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
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 關羽看上去有些疲憊。 與先前那意氣風發的模樣相比,儼然兩人。此刻,他靠坐在城墻上,可以直接看到馳道下曹軍動向。 一名軍醫,為他拔出腿上的斷矛。 曹朋那一擊,貫穿了他的大腿。雖然關羽砍掉了大部分,但仍有近三尺長的斷矛在體內留存。軍醫小心翼翼的拔出,鮮血順著傷口往外噴濺。而關羽那張如同重棗般的面龐,此刻卻是慘白如紙。但他仍就顯得神情自若,好像根本沒有感覺疼痛。只有攙扶他的小校,可以感受到關羽緊握著他手臂的那只大手,是何等用力,直若要把他的胳膊給捏碎了一樣…… “君侯,好了!” 軍醫拔出了斷矛,又為關羽止住血,包扎妥當。 關羽點點頭,猛然開口道:“扶我起來?!?/br> 說話間,就見馳道盡頭出現了一個青年,在他人攙扶下,緩緩而來。 關羽的親軍,立刻露出警惕之色。因為他們都能認出,來人赫然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曹都督。 “二將軍,朋特來拜會?!?/br> 曹朋的聲音嘶啞,帶著幾分虛弱。 關羽洪聲道:“請?!?/br> 他站直了身子,盡量不使自己露出軟弱之態。 而曹朋則在典滿和許儀的攙扶下,緩緩走上了馳道。 “曹朋,莫非要來勸降?” 曹朋一笑,“非也,實送二將軍上路?!?/br> 關羽丹鳳眼一瞇,眼中閃過一抹森冷眸光。但旋即,他又笑了,“大都督,你果然是聰明人。 若你敢勸降關某,關某就立刻把你趕下城去?!?/br> “二將軍忠義,天下人皆知。 江夏之戰,非戰之罪,實大勢所趨。將軍在此情況下,仍不惜一切,要返回長沙與劉備匯合,確是忠義之人。也許千年后,世人當牢記將軍之名,為天下英雄之楷模,某焉能勸降?” 說實話,這一世的關羽,遠不似歷史上關羽那般聲名響亮。 他沒有斬顏良誅文丑,也沒有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不過,這并不能阻止曹朋對關羽的敬重。為對手時,曹朋會不惜一切手段來對付關羽。而今大戰結束,也就無需再使手段。曹朋和關羽,一個在馳道之上,另一個在馳道盡頭,默默相視良久,誰也沒有開口。 半晌后,曹朋突然拱手一揖,“二將軍,好走?!?/br> “小賊,來世某必取你人頭?!?/br> 曹朋笑了,“今生朋亦非將軍對手?!?/br> “小賊,保重?!?/br> 關羽臉上,閃現出一抹笑容,拱手與曹朋道別。 二爺少有笑容,給人一種威嚴感受。但此時笑了,讓曹朋覺得,關羽還頗有人性化的一面。 畢竟后世流傳的關二爺,神性太重。 二爺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人,有人的喜怒哀樂,有人的七情六欲。 前世幼年,曹朋對二爺無比崇拜;然而長大后,看到過各種對二爺的評論。比如說他好色,比如說他虛情假意??蓪嶋H上,哪個英雄不好色?那只是人類本能……之所以讓人產生厭惡,只是因為曾經把他想的太過美好。當一個人從神壇上走下來時,總會被他人指責…… 曹朋在典滿和許儀的攙扶下離去。 關羽手拄長刀,目送曹朋背影遠走…… 片刻后,只聽城下戰鼓聲隆隆響起。許褚下令,向城頭攻擊!原本,他還想要生擒活捉關羽,可是在曹朋勸說之后,許褚改變了主意。這是個忠義之人,斷然不可能歸降,更不會被生擒活捉。與其讓他屈辱活著,倒不如讓他壯烈戰死,才算不負二爺后世武圣人之名。 曹軍,朝著東關城頭發動了攻擊。 而曹朋卻全然不理,在典滿許儀兩人攙扶下,向東關橋方向行去…… 身后,喊殺聲震天。 