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上朝,面圣,儒官,敵意nongnong【新書求一切】
未時。 安國公府上忽然之間來了一批人。 齊國公,信國公,李國公,晉國公,盧國公,五位國公都來了,也就是差三位國公沒來。 信武侯,廣平侯,射陽侯,曲周侯,陽都侯,五位侯爺也來了,可謂是大駕光臨。 一時之間,整個朱雀大道和玄武大道都沸騰起來了,無論是朝中大臣亦或者是郡王權貴,都不由打聽發生了什么事情。 否則的話,怎么好端端這么多權貴去安國公府?這明顯有問題啊。 各府都差人去打聽。 而在安國公府上,五位國公龍行虎步,一個個滿是笑意地走到許清宵面前。 “這就是清宵侄兒?好啊,一表人才,當真是一表人才?!?/br> “嘖嘖,不愧是敢怒懟朱圣一脈的讀書人,看起來就有銳氣,好小子?!?/br> “清宵侄兒,老夫沒讀什么書,也不喜歡繞彎彎,你若是能把我這幾個沒出息的孫子教好,以后這皇城內,只要你不犯什么大事,盡管來找老夫?!?/br> “李國公,你這話說的?好像我們罩不住清宵侄兒一般?清宵侄兒,老夫可不像他們,空頭支票,這塊暖玉你拿著,戴在身上,可滋潤氣血,養身益壽之效?!?/br> “好你個晉國公,沒想到這么陰險?清宵侄兒,你等著,老夫現在讓人去給你準備薄禮?!?/br> 五位國公分別來到許清宵面前,滿臉都是笑容,尤其是晉國公更是十分好奇,送來一塊紅血暖玉,這東西價值不菲,引來其他幾位國公吐槽。 “晉國公客氣了,客氣了,諸位國公言重了,言重了,學生無功無名,怎可能受如此恩惠,暖玉清宵就不用了,幾位國公前來,已經讓學生受寵若驚了?!?/br> 許清宵連忙拒絕,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尤其是這么珍貴的東西,或許在國公眼中不算什么,但許清宵可不能要。 最起碼自己還沒有做出什么成績之前,絕對不能收什么好處,對自己來說是一件好事。 “拿著,我晉國公送的東西,怎么可能收回,清宵侄兒,你要是不拿著,就是不給我晉國公面子了,那老夫可就要發飆了?!?/br> 晉國公有些佯怒道。 “學生實在不能收,待以后當真教好這些孩子,學生再收也不遲?!?/br> 許清宵作禮道。 當下安國公開口了。 “行了,行了,你們幾個老家伙,可別欺負我清宵侄兒了,來來來,坐坐坐?!?/br> 安國公開口,他看得出許清宵的心思,所以喊了一聲,讓諸位坐過來。 諸位國公也點了點頭,許清宵不收禮他們并不生氣,反倒覺得許清宵這人聰明,不是那種愣頭青。 國公走了過去,幾位侯爺立刻湊了上來,說的話如方才一般,大致意思就是,整個大魏京都,沒有一家先生愿意收我們的孫子,許清宵,你真他娘是個好人啊。 幾位侯爺年紀比國公要小個二十來歲,其余不少沒來的侯爺,大部分都是沒有后人,要有后人估計已經湊過來了。 如許清宵猜測的一模一樣。 武官勢力的后人,學業是一個問題,交給朱圣一脈,他們死活不同意,請其他老師過來呢,又管不好這幫熊孩子,畢竟都是一些老先生,這些頑童也是一個個頑皮。 再加上如今朝政繁忙,壓根就沒時間去管,以致于這幫頑童整天成群結隊,不是去這里惹禍,就是去那里惹禍。 而他們從小也是這么皮過來了,武官思想就是這樣的,管不了就拉到,任他們去吧。 但任他們去,不代表他們不想管,只是沒有一個合適的人來教,今日許清宵一來,再加上安國公給他們寫的信。 一時之間,立刻喊來自己家的孫兒,帶著人就趕過來了,生怕錯過拜師。 “諸位請放心,許某既愿收,便會用心去教,但需約法三章?!?