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樊噲收兵攻燕地
陳豨即亡,左右士卒甚是念懷,便將陳豨葬于靈丘,墓碑所書則是代王陳豨之墓,可見眾將還是承認他自立代王的身份。 隔日清晨,諸多士卒便將靈丘城打開,漢軍涌入,見陳豨已死,難以追究,只得如實稟告樊噲,然人已入土,就是樊噲也無可奈何。 樊噲將靈丘城安頓完畢之后,便率軍前往代地,欲要班師回朝,哪知道這時長安聽聞樊噲已經將陳豨處死,隨后又下詔書。 代地的樊噲也是一臉茫然,陳豨亡了,代地平了,劉恒也封了,難不成下詔書提前賞賜,這根本就不符合叔孫通制定的大漢禮儀啊。 樊噲很是好奇的打開詔書,其言曰:“漢皇帝劉邦令舞陽侯并將軍樊噲語,將軍初起沛縣,隨朕平定南北,功不可沒,前藏荼叛亂,將軍發兵,使得前燕王未戰幾何而敗,勇猛無二,天下共聞之?!?/br> “后韓王信反漢,朕先發兵,未得償所愿,殊不知,將軍統兵,使其不復中原,其功至偉,無人能及,且為人不驕,甚是可嘉?!?/br> “然趙代諸地多戰亂,朕年事愈高,不得前往,竟令陳豨逃至靈丘,多賴將軍不辭勞苦,一路窮追,迫使其亡于城內,朕心甚慰?!?/br> “前時使者往燕,燕盧綰稱病不朝,后辟陽侯又往,見盧綰并無異樣,且朕令其斬殺張勝,未曾想其欺瞞于朕,竟使張勝與匈奴有往來,結燕匈之好,朕深以為惡,還請將軍久留燕代,平定盧綰叛漢之罪?!?/br> “今周勃已從長安帶兵協助,不日將至,朕望二將并肩作戰,不可生出嫌隙,待燕地平定,朕同賞賜之?!?/br> 樊噲讀罷書信,表情自是先喜后愁,前面將樊噲夸得是無人能及,搞了半天不過是盧綰反了,讓他留守罷了。 “這盧綰乃與吾等皆是沛縣之人,怎會無故反漢,其中必有蹊蹺,但身為臣子豈可過問陛下旨意,暫且發兵燕地邊境,好讓盧綰有個準備?!狈畤堊匝宰哉Z道。 其雖然住的和盧綰不近,但也是一條街上的,要說韓信、藏荼反漢,還有說頭,這盧綰怎么說,他樊噲是很難相信的。 接到詔書的樊噲,休整數日,便直接起兵燕地,盧綰這下慌了,前些時候剛高高興興送走辟陽侯等人,這會兒漢軍壓境,怎么能使他不慌張。 當即召來群臣議事,燕相、張勝基本都是盧綰的心腹之臣,因此還算忠誠,燕王宮內,盧綰首先開口說道:“今漢軍無由興兵,諸君該當如何?” 燕相眉頭緊鎖,有些憤懣地說道:“此番興兵,定有原因,只是大王不知道罷了,那審食其雖和大王同鄉,但受命于呂后?!?/br> “當初他受命前來,多少與呂后有關,今陛下發兵來攻,想必定是那審食其與呂雉攛掇,否則以大王與陛下的交情,怎么可能會出兵?!?/br> 張勝在旁亦是點頭,“臣乃是戴罪之身,罪責通敵,此番大罪,陛下都可以放心讓大王去辦,何況他事,今燕地偏遠,不得見陛下,是非曲直皆是審食其與呂雉說的算,否則陛下絕不會行此不義之兵?!?/br> 盧綰亦是覺得有理,“依諸君的意思,莫非讓某寫封書信交于陛下,說明情況?如此或許陛下會收兵回朝?!?/br> 燕相當即擺手,“大王還需另想他法,這般決計不妥,朝中與大王做對者,并非陛下,而為呂雉、審食其之輩也,今大王寫信澄清,難免不保他日出事,依微臣看來,不若與漢軍交戰,若是勝則侵占趙代諸地,與漢平分天下,當初猶如楚之盛也,若是戰不敵,則收兵固守,燕北尚有座小長安,待時吾等逃到那里,想必漢軍定不敢追,畢竟匈奴鮮卑城之強,漢家惹不起?!?/br> 盧綰稍微頷首,同時看向了一旁的張勝,“先生近些年往來于匈奴、燕國之間,胡人之城小長安當真可以容身?” “啟稟大王,其中漢人居多,乃是匈奴首領慕容族長所建,周圍匈奴、羌族、月氏皆聽命于慕容族長,而慕容族長原本秦人,故而想出此法,保全中原逃兵?!睆垊俸苁钦J真地說道。 聽聞張勝這般言語,盧綰心中倒也輕松了許多,“既然如此,就先與之交戰,今前來攻城者,不過樊噲也,尚不足懼?!?/br> 于是乎,盧綰聽從了張勝、燕相的建議,集結燕國士兵數萬,前往燕代交界處,與樊噲交戰,雙軍前期倒也勢均力敵。 北方漢燕戰事不提,且說此刻的淮南王英布,自從分封為諸侯王之后,生活相當瀟灑,每日除了與朝中的平南王聯系,幾乎不問長安事。 其所轄地可以說是繼當初韓信之后,再無能夠與之相媲美的諸侯,就目前來說,封地最廣,所轄區有九江、廬江、衡山、豫章等郡,其中有些地方是長沙王的地盤,然后中間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情況,長沙王所轄區有些地方跑到了英布手中。 長沙王不喜歡惹事,你搶奪我的地盤沒關系,我也不上報陛下,只要生活過得去就行,英布見吳苪這般仁厚,心中自是過意不去,也送給了長沙王諸多財物,這在當時也算是私了,不過長沙王之孫吳回對此事耿耿于懷,這也是后話。 淮南王過得這么瀟灑,如今重歸歷史舞臺,其原因還和彭越的部將有關,此人便是當初為彭越收尸的欒步。 欒步乃當初大梁的三公,因替彭越收尸,被劉邦叫過去訓了一番話,最后欒步在帳中慷慨陳詞,竟讓劉邦覺得頗有道理,于是將其放歸大梁任職,欒步辭決之后,劉邦也沒有過問,哪知道這小子跑到了九江。 在欒步心中,他最崇拜的自然是彭越,今彭越被無辜冤殺,他豈肯善罷甘休,便一路收集消息跑到了九江,試圖策反英布。 然英布心中亦是早有反意,他雖然身在九江,其他的小事不清楚,但彭越、韓信之死他如何不知。 想來三人同時受封,土地百里,乃是前期九位異姓王最為強大的三人,今彭越無辜受屠,韓信遭長樂宮斬殺,因此使得英布略有惶恐。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