不時有凄厲的慘叫聲傳入耳中。 只不過這喊殺聲持續的并不太長久,當曹朋走上東關橋的時候,喊殺聲突然止息。曹朋身體一顫,猛然停下了腳步。但他卻沒有回頭,而是怔怔立于東關橋上,仰望蒼穹,久久不語。 “二哥!” “嗯?” “送我回漢壽吧?!?/br> “???” “下雋戰事已經結束,江夏之戰大局已定。 劉備已無力反擊,江東孫權,想必也該有所決斷,太史慈他們,差不多也是時候該退走了…… 荊南戰事,已沒有懸念。 我想回漢壽好生休養,待過些時候,返回許都?!?/br> “回許都?” 典滿和許儀,有些無法理解曹朋此時的心情。 曹朋笑了笑道:“我累了!” 自出掌南陽郡,至今已有兩載余。在這兩年里,曹朋可謂費盡了心神,從未有一日安神過。 比之當初在河西郡,此次征伐荊楚,幾乎耗盡了他所有心神。 是的,他真累了! 這兩年來,他有過輝煌戰績,也痛失無數部曲。 南陽之戰時,有傅肜等人戰死;而此次下雋之戰,更失去了寇封、羅蒙、劉聰三名部下。雖說這三人跟隨曹朋的時間并不算太長,但這感情上,還是有些無法接受。他不知道,接下去的戰斗,還會失去什么??伤呀洺惺懿黄疬@些痛苦,與其這樣,倒不如還是痛快撒手。 再說了,荀彧曾對他說過:凡事做七分足矣。 荊楚之戰,曹朋做的已經夠多了……如果再去爭取功勞,只怕早晚會有功高震主的危險。 曹cao對他寵信,卻不代表,會對他一直容忍。 等曹cao無法忍受曹朋的功勛時,怕也就是兩人反目之日。 曹朋,實在不想和曹cao反目。與其這樣,倒不如早早離去。至于荊南之戰,且由曹cao負責。 畢竟曹cao自征伐荊楚以來,除了在江夏小小的施展拳腳外,幾乎沒有出彩的地方。 荊南之戰,將是曹cao向驚人宣揚勇武之時。這種風頭,曹朋斷然不會去搶,否則必有禍事。 典滿和許儀相視一眼,最終還是答應了曹朋的要求。 建安十三年三月,江夏之戰結束。 從戰事開啟,到戰事結束,耗時不過一月。此一戰,曹cao盡取江夏十五縣之地,兵鋒直逼荊南。 而江東孫權,也不禁為曹軍戰力所震懾。 曹軍不向江東用兵,也就使得孫權水軍之利,難以施展。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命周瑜為大都督,統領江東水軍,坐鎮柴桑。同時,孫權又下令,向彭澤集結兵馬,以防止曹軍偷襲。在軍事上安排妥當之后,孫權開始了外交上的手段。西陵縣告破之后,孫權立刻命張纮為使者,率使團過江出訪荊州。此前,一直是曹cao在主動謀求外交和談,而孫權一直表現的不冷不熱。但隨著江夏戰事的結束,孫權不得不改變態度。 此次出使,孫權主動提出了盡快聯姻的想法,并愿意將孫紹送往許都。 可是沒有想到,他前腳剛派出使團,后腳就得到了消息:孫紹母子離開了富春祖宅,下落不明。 孫權聞聽,頓時大驚。 他連忙派人前往富春調查。同時又命人追趕使團,將求親對象,改孫紹為孫朗。孫朗,是孫權幼子,字早安,為吳國太所生,年方雙十。孫紹失蹤,自然需要有人接替。若不然婚事說成,這新郎官卻不見人,不免會令曹cao不滿。至少在目前,孫權還沒有勇氣,去激怒曹cao。 孫朗年紀比孫紹大一些,但似乎比之孫紹更加合適。 畢竟,曹cao和孫堅是一輩人,而孫紹和曹cao的女兒,明顯差了一輩兒。孫朗倒算是子侄輩兒,配上曹cao的女兒,似乎也沒有什么不合適。反正是政治婚姻,孫紹也好,孫朗也罷,于孫權和曹cao而言,并無太大的區別。問題是,這孫紹母子究竟跑去了何處?而今又在何方? 孫權心里,不免對周瑜多了幾分提防。 在他看來,整個江東最可能幫助孫紹的人,便是周瑜。 周瑜而今為水軍大都督,執掌江東水軍,權勢驚人……而周瑜和孫策是至交好友,更是連襟。這種情況下,周瑜幫助孫紹,似乎也在常理之中。