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呂布的錦囊妙計
退朝之后,群臣都極為興奮。 今天皇上居然將夷洲刺史荀彧大人召回,必定是要再次重用荀彧大人了。 看起來,皇上對荀彧大人雖然不滿,但也不過是略施懲治,懲治過后,該重要還是要重用。 現在再回想起呂布之前所做的一切,令群臣不由越想越是佩服皇上的手段。 果然,皇上被稱為千古一帝,絕非浪得虛名??! 接下來,各個部門開始忙碌起來,為討伐南中進行著種種準備。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討伐南中,需要各部門上下齊心,全力配合。 后宮之內,呂布柔聲安慰了蔡琰一番,好不容易將蔡琰哄睡了,然后呂布忽然想到,似乎還有一個問題自己給遺漏了。 呂布不由來到上書房,拿出紙張,刷刷刷寫了一番,然后封存了起來。 三日之后,大軍準備妥當,諸葛亮還有陳讓出發之前,呂布再次召見了兩人一次。 呂布先召見了諸葛亮,交代了諸葛亮一番之后,呂布不由掏出三個錦囊遞給諸葛亮。 “孔明,這是朕給你的三個錦囊。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就不需要打開它們了。如果碰到不順的時候,可以打開錦囊來看一看?!?/br> 聽到呂布的話,諸葛亮的眼睛睜的大大的,圓圓的,一副難以置信的神色。 臥槽,這什么情況??? 以往可都是本軍師給別人錦囊妙計啊,現在竟然換成皇上給我錦囊妙計了? 這,這—— 這讓妖孽諸葛亮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不過,諸葛亮畢竟是見識過呂布的神奇之處的,因此,盡管心里有所抵觸,但還是恭恭敬敬地從呂布手中接過錦囊,貼身收藏好。 第二個召見的,就是陳到了! 陳到此人,沉默寡言,呂布激勵了一番。 看到陳到并不答話,只是用充滿感激的眼光看著自己。 嗯,好吧,像這種穩健的人,都是用眼光來說話的。 見過兩人之后,接下來,大軍開始正式開拔。 在大軍出發之前,皇上呂布親自來到點將臺,親自為十萬大軍送行,感動的十萬大軍熱淚盈眶。 …… 一路上,陳到治軍嚴謹,將軍營安排的井井有序。 并且陳到話雖然不多,但是和士兵同甘共苦,賞罰分明,很快就得到十萬大軍的信賴。 這十萬大軍,都是從各大軍團之中挑選出來的。 當然了,這十萬大軍,并非是各大軍團的精英。 不過,大華國的軍隊,沒有一支隊伍是濫竽充數的隊伍。 就算不是精英,但是無論是單兵素質,還是戰術素養,都讓陳到稱贊不已。 老實講,在蜀漢,除了陳到親自帶領的白耳軍之外,蜀漢的隊伍,還沒有那一支隊伍能夠做到這一點。 而這,還只不過是大華國的二流軍隊而已。 大華軍隊的戰斗力,由此可見一斑。 最讓陳到震撼的,還是這支隊伍的執行能力。 只要命令吩咐下去,整支隊伍絕對是令行禁止,不會打一點折扣。 這種執行力,甚至就算是陳到的白耳軍與之相比,都要差上一些。 能夠指揮這樣的鋼鐵之師,威武之師,如何能夠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隨著接觸的時間越長,陳到開始越來越喜歡上了這支隊伍。 并且陳到相信,只要這次征討叛逆能夠圓滿實施,不出什么意外的話,這支隊伍中的大半,將會交給自己來帶。 正因為如此,陳到對這支隊伍更加用心了。 在行軍的途中,陳到都在對其中的幾支更加出色的隊伍,一點一點的傳授著他的戰陣之法,并且一點一點的進行磨合。 陳到的白耳軍,能夠在三國各大軍團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和陷陣營、虎豹騎還有先登死士和白馬義從并列的無敵之軍,陳到的戰陣,必然有他的獨到之處。 隨著陳到的訓練,這幾支隊伍,也在逐漸完成著蛻變。 半月之后,大軍終于來到了南中。 這一次,諸葛亮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對叛亂的祝融夫人,并沒有一點小覷的意思。 首先,祝融夫人的丈夫孟獲叛亂,被諸葛亮輕易斬殺。 這一次,祝融夫人必然不會再輕視自己。 第二,這次反叛可不止是祝融夫人,更有蜀漢的大小世家藏身其中。 世家雖然是社會的毒瘤,但是世家之中人才濟濟。 諸葛亮雖然妖孽,但是并不敢小覷天下英雄。 更何況,諸葛亮的性格原本就是謹小慎微,從來不打無把握之戰。 他這半輩子,也就上次在被逼無奈之下,使用了一次空城計。 還特么的被呂布給看穿,直接把他給活捉了。 卻說諸葛亮料定,南中反叛,必定在交州和荊州交接之處,防守必然森嚴。 因此,諸葛亮帶領大軍,悄然繞道益州,決定從益州對反叛展開攻擊。 而在夷洲和南中的交界之處,恰好是雍闿還有高定和朱褒三人防守。 雍闿是南中的世家大族之中的一員,此次祝融夫人造反,其中至少有一小半的功勞要歸功于此人。 并且此人極為狡詐,他料到諸葛亮會從交州或者荊州和南中交界之處攻打。 未曾料到,諸葛亮居然舍棄這兩處,直接從益州攻打過來。 這一點,完全出乎了雍闿的意料之外,使得雍闿慌了神。 沒辦法,人的名樹的影,諸葛亮的大名,足以使得雍闿心慌。 雖然雍闿對這次反叛還是非常有信心的,他們不但有十萬蠻軍,還有漢中還有益州的各個世家大族支持,力量十分雄厚,在加上南中的有利地形,可以說成功的機會非常大。 更何況,他們還有殺手锏,現在他們正在和逃亡出去的蜀漢皇上劉備取得聯系。 只要劉備能夠參與進來,更是可保萬無一失了。 只不過,現在直面呂布大軍,雍闿心里也是沒底。 雍闿不由將高定還有朱褒叫來,共同商議對策。 最終,三人決定,高定在中路,雍闿在左,朱褒在右,三路齊進,共同對抗諸葛大軍。 高定命令鄂煥為前部先鋒,鄂煥身高九尺,這身高和呂布差相仿佛,長相丑陋,和呂布一般,也使用一枝方天畫戟,有萬夫莫當之勇。 這鄂煥為先鋒,帶領本部人馬,正面進攻大華國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