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猜忌
上午時分,洛陽紫微宮貞觀殿內。 同光皇帝李存勖此時正坐在御案后閱覽著一封書信,片刻后,看完這封書信又看起了另外一封。 這兩封信是郭崇韜剛剛送來的,同時也是征蜀大軍中軍監軍:李從襲太監派快馬方才送入樞密院的。 一封是李從襲寫的蜀地軍情奏報,而另一封,則正是王宗弼寫給張威的那封獻降密信。 當然,‘密信’也只是對于王宗弼來說的,而對于張威來說卻只能算作是一封普通的軍情往來文書。 但是,無論張威對待這封信的態度是什么,按照規定,敵方派使送來的書信都是要給李從襲查看并保存的,因為李從襲是監軍,這正是他的職責。 其實這封信也沒什么,無非就是王宗弼想要投降,而且是由他單方面發出的,按理說也算是很正常的。 只是,問題就出在其對待張威的言辭太過卑微,甚至還表忠心,簡直就如臣子對待皇帝一般,這就讓有心人察覺到了其中可以利用的價值。 李從襲自然不必多說,那可是很早就與張威結仇了的,所以當他看到這封信的時候簡直如獲至寶,同時他也知道張威與郭崇韜‘不和’,是以才飛馬傳報入了樞密院。 果不其然,一直對張威心存疑慮的郭崇韜也對這封信極其重視,這才剛剛收到便飛奔來見李存勖了。 此時,郭崇韜正坐在下方悄悄觀察著李存勖的臉色,見正在閱覽信件的皇帝忽然凝了一下雙眉,不禁心頭猛地一喜。 自從皇帝下令要改變李嗣源的職位開始,他便知道其肯定已經對張威心生疑慮了,否則也不會派跟他有過節的李從襲去擔任監軍,那明擺著就是在‘監’張威本人。 郭崇韜如今在朝中面臨的環境太差了,許多人都想要對付他,所以他太想代替張威入蜀了,而這封信恰好就讓他看到了機會。 只是,卻不曾想,待皇帝看完信件后并未如他所愿那般生氣,而是將信舉在手中抖了抖,滿是疑惑看了看他,然后淡淡的問道:“郭愛卿,你將這封信呈送給朕……到底是何用意呢?” 郭崇韜愣了一下,心中真實所想是肯定不能回答的,而且他也不信皇帝看過信后會不明白自己的用意,于是抱拳正色道: “回陛下!臣并無他意,只是……遼國太后已經送回,而契丹交付物資后仿佛多有不甘,今又陳兵數萬恐怕邊境不穩,而從蜀地戰報來看,伐蜀之戰頗為容易,所以老臣以為,是時候該讓國師回朝了?!?/br> 他說完后殿內出現了片刻的沉默,只見李存勖先是很認真的和郭崇韜對視了一會兒,然后又做出了思索狀,到片刻后才又重新回過了神。 “郭愛卿多慮了吧……” 將手中信件放到了桌面上,李存勖嗤笑了一聲,面色不悅的繼續道:“契丹正在生內亂,其陳兵區區數萬不過是怕我偷襲罷了,如今國師率兵在外,朕豈能憑此等小事將之召回,若延誤戰事豈非得不償失?” 沒想到皇帝居然對信件無動于衷,郭崇韜很是郁悶,但還是回道:“只是……陛下,方今蜀地之要不在于戰事,而在于如何穩定局面并保證錢糧運入我朝,然而國師之才皆在軍事,只怕到時出現差池,則大事危矣……” 這番話說的頗有道理,而且不夾雜私情,似乎讓李存勖也很是認同,只見片刻后他開口問道:“那依愛卿所見,何人可以替代國師征蜀,又是何人可以處理好西川事務呢?” 聽此一問,郭崇韜猶豫了一下,說實話這個問題不好回答,雖然他很想自薦,但那樣目的性就太強了,在皇帝對張威信任不減的情況下也肯定不會得到同意。 但話已至此不回答是不行的,于是,他抱拳拜道:“回陛下,大皇子熟讀兵法且頗具才干,只是缺乏歷練,而這次正好是個機會,臣以為可以由其接替國師兵權,至于西川事務……” 說到這里略一停頓,他想起了一個人,那人叫孟知祥。 孟知祥是李克用時期的老臣,在李存勖嗣位晉王后擔任中門使,而那時郭崇韜還只是無名之輩,直到后來孟知祥更換職務時推舉了他,他才得以進入李存勖的視線并從此得到重用,是以郭崇韜對孟知祥一直是非常感激的。 因此,在無法自薦的情況下郭崇韜便想到了借機報恩,于是繼續道:“至于西川政事,臣以為孟知祥可以?!?/br> 聽到這個名字,李存勖突然一愣,若是郭崇韜真的自薦或者換做旁人他肯定不會同意,但孟知祥例外。 孟知祥非一般人,其妻乃是李克用侄女:瓊華長公主,而且除了這層關系,他也是很受李存勖喜愛并重用的人,甚至李存勖還曾將自己的愛妾贈送與他,君臣二人于公于私關系都是極度密切的。 微微一笑,這次皇帝點了點頭,開口沉吟道:“如此甚好,孟知祥確實可行……” 郭崇韜心中一喜,但見皇帝還在沉思沒有了后話,不禁又追問道:“那不知陛下如何決斷呢?” “嗯?” 李存勖回過了神,想起他剛才的提議隨即又顯得十分猶豫,因為他現在對待張威的心情十分復雜…… 按理說,伐蜀之后由張威繼續南征一統天下,這是既定策略不應該做出什么改變,可是,雖然李存勖從第一眼見到張威的時候便覺得其人可用,但畢竟相處時間太短了啊…… 況且自張威去契丹一行開始,君臣二人在這數月內基本就沒有再談過心,猜疑自然也就這么順其自然的產生了。 尤其是,張威一開始不想入朝為官,但后來又表現出了對兵權的渴望,這前后變化太大,再加上他與皇帝的數次頂撞,都讓李存勖慢慢變的有些看不透他的思想了。 皇帝看不透臣子,這就很危險,雖然李存勖很認同張威的能力,但也正是由于張威表現出的能力太強大、太不可預測,讓皇帝也不得不慎之又慎…… 如此心思下,再加上張威與王都的關系,還有和李嗣源那種不清楚的瓜葛,在如今這封信的助力下皇帝就不得不重新思考張威可用還是不可用了。 好在,至今張威的能力也只體現在軍事層面,也并未表現出太過叛逆的行為,而且他所率領的六萬大軍也是從各藩鎮抽調的,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唯他馬首是瞻。 所以權衡利弊后,李存勖是決斷道:“這樣吧,破蜀后由孟知祥擔任西川節度使,而至于國師的兵權……” 話語一頓,又沉吟了片刻。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不能在這個時候拖國師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