孫權暗自心驚,他擔心在孫紹逃走的背后,隱藏著更多的內幕。也正因此,孫權開始變得多疑起來,脾氣也隨之變得更加暴虐。 建安十三年三月,是一個美好的季節。 然則在這個月,劉琦戰死,江夏告破,關羽在下雋自盡。 在曹朋的勸說下,許褚沒有割下關羽的首級,而是命人將關羽父子的尸體,送往臨湘劉備手中。 劉備得知關羽戰死的消息后,痛哭失聲。 若不是馬良等人拼死阻攔,只怕劉備就會立刻集結兵馬,征伐下雋。 可即便如此,劉備雖然沒有出兵,也全軍戴孝。他和張飛一同,在泊羅江畔,迎接關羽父子棺槨。 建安十三年四月,關羽父子葬于湘江畔。 同月,曹cao發出悼文,祭奠關羽,并下令休戰,命荀彧率部退回沅南,不得繼續攻擊益陽。 隨著戰事的結束,荊南迎來了一段短暫和平。 諸葛亮從江東匆匆返回長沙郡,與劉備商討應對之策。 此次江東之行,諸葛亮基本上算是失敗了!雖說周瑜魯肅諸葛瑾等人同意聯劉抗曹,但是由于曹cao的克制,使得江東上下并未統一意見。不過,孫權表示,愿意扶持劉備,抗擊曹cao。 并提出,他會命人牽制江夏兵馬,并給予劉備輜重糧草,使其招兵買馬。 劉備很無奈,卻也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結果。同時,從西川也傳來了消息,巴郡太守嚴顏撤兵,劉璋愿意資助劉備,并承諾與劉備三千兵馬,助其抗擊曹cao。據細作傳來的消息,西川而今情形有些糟糕。物價飛漲,物資雖然豐富,但比之早先,卻明顯出現了不足現象。 特別是川南地區,南蠻蠢蠢欲動。 而張魯在漢中,對益州同樣虎視眈眈…… 此種情況,可謂內憂外患。劉璋能資助劉備三千兵馬,也算是夠意思了……畢竟他內部有太多問題需要解決,又不敢觸怒曹cao,自然有所收斂。劉備很失望,不過還是派馬良出使西川,前往成都道謝。劉璋表示:若荊南不可居,愿請劉備前往西川,至少能給他一個容身之所。 劉備,感激涕零! 建安十三年四月,曹朋率部,返回漢壽。 下雋一戰,曹朋損失慘重??芊馊藨鹚狼也徽f,三千健卒返回漢壽時,不過一千出頭。 而曹朋精心打造的闇士,也死傷數十人。 這個損失,尤勝兩千兵馬,令曹朋頗感可惜。 收獲就是,他俘虜了馬謖。 對馬謖,曹朋沒有太多好感。歷史上街亭之戰的擅作主張,使得諸葛亮揮淚斬殺……一個自作聰明的家伙,一個趙括式的人物??煞ㄕ齾s以為,馬謖此人飽讀兵書,精通謀略。下雋之戰,連法正都沒有發現風城頂的奧妙,卻被馬謖覺察。這個人,至少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幕僚,拾遺補缺,也能稱得上是一個幫手。能不能用好馬謖,就要看曹朋自己的本領! 曹朋覺得,法正所言也有道理。 事實上,馬謖在歷史上除了街亭之戰外,倒也做的不算太差。 街亭之戰的失利,固然有馬謖自作聰明的原因在里面,但諸葛亮識人不明,用人不當,也不能不追究。劉備彌留之際,曾對諸葛亮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事實也證明,劉備看人的眼光,比諸葛亮強上百倍。只不過,諸葛亮后期過度信任馬謖,才使得馬謖背負千古罵名。 沒有不能用的賢良,只有不會用人的主公! 曹朋思忖一下,便決定找個機會,勸說馬謖歸降…… 不過當務之急,他還是要先返回漢壽。身上的傷勢,已經有所好轉,不復太大的問題??墒窃S褚卻不太放心,讓典滿許儀二人,領虎衛軍千人,隨行護送曹朋,也算是許褚一番心意。 本來,要返回漢壽,必要通過江東兵馬駐扎區域。 但由于洞庭水戰,江東水軍損失慘重,也使得杜畿的船只,可以橫行洞庭湖,更能夠進入泊羅江。 事到如今,大局已定。 太史慈也知道,再為難曹朋,意義不大。 