自己挨了,結果連女帝都不見自己?所有人都把自己當做出氣筒? 這還玩什么? 顧言要辭官是吧?我李彥龍也要辭官。 只是氣歸氣,這話李彥龍不敢說,心里嗶嗶幾句還是可以的。 “去大魏藏經閣,通知一聲許清宵,就說工部尚書李彥龍,找他有要急之事,如果到他不見我,我就把他守仁學堂給砸了?!?/br> 李彥龍有些惱怒道。 女帝不見自己,自己忍了! 如果許清宵不見自己,那自己真忍不了。 宮外的侍衛立刻去通知,大約一炷香后,許清宵給予了回應。 “李大人,許大人說,他看完手頭上的書,讓您去守仁學堂等他,一個時辰內,他會來找您?!?/br> 傳話的太監這般說道,李彥龍雖然還是有些不滿,不過最起碼許清宵會來見自己,所以也就沒說什么了,朝著守仁學堂走去。 半個時辰后。 大魏皇宮外。 許清宵緩緩走出皇宮。 沐浴著陽光,許清宵心情挺不錯的,至少目前來說是挺不錯的。 宮內發生了什么事情,許清宵也知道了,無非就是女帝把水車工程拿出來了。 對于這事,許清宵是贊成的,原因無他,大魏現在的確需要大量生產水車,這個時候拿出來挺好的。 當然會有人說,這個節骨眼拿出來,顯得有些唐突,畢竟國庫現在沒多少銀子,這又是一個大工程,五萬萬兩白銀壓根就不夠。 可問題是,大魏現在最缺的是什么?不就是糧食和生產力以及人口嗎? 哦,再最需要糧食的時候,不去發展農業,非要去打仗?非要去做有的沒的?這就好? 這就好比,在你上學的時候,你最想要一樣東西,父母不給,等你上完學以后,再買來送給你,你覺得有意思嗎? 雖然說全國推廣水車很困難,但五十個郡沒什么問題啊,這有什么大問題? 五萬萬兩白銀而已,再說了,這只是預算,真要花起來,四萬萬兩就足夠了,甚至還能更低,只是大家不會做生意罷了。 按照四萬萬兩來算,國庫還有三萬萬兩,再加上一萬萬兩本來就有的銀子。 不就是還有四萬萬兩?這些銀子也不少了,最起碼維持大魏正常運作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什么?你說還是少了四萬萬兩? 怎么不想想之前只有一萬萬兩的時候呢? 沒錢的時候還無所謂,有錢了反而難受?這不是吃飽沒事干嗎? 說白了,許清宵清楚的很,大魏窮怕了,戶部尚書窮怕了,愣是一文都不敢花。 許清宵理解,所以他要好好調和一下,不然真這樣僵持下去,糧產糧產沒有提升,君臣之間的關系又不好,搞得大家都不好。 何必呢? 一炷香后。 許清宵回到了守仁學堂,一入其中,便看到一直在喝茶的工部尚書,臉上還帶著怒氣。 “下官許清宵,見過尚書大人?!?/br> 許清宵滿是笑容,朝著工部尚書走來。 “你還有臉笑?” 李彥龍一看許清宵來了,頓時沒好氣道。 “李大人,我又沒得罪你,您這是干什么???” 許清宵落座下來,依舊面容溫和。 “你是沒得罪我,可你把我害慘了,這水車是不是你發明的?” 李彥龍氣道。 “是啊,怎么了?” 許清宵揣著明白裝糊涂。 “好是好啊,可陛下現在非要大力推廣水車,滿朝文武都不答應,前天在朝堂上,鬧得不可開交,戶部尚書顧言都要辭官,今日陛下直接不上朝了?!?/br> “滿朝文武都再罵我,這京都的百姓每天也在罵我,甚至還有人朝我家丟東西,你說,我能不怪你嗎?” 李彥龍越說越氣,憑什么都來找自己麻煩啊。 又不是我干的。 “李大人,消消氣,消消氣,朝堂那些大人們,都是不了解水車是何物?!?/br> “您應該理解啊,您是工部尚書,怎么可能不知道此物的價值,他們不懂,是他們格局小,咱們做大事的,無論如何都要心平氣和是吧?” 許清宵給李彥龍倒了杯茶,先讓對方消消氣。 