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山中歲月(下)
武德九年,七月中,經過兩年多的修煉,李毅已經氣質大變,心如止水,穩若泰山,當然李毅那副玩世不恭的性子卻沒有改變。那不是毛病,那是對生活的一種樂觀向上的態度。當初李毅就是用這話來說服潘師正的,所以沒有糾正他這個毛病,也許潘師正沒聽懂,更也許潘師正已經放棄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嘛!最關鍵的是如果繼續改造李毅的話,估計他們倆人都會瘋的! “師兄,你確定師傅今天出關嗎?”此刻二人正在茅山第一峰的某個溶洞洞口處等待。 “恩,師傅已經兩天沒有吃飯了,要么他今天出關,要么...”潘師正沒有說另一種結果,因為他相信那種結果不會存在! “恩?什么?什么師傅兩天沒吃飯了?不行,我要進去看看!” “別急!師傅兩天前交代過了,任何事情都不要打擾他!” “那也不行,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更何況他都這么大歲數了!” “哎!師弟,師父這一生為了道教的發展可說是殫精竭慮,但卻沒有做什么突出性的貢獻,你這太極奧義正好了了他多年的心愿,所以我們不能打擾他!” “這...希望師傅沒事吧!” “放心吧!師傅非常人可比,一定會沒事的!” “唉!希望如此吧!話說兩年沒見師傅了,都快想死他了!” “哼,你是想讓師傅出關好親自教你,這樣你就能擺脫我了吧!” “咳!怎么可能?師弟我怎會煩師兄呢?師兄幫我改掉一身的壞毛病,我感恩師兄還來不及呢!” “哦?是嗎?那就正好了!師父年事已高,不能再cao勞了!等師傅出關我會向師傅申請繼續教你的?!?/br> “咳咳,師兄說笑了,我可以自己學的,不勞煩你們了?!?/br> “你知道的,我從不說笑!” “師兄,你不會是認真的吧!恩!師兄,我承認錯誤,我剛才撒謊了,其實我特別煩你、討厭你,不待見你!” “那正好,虱子多了不怕咬,放心!說謊這個毛病我會一并幫你改了的!” “師兄!我恨你!” “謝謝!” ...... “哈哈哈哈!”二人正在有一句沒一句的拌嘴,就聽溶洞內傳來一陣大笑之聲。隨后就見一道骨仙風、滿頭銀發的老人自溶洞中走出。 “師傅!”潘師正和李毅見到王遠知后立刻上前見禮,李毅雙目通紅的望著王遠知,看著已經接近老態龍鐘的師傅,李毅心中說不出的難受。王遠知對李毅來說是李毅的救命恩人、授業恩師,更是李毅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親人。 “好,好,臭小子也長大了!好!哈哈哈!”王遠知歷經兩載,在李毅的煉體太極拳的基礎上創出了實戰太極拳和太極劍,所以精神分外好!看李毅已經從一個調皮搗蛋的小土豆子變成一個氣度沉穩的少年,心中欣慰異常。 “恩,師傅,咱們先去吃飯吧!都給你準備好了!你也真是的,太極拳再怎么好也不急您老人家的一根頭發,你怎么能為了太極拳而兩天不吃飯呢!也不看看您都多大歲數了!” 看到王遠知是真的沒事了!李毅松了口氣,然后就忍不住嘮叨起來。 “行了!你這小娃子!老夫不是沒事嗎?師正怎么沒把他嘮叨的毛病給改了!” “還沒來得及,師傅!我打算在第二階段的改造中再幫他戒掉這個毛??!” “什么叫嘮叨,這叫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雖然話多了些,但是句句是真理,片片有真情,師傅你不能總冤枉我,枉我給你做了叫花雞!還給你留了雞屁股!” “毅兒做叫花雞了?還有雞屁股?哈哈,太好了!兩年沒吃到了,還真是饞??!” “哎呀!我突然想起了來!長時間饑餓的人不適合吃大魚大rou,我一會給你老人家做點粥吧!不對!師傅你別轉移話題!” “你這臭小子!還管起師傅來了!師傅的胃是鐵打的,不怕!” “師傅你不知道,師兄這兩年是怎么虐待我的,我...” “恩?” “咳咳!師傅!你的粥在這邊!” “臭小子!我要吃叫花雞!”...... “師正,毅兒,從今天起,我會傳你們太極拳和太極劍,這拳法和劍法學起來頗為不易,你們要認真!” “是,師傅!” “恩!太極拳是從毅兒的連體太極拳中發展而來,要領是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手眼相應,以腰為軸,移步似貓行,虛實分清,意體相隨,用意不用力意氣相合,氣沉丹田,動中求靜,動靜結合,式式均勻,連綿不斷......“ ...... 時間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半年時間轉瞬即逝,潘師正和李毅的太極拳和太極劍已經入門,剩下的就要靠個人的領悟和努力了! 