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驚變(2)
書迷正在閱讀:坑貨江山,總有刁民想害朕、都市之紈绔兵王、重生古代之妖孽才子、O筑巢后前夫回來了[穿書]、快穿宿主在線BE通關、和男主的兄弟好上了、穿書炮灰逆襲世界冠軍[花滑]、重生之獨占總裁、穿成女頻文的反派大佬、重生之都市仙尊
“你大膽?!壁w光義爆喝一聲:“來人,把李符拖出去砍了,以儆效尤!” 李符怡然不懼,挺著脖子看著趙光義,打算殺生成仁。 慕宮、呂蒙正、呂端、張齊賢、寇準等等一干高官幾乎齊齊邁出腳步,道:“皇上,李符殺不得?!?/br> 他們只說李符殺不得,卻沒說為何殺不得,卻是也對趙光義有些惱火了,想李符乃是言官出身,又高居參知政事之位,正兒八經的從一品高官,若是因言獲罪,豈非天下之大笑話? 若是這次任由趙光義殺了他,他日后殺上癮了,容不得別人質疑他,那其他人豈非也逃不過這一天? “你們也想造反嗎?”趙光義神色一滯,隨即問道。 慕宮等人沉默無語,沉寂以對。 趙光義又要發火,卻見趙靈兒微不可查的沖他搖了搖頭,趙光義不由皺了皺眉:“此事暫且稍后再議,速速探明趙谷的動靜才是正事,你們先下去吧?!?/br> 李符等人無奈,只得暫時退下了。 紫宸殿里,趙靈兒揮退了所有太監和宮女,這才對趙光義道:“皇上,您此次卻有些心急了,當心把這些文官逼向趙谷那邊??!” 趙光義悚然一驚:“是啊,我卻是忘了這一點,若是把他們惹毛了,跑去投靠趙谷,天下人該怎么看朕?” 趙靈兒點了點頭:“正該如此,眼下最要緊的應該是對付趙谷,而不是和這幫腐儒置氣?!?/br> “你有何良策?”趙光義問道。 “眼下趙谷已反,皇上唯有殺了他的家人,才能表明決心,不然別人還以為您是怕了他呢!” “同時,皇上最好是調來大軍,將趙谷攔在燕云十六州,然后剿滅掉他,若是他已經在向南而來,則需命令軍隊阻止他們,以防危急開封?!?/br> “奴才還聽聞趙谷在不少地方都置辦了產業,皇上也應該定他們一個謀反之罪,牽連九族?!?/br> 趙光義聽的連連點頭,道:“你說的這三點皆在情在理,但第一件和第二件怕是又要被文官們所阻,你便帶領人馬,秘密做這些事就是,等到事情辦完了,諒這些文官也沒什么好說的了?!?/br> 趙靈兒欣然領命,心里已是殺機一片,他至今還記得趙谷出山之時,曾威脅算計過他的事,此時終于有機會報仇了,趙靈兒陰暗的心里自是得意不已。 他當即帶領人馬,準備查抄趙谷產業的所有人,同時命人往河南府送信,將趙谷的家人秘密斬首,然后公諸于眾。 頃刻間,趙靈兒秘密成立的見不得光的組織成員,便全都被他派了出去,準備大干特干一場。 他卻沒有想到,他意圖查抄趙谷產業的事情,剛被他安排好,二狗子立刻便知道了。 二狗子原先一直是保護在趙谷身邊的,但郝空白去了真臘國后,他便只能留在涿州商行照看了。 這一次,趙靈兒剛剛通過自己手下的太監傳達完查抄的命令,二狗子立刻通過自己在太監里的眼線得知了這件事,便迅速做出了反應。 之前便算過了,兩百個州府之內的涿州商行的人數便多達六萬多人,如今經過近一年的發展,涿州商行的人數已經突破了十萬人,若是趙光義真的要誅這些人九族的話,怕是要殺到手軟才行。 二狗子冷笑一聲后,當即將這件事傳了出去,并迅速轉移了開封府涿州商行所有員工的家人親屬等。 早在趙谷到達燕云十六州的朔州時,趙谷便預料到趙光義會對涿州商行動手,因此早就提醒過二狗子了,二狗子也早就安排好了這些人,這些伙計得知自己將要被株連九族的命令,自是驚懼不已,誰又敢不跟著逃離。 因此在趙靈兒的手下人趕到涿州商行時,直接撲了個空,一個人也找不到了。 這一現象還不止發生在開封,其他一些有涿州商行的地方,也全都是如此,每一個趕去這里的趙靈兒走狗和衙門捕快,全都一個人也找不到了。 除此之外,他們更是發現,各大州府之內,許多人都莫名其妙的失蹤了,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里。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的家里人或是親朋好友,都有人在涿州商行做事。 自趙靈兒下達查抄涿州商行的三天時間內,他盡是收到這一類的消息,不由氣得牙癢癢,哪里還不知道,這分明就是趙谷已經料到了他的動作,所以提前轉移了這些人。 當他將這一消息匯報給趙光義時,趙光義也是氣得不行,對趙谷不知詛咒了多少次。 但饒是如此,也解決不了任何事情,十余萬涿州商行掌柜伙計的失蹤,帶來的結果是近百萬人跟著一起不見了,而陡然間少了這么多的人,大宋的商業幾乎停產了一半,無數商行因為涿州商行的消失,虧損了不少銀子,這些商家的虧損若是加在一起,數目驚人。 百姓們一大早起床,想要去百味飯館吃上一碗熱干面,卻突然發現百味飯館人去樓空,人們這才陡然意識到,或許熱干面再也吃不成了,不由覺得心里空空的。 而有些富商官員等,本來在閑云山莊里睡得好好地,第二日一早起來,才發現閑云山莊里一個服侍的人都沒有,在他們的床邊,放著他們昨日的房錢,這是閑云山莊賠償給他們的。 至于柳記布仿,則暫時沒有引起什么影響,因為此時已是夏季,用不上大棚,自然也沒有人用到篷布。 但若是到了冬季,柳記布仿依舊沒有營業的話,不知要有多少本準備冬日搭建大棚的人,要無奈放棄這一計劃了,人們想到這里,也是愁得不行。 這其中,又以各個地方官最為擔心,他們的官聲直接和百姓的收入掛鉤,一旦百姓不能種植大棚的話,勢必會導致糧食產量下降,百姓們收入降低了,他們的官聲自然就不如之前好了,官評一旦下降,搞不好要被貶職。 一時之間,大宋境內已是愁云慘淡,想吃熱干面的人只感覺沒了百味飯館,吃什么東西都如同嚼蠟,住慣了閑云山莊的人只感覺晚上到哪里都睡不好覺了,而且從今往后,他們再也不能入住閑云山莊了,也失去了一個吹捧自己的手段,各地的官員和農民則更愁了,沒了大棚便意味著收入減半,政績減半,這實在是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