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為上
沅南,為武陵十二縣之一,毗鄰沅水之南,故名沅南。 這也是武陵郡最南面的一座縣城。如果說,武陵以沅水為州界的話,那么沅南就是武陵郡在南部的橋頭堡。而今,武陵十二縣當中,曹cao只得六縣,分別是孱陵、作唐、零陽、漢壽、臨沅和沅南。剩余六縣,則為劉備所奪。不過充縣、遷陵、百陽、辰陽、鋒成和沅陵,大都位于武陵西南,毗鄰零陵。而這六縣的人口,加起來不足二十萬。鋒成位于最南部,只有兩萬余人廣袤的土地,延綿的群山,以及出沒于山中的山民蠻族,也就是武陵西南部的概況。 劉備收買五溪蠻,使武陵西南趨于穩定。 但五溪蠻只是武陵西南部,眾多山民中,實力較為強橫的一支,無法完全取代整個武陵西南山民。所以,劉備在占領了長沙十一縣后,對武陵西南六縣,并沒有投注太多的關注。 除了充縣和沅陵之外,遷陵、百陽以及辰陽和鋒成,不但沒有駐扎兵馬,甚至將鋒成和辰陽的人口大規模遷移,集中在西南四縣當中。 可以說,在取得長沙的控制權后,劉備就開始著手此事。把鋒成和辰陽讓出,最大限度的緩解山民矛盾,取得更多山民和蠻族的支持。 對此,諸葛亮也頗為贊成! 他當然清楚,這樣做于日后發展不利。 可是面對曹cao大軍壓n,劉備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 只不過如此一來,也造成了辰陽和鋒成兩縣”近三成百姓離家,投入深山峻嶺之中,成為當地山民。 但矢多數人,還是服從了命令,遷移遷陵和百陽兩地。 建安十三年二月初八,曹朋抵達沅南。 通行者,還有武陵郡太守賴恭,以及聽命于曹朋的龐德、魏延、文聘和王威四人。黃忠沒有過來,而是留守漢壽,負責督設都督府。而荀或也沒有前來”雖然之前和曹朋說好,要隨同視察。但不成想在曹朋離開作唐的第二天,他便接到了曹cao命令,讓他前往竟陵,商討事宜。 雖然荀或有監荊南的職責,但他終究是曹cao手下的謀主,需聽從曹cao調派。 而曹朋呢”本身也有謀主隨行。 勿論是法正的多謀,龐山民的穩重,以及張松的能言善辯,足以滿足曹朋目前的需求。蔣琬隨同曹朋在抵達臨沅時,被曹朋推薦給了賴恭??蓜e小看這同鄉之情, 事實上”在東漢末年,這鄉土之情的重要,遠非后世那種老鄉見老鄉,背后捅一刀可比。那是真的親熱! 賴恭祖籍零陵郡零陵縣,位于零陵西南。 而蔣琬則是湘鄉人,位于零陵郡東北”說起來并不算太近??蓛扇讼嘁娭?,竟是極為親熱。 曹朋向賴恭推薦了蔣琬,意思是讓蔣琬為長史。 哪知賴恭二話不說”以蔣琬為臨沅長,武陵司馬。手中三千兵馬,盡數交由蔣琬統領這一方面是同鄉之誼,另一方面,也有向曹朋友明心跡的想法。說起來,歷史上的賴恭,后來是歸降了劉備。而今因黃忠說項,他投靠了曹cao。但如果從派系上而言,賴恭歸屬于曹朋一系。 這一點,被曹朋疏忽了! 古人有從一而終的說法,賴恭因曹朋而歸降曹cao,從某種程度上,他身上已經有曹朋系的烙印。若是冒然再改換門庭,未必被人接受。 而且,曹朋也極為清楚的表示了他對賴恭的尊敬。否則按道理說,賴恭雖然手握一校兵馬,但這一校兵馬,應該歸于曹朋這個都督荊南軍事的橫野將軍,虎豹騎大都督的手下。 曹朋沒有收取兵權,并釋放了足夠的善意:那么作為賴恭,自然也會有所表示。蔣琬的到來,是一個極好的引子。賴恭把兵馬交給蔣琬,也沒人說三道四。畢竟蔣琬是賴恭的同鄉,有這一層同鄉之誼,賴恭不信蔣琬,又相信誰? 