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冬捕(下)
一條條的魚,隨著網躍出水面,帶起一串串晶瑩的水滴,在陽光的照射下,如同一串串得珍珠。 一筐,兩筐,三筐,十筐,一百筐…… 一筐筐得魚被抬出邛海湖面,在邛海邊上堆積如山。 看到這么多的魚,周圍得百姓先是如海潮般歡呼雀躍,極度興奮。 漸漸的,他們的聲音嗚咽,眼睛里泛起淚花。 這些魚,對他們來說,就意味著是活下去的希望??! 百姓們心里都很清楚,如果一直沒有糧食運送過來的話,隨著糧食被吃光,他們真得有可能被餓死。 但是現在,有了這么多魚,他們終于有支撐下去的希望了! 這些魚,怕是至少也有幾萬斤魚吧? 雖然仍舊不足,但是至少給了他們能過活下去的希望! 最終,忙活了半天,才將魚全部從網里清理出來。 接下來就是收網,將冬捕需要的工具全部收集起來。 接下來,就開始稱量捕撈上來的這些魚的重量了。 魚實在是太多了,想要稱量出準確的數量,不太現實。 畢竟這是在三國時期,沒有地磅,沒有電子秤。 用鉤秤稱量,猴年馬月才能秤出全部魚的重量來? 所以,呂布用了一個簡單的方法。 呂布命令士兵秤取了一百筐魚的重量,然后取這一百筐魚的平均值,再乘以總筐數。 最終得出的數字,雖然并不是準確數字,但是也相差無幾了。 經過稱量計算之后,得出了一個大概的數字。 這個數字,讓呂布都吃了一驚。 這一網,居然打上來三十多萬斤魚! 這個數字,就算放到現代冬捕,就是極為罕見的一個數字。 呂布也沒想到,在邛海,第一網居然就能打出這么多魚來。 不過想想,似乎也沒什么好奇怪得。 畢竟現在是三國時期,捕撈業還遠遠沒有開發出來。 百姓在湖里捕魚,通常是用魚鉤釣,或者是用小網撒網。 一年能夠捕撈出來的魚的數量是有限的,這也導致,邛海里面生存著數量龐大的魚群。 不像是后世,大網小網斷子絕孫網,涸澤而漁,導致個個湖里海里的魚的數量,都變得稀少起來。 而現在的邛海,既沒有遭受過涸澤而漁得待遇,也不存在水質被污染的情況,屬于純自然,原生態。 能夠一網打撈上來三十多萬斤魚,也就不足為怪了。 三十萬魚,呂布決定士兵留下十萬斤魚,剩下的二十萬斤,全部分到百姓手中。 二十萬斤魚,一家大概能分到二十斤左右的魚。 二十斤魚,雖然不多,但是也夠一家人吃幾天時間了。 要知道,這可是在缺糧期間,當然不可能讓他敞開肚子去吃。 多加瓢水,多喝點魚湯也能填飽肚子不是? 根據第一網得情況,呂布估算了一下,整個邛海大概能捕捉到百萬斤以上的魚。 有了這些魚,足夠他們支撐過去這個災年得了。 等到開春冰雪融化,到時候糧食就運送過來了。 諸葛亮設置的這個死局,算是被解開了。 …… 接下來,呂布命令士兵將魚分發下去,分發到各村鎮,最終由各村鎮向下分發下去。 周圍得百姓圍攏在現場,無比的熱鬧。 一直忙活到下午的時候,魚終于分到了村里。 然后村里的里正開始張羅著分發給村民。 二十斤以上的大魚,全部給呂布給留了下來,分給百姓的魚,都是二十斤以下的。 否則的話,一條重達三四十斤的魚,根本就不好分。 村里每家都分到一兩條三五條不等的魚,但是大致重量都是在二十斤上下的。 分到魚的百姓,用枯枝將魚串起來,提著魚歡天喜地地回家。 再有一兩日得時間,就要過年了。 有了這些魚,總算不用心里發慌,可以安安穩穩得過個好年。 等過年之后,冰雪融化,糧食就能送過來,跟著皇上,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頭。 很快,就臨到小囡家了。 小囡家里分到了五條魚,可把小囡給高興壞了,執意要自己提著一條魚不可。 爺爺拗不過小囡,只得用樹枝穿了一條最小的魚給她。 小囡提著魚,樂呵呵地跟在爺爺身后,邁開小短腿,大步向前走著。 “爺爺,今天晚上咱們能吃魚嗎?” 想了想,爺爺才說道:“小囡,今天晚上,咱們就把你提的這條魚燉了怎么樣???” 聽了爺爺的話,小囡不由不滿地說道:“爺爺,這一條最小了,咱們為什么不燉一條大得呢?” 爺爺微微一笑說道:“小囡,大得還要留到過年吃呢!這些魚啊,可是咱們救命的糧食,咱們可要省著點吃才行!” 小囡似懂非懂地點頭說道:“我知道啦,爺爺,小囡都聽你的!” 爺爺點頭說道:“小囡真乖,懂事!” 很快,爺孫兩個回到家里。 爺爺拿出刀來,給分到的魚刮鱗,開膛花肚,除掉里面的內臟。 爺爺對小囡說道:“小囡,你去院子里稻草下面去鞣一把芫荽過來,再到屋里抓一些花椒,咱們燉魚咯!” 小囡連連點頭,連蹦帶跳地去了。 很快,小囡就抓著一把洗好的芫荽,還有一小把花椒,放到鍋臺上。 這個時間,爺爺也將魚弄好了。 在鍋里加了兩瓢水,丟盡一段蔥白,幾片姜片,幾段辣椒,半把花椒,然后將那條最小的魚丟了進去。 小囡點燃柴禾,生起了火。 村子里,大部分村民都在燉魚。 只有極少數的村民才用的煎魚。 雖然炒菜的方法早就流傳開了,但是由于花生、玉米、地瓜等農作物,大華國控制得極嚴,并沒有流傳到這辦來。 而花生油得價格非常昂貴,他們根本就吃不起。 因此,整個村子里,只有極少數的人家,才能吃得起炒菜。 再者說,現在每家的糧食都不多了,如果用燉得話,可以多加瓢水。 rou不夠,湯來湊。 用煎得話,一頓就吃光了。 一家就分到二十斤魚,那才夠吃幾天的??? 不多時,灶臺周圍就彌漫開來誘人的香味兒。 饞的燒火的小囡直咽唾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