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當年的神跡
當時負責改卷的老師教梅圣,看到蘇東坡的文章,立馬驚為天人。 但是對蘇東坡的用典一時間想不出來出處。 蘇東坡引用的這段典故,文風古樸,蘊含至理,必定是古文無疑。 但是梅圣就是想不起來到底在哪里看過了。 最后在蘇東坡拜見梅圣時,梅圣問這段典故到底出自何處。 蘇東坡嘿嘿一笑說道:“想當然耳!” 這個典故雖然是杜撰的,但是蘇東坡不愧是大文學家,這個典故里面蘊含的道理,引人發省。 …… 時間過的很快,當天晚上,一大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過年夜飯,就要開始守歲了。 呂布便帶著眾多嬪妃,還有皇子和公主們,到后花園里去守歲。 嗯? 皇上今年的興致很高??? 只不過,大年夜,后花園里空曠風大,必定很冷。 他們大人倒也罷了,這些小皇子小公主們,別被凍壞了。 其他的嬪妃不敢說,作為皇后,當然有義務提醒皇上。 因此,皇后蔡琰不由委婉地向呂布說道:“皇上,后花園里怪冷的,依臣妾看來,不如我們過去,這些小皇子小公主們,就別跟著過去了吧?” 呂布哈哈笑道:“無妨,都跟過來就是了,朕早就準備好了!” 聽皇上堅持,皇后蔡琰只得作罷。 很快,大家就來到后花園里。 這才發現,原來御花園里最中心的,也是最大的一個涼亭里面,四面早就安裝好了玻璃門。 從四面都可以看到外面的精致。 涼亭里面,早就燒好了爐火,里面還擺著各種糕點、茅臺酒、果酒、飲品,還有各種燒烤。 進入到涼亭里面之后,簡直比宮殿里面都暖和。 這里,倒真是一處好地方。 只不過,為什么要到這里守夜? 大冬天得,御花園里也沒有鮮花,對著一些枯枝,有什么意思? 就在此時,只聽皇上吩咐道:“來人,開燈!” 很快,整個后花園里,忽然閃爍起五顏六色的燈光。 整座御花園,頓時美輪美奐,美不勝收,宛如人間仙境一般。 “哇,好美哦!” “太漂亮啦!” “快,快來拍照留念!” 那些小皇子小公主們,都興奮壞了。 別說他們了,就連那些嬪妃,都是美目漣漣,完全陶醉在其中。 接下來,呂布又名小太監在御花園里燃放煙花。 當煙花在夜空中驚艷地綻放,更是讓這些小皇子小公主們激動壞了。 漫天的火樹銀花,實在是太美了,美不勝收! 呂勝更是按捺不住,早就跑出去,自己去放煙花去了。 還有幾個小皇子想跟著跑出去,被呂布直接攔下來了。 這幾個才四五歲大,跑毛跑? 乖乖地在屋里坐著看煙花就成了。 屋里,做著火鍋,還有燒烤,有各種美食、美酒。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著酒,看著外面的煙花,真的不要太爽了。 這才有點過年的味道??! 不過,就是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感覺還是缺了點什么。 呂布覺得,想要成功制作出電視,沒有十年八年的功夫,肯定不可能。 至于電腦,那需要的時間就更加漫長了。 不過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肯定都是能做到的。 在御花園里服侍的那些宮女和太監,看到御花園里的閃光燈和煙花,也都看的心曠神怡。 不過,總感覺這一幕,似乎在哪里見到過似的。 按理說,不應該啊,無論是煙花還是霓虹燈,以前應該從未出現過才對。 對了! 終于有人想起來了,在皇上還沒當皇上之前,在南京城的府邸里面,不就發生過一次神跡嗎? 當時的神跡就叫梧桐顯字,地涌金蓮。 那個梧桐顯字,不就是和現在的霓虹燈,是一樣一樣的嗎? 那地涌金蓮,不就是這煙花嗎? 只不過,當時的煙花爆炸之后,顯示出來的是字罷了! 難道,當時的神跡,根本就不是什么神跡? 而是霓虹燈和煙花? 這么說的話…… 咳咳,瞎想什么呢,肯定是神跡,必定是神跡無疑! 就算不是神跡,那也必須是神跡??! 荀彧家里,也正在放著煙花。 看著在半空中綻放出美麗色彩的煙花,荀彧也不由嘖嘖稱奇。 不過很快,荀彧就想起了什么。 對了,哪天晚上,皇上登基之前家里的地涌金蓮,難道就是用煙花來完成的? 怪不得當時感覺有股硫磺味兒,原來如此??! 原來,皇上并不是天選子之,純粹是人選之子??! 想到這里,荀彧不由有些失望,不過很快,這股失望便被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皇上真的是好皇上??! 如果連皇上這樣雄才偉略的皇上,都算不上天選之子的話。 那么,難道之前劉家,就是真的真命天子嗎? 如果真是真命天子的話,為什么會敗亡? 如果不是,那為什么不能是吾皇登基呢? 現在再回想起當時自己的愚忠,荀彧忽然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當時的自己,真的很頑固,很天真??! 當天晚上,受到震驚的,又何止是荀彧呢? 還有更多的官員都想到了這一點。 說不定,皇上其他的神跡,其實都有理可循。 那些神跡,或許都不能稱之為神跡。 可是,那又怎樣呢? 只要皇上是個好皇上,那就足夠了! 這一夜,不知有多少人無眠。 …… 這一夜,大家興致都很高。 除了幾個小皇子小公主,不到半夜就睡了,被各自的奶媽送回了房間。 其他人,都是守了整整一夜。 這一夜,他們感覺,是他們過的最開心的一個年了。 第二日,各位大臣們來皇宮給皇上和皇后請安。 當他們看到皇宮的對聯的時候,不由被震驚住了。 好吧,其實有些人,已經在禮部尚書蔡邕家中看到過了。 還有一些,從百姓口中聽到過一耳朵。 但是,過年的時候事兒多,還是有不少大臣們并不知道這件事情。 看到春聯之后,不由嘖嘖稱奇。 這春聯,既簡約又喜慶。 他們決定,等明年的時候,他們也跟著使用這種春聯。 甚至,就在現在,他們就把明年要寫的春聯都給想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