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災年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八十年代霸王花、回歸大宋、坑貨江山,總有刁民想害朕、都市之紈绔兵王、重生古代之妖孽才子、O筑巢后前夫回來了[穿書]、快穿宿主在線BE通關、和男主的兄弟好上了、穿書炮灰逆襲世界冠軍[花滑]、重生之獨占總裁
【七月第一天,珩毅在努力】 三個月的探索之旅,云逸沒有忘記去發現番薯的地方看看。 來到那個已經被摧毀的猴子村落,云逸看著眼前接近二分之一畝的番薯地,喜上心來。 云逸前世也是親自種(栽)過番薯的,眼前的番薯模樣有稍許不同,但是云逸已經確定這就是番薯。 在這科技落后百姓以填飽肚子為目標的時代,番薯的出現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發現,只要有這不到二分之一畝的番薯當作種子,來年瀛州將會出現成千上萬畝種植番薯的土地,后年,云氏以一己之力就能養活上百萬人。 云逸未來到這里之前,一直都有兩什軍士外加五名武者守護在這里,防止番薯被猴子或者野獸破壞,甚至云逸還從云華郡掉了六名農家弟子過來,好好看護番薯。 等到云逸確定這就是番薯后,云逸立即派武者傳信給林哲,讓他再派一部分人來這里,一定要把這處番薯地保護好,番薯地不容有失。 說道番薯,不得不提另一件大事。 如今已是十月,秋收的日子早已經過去,不過云逸從云浩口中了解到大黎帝國的一些事情,因為強烈干旱,大黎帝國大部分地區糧食減產幾成不等,少許干旱特別嚴重的地區,甚至糧食絕收。 生在這個世界上,以種地為生的老百姓一年到頭勤勤懇懇,守著幾畝田地過日子,種地收入雖然不多,但是也足已他們一代代傳承下去。 但是今年一場大旱襲來,老百姓們發愁的看著地理枯萎的莊家,卻無可奈何,水利設施太少,根本沒有辦法大量運水過來澆地,甚至一些河流小溪都干涸了。 到了秋收時節,老百姓們苦著臉將剩下的莊稼收割,糧食放在手中沒幾天,官差衙役來了,他們是來收稅的。 交稅還是不交稅? 對于老百姓們來說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以前豐收年份,收獲的糧食比較多,就算交完稅,剩下的糧食也足夠一家人堅持到下一年,可是現在,糧食劇烈減產,官府的稅收依舊沒有半分減少,去年收多少今年還要收多少,甚至個別地區出現貪.官,導致該地區收稅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交完稅,那老百姓手中很難剩下多少糧食,別說堅持到明年秋收時節,能不能堅持到今年過年都是一個大問題,到時候山上的野菜都會被挖光,樹根也被老百姓吃進肚子中,也不知道最終有多少人會被餓死。 若是不交稅,那就是違抗官府,官府就會派兵來強制收稅,情形緊張的時候,那些兵丁甚至會殺幾個人殺雞儆猴,官府才不在乎老百姓是死是活,不管用什么方法,能夠將稅收上來就可以。 根據一些書籍記載,每到災年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官逼民反的事例,然后被官府派兵輕松鎮壓,畢竟前者只是沒有多少武力的老百姓,后者卻擁有實力更加強大的武者,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不過一旦大規模sao亂產生,對該地區的經濟和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因為sao亂而死的人更是會不計其數。 現在大黎帝國的一些地區因為官府的逼迫,已經發生上百起小規模動亂,不過都被官府鎮壓下來,就算是官府鎮壓不下來,境內的世家也會出手幫忙,不會讓動亂擴大影響,至于死去的老百姓,卻沒有人在乎,這樣的事情他們見得多了。 各地官府對這些小規模動亂無動于衷,凡是有人敢造反,就會迅速派兵鎮壓,而帝國中樞新平,更是沒有一點聲音穿過來,不過就算是消息穿過來,忙真爭奪帝位的權貴們可沒有時間去管那些小事。 “這個年可怎么過???”不知道有多少家徒四壁的老百姓跪在地上哀嚎。 秋收剛過去沒多久,每家每戶或多或少都有些存糧,一旦存糧耗盡,真正的亂象才會到來,餓瘋了的老百姓們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來。 而大黎帝國的世家大族們對眼前的事情無動于衷,他們將大量糧食收到手中,市面上的糧價也是一天比一天高,城池中的下等人家已經承受不住現在的糧價,要是糧價再高一些,中等人家恐怕也要堅持不下去了。 云華郡這邊也遭受到干旱的影響,好在云華郡水資源豐富,又在云逸的主導下開挖大量水渠,使得云華郡境內的糧食產量并沒有降低,反而增加不少,云華郡的老百姓一邊在感慨災年的恐怖,一邊又感謝云氏的恩情。 能夠在災年增加糧食產量,這是很神奇的事情,在云華郡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些年來云華郡人口在不斷增加,新開墾的土地面積也是年年攀高,今年災年糧食畝產量降低一些,但是糧食總產量卻是增加了一些,勉強能夠養活云華郡所有人。 碰到這十年難得一遇的災年,云氏招募青壯的事情卻順利的多了,一旦云氏的招募點出現,就會吸引到大量人過來,他們也不在乎故土難離,現在飯都快吃不上了,有這么好的一個機會能夠活下去,就算是離開這個生我養我的家鄉也無所謂,更何況云氏招募青壯是都是拖家帶口,讓其把一家人都帶上,一家人一起離開家鄉總比一個人孤身離去的好。 不單單是云氏招募點擠滿人,云華郡周邊郡縣也有不少老百姓向云華郡方向遷移,在這種情況下,云華郡(包含瀛州)的人口快速上漲,目前云華郡總人口已經突破二十一萬,憑借還在以一個較高的速度增加。 對于外界人口向云華郡遷移的事情,云氏是來者不拒,云華郡土地廣闊,即便多山林多貧地,也足以容納三、四十萬人生活,而且云氏也在向瀛州遷移大量人口,憑借瀛州那堪比澤州的土地面積,容納幾百萬人都是小事情。 只不過糧食是一個大問題,好在云氏自己的糧食儲備比較多,只要不是出現難民潮,一兩年內是不會出現太大問題,一兩年后,有番薯在手,云氏將擁有足夠多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