這話一說,李彥龍倒是頗為受用,只是想了想,李彥龍還是有些不悅道。 “可無論如何,這水車是你做出來的,我不過是核算一番,現在所有人都在罵我,你倒好,躲在藏經閣,兩耳不聞窗外事,壞事都讓我來承擔?!?/br> “這可不行,你待會就隨我去一趟皇宮,面見陛下,你來跟陛下說?!?/br> 李彥龍要讓許清宵陪他去面圣。 “李大人,我去了陛下就會見我們嗎?” “這件事情,其實往大了說,就是舍不得花錢,國庫突然有錢了,大家都珍惜,往小了說,也不過就是一點執念罷了?!?/br> “這樣,我找戶部尚書一趟,跟他好好說,不過李大人您還是好生休息休息,也不要為這種事情犯愁,陛下自有定奪?!?/br> 許清宵勸阻道。 現在去見女帝肯定是不行啊,見她難道就能解決事嗎? 說不定女帝自己現在也煩著很,倒不如先不管,看看局勢再說。 “哼!” 李彥龍輕哼一聲,雖然有些不服氣,但他也知道許清宵這話說的沒錯。 “反正我不管,真逼急了,我直接告訴所有人,這水車是你做的,到時候讓他們來罵你?!?/br> 李彥龍沒好氣道,鍋他背了就算了,問題是這么多人罵,他實在是受不了。 罵兩句就算了,今天在朝堂之外,那幫武官罵的不知道有多難聽,甚至明明知道水車是個好東西,可為了泄憤,直接各種羞辱,說水車這種東西,狗都想得出來,自己自作聰明。 反正正常人都受不了,他也受不了。 自己一下子成為了朝堂之敵,百姓也恨死了自己,各種謠言,讓他生畏的很。 “李大人,消消氣,消消氣?!?/br> “您想一下,這水車工程一旦陛下確定實行,顧大人也沒話說,只需要等個半年,一旦各地糧產總匯呈上,到時候您就可以揚眉吐氣了?!?/br> “您仔細想想,現在的隱忍,就是后面的吐氣,那個時候六部當中,誰最有威望?不就是您嗎?對不對?” 許清宵還是給對方倒了杯茶,這事已經發生了,鍋,他李彥龍是背定了,再讓自己出來背鍋,許清宵可不接啊。 所以趕緊安撫好李彥龍的心情。 “這倒也是?!?/br> 李彥龍想了想,許清宵這話沒錯。 “算了,先走一步看一步,不過真鬧出事了,你可別想躲,我不幫你一直背?!?/br> 李彥龍說到這里直接起身了,他與許清宵關系一般般,不能說壞但也談不上好,無緣無故背鍋也就算了,真頂不住了,他也沒辦法。 “李大人,不留下來吃頓飯?” 看著李彥龍離開,許清宵熱情喊了一聲。 “不吃!” 李彥龍頭也不回地留下一句話,隨后離開。 待李彥龍走后,許清宵則不由搖了搖頭。 不過也就在此時,陳星河忽然走來了。 “師弟,你聽說了沒?” 陳星河上來便是一句話,讓許清宵好奇。 “怎么了?” 許清宵問道。 “華星云回來了,聽不少消息說,他這次專程是為了你回來的?!?/br> 陳星河平靜道。 “華星云?誰???” 許清宵微微皺眉,他還真沒聽說過這號人物。 “呃.......” 陳星河一時之間語塞,不知道該怎么形容。 “此人三年前在大魏文壇極其璀璨,不弱于現在的你,受過先帝夸贊,不過去外周游列國三年,具體有沒有長進就不清楚了?!?/br> “以現在來說,他還沒有立言,師弟你已經立言了,他不如你?!?/br> “但你還是要提防提防,這次太平詩會,你確實可以準備幾首詩詞了,免得被他壓過風頭?!?/br> 陳星河如此說道。 “算了,眼下朝堂上又起風波,哪里有時間在乎他?再者也不一定是來找我麻煩的,師兄,師弟還是那句話,詩會就不作詩了,我甚至都不見得會參加?!?/br> 許清宵搖頭作罷。 現在是多事之秋,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朝堂,又起風波。 