茅山第五峰茅屋前,老中少三人盤膝而坐。 “毅兒!” “師傅,您說!” “毅兒!當初你死活不愿學道法,現在我再給你個機會,你是要學道術,還是學經史子集?!?/br> 李毅一看王遠知的樣子,就知道事情絕不簡單?!皫煾?!我能知道這兩樣有什么區別嗎?” “恩!區別嗎?倒是不大,只是你也知道,要論道法,師傅是當仁不讓,但說到經史子集嗎?還是你師兄更厲害一些??!” “師傅,我可以自己學嗎?” “你說呢?” “天??!師兄,還望你手下留情!” “對不起!我聽不懂!” “師兄!你造嗎?我一點都不恨你!真的!” “......” ...... 武德九年,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弒兄殺弟,逼父親李淵退位,登基稱帝,當年十月,追封李建成為息隱王,李元吉為海陵剌王。同年,王遠知也回到山中,李毅已經開始練習茅山步法——天罡步法和茅山劍法——降魔劍。 貞觀元年正月初一,李世民改元貞觀。 貞觀元年二月,并省全國的州縣,將全國分為十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廢郡為州,故每道各轄若干州。 貞觀三年三月,太宗以房玄齡為左仆射,杜如晦為右仆射,以尚書右丞魏征守秘書監,均參與朝政。房玄齡善謀略,杜如晦善決斷,為唐朝名相,并稱“房杜”。 貞觀三年大旱,太宗詔求直言,馬周代常何向太宗提了二十多條意見。太宗大喜,招馬周入見,令他宿直門下省,不久以馬周為監察御史,終至拜相。 貞觀三年八月,命兵部尚書李靖為行軍總管、張公謹為副總管,前去征討突厥。突厥俟斤九人帶領三千騎兵降唐,拔野古、仆骨、奚等酋長也帥部眾降唐。 貞觀四年正月,李績在白道敗突厥,李靖在陰山大敗頡利可汗。 貞觀四年正月,李靖率三千騎自馬邑進駐惡陽嶺,夜襲定襄,大敗突厥。 貞觀四年三月,李世民被各族共尊為天可汗! 同年,大唐右仆射、一代賢相杜如晦病死于家中,李世民甚為傷心! 貞觀五年正月初一,茅山第五峰,茅屋內!李毅的身高已經一米七左右了,面如冠玉,唇紅齒白,眉清目秀、儀表堂堂。雖然看起來有那么一絲稚嫩,但身上卻有一種沉熟穩重,氣宇軒昂的氣質! 此刻李毅正跪在王遠知面前,表情分外凝重!潘師正站在王遠志旁邊,本來就嚴肅的臉上更添威嚴!而王遠志卻面帶微笑坐在主位,但此時王遠知卻是像個遲暮老人,生機已經在慢慢的流逝! “呵呵,不要這么嚴肅嘛!毅兒!今天是給你加冠的日子,你不是一直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嗎?過了今天你就可以正式出山了!高興點!” 李毅看著老態龍鐘的王遠知,李毅心中萬分的不舍,萬千滋味,酸甜苦辣,難以言表:“師傅,我不走了!我的本領還不足,我想在跟著師傅學兩年!” “混賬!你說的這是什么屁話!??!你想氣死我是不!咳咳!”王遠知話沒說完,就止不住的咳嗽,臉色漲紅,看起來被氣得不輕!嚇得李毅連忙站起來幫王遠知拍拍后背。 “滾開,繼續跪好,老頭子我還沒那么不堪!”王遠知止住了咳嗽,臉色卻變得分外嚴肅。 見王遠知是真的生氣了!李毅只得老老實實的繼續跪著! 喘息了片刻后,王遠知眼神凝重,面容嚴肅,足以嚇哭三歲小孩:“毅兒!你都十五歲了!該長大了!平時怎么耍脾氣,那都無傷大雅,但今天你要是在說什么屁話,別說我將你逐出師門!” 看到王遠知一點沒有開玩笑的意思,李毅立刻嚇得直點頭,然后老師跪著,腰桿挺得筆直,不敢作聲! 看到李毅老實了,王遠知面色才有些緩和:“毅兒,你從小就聰慧,這些年你的師兄教了你很多,你也學得很認真,你現在也可以稱得上是允文允武了!而且,你最厲害的是你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用好了!那都是利國利民的大本事!我知道你舍不得老頭子我,但我老頭子已經活了一百二十多歲了!老頭子我這輩子能收你這么個徒弟,還能借你的光,完善太極拳,已經夠了!俗話說老而不死是為賊,人不能太貪!所以,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我這個老頭子身上!咳咳!“王遠知說著又咳了起來。 “師傅!”李毅和潘師正立刻給王遠知拍背,一會后,王遠知揮了揮手,示意可以了,繼續說道。 ”唉!老嘍!不中用了!得!不說這個!咱們繼續!毅兒!茅山太小了!根本不適合你!你應該去長安,那才是你施展手腳的地方。而且,你也要弄明白你的身世,你那塊隨身玉佩,珍惜異常,絕對不是尋常人家之物!找到家人以后怎么做是你的事,但你要記住一句話,君子不趨炎附勢,但百善孝為先!你要把握好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