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找他好好談談(1)
“這事兒以后再說,現在先走為上?!敝疚臎]空和他理論,“湯大哥,你帶著我們的人,現在就離開此地,我留下來斷后?!?/br> “這哪兒成,鄭兄弟,你是我們的主心骨,斷后也應該是我才對?!?/br> “別爭了,湯大哥,你忘記我的本事了?”志文把手中的馬韁遞給湯和志,“把我的馬帶走?!?/br> 湯和志一怔,腦海中隨即浮現出了志文在馬背上飛躥的情景,終于不再堅持,手中接過韁繩,“鄭兄弟,你多保重?!?/br> “湯大人,鄭公子,我...能不能和你們一道,這一帶我熟得很,可以給你們帶路?!睘跄靖裢蝗徊逶拞柕?。 “求之不得!”志文與湯和志異口同聲地說道,有這么個熟悉地形的向導,自然更好。 ...... “公子,情況如何?”志文剛來到湯和志等人的藏身之所,性急的巴根就沖上來問道。 “沒事兒,他們順著牧仁等人的印跡追去了?!敝疚拇鸬?,這是牧仁主動提出來的。 在將湯和志等人走后留下的印跡小心處理完畢后,牧仁帶著人,故意留下自己的印跡后離開,反正他們不歸蘇魯特管,剪羊毛換糧食也沒被抓到現行,這些護衛即使追上他們,也不能拿他們怎么樣。 志文鄭重其事地沖烏木格拱拱手,“多謝了,烏木格!” 說起來湯和志他們能帶著大批物資脫逃,還真多虧了烏木格,烏木格對這一帶的熟悉程度,就是牧仁也比不上。 要不是他在山谷深處為大家找到了藏身之地,想要逃脫蘇魯特護衛的追懾,只有將糧食和收來的羊毛通通舍棄,輕裝上陣才行。 烏木格慌忙還禮,“鄭公子言重了,要不是你們,我恐怕早已餓死,與我而言,這是大恩,帶路這種小事,算得什么?!?/br> “哎呀,大家就別相互謝來謝去的了,”巴根插話,“公子,下一步怎么辦?” “要不找到薛平等人,咱們這就離開如何?”湯和志道,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上,他不認為與這些人做對能有什么勝算,換的羊毛雖然還達不到志文的要求,但也不少了。 志文緩緩搖頭,這個情況他早有預料,之前讓薛平出馬,只是解決了唐吉思那里可能出現的麻煩,像蘇魯特這些冒出來找不自在的人,得想辦法解決掉,不把這些攔路虎掃除,如何能大規模地收羊毛,這可是關系到涿鹿商社發展壯大的根本。 “鄭公子,你們要走的話,能不能帶上我?”烏木格聽到湯和志的建議,可憐巴巴地看著志文,“我什么活兒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吃,絕對不會白白浪費糧食的?!?/br> 志文失笑道,“我們可不是蘇尼特部的人,你確定要跟我們一道走么?” “有飯吃,能活下去就不錯了,人在哪里又有什么打緊?!睘跄靖裼行┢嗷痰卣f道,“我在這里獨自一人,也沒有什么好留戀的,鄭公子,你就收下我吧?!?/br> 說完雙膝一屈,就要下跪。 志文抬手托住他的雙肘,“慢來慢來,烏木格,我可沒說要走?!?/br> “不走么?鄭兄弟?!睖椭韭勓詥柕?。 “不走,”志文答道,“有烏木格給我們找的這么好的藏身之所,他蘇魯特在明,咱們在暗,怕什么?!?/br> “那...鄭公子,你...我...”烏木格期期艾艾地說道。 “以后我們吃什么,你就吃什么?!敝疚男Φ?。 烏木格臉上綻開笑容,“多謝公子?!边@句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那是收下他了。 “孟根、巴根、朝魯、查干?!敝疚囊豢跉恻c了四個蒙古小子的名。 “公子有何吩咐?” “你們幾個跟著烏木格,去摸一下蘇魯特的底?!敝疚恼f道。 烏木格是新人,讓他一個人去的話,志文不是那么放心,而這四人是純正的蒙古人,正適合在這里打探消息,即便在蘇尼特牧民中露了一小臉,破綻也不大,總比其他人好得多。 “鄭兄弟,你是想...?”湯和志想到志文那神出鬼沒的身法,似乎明白了志文想要做什么。 “先找蘇魯特好好談談,看看他愿不愿意與咱們合作,要是不能合作的話,咱們再...”志文沒有把話說完,所謂合作,志文的想法是,首先,蘇魯特得把今天從牧民們索來的錢糧退回去,并認可為他放羊的牧民,可以自由地將羊毛賣與志文他們,從而消除牧民的心理陰影,不這么做的話,牧民們恐怕短期內是不敢再來換羊毛的。 其次,若蘇魯特這人知趣,愿意按照志文所說的去做,那么志文可以定期付一筆錢糧給他,算是給他的補償。 而志文在補償了蘇魯特之后,再以每斤羊毛二兩糧食的差價,全權委托給林遠的達林臺部來收購羊毛,發放糧食等事宜,他們算是志文在草原上的代理人。 這些瑣事,志文他們是不做的,也沒空來做,這一次不過是湊巧碰上湯和志他們,才順手幫忙的,當然,還要解決牧主不肯合作這樣的大麻煩。 這個模式放到后世,就相當于志文承包了蘇魯特的羊毛,然后又將具體事宜分包給林遠。 作為牧主,只要不貪心,不費一絲力氣,就能省心省力地從志文那里獲得一筆額外的、旱澇保收的穩定收益。 而牧民們放養羊只,除了牧主給的那點可憐的口糧,每年兩季的羊毛則成了收入大頭,只要有羊放,又不偷懶的話,至少糧食是不用過多發愁了。 一斤羊毛一兩糧食的收購價格,與其說是向牧民們買,不如說是他們剪羊毛的勞動報酬。 達林臺部更不用說,作為志文在草原上的代理人,二兩糧食的差價,能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志文作為最重要的一方,從羊毛上獲取的收益大得讓普通人難以想象,付給牧主、牧民還有林遠的費用完全不成問題。 這樣一來,羊群實際上成了四方共有之物,這是志文在經歷了達林臺部和蘇尼特部的兩次羊毛收購,總結經驗教訓,結合草原的實際情況,在心底逐漸形成的理想模式,可以說牧主、牧民和林遠,還有志文這四方,都實現了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