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進展順利
在外界正為一品齋和礬樓的曖昧關系議論不休時,岐山書院里的演出訓練也有條不紊的進行,東院翠英閣內隱隱有纏綿凄婉的樂聲傳出來,不過已經消減了許多,聽不大真切 梁祝,是中國僅少數的幾篇優秀大型樂章。在吸納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基礎上再配合現代曲藝而打造的一顆音樂史上璀璨的明珠。它不僅填補了中國在大型民族樂章上的空白,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契機。它的橫空出世可以說是為整個民族音樂打了一劑強心劑,中國傳統愛情在其中體現的是前所未有的深刻和凄離。 原曲的梁祝是小提琴版本,樂隊采用的樂器也都是西洋樂器。這到不是陳剛與何占豪崇洋媚外,只不過是因為在傳統的中國器樂合奏中,傳統流行支聲復調的音樂織體沒有功能和聲,也就沒有所謂的低音聲部,所以自然不會有支撐起整個樂隊的低音樂器,結果就只能采用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來充當這個角色,知道后來香港中樂團的成立才算解決了這個中國民樂上的尷尬。 蘇進曾經親自去現場聽過香港中樂團演奏的梁祝,全隊采用的全部是民樂器,原曲的小提琴是由二胡和高胡分別充當,中低音部分則是由外形外形龐大的中胡和低音革胡支撐,雖說在高低音部銜接上還沒有西洋樂器那般圓潤完美,但好歹是打上了中國民樂的標簽。當時蘇進也和中樂團總指揮閻惠昌私下交流過中國民樂的出路和展,但討論來討論去,也只能遺憾國樂的繼承和展已經不是音樂家們單方面的努力可以達成的,歸根到底子里,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斷流失導致的結果。國內傳統文化土壤的日漸稀薄讓國樂展舉步維艱,可以說西洋文化進入中國給中國帶來科學文化的同時,也把一種浮躁喧嘩之氣植根到這片神州大6上,中國人千百年來雅和平穩的民族心態受到極大沖擊,并且這種影響孩子不斷延續下去,所以如今即便音樂界奮起努力、政府積極呼吁,但能引起共鳴的民眾還是極少數的。 簡單的說,就是這個大時代已經過去了。 要想在這種社會大氛圍下扭轉乾坤,用當時閻惠昌的話來說 談何容易啊~~ “吱————” 蘇進手中的弦弓打了個絆,出了一個噪音,旁邊倆開去的十二個女伶同時停下手中的樂器,看向他。 “無事,繼續?!?/br> 蘇進打了個手勢,回神過來,“我們把這主題部分再過一遍,就進入下一樂章?!?/br> 而后,那熟悉唯美的梁祝主調又一次奏響。 這里的樂器這些伶人大部分都會使,只有二胡作為一種新樂器讓她們在剛上手時有些棘手,不過這對于礬樓那幾個紅牌姑娘而言倒也不算是困難,是因為這二胡的模子在現在已有雛形。 “這可是奚琴?” 還記得第一次把箱子打開時,是萸卿提出的疑問。 所以在稍加點撥后,這些從小接觸絲竹的樂伶們很快就摸到了門路,她們比自己有天賦,根本不會出現什么聽不明白的表情,只是剛入手的時候有些生疏,力度幅度的掌控上不夠熟練,但這在自己在從旁協助下也很快度過了剛開始的不適期。 而且出自己預料的是,這群教坊的姑娘們要比自己想像的要勤勉,或許是因為教坊出身,沒有那么多矯情病,只要自己不滿意中間的哪怕僅僅是一個音符的走岔,她們都會不厭其煩的反復練習,知道沒有絲毫差錯為止。 這幾天來,除了必要的食宿休息外,教坊的那幾個姑娘都在那兒琢磨如何演奏。這長達的二十六分鐘的樂曲是她們前所未見的。不僅是曲子的長度,而且曲子的編排和樂風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 不過為了不讓她們太過疲勞,蘇進便把帷幕畫的后期修填工作交代給她們,就當休閑工作了。這是他一早就計劃好了的,每一個樂章都有一張三丈長的大型帷幕布畫相配,他把每張圖的初步構圖思路都交代了出來,并且把重點的幾處人物風景先勾勒出來,像十八相送、樓臺會、投墳等重點樂章都是極力著重的,他自己就畫了內中的七七八八,其余就由這些伶人代筆下去,當然也少不了李才女的友情相助 “店家,這水榭你是要攢尖的還是單檐的?” 李清照站在用舊的矮案上作畫,由于帷幕畫過大,所以也只能借助外物來補足身材上的不足了。此時她一手執著香簪筆,一手端著雁字硯,正對著這大幅的帷幕白帛蹙眉。