問題是,蔣琬又是曹朋的手下。 這樣一來,賴恭就等于是把他手中的兵權釋出,還給了曹朋。 投桃報李,曹朋則表示,政務之上當尊重賴恭的意見,他雖都督荊南,卻不會插手荊南事務。 荊州事,荊人治。 曹朋向賴恭再一次表明了他的態度,而賴恭也正是荊州人,自然滿意曹朋的這個舉措…… “令明,此以后,沅南就交給你了!” 策馬沅水河畔,曹朋勒馬而立,手指河對岸道:“我會命公琰在北岸設立一寨,為你保證后方。 十日后,伯侯將進駐洞庭。 而到那時候,我將使伯侯以舟船往來沅水之上,運送物資,為你守住側翼,以防劉備自沅陵出擊。而你的任務,就是要把劉備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至少益陽兵馬,定要給我死死拖住?!?/br> 駐守益陽的,是劉磐。 龐德聞聽,立刻在馬上躬身道:“但請公子放心,但德一息尚在,絕不令益陽分出一兵一卒” 曹朋點點頭,撥轉馬頭,舉目眺望。 但見遠處,山巒隱現,薄集彌漫。長沙郡而今尚屬蠻荒,遠非后世魚米之鄉可以相提并論。 沉吟片刻后,他突然問道:“賴太守!” “大都督?!?/br> “這武陵治下,山民眾多。 若不能設法解決,終究是一大隱患。我知伯謙大才,還需早些想出辦法,解決這件事情。若能平定了山民之患,一來可以安心發展,二來也能為武陵增添人口。此關系荊南未來之大事,朋拜托太守,能多費心思,早日解決若能成功,他日我必在丞相面前,為伯謙請功?!?/br> 賴恭頓時大喜,“大都督放心,恭必竭盡所能,為大都督免去后顧之憂?!?/br> 曹朋笑了笑,以示感謝。 他翻身下馬,徒步登上一座土丘。 前世”他沒有去過湖南,但而今,卻領略到了最為原始的湖南風情。兩湖的開發,是在南北魏晉時期,蓋因當時大量的人口遷徙,彌補了南方人口的缺憾,才造就了后世兩湖人才濟濟的局面。 有心來個填湖開發? 問題是,兩湖人口基數擺在那里,根本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填湖開發。 要想發展兩湖,只能腳踏實地的前進。孫權在江東的舉措,為曹朋打開了一條思路。江東人口,同樣不多,但是在歷經近百年的征戰中,卻能夠保持住和北方人口相差不多的數量。 其中”固然有長江天塹,令江東戰事相對較少的緣故。 可是孫權在江東大肆征伐山越*掠山民以填充人口的舉措,也是江東后來人口基數能超越己蜀的一個重要原因。擄掠山民?和曹朋在河西推行了買賣羌胡為奴的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荊楚之地的山民數量”不見得比江東稀少。 任何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史,都不可避免的沾染著斑斑血淚史。 曹朋不知道,該不該向賴恭提出這樣的一個建議。但這個想法, 卻已經刻入了他的腦海之中…… 在適當的時機,曹朋會提出建議。 若賴恭不能執行,他也不會介意,向曹cao建議,罷免賴恭”換上一個有著鐵血手腕的太守。 不過于目前而言,為時尚早! “文長!” “末將在?!?/br> 魏延連忙上前。 雖說在私下里”曹朋會戇魏延一聲兄長,但是在人多的時候,他還是會保持橫野將軍的威嚴。 ,“你駐守零陽,需留意一件事。 我記得早年間兄長率義陽武卒的時候,常深入荒山,與山民作戰?” “正是?!?/br> “而今,你部兵卒,多以刀盾為主,需時常cao演?!?