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議
書迷正在閱讀:坑貨江山,總有刁民想害朕、都市之紈绔兵王、重生古代之妖孽才子、O筑巢后前夫回來了[穿書]、快穿宿主在線BE通關、和男主的兄弟好上了、穿書炮灰逆襲世界冠軍[花滑]、重生之獨占總裁、穿成女頻文的反派大佬、重生之都市仙尊
隨后,趙光義大袖一甩,直接回后宮去了,將一幫官員晾在了一邊。 官員們無奈,只得散朝,沒過一會兒,李符被撤職的消息便傳遍了開封,并且向著周邊州府蔓延而去。 要知道,這可是李符??!作為曾經的右諫議大夫、權知開封府府尹,李符在大宋官場的地位只在寥寥數人之下而已,而且他一向清廉如水,治理地方十分能干,民間百姓對他頗有贊譽,此次聽說他遭受了如此不公平的待遇,百姓們自是議論紛紛。 而在文壇,就更是掀起了一股滔天巨浪。 在大宋文壇,如果說早年間曾高中狀元,如今更是位列執相的呂蒙正是大宋文壇盟主的話,那么李符便是組成大宋文壇的幾個最大文派的掌門,其以別具一格的文風和高超的作畫技巧,同樣深受文人們的愛戴,在文壇的地位只比呂蒙正低一些而已,可與另一位狀元陳省華媲美。 如今聽聞李符因言獲罪,蒙受不白之冤,一向自負鐵血錚錚不懼強權的文人們哪里能忍,自消息一傳開,這些文人便開始三人一群,五人一波,議論起李符的事情來,不多一會兒,關于李符蒙受不白之冤的消息,便通過這些文人的口中,想著開封城外蔓延而去。 因為這個消息是文人們散播的,主要散播方式自然以詩詞為主,還有人將今日之事編成了話本,做成了書籍,在戲院、戲樓里演唱起來,在各大書院間廣泛流傳。 一時之間,關于李符之事便被人火速傳播開來,匯聚成各種文本、書籍,版本足有數十種之多。 而無一例外的,所有人版本的矛頭都直指趙光義,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卻是含沙射影。 皇宮之中,趙光義也沒料到不過區區半天時間,他就成了文人們口中嫉賢妒能的代表,得知消息后自是暴跳如雷,對著趙靈兒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 然而趙靈兒雖然掌管著皇宮里不小的權利,但卻堵不住悠悠萬民之口,他又能怎么辦呢? 沉思良久后,趙靈兒只得加緊催促找趙谷的的人,火速了結了趙谷,才能消磨此事。 按說他的想法并沒有錯,可趙谷此時在哪呢?這是一個謎。 卻說自那日從桃源離開后,趙谷便在小九的易容下,輕松混到了開封城里,同時他還收了八個手下。 這八人分別叫做小一、小二……小八,很熟悉的名字吧,沒錯,他們就是小九的八個堂哥,這八個家伙各個本領不凡,而且狡詐多端,正是趙谷需要的人才。 只不過呢,趙谷記得小九的爺爺曾說小九這一代只有小九一個人,這便表示他被老家伙騙了,趙谷心里不由詛咒起某個無良的老東西來。 但不管怎么說,有了這八人相助,趙谷的處境將會略微好一些,他也就按下了心中的不快。 而李符被罷官的事,進入開封城后,趙谷自然也知曉了,對于李符會當堂頂撞趙光義,趙谷是不吃驚的,李符是個嫉惡如仇的人,如果他當時能夠忍住,那才真是見鬼了。 好在李符在民間和文壇威望不俗,趙光義也不敢真拿他怎么樣,趙谷倒不擔心他的安危。 他便在開封住了下來,反正現在有小九的易容術在,他根本不用擔心被趙光義的手下發現。 現在只要等到趙光義派到西夏的人吃過苦頭后,趙光義便會知道什么人不該惹,到了那時便是趙谷堂而皇之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時候。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轉眼便到了十月,卻說西夏境內,趙光義派去接管西夏四路的官員們終于到了西夏境內,正準備各自前往屬地時,卻不想突然天降大風,將各位官員和隨從吹得東倒西歪,難以視物。 好不容易等到大風過去,眾人還沒來得及回過神,便被一只蒙面的馬隊包圍了。 蒙面之人是個黑壯高個男子,他先是挑了挑官員中最高那人的官服,確定了他的品級后,方才道:“一路總管,三品大員,不錯不錯,把你們的錢財都叫出來,否則別怪爺爺心狠?!?/br> 這個官員倒也硬氣,道:“我等皆乃大宋朝廷官員,豈會懼怕你等匪類,你要殺便殺,休得多言?!?/br> 蒙面男子伸了個大拇指:“好,既然你如此硬氣,那爺爺便讓你顏面掃地?!?/br> 說完,蒙面男子對著身后手下一揮手,道:“把他們的官服都給我脫了,只留一件里衣,其他的東西全部沒收,然后將他們趕回去?!?/br> 蒙面男子的手下聞言皆是哈哈大笑起來,也不敢這幫官員如何掙扎,三下五除二便將他們的官府拔了下來,同時將他們的馬匹和隨身物品都搶了過來,最后才將他們趕出了西夏境內。 這幫官員此時再也硬氣不起來,人家土匪也不殺你的人,只是讓你沒了官服,丟了面子而已。 他們只能就近找了官府,聯名上書,像趙光義報告西夏局勢。 當這份文書到了趙光義的龍案上時,趙光義再次氣的扔出了文書,怒道:“趙谷小兒,安敢如此違抗朕!” 眾大臣面面相覷,又出什么事了? 直到看了文書,眾大臣這才知道,他們最擔心的事果然還是發生了,若是大宋派去的官員根本進不了西夏境內的話,那西夏回歸豈不就成了一個笑話? “皇上,此事還需三思而行??!”呂蒙正一如既往的思考了許久后,方才進言道。 對于他的話,趙光義倒是不敢不聽,語氣略微緩和了些:“愛卿,你是什么意見呢?” 呂蒙正道:“臣覺得,且不說趙谷到底有沒有謀反之心,就算他真的有謀反之心,皇上也不必cao之過急,當徐徐圖之,眼下還是保住西夏為重?!?/br> “容朕想想?!?/br> 少頃,趙光義和大臣們的第三次廷議再次草草結束,回宮之后,趙谷左思右想,決定還是問問趙普的意見為好,便派太監去把他抬進了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