/br> “第一,既為吾徒,必先尊師,往后這些孩子要做什么,都由我來說,諸位不能插手?!?/br> “第二,許某知曉,諸位心疼兒孫,但育人從嚴,不可逾越,所以無論如何,諸位不能心疼寵溺?!?/br> “第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若拜我為師,就不能輕言說退學,除非許某同意,否則不可當玩笑?!?/br> 許清宵振振有詞道,也十分嚴肅。 而這番話得先說好,萬一誰家孩子母親舍不得了,心疼了,那怎么辦? 所以事先說好,別后悔了。 自己育人,雖然為的是人脈關系,可也要負責,不然長久不了,別看一個個許先生許先生喊著,一口口大才。 教好了,他們無條件支持自己,就當做是還恩情。 教不好,那就是口頭上喊一聲,又不要錢。 “此言極是,許老弟,我信武侯也不廢話,這孩子就交給你,往后要是真不聽話,你就往死里打,我絕不心疼?!?/br> “許老弟,將心比心,你用心教本侯的孩子,本侯承你這恩情,至于打罵你隨意,本侯也是從小被打到大的,不打不成器?!?/br> 眾人這個道理還是懂的,小孩子鬧歸鬧,玩歸玩,但不聽話就該打,尤其是學習上面,不打不成器。 “諸位侯爺明白就好,不過我許某也不是一定要打,還是會悉心教導,就怕他們玩心太重了?!?/br> 許清宵也客氣了一句,一直說打打打肯定不好,得說幾句好話。 “行,許老弟,快快入座,一起喝一杯,本侯平生不太喜歡和讀書人喝酒,但看你不一樣,很對眼,來來來?!?/br> “對,喝一杯?!?/br> 武將們的性子還是比較直爽,不像讀書人一個個端著架子。 許清宵倒也灑脫,跟著眾人落座下來。 國公坐在最前列,侯爺們依次落座,許清宵則坐在侯爺下面,然后便是幾位國公的長子,也就是世子了。 其余就在旁邊一桌,至于這些頑童,則一個個站在一起,不知道在嘀咕著什么。 “上酒?!?/br> 隨著一道聲音響起,侍女們將已經倒出來的美酒給眾人斟上。 三次舉杯過后。 許清宵有些贊嘆,這酒不一樣,雖然依舊沒有茅子好喝,但比起之前的要好很多了。 “清宵侄兒,今日我等是托了你的福,否則的話,安國公也不可能拿出這等美酒出來,讓我等品嘗啊?!?/br> 齊國公開口笑道,他滿頭白發,國字臉,即便是笑起來,也給人一種威嚴感。 “哪里,哪里,是安國公看得起學生?!?/br> 許清宵回答道。 “還稱什么學生啊,都喊你侄兒了,不用拘束,喊我等一聲叔父即可?!?/br> 齊國公繼續開口,拉近彼此的關系,他們的確挺看好許清宵。 不僅僅是長相,安國公給他們的書信內容就明確寫了一句,許清宵乃兵家之人,既然是一個勢力的人,那就沒必要說什么了。 就當做晚輩來培養,再者許清宵也解決了他們一個天大的麻煩,這上來就送一份這樣的禮,如何不讓人喜歡? “是是是,那我就托大一些,見過幾位叔父,也見過幾位兄長哥哥了?!?/br> 到了這個時候,的確沒必要謙虛來謙虛去了,許清宵起身,端起一杯酒,朝著幾位國公和侯爺們敬酒。 這話一說,眾人不由紛紛點頭,面上也滿是笑容啊。 如此大才,是自己一個團隊的人,豈不是如虎添翼? 很快,酒宴開始,許清宵一杯又一杯入喉,一邊喝酒也一邊認人。 齊國公之子是誰,信國公之子是誰,李國公之子是誰,晉國公之子是誰。 許清宵一個個都要認識,包括每一位侯爺,一口氣認識這么多人,倒也不難記,最起碼得留個眼,以后見到也好打招呼,免得尷尬。 眾人歡喜,唯獨一群熊孩子站在不遠處顯得有些孤零零。 平日里他們都極為受寵,一般這種場合都能上桌,吃吃喝喝還能要點銀子。 可現在呢?