與其這樣,倒不如送個人情……于是,太史慈下令,命徐盛收攏江東水軍船只,不得阻撓曹軍通行。就這樣,杜畿率水軍順利接到了曹朋,而后又沿泊羅江返回洞庭,直抵漢壽城。 江夏,西陵縣。 郭嘉行色匆匆,直接就闖入了中軍大帳。 曹cao占領西陵之后,并未進駐西陵,而是在城外扎營。隨后,他任龐山民為江夏太守,進一步穩定了荊襄士人之心。龐山民而今在武陵郡,協助曹朋做事。故而命令雖然發出,可是卻無法馬上就任。曹cao決定,暫駐扎西陵,說是穩定江夏局勢,其實更多的,是為震懾江東。 郭嘉進入大帳時,曹cao正在和董昭等人商議事情。 根據而今局勢,荊楚之地平定指日可待。然則,在江夏之戰中,荊州水軍,也就是蔡瑁的表現,讓曹cao極為不滿。正是因為蔡瑁的拖延,才使得下雋遭遇慘烈戰斗。如果不是張郃獻計,許褚徐晃及時抵達下雋,說不定曹朋就要戰死于東關橋,而關羽也將突圍,與劉備匯合。 各種跡象表明,蔡瑁并非水軍合適人選。 隨著荊楚之地漸趨平穩,曹cao下定決心,趁此機會罷免蔡瑁。 可是,由何人接替蔡瑁出掌水軍?始終是一個難以作出決斷的問題…… 杜畿表現不錯,荀彧也在書信中,贊賞有加。而他又是出自曹朋門下,所以無需擔心忠誠。 問題是,杜畿能力不錯,資歷尚淺。 他能統帥兩萬水軍在洞庭湖站穩腳跟,說穿了還是曹朋在他背后支持。 一個沒有太多戰功,資歷平平的人,一下子接掌水軍?就算是曹朋贊同,恐怕也無法服眾。 畢竟,曹cao手下夠資歷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就在曹cao和眾人爭執不下的時候,郭嘉跑了進來。 聞聽曹cao等人的問題之后,郭嘉卻笑了,“我當是什么事情,原來只是這個問題……嘉心中,倒是有一個人選。此人為一郡太守,戰功顯赫,頗有威望。而且是水上出身,精通水戰。只不過這些年來,他多在陸上,所以無人覺察。若此人為水軍大都督,確是最合適人選?!?/br> 曹cao一聽,頓時愣住了! 怎么我手下有這等人物,我卻不知曉? “奉孝所言,何人?” “便是合肥太守,甘寧甘興霸?!?/br> “甘寧?” 曹cao當然知道甘寧是誰! 當年,還是他從曹朋手中把甘寧討要出來,轉眼八載,甘寧南征北戰,的確是建立了不少功勛。 由于甘寧出身曹朋門下,甚得曹朋支持。 所以在軍中威望不弱,勿論曹仁曹洪,還是夏侯惇夏侯淵,和他關系都非常密切。于禁臧霸,這幾年和甘寧配合的也非常默契。在合肥三載,甘寧和江東大小戰事進行了幾十次,勝多負少。 郭嘉笑道:“興霸早年在巴郡,便有錦帆美名。 濡須口,他和周倉配合默契,數次擊潰江東水軍,經驗豐富。若此人接掌水軍,就算是荊州人,也會贊同?!?/br> “你說興霸能力出眾,適合出掌水軍,我沒有意見。 可是荊州水軍由蔡瑁執掌,冒然撤了蔡瑁職務,荊州世族又怎可能同意?我倒覺得,不太靠譜?!?/br> 董昭立刻反駁,似有些不太贊成。 郭嘉笑道:“甘寧祖籍荊州,也算是半個荊州人。 最重要的是,他曾為友學門下,而且甚得友學丈人所重。當年正是黃老先生把興霸送到友學身邊,而黃老先生,乃荊州名士。其威望遠勝蒯越蒯良,幾與龐德公齊名,乃荊襄名士之翹楚人物。況乎黃老先生亦出身名門,江夏黃氏之地位,遠勝襄陽蔡氏。只要黃老先生肯出面,則荊州士人必無話可說。我聽人說,老先生而今在滎陽浮戲山中講學!丞相可下令,善待江夏黃氏族人,命人修繕黃氏祖祠。到時候請老先生回鄉祭祖,也就能大功告成?!?/br> 眾人聞聽,不由得連連點頭,表示贊賞。 曹cao手指郭嘉笑道:“還是奉孝機敏,一下子就想到這般主意,果然不負鬼才之名?!?/br> 董昭或許還有些不服氣,可也不好再反駁。 畢竟,郭嘉的這個主意從目前而言,最為適合。況且這里面還牽扯到了曹朋……董昭可不想因為這件事,和曹朋反目。