自從三天前接到蘇進的書信后,她每天就把下午的時間留了出來到這書院給蘇進打下手,她書畫底子極好,做出來的鳥獸靈秀有神,不過由于家里姨娘看的緊,也不敢在外多做逗留,一般呆上一個多時辰就要打回。 她這里正用功呢,不想轉頭望過去,見蘇進倒是架著腿在那兒吃著糕點喝著茶,而且閉著眼、指頭和著對面傳來的梁祝打節拍,是多么愜意享受的樣子。 李清照實在看不過他,從矮幾上下來,把蘇進手邊的那碟小甑糕拿了去,蘇進摸過來沒摸到,這才停下愜意的模樣,把眼睛睜開看向面前的李清照。 “畫累了?坐旁邊休息會兒吧?!彼切χf的,并且又把手伸向茶盞,不想對面又把茶盞拿了過去,繼續一眼不的盯著他的老臉皮看。 蘇進一笑,也是難得見這大才女生氣,所以也不坐了,起身拿起筆來案上作畫。這時候李清照的臉色才緩了下來,與蘇進并肩而立,繼續剛才的樓臺圖。而蘇進則是補著周邊的假山和魚塘,極盡的將凄涼而又唯美的畫面展開來。 當然,兩人間也有,零星的對話,不過大多只是關于作畫內容的討論,比如對于幾處留白的商議,還有對于外景與人物的契合議論。忽然,李清照停下了筆。 “店家”她頓了頓,欲言又止的模樣“若是若是這回依舊無法起到作用,我又該如何是好?” 蘇進回頭看了她一眼后,又繼續畫著自己的假山,順帶幾片吹落在石階上的楓葉,“你把你上回清明那一剪梅提到第一張引子上,我在化蝶一幕之后再打出一句呼應詞來,效果應該會好些,至于事情究竟展到如何地步,就不是你我所能控制的了的?!?/br> 李清照不禁蹙眉,“呼應詞?”在她不解的目光下,蘇進從身邊撿起了張褶皺的樹箋紙寫下了一句,而后擺到她眼前看。 潦倒的二十個字,只是匆匆一瞥就能盡收眼底。結合她所寫的那一闋一剪梅,倒確實是相得益彰的應和之詞。 李清照沉吟般的頷,忽然又有一絲戲謔的味道掛在嘴邊。 “店家若是這般做法,怕是天下的女兒家都要被你賺去了心呢?!?/br> 旁邊笑了笑,有繼續做著假山池景,也就這時候門口隔扇處傳來清越的兩聲輕叩,而后傳來女子的聲音。 “蘇郎君,礬樓的李mama來了?!?/br> ****************************************** ******************************************** 這三天來,被蘇進選來的那幾個教坊的姑娘過得還是比較愉快的,或許說她們已經能預見到這新奇動人的曲子會在京師引起如何的轟動效果,還有那真正的梁祝故事,亦是如此催人斷腸。姑娘們天生便是水做的,每每曲到深處,淚珠兒便是吧嗒吧嗒往衣襟上掉,臉上的淚花擦了又有、擦了又有。 “蘇大哥,梁祝真的是這樣的嗎,為什么書上不是這么說的?” “蘇大哥,梁山伯和祝英臺這么可憐,為什么就不能在一起?” 這些教坊的女伶年齡尚淺,人情世故經歷不多,所以心中是什么樣的情緒也就這樣表現在臉上,不想礬樓那三個女人,除了那個萸卿表現出一絲感慨和困惑外,面上都沒什么打的反應。 袁淑荷執著這份六十二頁厚的曲譜,都不知道該如何去表現內心的震驚了。一她所知的眾多的曲樂譜中,即便是宮廷禮樂也沒有這般長度,在她看來,這就像是用樂聲講故事,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但話又說回來,這么長的樂曲下來,竟然沒有任何人感到贅余的地方,每一絲弦樂都是用到了點上,說道這兒就不得不說那蘇進的新樂器了 這件與奚琴有幾分相似的樂器出的音色完全可以與琵琶媲美,而且難的的是這件樂器的聲方式是通過拉弦而成,是前所未有的樂器,放在今后的樂史上是有時代意義的。 “他真的只是一個商戶子弟嗎?” 袁淑荷已經不止一次心中提出這般疑問了,也有外界說這些都是他那已故的父親所做,但作為一個親身與其接觸過的人而言,很難貿然的去下這個判斷。這書生性子雖然看著隨和,也好相處,但總覺哪里有些別扭的感覺,一時間說不上來,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書生沒有面上那么簡單,而后來的事實也佐證了她的想法。 來書院的第二天就來了兩個女人,一個是當前京師最有名聲的伶人李師師,而另一個就是禮部員外郎李格非千金,其名聲就更無需多言。李師師每天上午都會帶著糕點茶水過來坐坐,雖然名義上是代礬樓過來查驗演出進展的,但像袁淑荷這類心思聰慧的女子,早就看出了她與蘇進之間不尋常的關系。 不少人都有想法,那書生既然與李師師如此投機,但為何這次梁祝公演沒有李師師參與?為什么偏偏是礬樓的頭牌被漏掉? 對這件事最為敏感的自然是同為礬樓姐妹的魚秋凌和宓塵,自從李師師過來后,她們看向蘇進的眼神就有些別樣的意味了,原本以為是李師師看不上同商賈之家合作,但照這情勢來看,兩者之間的關系好像還非比尋常。 “meimei可曾聽聞那姓李的與一品齋有舊?”魚秋凌停下手上的高胡,扭過頭來問旁邊的宓塵,而這位姑娘則是皺著眉頭在那兒翻曲譜,磨砂著琴弓在揣摩曲意。撇去對蘇進的個人看法,他還是很中意這帶有戲劇味道樂曲的,但是出于自己感情所制,對于蘇進和李師師的事情,她也是并不感冒的。 “坊間傳聞那姓李的與一品齋少時比鄰,如今看起來應該不假了?!彼龜R下了琴弓,似乎遇到了晦澀的調子而不得不中止下來。 “如此看來,這蘇進多是為了討那姓李的歡心了,不過若是如此為何不把她也帶上,這樣豈不是更好?” 宓塵一蹙眉,“那書生也是怪得很,不好捉摸,你看那李家千金都與他相交匪淺,就知不是尋常人物,我等只是酒樓藝人,何必與他人爭這是非?!?/br> 這宓塵說的李家千金自然就是李清照了,不過也不知是不是約好的,李師師每天一早就過來,而李清照則是午后過來,當時來的那天,就是這兩礬樓的紅牌都有些難以置信這位京師里風聞極盛的才女居然也會到入戲偏僻的小山院來,這就是她們不得不多看蘇進兩眼。 不過這在女子心中卻不是多么利好的形象,尤其是經歷較多的風塵女子,對于薄情寡義的風流男人是最為看輕的,所以其對蘇進反而低了兩分。 “男人都不是什么好東西?!?/br> 礬樓的倆紅牌姑娘嘴上就顯得刻薄一些,她們原本就已經是京里極出名的令人了,所以即便這次這梁祝大火,但她們也很難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因為在礬樓李師師才是代表礬樓形象的行,她們即便再怎么出色,外界也不會把她們拿到李師師前頭去,所以此次公演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自然就不會多倚仗蘇進。 袁淑荷遠遠的瞧了那兩女人一眼,手上雖然cao著古箏,但卻是小聲與旁邊同是青樓紅牌的萸卿說話,“你那兩姐妹似乎對李姑娘頗有微詞呢?!?/br> 前些天這萸卿主動要求與自己睡一屋,就感覺有些不對勁了,果然這女人把自己認了出來,所以既然如此了,有時候倒也不必遮遮掩掩了。而那萸卿抬眼看了前頭一眼,把竹笛從嘴上放了下來說話。 “師師姐既然做了酒樓行,自然也得做好這些蜚短流長的心理準備,哪一行都不容易,若真要去計較,那也只是給自己添堵罷了?!?/br> 她說的很溫和,倒是讓袁淑荷不覺多看了對方兩眼,結果對方又把竹笛放嘴上吹了,她還想問些話這時候礬樓的李媼敲著門進來問蘇進。 “蘇郎君可在院里?” 其他伶人都被打斷了思路,把手中樂器放下來看她,倒是袁淑荷最先反應了過來,“我與李mama去通傳一聲把?!彼f著就起身徑直往對面的畫閣去了,自從李清照下午過來后,她們都比較共識的在齋堂里打譜,并沒有人過去叨擾,所說有一定成人之美的意思,但更多的是她們心中的一份卑微感在作祟 到了畫閣門口,從里面傳來蘇進和李清照的交談聲,袁淑荷下意識的停下了腳步,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思,居然稍稍聽了會兒她們在說些什么,或許女人天生就有些八卦的意識。 “店家,若是若是此回依舊無法起到作用,我又該如何是好?” “你把你上回清明那一剪梅提到第一張引子上,我在化蝶一幕之后再打出一句呼應詞來,效果應該會好一些,至于事情究竟展到如何地步,就不是你我所能控制的了的?!?/br> “呼應詞?” 過了一會,聽到一陣紙頁窸窣聲,隨后是李清照是聲音,還有些溫婉的笑意。 “店家若是這般做法,怕是天下的女兒家都要被你賺去了心呢?!?/br> 袁淑荷在隔扇后聽得也是出奇,什么詞句能讓這京師第一才女都有如此評價?她不禁內心有些好奇,不過此時也意識到這般聽墻角不是很得體,所以還是屈指輕叩了兩下隔扇門。 “蘇郎君,礬樓的李mama來了?!?/br> 她這么交代了聲后,里頭就立即有了反應,那書生應了自己一聲,將手頭的筆墨擱下后就徑直去了對面,而那李家姑娘也是適時告了辭,把手上一張褶皺的樹箋紙丟在了案上,恰好這一動作羅在了袁淑荷眼里,這官家娘子也是心里好奇的很。 能賺了天下女兒家的心?莫不是柳七郎般的詞句? 她趁著畫閣里左右無人,也就輕手輕腳的將那褶皺的樹箋紙拿了起來撫平,上面潦草隨意的涂鴉著二十個字,袁淑荷目光凝留在上面,又回想起李清照那闕一剪梅來。 不禁微顫的素手握上了衣襟 ****************************** **********************lt;/pgt;lt;/divgt; lt;tr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