一個個站在那里,也不知道做什么,走又不敢走,站又難受,很郁悶。 “許老弟,這以后授學之事,是怎么個說法?” 終于,有人開口詢問。 許清宵說要教他們,可問題是怎么教又是個問題。 總不可能許清宵今天去這家,明天去那家吧? “恩,學生是這么想的,弄一個學堂,偏僻一點都行,每周一三五上學,二四自習,六七放假回家休息,考慮到其他事情,所以許某無論如何,一三五都會抽出一至兩個時辰來教他們?!?/br> “讀書并非是死記硬背,學生希望通過不同的教育方式,來教這些孩子?!?/br> 許清宵說到這里的時候,不由將目光看去,二三十人,年紀小的差不多十歲,年紀大一點的十四五歲,最起碼已經過了識字這個階段,正好是樹立三觀的時候。 老話說的好,先穿鞋子后穿褲,先學做人在讀書。 “好,這個法子好,學堂的事情,我來解決,本侯在西大街有一處宅子,也不算太遠,我令人打掃一番,按照學堂的風格翻修一下即可?!?/br> 信武侯開口,這種事情根本不算什么事,他完全可以解決。 眾人點了點頭,而許清宵也跟著點了點頭。 挺不錯的,白嫖到住處了,京都酒樓一晚上就是二三兩銀子,還不算吃喝,當真是朱門酒rou臭,街有凍死骨啊。 “那什么時候舉行拜師禮?我等也好準備準備?!?/br> 有人再次問道,詢問許清宵拜師禮之事。 “不用,許某之學,無需過于繁瑣,只需他們朝我跪拜三次即可,束禮之類,皆然不要?!?/br> 許清宵擺手,大魏的拜師禮比較復雜,一整套流程不說,到時候大家還要爭先恐后的送禮。 禮多人不怪是實話,但許清宵不想搞的太利益化,本身就是為了結識人脈,沒必要這樣去弄,搞得大家都不開心,或者誰送的多一點,自己少罵了一句,就認為是送禮送的。 索性一個都不要,簡單一點,一視同仁,對大家來說都是好事,教育不能攀比。 的確,隨著許清宵這番說話,眾人不由更加敬佩許清宵了。 他們是誰?國公,列侯,說句不好聽的話,指甲縫拿點東西出來,也不是小東西,要換做是別人,估計早就屁顛屁顛收下各種禮物了。 許清宵統統拒絕,由此可以得知,許清宵是真心想要育人,關系人脈是一回事,好好教人也是一回事。 當下,眾人沒什么說的,朝著許清宵舉杯,算作是感謝了。 許清宵飲下這杯酒,隨后起身來到這群熊孩子面前。 為首第一排的,自然是紫衣少年也就是李范。 一眼看去,基本上攔路搶劫的人都在這里,有男有女,大魏風氣很開放,女子也可以讀書學習,只不過不能科舉罷了。 眾人將目光看向許清宵,有人目光略顯懵懂,有人目光帶著不善,也有人帶著恨意,就好比李范。 許清宵不說話,只是負手而立,靜靜地站在他們面前,目光溫和,但在這幫熊孩子眼中卻顯得得意洋洋。 “你們還愣著干什么?還不趕緊跪?” “小兔崽子,還不趕緊給老師磕頭?” “還看,再看打斷你腿信不信?” “小王八羔子,趕緊跪?!?/br> 熊孩子們不想給許清宵下跪磕頭,也不想拜什么師,可他們的父親立刻起身了,嗓門極大,滿臉兇意。 此言一出,這群熊孩子嚇到了,一個個將目光看向自己的爺爺或者是娘親。 但得到的卻只是更加嚴厲的目光。 懂了,認慫。 皇城里出生的孩子,頑皮歸頑皮,但還是識時務的,知道大勢所趨,也不反抗,不少孩子跪了下來,朝著許清宵磕頭。 哪怕是李范也不情不愿地磕頭了。 只是他們這種不情不愿,甚至還帶著一些敷衍的態度,瞬間惹毛了這些長輩。 “你磕什么鬼頭?這叫磕頭?跟沒氣了一樣,給我認真點磕?!?/br> “你這小王八羔子,平時是不是慣著你了?拜師都不認真,就是欠收拾?!?/br> 怒罵聲響起,幾個列侯最恨,直接起身過去就是踹了兩腳,這幫熊孩子當場嚇傻,被踹的直接哭出來了。 “娘親,娘親?!?/br> “爹打我?!?