他和曹家關系不錯,更不要說,家里還有曹朋福紙樓的股份。 若惱了曹朋,才得不償失。 當下,董昭也點頭道:“甘興霸,確是合適人選?!?/br> “既然如此,那就有公仁來安排此事。 荊州水軍之事,不可以再拖延下去,至多六月,必須解決。至于黃公那邊,我會派人說項,想必問題不大。 好了,今日就散了吧。 諸公好生安排,過兩日張纮率使團抵達,少不得要有一番唇槍舌劍,還需大家盡力才好?!?/br> “我等必盡心竭力?!?/br> 董昭等人退出了中軍大帳,郭嘉卻沒有離去。 曹cao問道:“奉孝,有什么事嗎?” “文和來信,許都有變?!?/br> “???” 曹cao大吃一驚,忙示意郭嘉把書信呈上。 曹cao進駐許都之后,便使賈詡坐鎮許都,監察事務。 荀彧由于受曹朋的邀請,從許都趕到了荊州,所以許都大小事務,便由賈詡執掌。 郭嘉把書信呈上,而后站在一旁,一言不發。曹cao認認真真,將書信看完之后,臉上露出一絲冷意。 “此事,可當真?” “理應不會有差……文和做事,素來謹慎。阿福不也說過,此人算無遺策,想來不會有錯誤。 而且,我也聽人說,近來伏完和臨沂侯有些活躍,行動頗為頻繁。 若不加以留意,只怕早晚釀成大禍。荊州之戰一時還無法結束,丞相還需早作決定,以免后患?!?/br> “奉孝之意……” “文若而今不在許都,正可動手?!?/br> “你知道,我并非這個意思。只是在想,何人出面為好?” 郭嘉露出猶豫之色,低頭沉吟。 半晌后,他決然抬頭,沉聲道:“此事,當請廷尉出面,全權負責。 只是,需有一個強力之人,才能震懾局面。嘉以為,此人非阿福莫屬……我聽說,他在下雋受傷,正好可讓他返還養傷。說起來,這兩年他也夠cao持,讓他回去,也可以和家人相聚?!?/br> 曹cao卻沉默了! “真的要阿福嗎?” “非他莫屬?!?/br> “他而今何在?” “據說,已返回漢壽?!?/br> “此事容我再考慮一下……”曹cao顯得有些猶豫,半晌后輕聲道:“且先迎接江東使團,而后做決斷?!?/br> “喏!” “阿福那邊,你最好派人走一趟。 下雋一戰,他損失慘重。我聽說,他身邊四名親衛牙將,戰死三人……估計他心情也不會太好。那孩子是個感性之人,平日里雖則堅強,確是個重感情的人。戰死三人,需妥善安排,其家人更要好生安置,莫冷了將士們的心。我前些日子剛得了一些好酒,取三十瓿,送往漢壽。 傳我命令,加友學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br> 郭嘉一怔,旋即明白了曹cao的心思。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曹cao已經同意了他的建議…… 東漢的將軍,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和前、后、左、右將軍的封號。其中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和衛將軍,在三公之下,九卿之上;而前后左右將軍,則位在九卿之下。原本,這將軍位并非常治,但在東漢中期以來,太后臨朝稱制,外戚多以大將軍之爭,與太傅三公,并稱五府。此后,將軍皆可開府,可專門設置幕僚。 曹朋原來的橫野將軍號,屬雜號將軍。 戰時設置,無戰事則取消。 雖然曹朋一直有幕府存在,但終究沒有正式編制。 而現在,曹cao加曹朋后將軍,令其開府儀同三司,也就等于曹朋的幕僚,有了正式編制。 按照規矩,將軍開府,府屬有長史、司馬各一人,從事中郎兩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御屬三十一人。