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至洛陽
此時,后隊皆已跟進,大軍開始沿著官道一路向南。 一切都在很順利的按照計劃進行,暫時無事,張威這才有心情觀察起了沿途的景色。 眼看就要到三月份了,天氣回暖,草木復蘇,到處都透露著生機,這初春的景色還是很美麗的。 這讓他的心情感覺很不錯,然而,當他看到遠方的一處景象時,眉頭卻不禁擰了起來。 那邊不遠處是一個高地,土坡上郁郁蔥蔥生長著許多雜草,景觀還算不錯,但是在土坡之下,卻隱約顯露著麥田的一角,令他凝眉的也正是那一小片麥田。 “照看好車隊,本將軍去去便來!” 對著楊文武吩咐了一聲,不待他有所反應,張威調轉馬頭,驅馬便出離隊伍向著那處高地趕去了。 楊文武一愣,本想跟著他一同前去,但奈何張威已經下了令,他也只得留在了隊列之中。 狂奔了一陣,順坡而上,最后張威駐馬在了高地頂端,然后,凝眉倒吸了一口冷氣…… 放眼望去,下方是大片的麥田,遠處還有許多老農正在彎腰勞作,看樣子像是正在清除田間的雜草。 近三月份了,麥苗已經長得不算矮了,雖然稀疏了些,但在這個年代也算是正常了,而令他感到不正常的,便是那麥苗的顏色和部分裸露著的土地。 由于數月的干旱,田中土地略顯蒼白之色,令生長其上的小麥看起來十分不佳,許多葉尖已經干枯,整體呈現出了大片大片的枯萎之色。 微風徐徐,盯著那大片萎靡的麥苗看了看,又低頭看了看這土坡上翠綠色的雜草,反差雖然不是太大,但帶給張威的沖擊卻是相當強烈的。 抬頭望了望天上大大的太陽,張威心里突然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正在他惆悵間,不遠處的大軍中奔出了一匹快馬,馬上之人正是周平。 早在張威帶著隊伍準備出魏州城時,周平便帶著書院的車隊加入了其中,只是張威一直在陪同著皇后,所以一直未曾敘話。 此時他見張威脫離了大軍,好奇之下他才奔馬而出,同樣向著那高地趕了過去。 “吁~~” 一陣狂奔后,周平驅馬來到了張威身邊,并馬在了一起。 張威一直未曾有動靜,直到此時才扭頭看了他一眼,然后略顯惆悵的哀嘆了一聲,仰面閉目做了個深呼吸。 周平神情嚴肅,他先朝著下方的麥田看了看,然后又扭頭看了看正在惆悵的張威,開口問道:“將軍何故哀嘆?” 沉默了片刻,張威仰面閉著雙目,神色憂愁的輕輕吐露道。 “方今亂世,群雄割據,國土四分五裂,百姓受戰亂多年已然困苦不堪,然則,如今又大旱數月,還不知何時才能下雨,若糧食欠收……” 停頓了片刻,接著又是一聲嘆息,他不知該如何再言語,就那么閉著雙目沉默了起來,神情滿是傷感。 見他如此,周平也沉默了片刻,然后扭頭望著下方的麥田,感慨道:“唉……亂世皆因人禍,乃人之事,人之事當可以人平之,至于這大旱嘛……” 嘆了口氣,周平繼續道:“大旱乃是天災,天災乃天之事,卻非我等人力可以違之了……” 聞聽此言,又沉默了片刻,張威突然擰了下眉,有些遲疑的問道:“人力……不可逆天嗎?” 周平微微一笑,很認真的回道:“古來未有!” 聽到這四個字,張威猛地睜開雙眼看向了他,神情顯得極為嚴肅。 周平不知他何意,但見他未開口,便也只得默默的和他對視了起來。 他哪里知道,張威是被震驚到了的…… 今時天下之苦后世皆已注定,不可謂不是天命,若人力真的不可逆天,那自己如此忙和又算是什么呢? 若真是天意要讓中華經此劫難,若真的是天命不可違,那自己莫不如遁去,安享后半生太平豈不美哉? 心中生出了莫名的迷茫,他凝著眉,忍不住輕輕的問道:“那……可否請問周兄,‘天命’是何物呢?” 這個問題比較深邃,若是一般人肯定答不上來,但好在周平非同一般,片刻后便有了答案。 只見他略一思索,然后一臉嚴肅的看著張威,很肯定的回道:“天是天,命是命,兩者并非一體,故天雖不可違,但命可由人定!” 聽見如此說法,張威隨即釋然,剛才的迷茫之色一掃而空。 抱拳拱了拱手,張威帶著滿臉的笑意看著周平,很開懷的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周兄真乃天賜我也!” “嘿嘿……” 周平猥瑣一笑,抱拳回道:“將軍無需憂慮了,天若大旱由他去,咱們盡人事便可?!?/br> 張威又一笑,然后大手一揮,決然道:“說得好!走!咱們這便返回,做咱們該做的事去!” 調轉馬頭,兩人便一同返回大軍之中去了。 …… 沒敢耽擱,沿途所過城池皆未停留,大軍一路向南連行了十日,終于跨過了黃河,抵達了洛陽。 洛陽,古代重要城池,其地處華北平原重要支點,背靠群山又有平原支撐,對外可攻可守,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這里雖然重要,但卻缺乏足夠多的對外戰略通道,守城有余而進取不足,并非國都的最佳所在。 歷代以來國都首選一直都是長安,但洛陽在每次關中衰弱時都起到了很好的替補作用。 唐末,朱溫挾持天子,將國都強行轉移到了洛陽,并且大肆毀壞關中,長安更是被破壞的極其嚴重,甚至皇宮都被拆的面目全非。 如今,洛陽再次發揮了替補職能,在關中衰敗的情況下再次成為了國都適宜之地。 …… 快馬早已提前入城通報過了,是以有專人出城迎接他們。 大軍被安排去了西山大營,然后張威率百十名親隨和一同前來的皇子府侍衛們護送著車隊入了城。 作為重要古都,其經歷過專門設計和歷代的修繕,所以洛陽城是很大的,無論規模還是人口那可都不是魏州城可以比擬的。 行在洛陽城中軸大街上,張威一番感慨,怪不得要把都城遷來這里,不說城墻比魏州高大多少,只這主街便足有百十米寬,這哪里是魏州可比的。 入城后便是下午了,先將皇后送去了宮中,然后,其余人等便共同趕去了皇帝新賜的大皇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