/br> 他們下意識跑去找娘親哭訴,結果換來的是無情鐵掌。 “打你有錯?平日里胡鬧就算了,這么隆重的事情,快點給老師磕頭,你要是在這般胡鬧,娘親就不要你了?!?/br> “打的好,平日里任性妄為就算了,這個時候還在這里任性,娘平時寵你過頭了,今日當真要好好教訓教訓你?!?/br> 她們怒罵道,雖然心里難受,可好不容易來個有名氣的人教自己兒子,哪里還敢繼續寵溺啊。 寵歸寵,望子成龍更重要啊。 叫罵聲,打罵聲彼此起伏,到后面李兵夫婦也上場了。 他平日里對自己兒子百般呵護,但任何事情都要看場合,這事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心慈手軟就是害了他。 啪啪。 兩個耳光落下,李范被打懵了,可少年的倔強讓他依舊想要喊幾聲,可看到自己爺爺安國公好像也要起身,李范跪了下來。 朝著許清宵認認真真磕了三個響頭道。 “學生李范,拜見老師?!?/br> 李范帶頭了,其余人也不矜持了,一個個跪在地上磕頭,大部分都帶著哭腔。 恩,舒服了。 聽到這聲音后,許清宵是舒服了。 “好好好,徒兒們免禮了?!?/br> “老師身無長物,就送不了你們什么東西,這樣就送你們八個字?!?/br>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br> “你們去一旁,將這八個字抄錄百遍,誰先抄完誰就可以休息了,抄不完的就一直留下,當然字體不公正的也要留下,為師慢慢陪你們?!?/br> “對了,誰第一個抄完,并且字跡工整,誰就是班長,也就是班頭的意思,負責監督大家?!?/br> 許清宵笑了笑,然后讓這幫倒霉孩子去練字了,末了還丟了這么一句話。 這一刻,這幫熊孩子們眼神有些異樣了,讓他們抄寫,他們肯定是不愿意,如果不是怕挨打,他們估計已經開罵了。 可聽到當班頭,這幫熊孩子的目光就有些古怪了,這幫倒霉孩子明面上講義氣,不過是學大人有模有樣,背地里誰都想當老大,一聽到可以當班長,監督大家,自然心思活躍起來了。 當下,熊孩子們老老實實去練字,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聽許清宵的話了。 看著這幫熊孩子。 許清宵感覺美滴很啊,徹底舒服了。 不過也不能怪自己,誰讓這幫倒霉孩子無端招惹自己,現在好了吧? 唉,自作孽啊。 隨著鬧劇結束,許清宵回到了座位,與眾人飲酒暢談,許清宵依舊是少說多聽,把眾人說的每一句話給記下來,方便自己好好理解。 又是酒過三巡,宴會很熱鬧,眾人也十分開心,許清宵的酒量完全沒問題,倒是讓眾人有些驚訝,但也更加欣賞了。 喝到后面,大家的關系也稍稍拉近了一些,沒有之前那般拘束。 緊接著,一個許清宵最不想遇到的話題出現了。 是齊國公開口。 “清宵侄兒啊,叔父問你個事,你那首滿江紅,是給誰寫的?” 齊國公開口,他喝著酒詢問許清宵這個問題。 此話一說,眾人頓時眼中有光,連坐姿都調整了一二,嚴謹了一些。 雖說有國公在,但在這件事情上,列侯們也不得不表現表現了,畢竟萬一許清宵就是給他們寫的呢? 問題一出。 許清宵有些語塞,本來說嘛,他一個一個去拜訪,大家問這個問題,自己可以一個一個隱晦的回答。 當著面問,就有些不太好了吧? 許清宵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但下一刻,安國公開口了。 “這個問題不用問了,肯定是給老夫寫的,你們莫要爭了?!?/br> 提到這個,安國公來精神了,得吹一波自己,不吹不行啊。 “給你寫的?安國公,雖說你比我年長幾歲,我得喊你一聲哥哥,但如此不害臊的話,也虧你說的出來?” 齊國公有些陰陽怪氣了。 “是啊,安國公,雖你是國公之首,我等敬重你,但這事可不能亂說,滿江紅哪里是寫你啊,分明是寫我?!?/br> 李國公也跟著開口。 “你放屁,怎么輪也輪不到你啊,肯定是給我盧國功的?!?/br> 盧國功叫起來了。 “你們真是粗魯,清宵侄兒都說了,是給我寫的,你們還在這里爭,當真是徒增笑話?!?/br> 安國公不爽了,許清宵都親口說了,難道還有假?這幫武夫,粗鄙的很。 “笑死,人家清宵侄兒是謙虛有禮,來拜訪你,你直接問人家,滿江紅給誰寫的,人家肯定說給你啊,說來說去,還不是你倚老賣老,仗著自己是國公,欺負人家,清宵侄兒,你放心,有我們幾個在,不要怕這個老東西,滿江紅是給誰寫的,你說就是?!?/br> 信國公開口了,他直接認為這是許清宵謙虛,壓根不認。 “就是,就是,安國公,人家客氣一句,你當真了?不會吧,不會吧?” 李國公繼續說道。 四位國公爭吵著,唯獨晉國公非常淡定,坐在那里眼中更是露出不屑之色。 這份涵養讓許清宵不得不贊嘆一聲,總算是有個沉穩的國公了。 然而下一刻,齊國公的聲音響起了。 “晉國公,你這眼神是什么意思?有話就說,怎么學那幫讀書人一般?” 聽到齊國公之聲,晉國公冷笑道, “什么意思?還能是什么意思?幾個老匹夫爭來爭去,這首詩明明是給老夫寫的,先帝北伐,我參加了七次,你們呢?最多也不過五次罷了,還在這里自以為是,當真是匹夫啊?!?/br> 晉國公自信滿滿道,此話一說,剎那間四位國公紛紛站起來了。 “怎么?想打架?別說老夫欺負你們,不準用神力,敢不敢?” 晉國公完全不慫,戰場上下來的國公,怎么可能慫? “走!” “打就打!” “幾個老匹夫,今天不把你們打哭,我就姓李?!?/br> 國公們邀架去,極其彪悍,說打就打,不顧任何場地。 “許老弟,習慣就好,我們都是粗人,沒事打打也挺好的,活動活動筋骨?!?/br> 許清宵身旁的信武侯如此笑道,隨后起身舒展舒展筋骨。 “老哥,您這是?” 許清宵有點好奇對方在干什么。 “沒事,許兄,我知道你來安國府上,不好折損國公的面子,你這首滿江紅我看的出來,絕對不是給這幾位國公寫的?!?/br> “老哥我懂,我明白?!?/br> 信武侯開口,說到這里的時候,起身離開了,加入了國公大戰。 留下有些懵的許清宵。 什么意思???喂,你說清楚點啊,信武侯,侯爺,侯哥,你說啊。 許清宵真不太明白什么意思。 但很快,廣平侯湊過來了。 “許兄,不要管他們,武夫都是如此,來,喝杯酒?!?/br> 廣平侯湊了過來,與許清宵喝酒。 許清宵點了點頭。 下一刻,廣平侯緩緩道。 “清宵兄弟,我問你個事啊.......” “你這滿江紅......應該不是給我寫的吧?” 廣平侯平靜問道,可眼神卻充滿著期望。 許清宵:“......” 你妹啊,還有這樣問別人的?你這不就是想讓我告訴你,是給你寫的吧? 好在此時,有人跑了過來,十三四歲的樣子,拿出一疊宣紙擺在許清宵面前道:“老師,學生寫完了?!?/br> 聲音響起,許清宵松了口氣,這問題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恩,不錯,字體工整,你叫何名?” 許清宵問道。 少年有些靦腆或者是有些清冷,長相挺清秀的,身上也不臟,看起來就略顯得干凈許多,比李范要好不少。 “回老師,學生叫做霍林,家父陽都侯?!?/br> 霍林開口,說出自己的名字。 “霍林,不錯,孺子可教,從即日起,你便是班長,等開學之時,為師在交代你些事情?!?/br> 許清宵滿意地點了點頭,霍林寫的字還不錯,至少工整,完全可以了,對小孩子不要要求太高。 “哈哈,林兒,還不趕緊謝謝老師?!?/br> 陽都侯看到自己兒子第一個寫完,而且還受到嘉獎,自然內心愉悅,他說了一聲,霍林朝著許清宵一拜。 “謝謝老師?!?/br> 說完此話,霍林便離開去找他母親了。 “陽都侯,您這位孩子不錯,有大成就啊?!?/br> 許清宵贊賞了一句,陽都侯更是大喜。 “哪里哪里,無論如何都是老師教得好,來來來,許老弟,也莫要叫我陽都侯了,稱我一聲霍哥就行,喝一杯喝一杯?!?/br> 陽都侯端起酒杯,他心情的確愉快,自然要與許清宵喝上一杯。 “那恭敬不如從命,老哥,這杯我先干為敬?!?/br> 許清宵一飲而下。 就如此,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國公們打了一個多時辰,從一開始的謾罵到后面大家彼此冷哼不說話。 宴席差不多也結束了。 安國公執意要留下許清宵住一晚上,許清宵百般推辭,最終安國公也就作罷。 告別安國公,告別眾人后,許清宵也就離開朱雀大道,回到住處了。 按原路返回,許清宵特意看了一眼番商的店鋪,恩,對方坐在那里思考人生,心情更舒服了。 回到客棧,許清宵也靜下心來了。 洗了把臉,許清宵讓自己變得清醒一些。 與國公列侯建立人脈關系,這是一件好事,但自己也必須要時時刻刻記住。 人脈關系,一切都是圍繞利益,自己能給他們帶來利益,他們便會幫自己。 如果自己沒有利益價值,同樣他們也不會幫自己。 這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 所以自己一定要拿捏好。 現在自己微弱,可以討好也可以主動結交,但一昧的討好與結交不行。 他們從自己身上得到了利益,那么自己也要從他們身上得到利益,如此一來才能相輔相成,否則自己不開心,對方也不會開心。 聰明人更喜歡的是各有所需,而不是一昧付出,這世間上沒有只付出不求回報的,除非是圣人。 想到這里,許清宵取出一張紙,開始進行自我反省和檢討。 細細將今日的事情想了一遍,許清宵開始動筆。 第一,今日在街上不該仗義出手,雖路見不平,可皇都內高手如云,自己不過是九品武者,一時泄憤是好,可因此招來麻煩就不好,以后做事要懂得三思。 第二,國公府上,的確不需太過于謙虛,畢竟武官有武官的性格,讀書人有讀書人的性格,若太過于拘束和謙虛,反倒是做作。 第三,不可輕視這些武官,雖看起來有些直率咋咋呼呼,可一個比一個心細,要善于觀察,好好學習他們的本事,綿里藏針,粗中有細。 許清宵在白紙上洋洋灑灑寫著三行字。 清楚自己今天做的事情,哪里有錯,這樣的話以后就能避免。 寫完之后,許清宵便躺在床榻上開始假寐了。 喝了好幾斤烈酒,的確有些扛不住。 就如此,到了深夜。 大魏皇宮。 養心殿內。 婉兒站在龍鸞旁道。 “陛下,許清宵昨日已經來京,根據探子所報,許清宵去了朱雀大道,找了一趟安國公,后來安國公讓人邀請信國公,齊國公,盧國功,晉國公,李國公,以及信武侯等五位侯爺?!?/br> “這些國公還有侯爺都帶著自家兒孫赴宴,奴婢打聽到,是許清宵看中安國公之孫李范,說李范有大儒之資,而安國公請許清宵為李范之師,最后許清宵索性將其余國公之孫,全部收為學生?!?/br> “所以才會引來諸位國公上門?!?/br> 婉兒的聲音非常悅耳,她吐字清晰道。 “知道了?!?/br> 大魏女帝的聲音響起。 隨后,又緩緩開口道。 “宣他明日入朝?!?