誰還有心思去管一個華星云啊。 “這倒也是?!?/br> 陳星河平靜出聲,但內心卻十分喜悅,因為他看的出來,許清宵這次真不會去作詩了。 不過很快,陳星河繼續說道。 “師弟,我聽聞現在百姓對這個水車極其抗拒,而且朝中百官也不贊成陛下大興水車,可此物明明是有效果,你就不去說上幾句?” “如此利國利民之物,不可能就此作罷吧?” 陳星河出聲,與許清宵談論這件事情。 “自然不可能作罷?!?/br> “水車工程,必須要大力發展,陛下雖有些急,但也不算太急?!?/br> “眼下朝中百官抵制,是因為都有自己的心思,陛下有陛下的打算,儒官有儒官的打算,文臣有文臣的打算,那些武官也有自己的打算?!?/br> “需要大家冷靜一下,或許有所好轉?!?/br> 許清宵解釋道。 “冷靜一下?冷靜多長時間?畢竟聽說顧言顧尚書都要辭官了,若是冷靜個半年一年,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嗎?” 陳星河有些不理解。 “半年一年應該不至于,還是得看陛下怎么做吧?!?/br> “不過陛下現在應該也頭疼的很?!?/br> “唉,可惜啊,陛下還是不夠聰慧,否則的話,這個問題一天之內就能解決?!?/br> 許清宵喝了口茶,如此說道。 這話一說,陳星河更加好奇了。 文武百官都抗拒,百姓都抵制這個水車,以目前的情勢來看,這件事情最起碼要僵持幾個月,甚至真等到落實下來,半年一年都有可能。 可許清宵竟然說一天之內就能解決? 這就有些......夸張了啊。 “師弟,此話何意?” 陳星河好奇了。 不僅僅是他好奇了,正在做飯的李廣孝也好奇了。 他這兩天也在想辦法解決此事,可兩天沒有任何頭緒,怎么許清宵竟然說一天之內就能解決? “師兄,你聽師弟說哈?!?/br> “其實這件事情,往簡單點來說,無非就是立場不同?!?/br> “陛下希望大魏糧產能快速提升,這樣一來的話,就能讓更多百姓少挨餓,又能增加國稅?!?/br> “可戶部尚書卻認為,東西是好東西,但一口氣花這么多銀兩,他舍不得,同時他也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好不好?!?/br> “六部其他官員更簡單了,他們倒不是舍不得銀兩,而是不認可此物,再加上都希望國庫充實,沒事給他們撥點款,讓他們緩解壓力?!?/br> “武官的想法大家都知道,無非就是北伐之爭,沒了銀兩,這北伐之爭豈不是要泡湯了?” “至于最后的儒官們,這幫人本身就是和稀泥的,不管什么事,都會保持反對意見,如果這件事情最終結果是好事,他們就不說話,如果最終沒做好,他們就開始指責,什么我早就說了吧,如何如何的?!?/br> “但讓他們為了這件事情,去得罪陛下,他們肯定不愿意?!?/br> “所以,這件事情,只需要將顧尚書說通,再和六部其他官員好好談一談?!?/br> “最后再去找武官好好談一談,那就沒事了?!?/br> 許清宵分析的很簡單,陳星河完全聽懂了,可就是因為聽懂了,陳星河不由開口道。 “師弟,整個大魏京都都焦灼的事情,怎么從你嘴巴里說出來,感覺就好像不是什么大事啊?!?/br> “你這說起來很容易,可做起來估計很難吧?” “尤其還有一點,百姓怎么處理?文武百官即便是答應了,可現在百姓不答應???” 陳星河皺著眉頭,這般說道。 許清宵這話感覺好像有手就行,可細細想來,感覺有手不行啊。 “恩,做起來很難,至少對任何人來說都難?!?/br> “所以需要找一個人,找一個既能安撫戶部尚書的人,又能安撫武官,還能跟六部其他人打好交道的人?!?