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都不傻!
虛空和尚的話,說了跟沒說一樣,沒有人敢不承認問法和尚是個好人,即便是不知道問法和尚的前塵往事,以及金剛將軍的豐功偉績,但是不論是爛陀寺,還是大相國寺,或者是道門,儒家文官,就沒有人不說問法和尚是個好人的。 一個小小的的爛陀寺是如何發展到整個東京城兩大佛門圣地之一,這其中的功績,怕是問法和尚的作用不小。這也是為什么作為主持方丈的問情和尚這般的優待問法和尚,甚至直接把他的徒弟虛幻定為爛陀寺的佛子。 不要小看這個身份。 當年林京都沒有這個身份,當他轉投道門的時候,道門便給予了大量的好處,因為這是打擊對方的一種手段。 身份代表的便是地位,不會隨著位置的轉移而發生變化。 所以,當虛幻還俗的時候,蔡硯的所作所為便讓林京感到驚訝,進而執意的為其辦理。雖然他另有目的,但,虛幻的身份也是其中之一。 這么一個身份,如果說沒人算計才叫怪事。 為什么即便是沒有答應沈巽的條件,沈巽依舊讓人照顧虛幻,對他進行培養。 這代表的是儒家文官的一種向心力。 佛可渡人,我衍圣公亦可教人兼濟天下。 可說到底,虛幻的身份還是來自于他的師父,問法和尚只要在,所有的人就都會顧忌一二,卻又不由而同的重視。 這便是矛盾的地方。 官場之上,算計之中,向來不都是這般。 前一刻推心置腹,后一刻背后捅刀子。 虛幻搖了搖頭,他明白虛空和尚的意思。 自己這個師弟向來都是大智若愚,卻又剛烈如火,不言不語如同默言菩薩,可出手之時卻又雷厲風行,如青冥霹靂,怒目金剛。 嚴格說來,似乎是自己的這師弟得到的才是師父的真傳。 虛空和尚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無論問法和尚是什么樣的人,他對于他們師兄弟來說都是好人,沒有問法和尚便沒有他們倆,無論是外人怎么看問法,在他們的眼中問法和尚都是如同他們父親一般的存在。 所以,虛空有句潛臺詞沒說,秉持初心,不但但的是需要長遠的眼光,還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如果沒有了當初的那顆心,你就是擁有整個天下,也不過只是行尸走rou空皮囊而已。 “韶章兄,你的那顆初心呢?”在整個東京城與虛幻對角的另一處學堂之中,一群太學生圍住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學子,大聲的嚷嚷。 “就是,當日老師說為你提親,你說要到金榜題名,結果他楊家仗勢欺人,韶章兄為了文武大局忍了,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今日,我等為國,不為私情,韶章兄難道還是要忍么?”另一個青年大聲的疾呼道。 只是如果稍微注意,就可以看到這人的眼中那一絲狡黠。 “就是,沈公的女兒是妖女,全憑他林京一句話,這算什么,難道眾位師兄弟都忘記了妖道之名嗎?”周圍的士子們開始洶涌而起。 被稱作韶章兄的人,這個時候伸出手,壓下眾人的聲音,朗聲說到,“諸位兄臺,諸位師兄弟,昨日朝堂之上,袞袞諸公難道就不如我等,既然已經有了上諭……” “那是妖言惑眾!” “就是,妖道禍國迷惑今上,罪大惡極,理應當誅?!?/br> “我等太學生,身為國士,當碧血丹青,我以我血諫圣君,韶章兄,還請帶領我們去請愿上書官家!” “請愿,請愿!” “上書!” “上書!” …… 一陣陣的群情激奮,讓那被稱之為韶章兄的男人看向旁邊剛才說他親事的青年,沉聲的說到,“張兄,這到底該如何是好,老師可曾有教諭?” 那男人苦笑的說到,“韶章兄又不是沒見,我也沒有回家??!” “不過,韶章兄作為咱們國子監太學生的首座,難道不應該振臂一呼,帶領他們去宮前許愿上書么?” “這個可是好機會!” “張楚,你真的覺得這事是我們能參與的,是你傻還是我傻?” 張楚微微一笑,淡淡的說到,“騎虎難下,不得不權且從之。你李東這個時候還能壓下他們?” 李東一愣,而后嘆了一口氣,片刻之后,抬起頭,一抱拳,大聲的說到,“今且有同窗好友請求,我禮韶章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今天這事乃是我一力誠邀諸位前去請愿,上書官家之事,我一力承擔,大家同去!” “對,同去!” “同去……” 張楚望著這個時候慷慨激昂的李東,眼中的神采越發的明亮起來,無論你怎么做,只要你去了,便成了,父親大人那里早有算計,怎么會讓你輕易的脫身。 你以為籠絡到這些人的心,即便是被官家不喜,便能成為繼沈巽之后的士林領袖,做夢去吧,新一代的士林領袖只能是我永靖張楚! 真的以為今上官家宣和帝的心思沒有看出來? 真的以為那妖道林京只是單純的惑亂皇帝? 真的以為這參知政事沈巽對于大周朝沒有憤恨? 還是真的覺得十幾年前的事情沒人知道? 張楚望著那浩浩蕩蕩的走出國子監的太學生,微微的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走在最前面馬車之上的李東這個時候,忽然掀開窗簾,回過頭,看著站在原地的張楚,臉上露出一種了然的神色,然后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緩緩的抬起手,對著張楚一抱拳。 窗簾緩緩的落下,割斷了兩個同窗好友的視線。 只是不知道今天之后,這同窗好友還是不是朋友,那老師還是不是老師? 原本只是一件很是簡單的事情,作為大周國師,卜算出禍國妖女,報告官家,官家將其供奉在道觀之中祈福消弭,這本身便是仁政??刹恢廊绾蔚?,到了太學生的口中變成了妖道要禍害大周忠臣,排除異己,打擊報復之事,就連一向以文人自居的宣和帝也成了被蠱惑迷失了公義的皇帝,需要他們上書主持正義! 一場浩浩蕩蕩的太學生請愿活動就這么在這個最為微妙的時刻爆發了…… 更為玄妙的事,當太學生離開國子監不到三里地,距離皇宮還很遠的時候,整個東京城就已經傳遍了大街小巷。 太學生為國請愿,支持沈相公自辯,痛斥妖道林京,上書宣和帝主持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