/br> 女帝開口,做出這個決定。 “奴婢遵旨?!?/br> “對了,陛下,許清宵在去朱雀大道之時,路過西街,看見有番商訛人錢財,許清宵仗義出手,擊起一塊石子,以致于番商貨柜倒塌,損失了不少銀子?!?/br> 婉兒繼續開口,補充一些細節。 “哦?” 大魏女帝有些驚訝了,似乎聽起來比許清宵開設學堂還要驚訝。 “好,朕知道了?!?/br> 大魏女帝開口,似乎想到了什么,恢復平靜。 “那奴婢現在便去傳令?!?/br> 婉兒開口。 “恩,對了,再過兩日,就不上朝了,休整一番,等朕什么時候覺得可以上朝了,再讓他們上朝?!?/br> 大魏女帝出聲,婉兒點了點頭,快速離開養心殿。 她已經習以為常了,每隔一段時間,女帝都不上朝,常常一個人在養心殿內,而且也十分古怪,具體古怪在何處,她不知道,只是感覺有些古怪。 但皇帝的事情,輪不到她來管,照做就行。 就如此。 女帝的旨意很快傳了出去。 翌日。 天剛亮,許清宵便被敲門聲吵醒。 打開門一看,是一位太監,清秀英俊,二十來歲,滿臉笑意地看著許清宵道。 “許先生,奴才奉陛下口諭,令你明日上朝面圣,許先生可要記住,寅時就要去宮外候著,到時有人會帶著您?!?/br> 太監開口說道,是過來通個信的。 聽到這個消息,許清宵有些小激動了,不過稍稍調整好心態后,許清宵便點了點頭道。 “多謝公公了,也勞煩您跑一趟?!?/br> 許清宵感謝一聲,同時取出一張銀票遞給后者,銀票不少,足足五十兩,之所以如此舍得,還不是因為對方是宮里的人。 說實話,這種太監別看沒什么權力,可實際上牛逼的很啊,給點銀票結交一番,絕對不虧。 然而后者看到許清宵這個動作后,卻有些驚愕。 尤其是看到許清宵遞來的銀票,居然面額五十,更是惶恐。 “這這這,許先生,不用,不用?!?/br> 后者有些惶恐,不敢收下。 “公公勞累,區區小錢,您收著,算是許某的一點心意?!?/br> 許清宵執意要給,但心中卻有些好奇了,才五十兩而已,有必要這樣嗎? “這......這......許先生,我李某有些不勝榮幸,承蒙許先生看重,若是去了宮里,有什么不懂的,來問問我李某,我李賢絕不推辭?!?/br> 李賢收下銀票,感動的眼淚都快要出來,讓許清宵實在是有些好奇了。 五十兩而已吧? 放平安縣肯定是天文數字,可這里是京都啊,你是皇宮里的公公啊。 不過不管內心多驚訝,明面上許清宵還是非??蜌獾溃骸袄罟蜌饬?,慢走?!?/br> 說完此話,李公公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藏住眼淚便離開了。 他的確感動,畢竟這還是頭一回有人給太監送禮的,準確點來說,是他頭一回收禮。 待李賢離開后,許清宵也沒多想,稍稍洗漱一番,便打算出門了。 昨日去了安國公府上,今日還是要一一去拜訪其他國公。 雖說大家見過面,但這是安國公邀請過來的,自己還是得過去拜訪一番。 李國公,晉國公,齊國公,包括昨日認識的列侯,許清宵都一一去府上拜訪。 等到差不多巳時,估計都回來休息了,許清宵離開客棧,額外買了一把扇子,寫上字以后便快速出發。 一位位國公列侯挨著拜訪,許清宵這趟過來,這些國公列侯極為開心了,尤其是幾位列侯,根本沒想到許清宵還會特意上門拜訪。 這人情世故,讓眾人更加贊賞許清宵了。 扇子送了,一人一把,對方也開懷大笑,每個國公和列侯都喊許清宵留下來吃飯,如果不是到了飯點,許清宵本來根本不會留下來,最后在李國公與陽都侯家各自吃了頓便飯。 畢竟一個國公或列侯就得拜訪半時辰,不可能坐一坐就走。 不過這次拜訪許清宵也收獲不少,上朝的一些規矩也懂,彼此也相約明天一同去,也免得孤立無援。 