而且,將軍以本號領軍,有常備部曲、校尉。曹cao自開丞相府,尚無一人獲得開府之權力。后將軍雖說是在九卿之下,但權力甚大。劉備身為皇親國戚,也只是左將軍,尚在后將軍之下??梢哉f,曹cao給曹朋開府之權,在某種程度上,也表明了曹朋在丞相府的地位。 可代價呢? 郭嘉心中苦笑:但愿阿福知道后,莫責怪我才是! 初夏來臨,荊南氣溫陡增。 白天烈日炎炎,入夜細雨靡靡,令天氣變得潮濕悶熱。許多習慣了北方天氣的人,頗有些不太習慣。 曹朋也是一樣,待在都督府養傷,卻感覺極為難受。 荊南戰事暫時停止,也為武陵迎來了一段平靜的歲月。 賴恭派人前來拜訪曹朋,告知龐山民即將出任江夏太守之事。對此,曹朋早有準備,所以并未感到驚訝。 傷口漸漸愈合,但要完全愈合,還需時日。 關羽刺傷曹朋的那一刀,比曹朋傷關羽那一槍更狠。 在某種程度上,傷了經絡。華佗來到漢壽為曹朋診斷后,警告曹朋:三個月內不得與人動手,否則必將影響日后生活。所以,曹朋也只能乖乖的聽從吩咐,每日在都督府中江陽身體。 荀彧已返回作唐,據說不日將前往江夏。 漢壽無甚事情,大小事宜,皆有法正、張松和蔣琬三人打理,曹朋也樂得一個清閑。 這一日,曹朋約了黃忠,準備出門去泛舟洞庭湖。 卻忽有人前來稟報:“太史慈派人前來,說實在湖上設宴,請大都督前往一敘?!?/br> 曹朋頓時愣住了! 太史慈請我赴宴,又是何意? “可說明,什么時候?” “三日后,洞庭湖上?!?/br> 曹朋一蹙眉頭,不由得有些遲疑。 他和太史慈沒有任何交情,甚至連面都沒有見過。不過,曹朋倒是挺佩服此人,畢竟也是他前世,極為敬重和喜愛的一員大將。江東武臣中,曹朋所喜者不多。孫策一個,太史慈也算一個。相比之下,也許是演義里對周瑜刻意的丑化,讓曹朋對周瑜,頗有些不太喜愛。 “請軍師和長史前來?!?/br> 曹朋想了想,便決定取消今天的計劃。 不一會兒的功夫,法正、張松和蔣琬紛紛前來。 曹朋把情況詳細說明,而后問道:“太史子義和我素無交情,忽然在湖上設宴,又為哪般呢?” 法正三人,也有些糊涂了! 一般而言,似這種宴請,至少要小有交情方可。但曹朋和太史慈并不認識,所以交情一說,也就無從談起。雙方屬于敵對,雖說荊南戰事已經平息,但始終是敵我關系。這個時候請曹朋前去,恐怕是別有用心。但究竟是什么原因?法正等人一時間,也猜不出一個端倪。 “大都督執掌荊南戰事,位高權重,且不可輕易涉險?!?/br> 蔣琬對太史慈不算了解,自然反對。 而張松卻道:“也不盡然,正因大都督位高權重,不可以輕易拒絕,以免被太史慈譏笑諷刺?!?/br> “是面子大,還是性命重要?” “大都督為丞相在荊州之代表人物,自然面子重要?!?/br> “難道為了面子,連性命也不顧?” “哈,依我看,那太史子義未必有這種膽量?!?/br> “永年所言不差,可是只因太史慈‘未必’有膽量,就要令大都督涉險,豈不是過于兒戲?” 曹朋和法正還沒說話,蔣琬和張松就爭執起來。 片刻后,法正開口:“此次太史慈相邀,也未必有惡意。 江東使團即將抵達江夏,想來他也不敢在這種時候,節外生枝。依我看,大都督可以前往赴宴。只是要多加小心,命杜伯侯率部隨行……萬一太史慈有詭計,也可以護大都督周全?!?/br> “正是,正是……孝直所言,頗有道理?!?/br> 蔣琬和張松,立刻停止了爭執,點頭表示贊成。 可是,曹朋卻沒有開口。 他沉吟不語,良久后突然大笑。 只見他長身而起,笑道:“孝直所言極是,我料那太史子義,也奈何不得我。 就這么說,告訴太史慈的人,就說三日之后,我必赴宴……且看那太史慈究竟是什么意思?!?/br> 嗯,又是一個八千字大章。 求可否?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