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吉普賽人
“小志,有空嗎?”李智走到志文正在趕著的馬車旁,側頭詢問。 “有事兒?老李?!敝疚穆唤浶牡刳s著車問道。 “是有點兒事,恐怕得跟你說一下了?!?/br> “那...,要不你坐上車來說?” 李智搖搖頭,“我不太方便,小志,咱們還是找個僻靜之處說吧?!?/br> 這是東渡黃河后的第三天,自與八千聊過之后,志文就把小英娘和囡囡她們三個丫頭叫到這輛車上來了,讓她們跟著八千學織毛衣。 李智讀過書,很有眼色,現在這輛車上有囡囡她們,雖說年紀小,但還有個小英娘,算是女眷,他需要避嫌。 再說,他打算和志文談的事,也不宜讓過多人知曉。 志文狐疑地看了看李智,雖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還是回頭喊道:“八千,出來趕會兒車?!?/br> “小志,這兩千號人的人心,有些不穩啊?!眱扇诉h遠離開官道,李智邊走邊說。 “嗯?怎會如此?”志文有些不解。 “呃,這個...,大伙兒好幾天都沒活計干了,所以...,也就好幾天沒有領到口糧了?!崩钪亲约阂彩菬o事可做,閑了好幾天。 “啪!”志文懊惱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這兩天心思都放在毛衣上,一心向著怎么使之成為大家的生計,卻全然忘了眼下的實情。 自從過了黃河,逃難人數大減,疫病也未散播開來,路上倒斃的無人尸體幾不可見,這一百五十戶人家及外圍成員,沒了活干,也就失了生計來源。 多虧在河西時活計多,家家幾乎都有點存糧,這才不聲不響地撐了幾天。 到得今天,眼看要入冬,河東旱情雖輕,野外也已經不好找食了,有幾戶人家糧食已經見底,實在撐不住了,這才來找李智詢問,有沒有什么活計可以干的。 李智閑了幾天,初時尚覺愜意,沒一天就感覺無聊了,將這幾戶人家打發走后,知道好不容易收攏的這些人家,要是再沒活兒干,必將因為缺糧而離去。 李智雖不知道志文聚攏這批人,除了在河西殮尸之外,還有何目的,但也絕不想看到這支隊伍因為缺糧而分崩離析,那樣的話,不但志文他們自己要承擔被反噬的后果,晉西境內還將平添一支經過初步整飭的流寇,這威力可比陜北那些流民強多了。 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李智連忙前來稟告志文。 “先招些人家來紡線織毛衣罷!”志文沉吟了一會兒,這也用不了多少人啊,實在是他和八千那幾天的勞作,脫了脂的羊毛沒多少,人手就他倆不說,藥物也不夠,他的隨身倉庫里石灰倒有不少存活,可芒硝就八千帶的那些。 他倆累死累活的,也就弄出一百斤的羊毛來,八千自個兒紡了十斤的線。 毛衣?啥玩意兒?那邊李智一愣,沒聽明白志文說的話。 “剩下之人,讓他們來領羊氈拿去賣吧?!敝疚慕又f道,卻是他突然想到,有了毛衣,羊皮尚可拿來做皮甲,羊氈就沒多大用處了,這么多多羊氈,不如讓這些人都拿去低價處理,給他們找些事兒做,還能收回些錢糧。 “那這羊氈作價幾何?難民們的口糧如何計算呢?”李智問道,“對了,不知這毛衣是何物,織好后如何計算口糧?” “這羊氈嘛,讓他們領去自行售賣,只需上繳給我們市價一半的錢糧,不,四成即可,多出部分就算他們的酬勞了?!备麄兊倪@些人,多少有了些信譽度,志文也不怕他們拿了羊氈后消失,真有此等人的話,那就再也休想接到活計,領到糧食,這筆帳相信難民們算得清的。 “至于這毛衣,一會兒你就見得到了?!敝疚男Φ?,“老李,有了毛衣,我相信這羊皮襖你就看不上了?!?/br> 李智將信將疑地摸摸身上的皮襖,比羊皮襖還好,難道是棉衣? “織毛衣的口糧,咱們按重量計吧,交回多少斤的毛衣,咱們發多少斤的糧食?!?/br> “那...,這羊毛...?”放在馬車上的多是羊皮和羊氈,李智還真沒見到羊毛。 “哦,讓人到這輛馬車來領?!敝疚南友蛎嫉胤?,都收了起來,那幾袋脫了脂的羊毛,此刻正在馬車上,由八千教小英娘她們紡線織衣呢。 “對了,交回來的毛衣與發出去的羊毛相比,重量不能輕于一成,否則,扣糧?!?/br> 其實羊毛紡線織成毛衣后,重量并無多少損耗,不過水至清則無魚,志文允許他們從中撈點好處,但不能太過份。 李智拱手作別,自行做事去了。 志文快步走到馬車旁,“好了沒有,八千,我要讓宋嬸兒她們教其他人去了?!?/br> 八千靦腆一笑,低聲答道:“再收個尾,我爹的毛衣就好了?!?/br> 雖說那天志文給八千說了,除了最關鍵的那個步驟,其他都要教給別人,可八千覺得身為男兒,實在拉不下臉在大庭廣眾之下教人紡線織衣,小英娘和囡囡她們這幾天都是在馬車篷里跟他學的。 “那宋嬸兒她們學得如何?” “紡線宋嬸兒一看就會了,織衣么,除了收尾,宋嬸兒也都會了?!?/br> “行行行,記你一功,車我來趕,你快進去把尾收了?!敝疚奶像R車,接過馬鞭,“其實教會她們,以后都用不著你再織了?!?/br> “那是?!卑饲н呫@進車篷邊說道,“宋嬸兒,你們現在可是個個都比我厲害啊?!?/br> 車篷里爆出一陣嘻嘻哈哈的笑聲。 此后幾天,因為沿途要進村兜售羊氈,過河后飛快的行進速度慢了下來。 晉西這里也是大旱,雖說與陜北相比旱情較輕,而且此地臨近黃河,還有水利設施可用,可山地不少,能產糧的田地并不多,但這一路上遇到的村寨,日子似乎還過得去。 每到一地,難民們猶如流浪民族吉普賽人那樣,紛紛上門兜售羊氈,都能很快完成任務。當然,為了防止他們惡性競爭,李智按照志文的意見,根據村落的大小,分批安排不同的人群進村售賣。 或許得益于在河西志文強迫他們養成的衛生習慣,衣服雖破,但還算干凈,比那一身臟兮兮的,自然給人印象要好得多。 也或許得益于羊氈價格便宜,這些難民沒做過買賣,不貪心,往往只在志文給他們的價格上再加兩三成,與市價一比,便宜不少,質量也好,又臨近初冬,有的村子甚至哄搶。 不過志文始終覺得以上兩點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羊氈換回來的東西,銀兩多而糧食少,說明與他看到的情況是一致的,此地產糧不多,當然也可能是村民們舍不得糧食。 可如果真窮困的話,手頭怎會有這么多的銀兩?這里可是晉西,志文不由想到,莫非附近有什么礦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