/br> 魏延聞聽,連忙答應。 曹朋的這個安排,說穿了就是要魏延牽制住五溪蠻兵馬。適當之時,可以將其圍剿,乃至徹底消滅。同時,他還擔負著阻止充縣陳到的責任。而夷道的文聘,則會給予適當支持,協助魏延,平靖山蠻之貨。 魏延帳下有五千兵卒,其中兩千人,皆為刀盾兵。 所配備的,都是剛從河一工坊運送而來的橫刀,最適于與山蠻作戰。輔以一千五百名鉤撓手和一千五百名弓箭手,想必問題不大。不過曹朋也知道,和山蠻之間,會有一次長期的戰斗。也許兩三年,也許五六年,甚至更多時間。如果這種裝備能夠適應山地作戰的話,曹朋會向曹cao提出建議,加強山地演練。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魏延文聘,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駐留在荊南地區。對此曹朋已經和魏延打過招呼,魏延也表示,愿意聽從命令。 荊南八校? 曹朋走下山丘,翻身跨坐馬茸之上。 ,“咱們在往前走走,觀察一下地形地貌?!?/br> h十件件件件件件h十十件件h十件件件件餌件十十十件十件件件件件件十富春,孫府。 外表看去,別府似乎有些殘破。不過作為江東別氏崛起之地,這座祖宅內部,還是相當華美。 在后宅的演武場上,一個少年手持盤龍槍,翻飛舞動,勁氣逼人。 一旁,幾個魁梧的家丁默默肅立,看著那演武場中的少年,眼中卻沒有太多尊敬之色,反而透著一抹不屑。隨著少年一聲大喝,將盤龍槍收起。他渾身上下,被汗水濕透。在原地休息片刻,把大槍放回兵器架,大步流星離去。從頭到尾,少年都沒有理睬那幾個魁梧家丁。 就如同家丁眼中的不屑,而少年更無視他們的存在。 幾名家丁忙跟上去,卻見少年在月亮門下突然停下腳步,猛然回身,目光中閃爍一抹冷芒:,“怎么,要隨我入后宅嗎?” 家丁露出尷尬之色,連忙道:,“公子誤會,我等只是” “哼!” 不等家丁說完”那少年已走進了月亮門內。 當少年的身影完全消失之后”家丁突然朝著地上啐了一口唾沫”“若非吳侯看護,焉有你這小子囂張?!薄袄先?,住嘴!” 看上去似乎是頭領的家丁,沉聲道:,“那是大公子,是烏程侯的公子,也是主公的侄兒。你怎可口出不敬之言,若是被人聽去,少不得惹來殺身之禍。主公讓我們好生保護,卻不是讓你在這里牢sao。只要大公子在這宅院里”你我何必管他許多?就讓他罵兩冉,也并非不可?!?/br> ,“知道了,哥哥!” 幾名家丁轉身離去,那頭領看了一眼月亮門,卻輕輕嘆了口氣。 他非常清楚,主公為何把他們派來這里。那少年年紀雖小,奈何有著非凡的家世。這江東六郡”是別氏的天下,卻不是主公打下來的江山。這是烏程侯別伯符打下來的江山,雖說而今主公已經坐穩了位子,但是對方才的少年,仍極為忌憚。原因?非常簡單”只因這少年的老子,便是那位有著顯赫聲名,被尊為江東小霸王,前江東之主,削策孫伯符的兒子,孫紹。 孫策雖然死了”但是他的影響力仍舊存在。 哪怕已經過去了八年,許多人仍記得別伯符當年的威風。 那些江東老臣,如程普韓當黃蓋自不許贅言:當年追隨孫策打天下的將領”而今更在江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周瑜就不用說了,那是江東水軍大都督,更是孫紹的姨父。其余諸如賀齊、蔣欽、太史慈,也都是別氏重臣,手握大權。文臣當中,也有許多孫策提拔起來的人物。 比如張昭、張練,哪一個不是孫策當年的心腹?