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諸葛妙計安天下
高定一刀斬下雍闿和朱褒的頭顱,直接扔到帳外,厲聲喝道:“你們都看好了,你們頭領現在已經被我給斬殺了,你們還不投降,等待何時?” 看到雍闿的頭顱,雍闿的親兵不由都愣住了。 當啷! 半晌之后,不知那個親兵的兵器掉落到地上。 隨后,越來越多的親兵丟掉了手中的兵器。 最終,所有人都丟掉兵器,選擇投降。 在三國亂世,其實士兵是很容易投降的。 因為大家打來打去,都是內部矛盾,是兄弟之間的戰爭,投降過去,并沒有多少障礙。 看到雍闿的親兵全部投降,高定不由大喜過望。 如果這些親兵不投降的話,對高定來說,真是一件麻煩事,畢竟在雍闿的山寨之中,至少有著五六千人的兵馬。 如果這時候有頭領站出來的話,很容易就能將所有人都收編,到時候,高定他們就算有三頭六臂,恐怕也跑不出去。 現在是個難得機會??! 高定不敢怠慢,領著自己的親兵,還有雍闿手下投降過來的親兵,提著雍闿的頭顱,迅速到山寨之中收編雍闿的隊伍。 雍闿的士兵,在看到雍闿身死之后,幾乎沒有碰到什么阻礙的就被高定給收編掉。 偶爾有幾個不開眼的,被高定毫不猶豫地咔嚓掉。 一個時辰之后,雍闿的山寨之中的士兵,全部都被高定收編。 接下來,高定不敢怠慢,帶著剛剛收編來的士兵,回到自己的山寨。 回到山寨之后,高定將投降過來的雍闿士兵大亂,編入自己的隊伍之內,接下來,馬上前往朱褒的山寨,將朱褒的兵馬一并收編掉。 做完這一切之后,高定才放下心來,帶著所有人馬,向大華國的軍營行去。 諸葛亮聽聞高定帶著兩萬余人前來投奔,不由得大喜。 連忙將高定迎入帥帳之內,當即封賞高定校尉之職。 諸葛亮意味深長地對高定說道:“高將軍,你帶著兩萬多士兵歸順我大華,本軍師封賞你為校尉,千萬不要覺得職務太低?!?/br> “你剛剛歸順過來,寸功為立,本軍師也不好一下封賞太高,以免眾將領不服。不過不要緊,接下來平定反叛,高將軍還愁沒有軍功可立嗎?” “只要在接下來的平叛中,高將軍多立戰功,本軍師必定重重有賞!如果軍功高的話,就算封賞一個將軍,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聽到諸葛亮的話,高定不由大喜過望,單膝跪地,沉聲說道:“末將定然嚴遵軍師吩咐,在平叛中身先士卒,勇猛殺敵,勇往直前,定然不負軍師期望!” “好!” 諸葛亮拍了拍高定的肩膀,將高定從地上拉了起來。 接下來,諸葛亮開始安頓高定的兵馬。 安頓好之后,又派人前往雍闿和朱褒的山寨,將他們的物資全部轉移出來。 至于高定山寨之中的物資,自然是由他們自己掌控。 到了晚上,陳到來到諸葛亮的帥帳之中,對諸葛亮說道:“軍師,本將以為,高定剛剛歸順,也不知忠心與否。以本將之間,應當將高定的軍隊打亂,全部編入我們的軍隊之中,這樣一來,到時候高定就算想反叛,也沒有機會了?!?/br> 陳到的主意,就是要架空高定,奪了他的兵權。 聽完陳到的主意之后,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叔至啊,你的辦法是最穩妥的辦法。只不過,如果想將高定的兩萬多兵馬全部吃掉,并且能夠和咱們的隊伍磨合好,形成戰斗力,至少也需要一個月的功夫。但是咱們消耗不起??!” 聽完諸葛亮的分析,陳到不由沉默下來。 陳到所說的辦法,固然是個好辦法。 但是不是說,你把高定的兵馬大亂,然后編入人民子弟兵之中就行了,馬上就有戰斗力了。 人民子弟兵中加入新人,無論在執行力還是隊列轉換上,肯定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 并且這兩只隊伍的士兵,單兵素質存在不小的差異,這樣捏合起來,恐怕會讓人民子弟兵的戰斗力降低一個檔次。 果然,還是軍師考慮事情更加周全啊。 陳到不由問道:“軍師,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諸葛亮說道:“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依本軍師之間,就提高他們的賞賜,給他們豐厚的軍功獎賞。在接下來的平反過程中,以他們為主力來戰斗!” “軍師高見,末將不及也!” 諸葛亮一說完,陳到馬上就明白了軍師的意思。 原來軍師是用的驅虎逐狼之計,重點用高定的隊伍來殺敵,減少人民子弟兵的傷亡。 高定的隊伍傷亡過多的話,只能被迫取消編制,編入各軍之中。 到時候,高定的隊伍中,戰斗力弱的士兵,基本上都戰死了。 剩下的,無不是經過戰爭洗禮的,素質好的士兵。 這樣,和人民子弟兵融合起來也更加的容易。 只不過,軍師的這個計策太毒,陳到在心里為高定的士兵默哀。 …… 雍闿和朱褒被殺,高定投降的消息很快就傳遞到祝融夫人耳中。 祝融夫人不由得大怒! 當下命令三洞洞主,聯合起來,前來攻打大華軍隊。 第一洞洞主乃金環三結元帥,第二動洞主乃董荼那元帥,第三洞乃阿會喃元帥。 這三洞元帥,金環三結取中路,董荼那取左路,阿會喃取右路,每洞引三萬蠻兵,進攻大華國平反大軍。 這三路兵馬攻來,諸葛亮早就得到消息。 聽到這三路兵馬的人數,諸葛亮心里不由微微一驚。 看起來,他們事先分析的南中反叛的人數,還是太過保守了??! 現在單單這三路反叛的人數,就已經達到了九萬。 恐怕祝融夫人匯集起來的南蠻人數,不下于二十萬之眾。 而自己這次前來,只帶領了十萬人馬前往! 不過就算如此,諸葛亮也有信心用十萬人馬,剿滅二十萬反叛大軍。 南蠻人數雖然眾多,但是沒有經過嚴格訓練,不懂陣勢變化,如同一盤散沙。 而人民子弟兵乃是整個三國稍有的精銳部隊,以一敵二,絕不在話下。 諸葛亮命令眾將領在帳中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