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壓也會吃暗虧。 這道理云懷瑾也知道,不過他更想問的是,為何會是與他建酒坊。 宋玉春瞧著云懷瑾的神色并不感興趣,甚至還有些想張口拒絕的意思,她連忙道:“與你一起建酒坊,也是想著一來你提供的原料極好,是別處沒辦法比的。二來是我年紀大了,沒那么多的精力去打理,有你在我也能放心?!?/br> “三來,你與慎兒也一直沒個著落的,我這么大年紀,好不容易才見到孫兒,也不知道還能見多久。便想在江州府多待一段時間,在這里干住著沒事干,也悶的很。弄個酒坊來干,也是打發時間了?!?/br> 云懷瑾聽了后面他和崔慎的話,有些尷尬的撓一下頭。想到這些日子里,云初和云風都很喜歡和宋玉春相處,而宋玉春也很疼愛兩個孩子。 舍不得肯定是舍不得的。 明白宋玉春的想法后,云懷瑾也沒有立即答復。而是在仔細的思考之后,覺得建立酒坊這事可行,對莊子的發展是好的,對他們來說也會是雙贏的局面,這才點頭,“好?!?/br> 得了云懷瑾的話,宋玉春心滿意足的笑了。 想和孫兒多待一陣子的時間,哪有建酒坊和釀酒的時間長啊。瑾哥兒就是心軟啊,以后可別被崔慎給騙了。 云懷瑾和宋玉春準備建酒坊后,相處的時間便長了起來。 有釀酒方子和匠人的話,酒坊的酒,便也不會拘于一種。 果子因為數量原因,最開始的量肯定不會多,不過糧食發酵的酒倒是能多釀造一些。 因為原料有限,酒坊的規模一開始沒有定的很大。但云懷瑾想到今年開了大面積的荒地,最遲明年產量肯定就上來了,后面果園也會再擴建。 想想還是提議了酒坊動工時,按著中等的規模去建造。 宋玉春目的已經達到,覺得都行,她對此沒有異議。 第76章 建造酒坊與建造其他的工坊有些不同,除了需要在縣衙報備外,還要往府城跑一趟報備。 由相關的官員批復了,發放可釀酒的牌子,到時候需要掛在酒坊,才可以釀酒賣酒。 江州府如今沒有哪個官員沒聽過瑾初農莊名號的,在府衙管理批復發放釀酒牌子官員,看到了瑾初農莊送來的報備信件后,還有些不太敢相信。 江州府一直以來,全都是上交需要批復“售酒權”的,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要“釀酒權”的。 此事被第一時間上報給了趙知府,見瑾初農莊準備建立酒坊,趙知府也是十分的高興。 說起來,他們江州府還沒有一個酒坊呢。售賣的酒都是從其他地方運進來的,酒業這一塊,江州府是完全一片空白。 酒方和釀酒的匠人都是世家大族掌著,江州府內有錢有權的人不少,可有錢有權到擁有酒方還有能培養出釀酒匠人的,還真沒有。 趙知府仔細看了一下農莊送上來的信件,發現并不是云懷瑾自己一個人弄酒坊。 信中寫了是與雍京宋氏族人宋玉春合開,宋玉春趙知府不知道是誰。 但是雍京宋氏他知道,那是皇城根下的世家大族,身份地位皆尊崇。 待看明白與云懷瑾一起弄酒坊之人的姓名背景后,趙知府心中也是十分的驚訝。 他想了好一會,才想明白為何云懷瑾會與雍京宋家的人相識。 宋家與崔家是姻親關系,瑾初農莊與崔家本就有很大的生意往來,江州府沒有大酒坊,容易扎穩腳步。宋家人借著崔家的關系,與云懷瑾在此地合開一個酒坊也是能理解。 趙知府很快就批復了下去,云懷瑾那邊也速速動工。 宋玉春在拿到批復的文書后,寫了信送去她在雍京的酒坊。 這酒坊是她成婚時的陪嫁,規模不大,但一直以來都有盈利。她信中要管事挑一批人手過來,順便帶上足量的酒曲。 好的酒曲,也是釀酒成功的關鍵。 這個年一過,曹徊也坐不住了,不等云懷瑾回府城,他直接去了瑾初農莊找人。 曹徊是在年前回到江州府的,他本來能更早到,只是在曹家耽誤了一些時日。 他這一趟需要的人手不少,曹徊又想擴大規模,但他手里如今的銀子不太夠。問家中張口要,得先說服家里的人才行。 曹家家大業大,子嗣眾多。 是不缺銀子不缺人手,可這些都是“家產”的一部分。曹徊他爹倒是樂意支持兒子放手一搏,但曹徊的兄弟們,叔叔們,堂兄弟們可不這樣想。 為了壓這群人一頭,讓他們讓道,曹徊費了不少功夫,說服了更多族中長輩的支持,因此回江州府的時間晚了不少。 回來的時候正逢過年,曹徊也不好大過年的跑去農莊找云懷瑾說生意的事情。 眼下終于過了年,曹徊是一刻也等不及了。 等曹徊到了瑾初農莊后,就聽農莊里面的人都議論著說莊子要建酒坊了,這會曹徊想要見到云懷瑾的心情達到了頂峰。 酒好??!酒賺的錢可比其他的東西多多了??! 以至于張木橋領著曹徊去主院見到云懷瑾的時候,他看云懷瑾的眼神,活像看財神爺。 被請進東廂房后,曹徊見云懷瑾坐在榻上,小桌上擺著茶水糕點,他暫且先將酒坊的事放一邊,而是邊走邊問,“云莊主,之前派人送來的信,提及需要的貨物數量,能否足量?還有那加急費用,若是云莊主不滿意覺得少了,咱們也還是可以商量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