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這話說的有趣,這里分到豆漿的,就沒有一個說不愛喝的。 哪里能出現“到時候喝不完”,說白了就是想少買點,但也還要這一口氣買二十包,才能有的降價便宜占。 這樣既解了饞,又不用花太多的錢。 周海草有些難辦道:“這買二十包能不能說服掌柜的和東家,降那一文錢還是說不準的事呢。 而且大家跟著商船在外,自然也都知道,一次購買貨物越多,降價可能性才越大啊?!?/br> 瞧著那人一臉可惜的模樣,周海草知道這是購買欲降低了,于是又笑道:“不過萬事都有解決的辦法,若是我真的說通了掌柜的和東家降價,到時候你們可以湊起來一起買啊?!?/br> 那人見峰回路轉,又被提起興趣追問道:“此話怎講?” “兩人湊一起,一人便可買十包。四人湊一起,一人便可買包。五人湊一起,一人便可買四包。 這樣,最少只需花八文錢,就能得四包。不是比花十二文買四包,要劃算許多?” 周海草一副替他們盤算省錢的模樣,叫這些伙計都有些心生感動。 這是個講義氣的!又白給他們喝,又給他們出主意,還要替他們花人情,去想辦法說服掌柜和東家降價。 見過世面,卻沒見過套路的眾人,紛紛表示要購買。 周海草心知時間拖越久,人的購買欲望會越低。而且,反悔的幾率越大。 最好現在就成交,但他現在不能成交。 不然降價太輕易,也會讓人以為這豆漿,本就可以這么便宜。 所以必須拖一晚,他也要在真正成交之前,和張哥還有東家把今日之事說明…… 畢竟他自作主張了。 “不過也還請大家能理解,我給掌柜的還有東家說這事,也是冒著風險的。 若是說不成,我也就是挨頓訓斥。若是說成了,可大家伙又后悔不買了,那我可就要遭殃了。 所以,還請想買的諸位,能先給個五文錢,算是買貨的定金。我帶了筆墨過來,可以寫條子按手印。 明日若是成了,我就還是這時候帶著貨來,大家拿著條子與我拿貨再結清尾款,撕掉條子。若是不成,我明日就帶著大家的定金來,還了定金撕條子。 但有一點,若是明日成了,我帶貨來了,那時候說不要貨,定金可不退的啊。 條子上到時候都寫明,對咱們雙方也是個保障?!?/br> 周海草本不識字,張一金識幾個字。也是因為要來鋪子作掌柜,被他爹按頭跟著賬房學了一段時間。 起碼的記賬要會,不然賬本都送不了。 而周海草會寫字,是來了豐水縣后,張一金把他會的那些都交給周海草了,但更多的他也教不了。 后來有個秀才公進鋪子買東西,他在秀才公進鋪子后,就想著求對方教他識字了。 在周海草接觸了秀才公半年后,二人熟悉了。他順勢提了這個請求,對方欣然應允。 鋪子里平日也不忙,他沒事就拿手指蘸水在桌子上練。下值后,又拿樹枝當毛筆,在地上練。 這兩年多過去,周海草已經認識不少的字,就是字沒什么字形不太美觀,但日常書寫是夠了。 商船伙計們和攤主都知道定金,尾款的,不僅知道,還很熟悉。 因此周海草說的時候,大家沒有多大的情緒波動,聽完也能理解。 尤其是商船伙計,對這個提議更是沒有一點反對。 畢竟他們就是與這些打交道的。 若是換成其他的人,怕是聽到不給東西先給錢的時候,不是甩袖離開,就是破口大罵了。 周海草見他們同意的迅速,也覺得是找對了客人群體,能少費多少唇舌。 他從布包里面掏出木盒,打開后,木盒被擋板“t”型分成大小不均的三部分。 最前頭那個小的里面,放著一個用油紙包裹著的很小的圓型瓷盒,里面是印泥。 另外分成兩部分的,一邊放著短短的毛筆,下面墊著可書寫的紙。 另一邊放著一個小方型的硯臺,還有一塊用油紙包好的墨錠。 這些人都要買,鹵味攤的攤主也說要買,不過不是每人都買一整罐。 紙有四張,一張分四份,大小堪堪夠寫內容。紙再小,就不夠寫了。 周海草先讓湊單的和湊單的先站一起,湊單者只需要多添名字,共用一張條子便可。 “兩人湊單,四人湊單,五人湊單的各自站一起?!?/br> 很快十三個人就站好了,四人湊單的有兩組,兩人湊單的一組,一人買一罐的有三人,五人湊單的沒有。 這樣分好后,條子一式兩份只需要十二張。四張大紙能分十六張,還有剩余。 一人買一罐的是二狗子,鹵味攤主還有那個一開始說不愛喝豆漿的大兄弟。 周海草聽他說要買一罐時,還愣了一下。 他寫完十二張條子后,讓商船伙計和鹵味攤主他們也看了一遍確認。 商船伙計里有幾個認識幾個字,鹵味攤攤主也認得幾個字。 幾個人湊一起對著條子看半晌,把字認得七七八八。 他們這邊圍著一群人,早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碼頭上一群人聚集,實在是打眼,想忽視都難。 在他們辨認條子上的字時,又有不少人過來問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