/br> “當然最重要還是得安撫好百姓?!?/br> “至于儒官們,就讓他們一邊涼快,不用考慮他們的感受?!?/br> 許清宵如此說道。 “安撫顧尚書?又能和六部打好交道?還能安撫好百姓?哪里有這樣的人???.......等等!師弟,你是再說?” 陳星河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有這樣的人。 但下一刻,他看到許清宵嘴角的笑容,頓時明白了。 敢情許清宵說了半天,就是再說自己??? 啊......這! 師弟裝嗶技術當真是越來越有水準了,自己得好好學學。 “師兄,不是師弟自夸自擂,但凡陛下聰明,想到了我,師弟可以保證,一天之內就能把這件事情擺平?!?/br> 許清宵自信無比道。 當然這是在自己人面前吹噓,要是在陛下面前,許清宵至少要說半年,然后還要說盡力而為,做不好不能罵自己。 “你既如此有自信,為何不主動找陛下說呢?替君分憂,也是我等讀書人該做的事情啊?!?/br> 陳星河倒是相信許清宵,不相信沒辦法啊,才入學半年不到,就已經立言。 這要是不相信,陳星河還相信誰? “不行,這種事情,絕對不能主動請纓,朝堂上的事情,反正很復雜,師兄,他日你入了朝堂,一定要記住,任何事情都不要上前,該裝死就裝死,有事就逃,逃不過就拖?!?/br> “反正不要出風頭?!?/br> 許清宵一臉認真道。 而陳星河卻嘆了口氣,他與許清宵的思想不一樣,倘若他入了朝堂,一定是認認真真做事,好好為大魏發光發熱。 不過許清宵這樣說,肯定有他的苦衷和想法。 也沒什么好說的。 “行了,師兄還是先看看書去吧,朝堂的事情,還要等一段時間?!?/br> 陳星河沒什么好說的。 轉身離開,先好好看書,等自己入了朝堂再說。 見陳星河離開,許清宵也沒什么說的,坐在椅子上,也在沉思一件事情。 他去大魏藏經閣看了不少書,但沒有找到關于大圣人的書,問了太監,太監說圣人之書,藏經閣還真沒有。 但有一個地方一定有。 那就是大魏文宮。 只是那個地方,許清宵不想去,去了估計就是被那幫酸儒惡心。 可不去的話,又找不到相關信息。 有點腦闊疼啊。 而此時。 廚房當中,李廣孝聽完許清宵所言后,不由點了點頭,緊接著取出一張天旨,在上面寫下幾個字。 “陛下!許清宵說一天之內能解決水車推廣之阻礙?!?/br> 寫完之后,李廣孝將天旨丟進爐灶之中,然后安心炒菜了。 至于朝堂上的事情,他就不管了。 反正許清宵這么自信,自己也樂在其中。 約半個時辰后。 突兀之間,宮內太監來了。 諂笑著來到許清宵面前道。 “許大人,陛下有口諭,讓您著手處理水車推廣之事,安撫百官以及民心?!?/br> “時間限一天?!?/br> “若能辦好此事,陛下說重重有賞?!?/br> 太監的聲音響起。 讓許清宵有些愣了。 一天內解決? 怎么解決??? 我拿什么解決??? 怎么突然找我來解決??? 還有,為什么自己剛說完,陛下就來找自己? 難不成有jian細嗎? 誰是jian細? 嘶! 師兄竟是臥底? 不過是不是臥底再說,這件事情必須要解釋清楚啊。 一天是自己吹牛比的啊。 “公公,你幫我問問陛下,一年行不行?” 許清宵很認真! 很認真! ----- ----- 讀者老爺們,今天求點本章說,看我碼到快九點了。 能不能留言啊,感覺死氣沉沉的。。。 花錢不留言,豈不是很虧? 我想看看在讀的有多少老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