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這是孫策臨終之前的叮囑。但實際上,也是為他的兒子孫紹保存實力。這也是孫權把周瑜派往柴桑,同時又大力招攬賢能,提拔魯肅諸葛瑾等人的用意。如果孫紹長大了,誰又敢說,周瑜那些人不會扶立孫紹?只要有一個人跳出來,就會有半數以上的江東臣子表示支持。 孫權,豈能沒有防備? 這位孫紹別公子若是個沒本事的,也就罷了。 偏偏又是個有本事的,而且頗有乃父之風。前些時候,老將程普曾來探望,看到孫紹之后,竟忍不住老淚橫流,只說孫紹長的像孫策。 偏偏這孫紹,武藝不凡,也就更讓孫權擔心。 把孫紹軟禁于富春,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如果有可能,孫權不會介意,殺了孫紹以絕后患。 但是孫紹的后娘,對孫紹極為看護,更有吳國太寵愛,讓孫權無從下手。如果真的殺了孫紹,孫權也要擔心,周瑜賀齊這些人的想法。 無奈之下,也只有將他囚禁富春,任其自生自滅,“母親!” 孫紹走進后宅,就看到一個美婦人,正在園中刺繡。在美婦人的身邊,還有兩個小女孩兒,是孫紹的兩個meimei。長女名別琰,次女名別禮。其中,那長女別琰,也就是歷史上陸遜的妻子。不過而今,削琰只十歲,尚懵懂而不知人心險惡。 美婦人,正是孫策的妾室,大喬。 孫策的妻子死得早,只留下了孫紹這個骨血。孫策娶來了大喬,還未等他把大喬立為正室,便死于非命。而兩個女兒,則是大喬和別策的骨rou。孫紹雖非大喬親生,但是對大喬的尊敬,卻發自于肺腑。 他知道,若非大喬拼命的護估,說不定他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死人孫策死后的第二年,孫紹也差一點死掉。 幸虧救助及時,才挽回了性命。而之所以出現這種事,卻是中毒引起,孫權對外說,是那些逆黨所為,為此還看了十幾個人頭??纱髥绦睦锩靼?,孫紹身在太守府,守衛森嚴。從內到外,全都是孫權的人,怎可能有逆黨投毒?之后,大喬便找到了吳國太,懇請返回富春。 再加上孫紹的小姑姑孫仁保護,才使得孫紹能安全的成長。 這里面,可少不得大喬費盡心思…… 大喬年不過二十四五,相貌極為美艷看上去端莊而賢淑。 她溫言道:“紹練完槍法了?” “嗯!” 孫紹看著門廊上那一排箱子,突然眉頭一蹙,輕聲問道:“母親這些箱子,又從何而來?” ,“你叔叔派人送來?!?/br> 大喬笑了笑,突然道:,“對了,你小姑姑今天會來探望。 一會兒的話,讓人準備些酒菜,晚上也好款待你小姑姑至于這些箱子,紹,也許不用太久你就可以離開這里,〖自〗由自在了?!?/br> “什么?” “你叔叔為你應下一門婚事,便是當朝丞相之女。 曹丞相此前派人前來求婚,希望把女兒嫁于你你已十三,也算是大人了你叔叔的意思,是讓你去許都,到時候也能求一功名。我思來想去與其呆在這里,倒不如去闖闖。 許都卑起……, ……, 終究沒有性命之憂?!?/br> 就如同大喬所言,孫紹已經長大。 很多事情,他心里很清楚,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 前些日子程普前來探望詢問孫紹“過得可如意,。孫紹回答說很好,可實際上呢?在這座祖宅當中,他只是名義上的主人。那些下人全都是孫權派來,說是服侍,其實是暗中監視。 可他不能對程普說,因為他知道說出來也沒有用處。 而今聽聞大喬說,他要離開這里,前往許都孫紹先是一陣驚喜可旋即臉上便透出了凝重之色。 ,“母親,我聽人說曹cao老兒乃漢賊,何故要同意婚事?” “紹,曹cao是好人還是壞人,與你我無關。其實,這好壞又豈是那么容易說清楚?我只知道,你若是能離開這里,終歸能安全許多。若久居此地,我機s有朝一日,你會有性命之憂?!?/br> “母親,你和meimei呢?”“我們……” 大喬猶豫了一下,輕聲道:“是你成親,我和你兩個meimei,又豈能離開? 不過,你只管放心,我們會很安全。你姨丈尚在,而且過些時候,等你走了,我打算帶你兩個meimei搬去廬江老家。雖說廬江而今戰亂,但家中還算安全,也好過在這里,舉目無親?!?/br> 大喬的父親喬國丈仍在世。 廬江而今一分為二,一半歸江東,另一半則歸于曹cao。 如今的廬江太守,名叫董襲,也是孫權的心腹。不過呢,董襲和喬國丈關系不錯,大喬若是帶著兩個女兒回家居住,倒也沒有什么麻煩。合肥的甘寧,最近很沉默,也沒有什么行動。所以,廬江那邊, 相對還算是安全。 “母親,我不去許都?!?/br> “為什么?” 孫紹猶豫了一下,輕聲道:“母親難道看不出,叔叔的心思?” “哦?” “叔叔這是想要,借刀殺人啊。 “什么借刀殺人?” 孫紹說:“前些日子,我看了那曹三篇所注的《三十六計》,其中有一條計策,便是借刀殺人。 我留在江東,雖然危險,但叔叔終究有所顧忌。 可我若是去了許都,名為成親,實則為質子。將來萬一有什么變故,孩兒必死無葬身之地。叔叔也正好借此機會,將我除掉,且不留半點破綻。況且我一走,母親和兩個meimei怎么辦?姨丈雖在,可畢竟是叔叔臣子,他這兩年,甚少與我們走動,焉知會保護母親周全?” “可你不答應,豈不是更危險?!?/br> 大喬輕輕嘆息一聲,“你叔叔的心思,你難道不明白嗎? 你在江東多留一日,他就對你多一分忌憚?,F在他尚有顧忌,可一旦找到了機會,絕不會留你性命。你父親離去時,要我對你多加照顧。這些年來,娘雖竭盡全力,但大勢所趨你叔叔的位子越穩固,他對你的殺心就越重。留在江東“紹,你就唯有死路一條??!” ,“這是我爹打平來的江山,我為何不能留在這里?” ,“正因為是你父親打下來的基業,你叔叔就更不放心” 孫紹沉默了! 半晌后,他突然開口:,“母親,我們一起離開這里吧?!?/br> ,“???” ,“帶著meimei,咱們一起離開。 哪怕外面的日子在凄苦,總好過這籠中之鳥的滋味更不要說,隨時會有性命之憂,孩兒實在是不想在留在此地。前些日子,我在讀《三十六計》時,看里面有一計,名叫“走為上,。 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既然江東非久居之所,何不另尋出路? 你也說,叔叔的地位越穩固,就越是對我忌憚。既然如此,咱們就離開這里,憑我一身武藝,總能得安身落腳之所。母親,若你和meimei繼續留在江東,早晚也會被叔叔設計,何苦來哉?” 孫權,絕對是一個不擇手段的主兒! 這一點,大喬夫人也不是不知道。 只是,這天下之大,又何處容身?孫紹不愿意去許都,想要帶著她母女離開,談何容易…… “紹,而今天下大亂,又有何處,能令咱們母子容身啊?!?/br> 孫紹沉默了! 半晌后,他輕聲道:“母親,我有一個去處,怕叔叔就算知道,也奈何不得只是不知,母親是否愿往?” 大喬一怔,忙問道:,“那是何處?” 孫紹,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