做完這一切。 已經到了子時。 許清宵洗了個澡,沐浴干凈后,特意換上一套準備好的儒袍。 想到明日就要上朝,說實話沒點緊張是不可能的。 所以接下來許清宵一直在調整心態。 一直到了丑時,許清宵心態平穩了許多,他整理好衣冠,便走出客棧了。 上朝的地方是正大門,從朱雀大道走,昨天信武侯就已經說過,許清宵特意走了一遍,所以倒也輕車熟路。 丑時四刻。 天依舊昏暗。 許清宵早早地便來到午門。 午門有正門和兩個側門,左側門是官員入朝,正門是皇帝或者是狀元才可以走的,但狀元也只能走一次,右側門則是軍機情報專門走的通道。 比如說什么千里加急之類的情報信件,就可以直接走這條路。 丑時四刻,天未亮,官員們上朝也不會這么早,許清宵是怕耽誤時辰,所以第一次早早的來了。 差不多寅時的時候,官員才會陸陸續續出現在此等候。 也就等待了兩刻鐘后。 有人影來了。 七八個人,穿著儒家官袍,緩緩走來,為首之人,許清宵赫然認識。 是陳心大儒。 見到陳心大儒,許清宵沒有半分尷尬與猶豫,而是大大方方走了過去,朝著陳心作禮一拜。 “學生許清宵,見過陳心,陳大儒?!?/br> 這些人正在閑聊什么,突兀之間看到一道人影走來,更是自報家門,一時之間眾人愣在原地了。 “許清宵?” “當真是你啊?!?/br> “清宵,許久不見啊?!?/br> 見到許清宵,陳心露出笑容,他是朱圣一脈的大儒,可他對許清宵有先天好感,之前發生這么多事情,陳心其實一直想幫許清宵說幾句話。 但局勢讓他說不出來,他也知道說出來也沒用,所以最終沉默。 如今見到許清宵,而且許清宵主動上來一拜,這讓陳心反倒是有些自愧不如。 而其他儒官則露出驚訝之色,他們看著許清宵,不由暗自竊語。 “這就是許清宵嗎?” “他還好意思拜陳心大儒?” “哼,沒想到一大清早就看到這種人,晦氣?!?/br> 其余儒官不一樣,他們可沒有陳心這般對許清宵的好感。 “肅靜?!?/br> 陳心大儒回過頭訓斥一句,頓時眾人安靜不語。 “清宵,今日陛下召你進去,你要記得,少說多聽,等退了朝,若是沒事,來我家中,我與你好好談談?!?/br> 陳心開口,溫潤儒雅,舉止都很平靜。 “恩,昨日來了,卻沒有去先生家中拜訪,是清宵不對,待退朝后,自然拜訪?!?/br> 許清宵點了點頭笑道。 陳心也微微一笑,不過也沒有多說什么了。 畢竟這里是宮外,有些事還是不要亂說的好。 很快,安國公等人也陸續出現,他們見到許清宵后,則十分熱情,更是主動將許清宵拉到一旁,詢問著一些有的沒的。 其意就是給其他人看,許清宵是他們的人。 “許老弟,這么早啊?!?/br> “許老弟,這么早就來了?” “清宵侄兒果然是好酒量啊,喝了這么多還能清醒上朝,不錯不錯?!?/br> “清宵侄兒,第一次上朝緊張嗎?哈哈哈哈!” “許老弟,沒想到你起的這么早?我還以為昨日你要醉了呢?!?/br> “哈哈哈,我就說許老弟今日肯定會早些來,果然我說中了吧?” 一道道身影出現,齊國公,信國公,盧國功,信武侯,廣平侯,陽都侯紛紛出現,看到許清宵后更是大聲笑道,顯得十分親近一般。 讓其他陸續過來的官員十分驚訝。 一是驚訝許清宵,二是驚訝,這許清宵才來一天,怎么好像就跟這幫武官混熟了呢? 而后儒官們也基本到齊,看到許清宵后,更是低語不止,甚至目光不善。 幾位大儒出現,看了一眼許清宵,卻一語不發,但這格外的敵意,許清宵不可能感受不到。 也就在此時,一道聲音響起。 “開門!百官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