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史官已提筆
而那些依然想要負隅頑抗的,在顧牧的大軍面前,不堪一擊。 很快,頭顱倒地,灑出生命中最后的熱血。 與太后一同赴黃泉。 至此,這場兵變,在顧牧亮出虎符的那一刻,畫上尾聲。 接連幾天,百姓都閉門不敢出。 他們從院子里遙望著被鮮血染紅的塔尖,依然心悸。 他們忘不了,攝政王曾被萬軍包圍,世人以為他必死。 他卻在這座京城最高的塔尖上,告訴世人,他既然成為攝政王,他就永遠凌駕于所有人之上! 短短幾天,京城的大街上,已經清掃干凈。 整座京城,又恢復了和平。 唯有那座朱砂色的塔尖,銘記了這場政變的歷史。 百姓也踏出院門,京城可見昔日的繁華。 皇宮內。 小皇帝憤怒的沖著顧牧咆哮:“你還朕母后!你還朕母后!” 手無縛雞之力的小皇帝,用恨極了的表情瞪著顧牧,想要撲上去用手撓顧牧。 卻被顧牧的兵攔住了。 “殿下,要不要殺了他?”程公公陰陽怪氣的看著小皇帝,問道。 哪怕是皇帝,也不能沖著殿下這么說話! “這個小皇帝,我留不了?!鳖櫮量吭趽u椅上,生猛婢女在旁邊替他扇著風。 顧牧半閡著眼睛,陽光正好,微風正涼。 他用眼睛斜了小皇帝一眼,整個不將小皇帝放在眼里的樣子,看起來十分慵懶。 小皇帝和他本就沒什么血緣關系,是太后和別的男人生的。 就算有,也是和原主的,跟他半路而來的顧牧沒什么關系。 他要奪權,小皇帝是斷不能留的。 程公公也知道這點,對著顧牧點頭哈腰,恭恭敬敬道:“殿下說得是,那我這就將他帶走了?!?/br> 一定處理得干干凈凈。 程公公眼里閃過一絲精光。 “還不是時候?!鳖櫮列σ庥骸熬妥屗嗷疃螘r間吧?!?/br> 剛才顧牧故意這么說, 但是系統沒有給他增加反派值。 也不知道是不是要等人死了才會加。 但這種加得又不多。 他倒是想看看,這傀儡小皇帝能不能撲騰出什么幺蛾子。 畢竟一場政變,又給他帶來了幾十點積分。 他,不急。 小皇帝眼睛紅紅的,可此刻的他,只能無能狂怒,可他根本就不能靠近顧牧分毫。 別說傷到顧牧。 他可是皇帝??! “你們都反了!不知道誰才是九五至尊嗎!”小皇帝對著那些臣子命令道。 可那些臣子,都是顧牧的臣。 他們面無表情的看著小皇帝。 要不是殿下說讓他多活一段時間,說不定現在他已經被程公公拖到某個不知名的地方,神不知鬼不覺的處理干凈了。 到時候,給眾人用“小皇帝溺水”或“小皇帝病逝”之類的借koujiao代。 誰又說不是呢? 但以程公公的手段,應該會處理的更加高明,只是殿下不愿意罷了。 所以,小皇帝現在每多活的一秒,都是殿下給的。 而他卻茫然無知,沖著殿下咆哮,以為這能傷到殿下。 “吵?!鳖櫮两K于有些嫌煩了。 一塊布塞進小皇帝嘴里,堵住了小皇帝的嘴。 顧牧想起課本上,記錄的“指鹿為馬”的典故。 皇不皇帝的不重要,權在誰手上才重要。 他低低的笑了。 陽光灑在他臉上。 生猛丫鬟賣力的搖著扇子。 一眾護衛恭恭敬敬的站著。 程公公立在旁邊,彎著腰,一臉尊敬。 …… 翌日, 朝堂上。 顧牧宣讀著他的旨意。 “……,……,……” 這些都是意料中的結果,那些效忠于顧牧的人,基本都獲得了賞賜。 原本屬于太后黨,后來歸誠的人低著頭,怪只怪他們站錯了隊,一次站錯隊,幾乎終身都不可能得到重用。 但,他們沒有想到,盡管如此,殿下也沒有降罪他們。 原本他們以為能保住一條命,哪怕是卸甲歸田,也心甘情愿。 但殿下不僅沒有讓他們死的意思,也沒有罷黜他們官職的意思。 這是殿下在給他們機會??! 顧牧繼續宣讀著:“……,……,……” “沈丞相之子沈辭,護駕有功,封為大將軍?!?/br> 一瞬間,朝堂又安靜了下來。 他們都以為,一個多月前,殿下罰丞相禁足,是因為忌憚丞相位高權重,想要對丞相開刀。 但沒想到,這一來,直接提拔了丞相的兒子,沈辭。 雖然說,沈辭護駕有功,但如果不是殿下的心腹,又怎么能知道殿下的計劃,在恰好的時機,帶兵攻城呢? 沈辭是丞相之子。 殿下提拔沈辭,其實是變相加強丞相的勢力??! 他們都被騙了,殿下根本就沒有想對丞相開刀,而是信心滿滿,知道沒有丞相這一助力,也能扳倒太后。 所以故意禁足丞相,引得太后發動政變。 顧牧的這一措施,總的來說,百官是滿意的。 畢竟顧牧只宣布獎,沒有宣布罰。 這大概是這位殘暴的攝政王,在他們眼里,最仁慈的一面了。 除了謝天謝地,沒別的可說。 效忠顧牧的,連生命都可以為殿下獻出,但他們沒想到,殿下沒死,反而扳倒了太后,他們緊跟著平步青云。 感激都來不及,又怎么可能不滿意呢? 唯有史官…… 老皇帝是位明君,只不過能力有限,雖明卻無為。 但盡管如此,也培養出了一批剛正不阿的史官。 太后頭顱掛在京城城門口的那一幕,始終在他們腦海里回想,成了他們揮之不去的噩夢。 他們在史記上記載著: “南朝239年,攝政王顧牧與皇帝爭權,攝政王大獲全勝,割了太后的頭顱,掛于城門口,太后乃皇帝生母,死前雙目圓睜,死不瞑目?!?/br> 史記會一代代流傳。 十年、百年、千年。 世人讀史記,皆知南朝239年這一歷史時期的攝政王,殘暴異常,不論綱常理法,背離正義。 史官們握著筆,看著史記上記載的內容,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他們“如實”的還原了歷史,被他們記錄的攝政王,一定會遺臭萬年。 “看來你們深知,好人命不長,禍害遺千年的道理啊?!鳖櫮敛恢螘r,出現在他們身后,語氣隨意。 卻嚇得史官們停止背脊,僵在原地,冒出一陣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