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云懷瑾不了解糧價,沒有立即點頭說買,而是一一問了糧價。 那伙計瞧著云懷瑾是個富貴人家出身,即便是云懷瑾問的多,也全都耐著性子一五一十的答。 按照糧鋪伙計說的,他們豐水縣的糧價整體來說是便宜的。 新米一石七百二十文,白面一石六百文,陳米一石是四百八十文,粗糧都是一個價,三百六十文一石。 大雍一石是一百二十斤,若按斤來算,新米最貴,六文錢一斤,白面次之,五文錢一斤,粗糧最便宜,三文錢一斤。 云莊目前賬面最多能再拿出六百七十兩銀子,張木橋這次全都帶來了。 除去云初的衣服五十兩,還有六百二十兩。 云懷瑾準備留二百兩,其他四百多兩趁著糧價便宜,都買糧。 按著如今的糧價,云懷瑾準備買新米四百石,白面兩百石,共四百零八兩。 一個成年男子,一日三餐如果每頓保證吃飽的話,一年至少要吃四石糧食,也就是五百斤左右。 若節省些吃,一頓吃個六七分飽,一年也要吃三四百斤。 買的這些新米白面,哪怕是莊子里所有人一起吃,也夠吃一年多的。加上糧倉里面的,吃個三四年也不成問題。 想了一下后,云懷瑾還是決定再買三百石的粗糧。 小米,高粱米,黃豆不拘是哪些,一共三百石,又花費了一百零八兩。 這些糧食云懷瑾都是分開買的,豐水縣一共六家糧鋪,他和張木橋分開跑,買齊了所需。 光買糧食,云懷瑾就花去了五百一十六兩。幸好大雍有銀票,攜帶交易都方便。 云懷瑾沒想讓糧鋪人送糧去莊子上,而是與幾個糧鋪的人約了大概的時間,下午的時候會有人來運糧,他們只需要在那之前備好糧食,幫忙裝車就行。 出了糧鋪,云懷瑾去了一趟種子鋪。 因大雍與四方通商的關系,哪怕是小小豐水縣里的種子鋪,里面種子,果苗的種類也很多。 云懷瑾翻了翻原身的記憶,發現大雍雖然水果種類繁多,但因地域和運輸受限的原因,水果即便種類多也不像后世那樣,想吃就可以買到。 即便是原身在云家,吃的水果種類來來去去也就本地出產的那幾樣。 云懷瑾自己比較愛吃水果,于是在轉了一圈種子鋪,一番詢問后,先選定了想要的水果種子和果苗。 鋪子里有荔枝果苗,正好剛走水路運來。 其實豐水縣種出來的荔枝,口味并不好,甚至連成活都難。 但架不住這種果子金貴,且貴人們喜歡,就樂意種著玩,反正也不是他們自己親自動手。 種子鋪的掌柜瞧著云懷瑾穿著富貴,聽他要荔枝果樹苗,也見怪不怪,問他要幾株。 荔枝果樹苗要從南邊專門運來,價錢不便宜,一株就要一兩銀子。 云懷瑾現在手里只有一百零四兩,他要了十株。 又要了櫻桃,橘子,蜜桃的果苗,這三樣比起荔枝苗要便宜不少,一株只要兩百文,但他也各只要了十株。 云懷瑾還要了西瓜,葡萄,哈密瓜,草莓的種子。 除了草莓種子以外,云懷瑾選的其他種子都是按顆算價,十顆一文錢。 草莓種子是按包,小小的一紙包,差不多一百粒左右,要十文錢。 云懷瑾最后買了西瓜,葡萄和哈密瓜種子各百粒,草莓種子要了五包。 蘋果和梨的果苗因為便宜,一株只要一百文,云懷瑾也一樣買了十株。 蔬菜種子云懷瑾沒挑,鋪子里有的他都買了。 買的種類著實多,但每一種只買夠種一分地的,差不多七十平地左右的量。因為量少,種子費用整體算下來并不多。 來來去去,在種子鋪里花了十六兩銀子,正好是在糧鋪里花費的零頭。 大頭還是那荔枝苗,十株就是十兩銀子。另外的所有加起來,共費那六兩。 買完種子,云懷瑾讓掌柜包好,說待會再過來拿。 種子鋪就在回去的路上,到時候來一趟,正好一起拿回去。 第19章 出了種子鋪,云懷瑾看到隔壁有個糖鋪,便抬腳進去了。 里面賣的是各種各樣的糖,白糖,紅糖,冰糖,麥芽糖還有蜂蜜。 云懷瑾照例問了一下價格,麥芽糖一斤十文,紅糖一斤二十文,白糖一斤四十文,冰糖一斤六十文,蜂蜜一斤要八十文。 聽的云懷瑾腦袋嗡嗡,大雍的糖可真貴啊。比糧食貴多了…… 不過他倒是很想嘗嘗蜂蜜,這里的蜂蜜都是正宗花蜜,沒有科技與狠活的,量少價貴也正常。 后面也打算給云初做些甜點吃,糖用到的時候也多。于是便對鋪子伙計道:“白糖,紅糖,冰糖還有蜂蜜各二十斤?!?/br> 一句話,又是四兩銀子沒了。 云懷瑾捏著最后八十四兩銀子,說什么也不能再買了。 與糖鋪說好待會來取貨,云懷瑾直接回了雜貨鋪。 布莊的伙計已經把成衣打包好放在雜貨鋪,云懷瑾回去后,徐老栓和王大柱就開始重新套車準備走。 那三大包的衣服,一應吃食和有趣的小玩意都被放在馬車里。 回云莊路上,從糖鋪取的糖,還有從種子鋪取的果苗和種子,都放在了后面的平板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