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也有一些喝了清粥后更餓,忍不住的抓著雪吃,嘴邊沾著臟污的帶雪的泥漿。 趙縣令身上披著厚重的披風,遮擋住了入骨寒風。 可沒有被遮擋的鼻尖,依舊凍的通紅。 但這些流民,甚至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一路走來,真是十分辛苦。 趙縣令搖頭嘆息,他能做的都做了。再多的,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只能求著天快點暖和起來,這樣流民們還能挖點野菜果腹。 …… 不出趙縣令所料,在接連施粥七日后,富戶們開始推脫起來。 趙縣令恩威并施,好一番扯皮后,才讓這些富戶同意再施粥十日,等出了正月就不再施粥。 那時侯一些野菜也長了,仔細找找也能給肚子里填點東西。 熬一個月到三四月份,那時候野菜更多,想來人也能緩過來。 到時候再問這些流民,是要落戶還是要離開。 趙縣□□的周詳,也無差錯。 可他千算萬算沒算到,豐水縣竟然一整個正月都沒下一滴雨。 這可不是個好兆頭。 出正月后,富戶們不再開設粥棚。 流民們也不敢鬧,這是唯一一個叫他們待這么久,還施粥這么久的縣城。 眼下天氣漸暖,他們勤快點,也能在地里刨出點野菜來吃。 有這一線生機,他們也不想拿身家性命去對縣城里的帶刀小吏。 流民們一心只想著果腹活命,一時間也沒有察覺天不下雨。 富戶們第一時間察覺了,縣城的各個糧食鋪子也開始提高了糧價。 趙縣令眼皮子不停的跳,心中總覺得不安。 云莊里,張木橋去見了云懷瑾,神色凝重,“東家,一月沒有下雨了?!?/br> 云懷瑾知道,旱災來了。 “雖說要有大旱,但是地里還是得種東西。不然別的地都種,只有我們不種,也很奇怪?!?/br> 張木橋點頭說是,“這回便還是種黃豆和粟吧?!?/br> 種地的事情,云懷瑾都聽張木橋的。 秋播時的黃豆和粟已經收獲,糧倉堆不下,開了另一個倉庫堆放。 張木橋第一時間告訴佃戶們,今年春種時還是種黃豆和粟米,這讓佃戶們心里奇怪但他們也沒辦法。 這是東家的地,種什么都是得按東家的要求來。 只是有些心疼可惜,那樣多的好地,只能種黃豆和粟米。這兩樣東西價賤,沒人稀罕賣不出價格。他們放到手里,也只能留著自家吃,賺不到什么錢的。 秋播時收獲的那些,現在還在家里糧倉里堆著,壓根吃不完。 要是東家收購他們的黃豆做豆漿粉就好了,這樣多少能賣點錢。 這時候佃戶們想的還是賣糧賺錢,壓根想不到不久之后,縣里連黃豆都買不到了。 到了二月中旬,天依舊無雨。 春耕在即,趙縣令此時召了豐水縣各個莊子的東家去縣衙見面,有些莊子東家并不在此地,便召見了管事。 云懷瑾猜想著趙縣令此舉,怕是和春耕有關。 方老三依舊跟著云懷瑾,在他身邊護衛。怕流民生事,還另帶了四人。 云懷瑾坐馬車,另外四人則是駕著馬套的板車跟在后面。 到豐水縣城外的時候,云懷瑾看到了被帶刀小吏攔在不遠處的流民。 他看一眼后就被小吏催著快走,只好收回視線,朝著城中走。 縣衙門頭用料十分儉樸,卻又透著一股難言的威嚴之感。 云懷瑾和方老三進了縣衙,自報家門后,被人領著去了后院。 里面已經坐了不少人,有些湊在一起小聲的說這話,也有些各自坐在一處,誰也不理,只閉目養神。 云懷瑾來的時候吸引了不少的視線,無外乎是他的身形外貌,在一眾人里實在出眾。 大家皆以為他是男子,在細瞧之后發現眼下孕痣,知道是個哥兒后,又是一番驚訝。 因此,云懷瑾給院子里的諸位,留下了深刻印象。 云懷瑾剛坐下,趙縣令就來了。他又跟著眾人起身,彎腰行禮。 “諸位請坐?!?/br> 趙縣令落座后,一擺手讓眾人坐下。 坐在下方的云懷瑾借機打量著上方的縣令大人,此人身形清瘦,五官端正。上唇留有胡子,下巴處卻是清理干凈。 看起來有些嚴肅,嘴角下撇,是個不茍言笑的主。 趙縣令開門見山,沒有賣關子,直接道:“今年正月以來,天公不作美,一直無雨。 眼看著就要春耕,無雨影響收成。本官召見諸位,是想讓諸位在春耕時,多種些紅薯,土豆。 麥子的話,今年春種最好還是少種些吧?!?/br> 趙縣令話音剛落,下面就小聲的議論起來。 云懷瑾的前后左右,都在小聲的抱怨。 “種這玩意干什么?又賣不出去?!?/br> “是啊,賣不上價,虧了縣令又不給我們貼銀錢?!?/br> “這地是我們東家的,東家愛吃面,可不愛吃這些。哪里說種別的就種別的?” 云懷瑾聽著周圍的抱怨聲,一時間竟沒有聽到有一個人是贊同的。 他突然有些明白,為什么豐水縣最后會被破城了。 人心不齊,只向錢看,遲早會出事。 趙縣令此舉,是在旱災來臨的最開始,降低了今后的死亡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