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淮南王無奈反漢
劉邦聽罷陸言所講,臉色飄忽不定,賁赫畢竟是中大夫,不能相信也是應該,遂擺手道:“就按照子玉所言,先將賁赫關押,仔細調查英布動向?!?/br> 陸言與蕭何無奈,只得退出大殿,“相國覺得此事有蹊蹺否?那英布可算得上是大漢最后一位封地就國的王了,或許不久子玉也難以保全了?!?/br> 蕭何略微感嘆,“是啊,皇太子暗弱,這些異姓功臣不除,恐漢家江山不穩啊,他們的勢力可謂是盤根錯節,不得不防啊?!?/br> 陸言聽罷,眉頭微皺,“難不成相國也覺得那些諸侯王,以及子玉只能共苦,不能同甘,然相國平常做些污點,似乎也是給陛下看的吧?!?/br> 原來這蕭何也害怕危及自身,因此在長安郊外大肆購買民地,使得自身顯得小勢力,故而劉邦等人覺得蕭何乃老實人也。 蕭何見自己的心思被陸言揣摩透,不免有些尷尬地笑笑,“我這一把年紀了,也該為自己留點后路,那子玉將自己的孩子與辟疆、劉盈、劉恒待在一起是幾個意思,這招似乎比我的還要厲害,我摸黑只是為了將死之軀,而子玉則是做了幾代人的工作啊,就是那淮陰侯都被你救下了,想想誰還能有這個能耐?” “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還請相國好好查辦英布的案子,怎么說某與他交情甚密,其為人某比誰都清楚?!标懷宰詈箢H為認真地說道。 長安諸事不提,且說皋城淮南王府內,英布聽聞賁赫已經趕往長安,并且告發自己謀反,心中不免有些惶恐,當下便召集諸官議事。 太宰、欒步等人皆在,英布在殿上來回踱步,許久方才開口道:“今賁赫小人,因私利竟將某人告反,現如今為之奈何?” 欒步見狀,首先開口說道:“啟稟大王,賁赫雖是貪利小人,但若呂雉與陛下有心,大王身家性命恐有危險矣?!?/br> “想當初韓信之死,呂雉查無證據,卻只說與陳豨謀反,情由僅僅是和陳豨有過談話事宜,而彭越之死,更是由幾名客卿謊報,致使得彭越無辜遭屠戮,想來當真使人心寒,今大王擁兵數萬,沃野千里,漢家天下,豈可容他人馳騁?” 旁邊的太宰聞言,稍微頷首,“今淮南之地,恐難以保全,與其坐以待斃,不若與漢軍分庭抗禮,想來那北方燕國亦反,正值此危難之際,也好出兵?!?/br> 英布本不想反漢,但就目前來看,還是需要做些準備,于是乎便將賁赫全家斬殺,又開始四處招兵買馬,欲要與漢抗爭。 如今九江、衡山正是風口浪尖的地方,劉邦剛派人前來調查,還沒有到皋城,就已經知道英布招兵買馬,而且殺了賁赫全家,這顯然就是造反的預兆啊。 不過按照道理來說,淮南本是英布屬國,若是給賁赫定了罪,殺他全家也不是不可能,劉邦在意的也不是這點,主要是英布開始招兵買馬,這種事情如何能放縱。 事情傳到長安,劉邦心中徹底是慌亂了,不管賁赫為人怎么樣,但告反有功,劉邦順手封給他一個郎官,留任長安。 未央宮大殿內,還未辰時,劉邦便命隨從召集文武百官,諸官入殿,君臣敘禮,劉邦臉色飄忽不定,許久才嘆息道:“淮南王英布可能反了?諸君以為如何?” 眾人聞言皆是驚訝,倒是旁邊的王陵首先出列答道:“英布豎子,早年便有罪在身,若不是自恃勇武,何來今日之功,況計謀不出于己,今在淮南,圖謀不軌,未曾想卻反漢攻城,當真可惡,待某等將其擒殺,活埋長安郊外!” 劉邦沉吟,“朕早年便看重英布為將才之人,故而分地封他為王,使其公爵顯貴,榮耀萬世,于南稱王,萬民供養,何來反漢之說,朕當真猜不透??!” 陸言在旁,見無人出列,遂躬身行禮道:“英布反漢,合該應當矣,想來彭越、英布、韓信三王勢大,猶如一體也?!?/br> “本天下安定,陛下未有殺韓信、彭越之心,然呂后弄權,韓信已經貶為淮陰侯,手中無權,囚禁長安,可謂是上策,何故斬殺于長樂宮耶?” “彭越遭太仆告反,其心未可知,陛下憐憫,貶為青云縣百姓,路遇呂后,因而分尸斬殺,懸其首于東都洛陽,縱使平常之人,難免不聯系自身,英布謀反,實為自保也?!?/br> 劉邦聽罷,沉吟不語,臉上略有羞愧之色,畢竟當初韓信、彭越的事情他還是要負責任的。 “子玉所言是也,看來英布、盧綰不足懼,唯有后宮呂雉難防也?!眲罟首鞲袊@地說道。 殿下的審食其見狀,心中頗為擔憂,這本是英布謀反的事情,何故扯到呂后,若是呂皇后這棵大樹倒了,他們哪有容身之處也。 遂當即上前答道:“啟稟陛下,今所憂并未呂后也,乃淮南王英布也,若是其禍亂天下,大漢不保,何談日后興衰?” 劉邦在殿上,亦是暗自思量,這種事情不可現在亂說,待時自己的左右心腹都被呂雉斬殺,那這天下當真就成了呂氏的天下了。 等到英布的事情解決,北方的戰事平定,余下的時間,足夠有辦法應付呂雉了,現在過于暴露自己的意愿,難免生出禍端。 劉邦計定,便轉而說道:“今英布尚在淮南諸地,地處西南,諸位覺得應當如何迎敵,畢竟地利亦是相當重要?!?/br> 這時旁邊的夏侯嬰當即出列答道:“啟稟陛下,我門客有一人,曾游學淮南,頗知地理,若他能出謀劃策,或可破敵?!?/br> “此人現在何處?姓甚名誰,還請文侯指教?!眲铕堄信d趣的問道。 “啟稟陛下,這名門客乃是楚國令尹薛公,為人頗有韜略,陛下若見,臣明日便召其上殿,為陛下解惑?!毕暮顙刖従徴f道。 劉邦面色倒是好了許多,“就按照文侯所言,另外淮南諸事不可掉以輕心,英布才能,朕亦是有所知,因此還需小心為妙?!?/br> 諸官得令,隨即下殿,夏侯嬰一刻也不敢耽擱,當即前往使館拜見楚國令尹薛公,欲問御敵之策。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