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統一度量衡
南京城中,大華日報被張貼在每一個街道口,供百姓觀看。 其實,大華立國,皇帝登基大典的日期,還有大華第一屆運動會的召開獎勵政策等,已經通過官府傳達下去。 只不過,官府的公告遠遠不如大華日報詳細。 并且大華日報上面的內容,也絕對不止這兩件消息這么簡單。 最讓百姓新聞樂見的,還要屬大華日報上面的笑林板塊。 上面的兩則笑話,呂布取材于笑林廣記。 這兩則笑話,是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過的,樂的一群百姓哈哈大笑不止。 而呂布發布的那一首勸學的詩,因為建議通俗,朗朗上口。 就算是那些大字不識的百姓,聽上幾遍之后,也能明白這首詩所表達的意思。 結果這首勸學詩在百姓之中引起廣泛的影響。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中元皇帝說的真好,只有讀書才是出人頭地的唯一出路??!等明年,就送家里的小子去學堂讀書!” “唉,二牛??!明天你別去做工了,洗把干凈了,換身新衣服,明天爹爹送你去學堂讀書去!” 那個叫二牛的娃兒傻傻地問道:“爹,讀書是干嘛的?給錢嘛?管吃嗎?” 啪! 二牛他爹氣的抽了這個混小子一巴掌說道:“你個混帳行子,讀書能識字,能考中秀才考中進士,中狀元!你要是能夠中個狀元回來啊,咱們的祖墳上都要冒青煙了!你們見中元皇帝都說了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一幕,發生在南京城的各個角落。 很多人家在看到這首詩之后,都準備將家里的小子送去讀書。 而大華第一屆運動會召開的消息,在百姓之中引發了更大的轟動。 畢竟讀書是長期投資,需要長時間投資,見效慢。 而一旦能夠在第一屆大華運動會上奪冠,那可是實實在在得好處,直接給一枚金牌??! 這一斤重的金牌,能換多少銀子??? 因此,只要有把子力氣,覺得自己有希望奪冠的百姓,紛紛前往官府報名,參與初選。 選不上也就圖一個樂子,要是能夠選上去參加比賽,就算是最差的名次,都報銷來回差旅費。 只要能夠取得前三名,都有豐厚的獎勵,傻子才不去呢。 更何況,這個時代的娛樂項目實在是太少了。 大華第一屆運動會這么熱鬧的事情,可是以前從來都沒有過的新鮮事物,就算為了看這個熱鬧,也值了! 報名的人數實在太多,南京城的各個衙門,頓時陷入無盡的忙碌之中。 “大壯,你也來報名??!你準備報那個項目???” “昂!俺準備全部都報,俺要是所有項目都奪冠,俺就發了!俺要一次娶倆媳婦,嘿嘿!” “瞧你那傻樣,就你那幫子力氣,也就報個舉重還有點把握!你報跑步,你能跑的動嗎?” “哼!你瞧不起俺是不?至少俺跑的比你快!” …… 別說是這些單人項目,就連足球和籃球比賽,都有好幾只隊伍報名。 足球和籃球項目,最早呂布在吳郡之中的上??ひM。 后來慢慢從軍中傳出,現在已經風靡整個大華國。 當然了,基本上也就在揚州還有南京流行,交州流行度就遠遠不夠。 至于荊州,才剛剛拿下沒多長時間,流行程度就更要差上許多。 所以報名的隊伍,基本上都集中在吳郡和南京,其次才是揚州的其他郡縣。 …… 時間一天天過去,比賽的日期一天天臨近。 初選工作基本已經完成,被選拔出來的參賽人員,全部被送往南京城,準備參加第一屆大華運動會。 運動場地在蔡邕的主持之下,已經建設完成,完全是按照呂布的設定建設的。 而這段時間,工部下達了一份新的標準。 呂布在整個大華國,統一了長度、時間、溫度等標準。 首先在長度上,呂布廢棄了原本的一丈、一尺、一寸等單位。 采用了米、厘米和毫米的新的丈量單位。 原本的丈、尺、寸的計量單位,太過粗糙,不夠精準,根本滿足不了日益精進,精益求精的工藝要求。 比方說,在制造軍械、制造零件上,用原本的尺度,可能每個零件的差距能夠達到幾毫米甚至一兩厘米的差距。 因為尺度不夠精準,根本就沒辦法避免這種誤差。 但是在采用新的計量單位米、厘米和毫米之后,誤差縮小到一毫米以下。 這對目前的工藝來說,勉強夠用了。 如果想要再精細的話,估計就要用上千分尺和游標卡尺了。 目前軍中正在研究千分尺和游標卡尺。 當然了,在民間,米、厘米和毫米的計量單位,已經完全夠用了。 其次就是時間的計量單位了,以前用的是沙漏,只能大概對時間進行計量。 但是放到精準制作上,就顯得不夠用了。 比方說,一批批的零件,需要冷卻的時間是一樣的。 但是這個時間怎么控制?很難控制精準的時間。 比方說,研究中發現,這種武器的冷卻,在這個時間段效果最佳。 但是這個時間段怎么精準的表示出來? 根本就沒辦法表示! 所以,鐘表問世了。 新的時間單位緊跟著問世,一天被分成了二十四個小時,沒個小時六十分鐘,每分鐘分成六十秒鐘。 當時間能夠精確到秒之后,對目前的工藝來說,基本夠用了。 現在南京城幾個大的建筑物上,已經掛上了巨大的新式掛鐘。 百姓只要在合適的角度一抬頭,就能夠看到準確的時間。 最后就是溫度的標準了,這個看上去好像沒有太大的意義似的。 因為在以前的時候,溫度根本就沒有被數據化。 一般的說法是,水很涼,水有點涼,剛剛好,有點熱,很熱,非常熱,燙手! 而現在,呂布制作出了溫度表。 可以用儀器將溫度數據化,這個在工業上尤為重要。 比方說,以前想要選取一個合適的水溫,只能用手憑感覺來。 可能每一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溫度差異比較大。 但是現在呢,直接數據化,用溫度計量一下,一目了然。 在醫學上的用處更大了,以前判斷是不是發熱的標準,就是用手摸。 哎吆,有點熱噢!啊哦,燙手了! 額,大概就是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