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接手燭龍
楊逍很想說,你手下那么多屬下,跟你多年,忠心可嘉,哪個不能肩負起守護芮芮的責任呢,咋就選中我一個外人了咧。 可惜已經來不及了,葉天城話未說完,靈魂之火徹底熄滅,空間異能慢慢消散,他的身體也漸漸虛化,化為rou眼難辨的粒子顆粒,隨風而散。 一代梟雄,消除了他在這個世上最后的痕跡。 楊逍心中不免一陣悲涼,成王敗寇,生死有命,任你多少輝煌,一朝功敗,終歸一片煙云。 他看著昏睡過去的葉小芮,臉上殘留的淚痕,心中泛過一絲不忍,轉而又想到了遠在美國的葉嵐。 半響,他起身走出了醫療間,此時凌風等人早已等在門口,看到他出來,齊齊單膝跪地,右手握拳抱胸:“主上!但憑差遣,萬死莫辭!” 楊逍眼神淡漠而高遠,伸手虛抬,一股無形的力量將眾人扶起,冷然說道:“都起來吧,三天之后,進軍東京!屠滅黑龍!” “謹遵上命!”眾人面色潮紅,鏘然齊喝,聲震房宇。 …… 三日后,東京爆發了一次規??涨暗目植酪u擊。 位于新宿的一棟歷史悠久的黑龍大廈被連根炸毀,其內上千工作人員無一幸免,緊隨而來的警車和國民自衛隊,泱泱數千人面對黑衣蒙面的五名歹徒,竟素手無策,最后傷亡過半之后,不得不放任對方徑直離去。 消息爆出,舉世震驚,諸方云動。 沒人知道這五人究竟是何來歷,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些人都具備遠超普通人的強大異能,尋常武器對他們如同小兒把戲一般,難以造成任何傷害。 有人懷疑,這是一個強大的變種人犯罪團伙,其凌駕于法律與社會規則之上的恐怖力量,讓所有人為之震驚、畏懼。 在美國,關于變種人注冊法案的議題再次被有心人提上日程,并且迅速通過議會選票,初步達成了明確的規章制度,并交由聯合國審議執行。 當尼克.弗瑞局長正焦頭爛額調查恐怖五人組真實身份的時候,楊逍已經回到了紐約,因為鋼鐵俠最后的麻煩終于來了。 喪鞭果然跟劇情中一樣,在漢默的財力支持下,造出了強大的機器戰士,在東京事件的影響下,漢默公司這一突破性的發明受到了美國官方極大關注。 一時之間,賈斯汀.漢默成了全美最耀眼的男人,其風頭甚至一度蓋過了鋼鐵俠托尼.史塔克。 被楊逍控制的賈斯汀自然是第一時間向楊逍匯報了機器人的研發進展,就在今晚,博覽會將再次上演驚世之作,這次的主角卻變成了漢默。 楊逍一襲黑衣,站在博覽會主體建筑之頂,勁風吹過,將身后的披風吹得烈烈作響。 望著腳下漫天遍野的人海,他心中古井無波,靜靜等待著大表現時刻。 就在今晚,他要借助全美的攝像頭,把暗武者的救世形象傳播到全世界,一舉達成二階段主線任務十萬粉絲的目標。 幾日前,他帶隊去東京大鬧一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并不是無腦復仇,而是有他的考量。 一方面,是為了收買人心,能讓他更加服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永絕后患,從此之后,亞洲將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勢力能和燭龍相提并論,而天城集團也將迎來最光速的發展。 時間不等人,楊逍和葉天城不一樣,后者一直以來秉承的韜光養晦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必須勇猛激進,才能在未來博得一線生機。 作為穿越眾,他是知道一些未來潛藏危機的,奇瑞塔人入侵地球,黑暗精靈卷土重來,奧創機器人毀滅大軍,英雄內戰,還有暗中覬覦地球的宇宙超級霸主滅霸,這些風險無不時刻威脅著地球,一般人看不到,但是楊逍心中卻跟明鏡似的。 必須在盡量短的時間內,積累巨量的資源,來應付未來的各方挑戰,作為地球的一員,守衛地球也是楊逍不可推卸的職責。 所以,楊逍屠滅黑龍,不僅僅是為了私欲,更多的也是為了燭龍的發展壯大,來更好地應對未來的風險。 而夏夢芊經過此事之后,也從一個局外人,轉化為燭龍的內部人士,楊逍索性任命她為財務官,總管燭龍屬下的所有資產。 最后統計出來的,除了天城集團超過000億的資產外,還有嘉實投資、華能國際、風先生全國餐飲連鎖等等十幾家企業公司,加起來也達到1000億左右,如此就是接近000rmb的資產規模,每年的純收益至少都在00億以上。 如此巨量的財富,對于之前的楊逍來說,可能是一個難以仰望的數字,但是在繼承了燭龍魁首之位的楊逍看來,卻覺著遠遠不夠。 要知道燭龍可是一個世界性的超級組織,有著昆侖這尊大靠山,幾十年發展竟然只有這些資產,可見葉天城是有多么謹慎。 有多大的能力,就占據多少資源,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楊逍接位之后確定的新路線,就是在保留一絲底線的條件下,無限擴張,不計手段。 而關于燭龍,這個葉天城經營了半輩子的超能組織,他決定不再隱于幕后,而是力圖打造成東方的第一大金字招牌,威懾西方。 經過重新架構后,燭龍現在分為三個戰斗部、一個內務部和一個后勤部,分別是凌風統帥的“利劍”,火舞統帥的“鳳凰”,以及大個頭玄鐵山率領的“玄武”,天機主管內務與研發,夏夢芊則主管后勤與財務。 在來美國之前,楊逍已經安排好了諸多事宜,讓燭龍各部門自行擴張人馬,不用經過復雜嚴密、時間繁長的忠誠度考核,可以直接先接收進來,然后由楊逍來統一進行醍醐灌頂式的精神洗禮。 如此一來,燭龍擴張的速度自然是極其驚人。 待此間事了之后,楊逍打算常駐中海,深耕亞洲市場,逐漸建立起最堅固的家園防線。(未完待續)